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分析病史资料。结果: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84例,死亡1例,再出血死亡1例,止血成功率97.67%。结论:急诊胃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上及时、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129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快速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流程,对诊治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我市两家较大综合性医院20多年就诊及诊治1297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原因和诊治疗效分析.结果 早期胃镜检查是诊断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关键;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出血发病率高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内科综合治疗效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病率、死亡率高,胃镜下治疗效佳.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对因治疗,采取临床综合治疗结合胃镜下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梅勇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61-161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总结其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本组9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其消化性溃疡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糜烂性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炎、贲门撕裂综合征、十二指肠炎等。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甚高。治疗上主要是内科药物治疗,同时可推行急诊内镜诊治,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急性重症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治时机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我科65例急性重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2-12小时内在重症监护室床旁行急诊胃镜诊治。结果:65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出血32例(49.2%),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9例(29.2%),两者兼有出血7例(10.8%),胃癌出血5例(7.7%),糜烂性胃炎出血2例(3.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在急性重症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比一般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所占比例高。经胃镜下止血,以上患者均出现即刻止血,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急性重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床旁尽早(出血6小时内)行急诊胃镜诊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流程治疗效果是否优于既往的经验性治疗.方法 对31例AUGIB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4例)给予经验性治疗,观察组(17例)按照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提出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进行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12.6±4.7)h]、输血量[(375±218)ml]、住院时间[(7.3±2.0)d]、早期再出血发生率(5.9%)及病死率(5.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7±7.9)h、(618±303)ml、(9.9±3.2)d、21.4%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治疗在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方面较经验治疗存在显著优势,还能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常宝成 《吉林医学》2010,(24):4143-4144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诊断与救治资料。结果:经过积极诊断,及时救治,102例患者出血停止,4例仍有再出血迹象,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采取多种抢救措施,才能及时诊治患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是指Trei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内外科常见急诊,为探讨其病因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季节的关系,提高诊治水平,现对本科室1999~2005年33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62例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对6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者给予胃镜下止血治疗。结果: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对无胃镜检查禁忌证者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越早做胃镜越好。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已被证实是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并开展进行。  相似文献   

9.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常见且诊断不足的病因。游离脂肪酸脂毒、微循环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遗传等机制参与了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发病,临床上呈现年轻化、重症化的趋势,早期规范化诊疗是其治疗关键。2021年,来自全国的急重症专家采用共识会议就HTG-AP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分级、病因治疗、常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释,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该共识内容既与国际上重要指南和共识保持一致,同时也具有鲜明的高脂血症特色理念、方式和策略,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急诊诊治的专家共识。目前,该共识对我国HTG-AP诊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临床医师特别是急诊医师对如何早期控制血清TG水平和阻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仍然有诸多疑惑。为此,本文就共识中HTG-AP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降脂治疗等三大部分内容共计15个具体临床问题,结合新的HTG-AP临床诊治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以下解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方法取5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进行诊治。50例患者均予以急诊胃镜检查,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位置、病因,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胃镜检查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包括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食管黏膜病变、食道癌、胃癌、贲门恶性肿瘤等。50例患者经治疗,48例成功止血,止血率为96%。有2例患者中转外科予以急诊手术。结论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胃镜检查,可便于医师确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原因,为医师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1.
闻淑军  张志广 《医学综述》2006,12(10):640-640,F0003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期间2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4例中271例止血有效,有效率达95.42%。结论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均40例。其中观察组于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止血治疗;对照1组于发病后12~24 h内行胃镜诊治术;对照2组于发病后24~48 h行胃镜诊治术。观察3组检查结果阳性率、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患者平均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2组检查结果阳性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1、2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占明显优势。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检出率较高,控制出血症状迅速,利于患者的康复。与择期胃镜诊治对比,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67例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有效率为95.7%,另外3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经过相应治疗均好转,最终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患者加强急诊前、急诊时以及急诊后的相关护理,增强患者急诊的配合度,提高诊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急诊胃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秋红  刘福建  关航  廖远庄 《广西医学》2009,31(10):1455-145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施行急诊胃镜检查同时行相应内镜下治疗。结果急诊胃镜诊疗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因诊断率达91.5%(97/106),即时止血率达96.8%(91/94)。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急诊胃镜诊疗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急诊胃镜及其概念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附66例分析)陈家祥(江西瑞金市人民医院342500)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最常见急诊之一,按急诊胃镜常规概念,临床上难以判断开始出血的正确时间,我们提出急诊胃镜检查应在因出血就诊...  相似文献   

16.
邓有辉  黄珍堂 《右江医学》1999,27(6):332-333
本文通过对11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发现非老年组主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老年组主要病因是胃溃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次是胃肿瘤和食道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炎。认为对病因未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先按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指出在出血12~24小时内急诊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因及作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的常见急诊,有报道病死率达15%-25%[1].急诊胃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有效方法,应用越来越广,对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应更加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1997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的60岁以上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急诊胃镜检查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诊胃镜与普通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树盛 《广西医学》2009,31(11):1660-166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与普通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急诊胃镜诊治的患者,并与同期40例采用普通胃镜诊治的患者比较。结果急诊胃镜的病因检出率高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镜下止血率、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大群 《中外医疗》2011,30(5):95-95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途径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13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止血显效75例(56.8%),有效54例(40.9%),无效3例(2.3%),总有效率97.7%。结论急诊内镜检查对明确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重要意义,内镜下治疗是临床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梅建华  陈员梅  段青玉 《吉林医学》2010,31(36):6799-6799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诊断采用胃镜检查,治疗采用止血夹止血法。结果:全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经过治疗后,本组52例患者总显效率为86.5%,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应加强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大力推广急诊内镜诊治,同时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