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9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88例非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糖尿病,缩写NIDDM)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的血尿酸为(346.4士95.2)μmol/L,糖尿病组血尿酸为(281.5士109.6)μmol/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血压病组(41.49%)明显高于糖尿病组(28.4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可能是致高尿酸血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飞 《当代医学》2014,(13):42-43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及体检的原发性高血压500例患者相关资料,同时选择健康体检的血压正常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血压、血尿酸及血脂的检测结果。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发生高尿酸血症200例,占40.0%;对照组发生高尿酸血症5例,占1.0%;2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性高血压,中、重度高血压与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变化互为因果,随着血压的升高血尿酸水平也呈增高趋势,降低血尿酸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清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280例)和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5.4±1.0)mmol/L比(4.8±1.1)mmol/L,(2.4±1.1)mmol/L比(1.5±1.0)mmol/L,(3.4±1.0)mmol/L比(2.8±0.9)mmol/L,(16.2±3.5)m U/L比(11.4±3.1)m U/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1.0±0.4)mmol/L比(1.2±0.5)mmol/L,P<0.01]。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49.3%(138/280)比27.5%(55/200),61.8%(173/280)比43.0%(86/200),26.4%(74/280)比14.5%(29/200),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还应监测血尿酸水平,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血脂紊乱患者血尿酸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血脂紊乱患者335例.其中男162例,女173例,年龄35~55岁,以体检无血脂紊乱健康人群376名为对照组.结果 血脂紊乱组有64例(19.1%)和对照组有8例(2.13%)血尿酸(UA)≥420umol/L,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血脂紊乱高尿酸患病率男性比例高于女性(0.05〈P<0. 1),血脂两项以上指标升高者,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血脂单项指标升高者(P<0.01),LDL升高与血脂紊乱患者发生高尿酸有相关性,高尿酸组尿素氮、血糖高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脂紊乱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正常人群高,应引起临床对此类患者血尿酸、血素氮及血糖水平变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康杰峰 《医学综述》2014,(15):2855-2856
目的分析并评价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汤阴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102例)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水平组(3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肌酐(Cr)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患者TG、Cr、FINS水平以及BMI显著高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HDL显著低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P<0.05);HbA1c、FPG、CHO及LDL水平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显著高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要调控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还应监测血尿酸水平,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探讨血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水平,并与10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糖尿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r依次为0.23,0.33,0.24,P<0.05或0.01)。与血糖,胆固醇的关系不明显(r分别为-0.15,-0.05,P>0.05)。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的一个危险因素,应重视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 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及血脂、血糖水平 ,并与 2型糖尿病组 (4 6例 )及正常对照组 (30例 )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血尿酸、血脂、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糖尿病组相比 ,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余指标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加重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微量白蛋白尿发病情况,分析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其危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52例,分为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324例,血压正常组428例?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加以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4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体质指数[(24.9±3.7) kg/m2]?总胆固醇[(4.9±1.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1.2) mmol/L]?甘油三酯[(2.5±3.0) mmol/L]?血尿酸[(325.2±122.9) μmol/L]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5.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47.7±91.4) mg/g]及阳性率(24.3%)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患者(P < 0.01及P <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原发性高血压者较非高血压人群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水平,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和肾脏损害的几率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体重,纠正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高度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使代谢性指标和血压全面达标,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惠玲  孙东升  黄慧芳 《浙江医学》2005,27(11):825-826,82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在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病史及体检分为单纯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组(3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30例);30名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4组患者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血浆HCY检测.结果单纯高血压组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浆HCY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7.24,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与单纯高血压组血浆HCY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2,P<0.05);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血浆HCY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差异意义(t=4.08 P<0.01);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与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HCY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意义(t=1.34,P>0.05),同时各组血压、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在老年高血压人群,尤其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升高,HCY的升高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及造成血管病变,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血尿酸水平及其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薛长春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868-1869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代谢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成尿酸水平偏低或正常组(A组)和高尿酸组(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的发生率间差别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是引起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杨伟 《疑难病杂志》2010,9(4):267-26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6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组)和45例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组)以及42例老年正常体检者(C组),对其相关指标包括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等进行检测。结果A组,B组的SBP、DBP、BMI等均高于C组(P<0.05,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B组的HbA_(1c)、FBG、TG、HDL-C、hsCRP、UA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A组HDL-C、UA、hsCRP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血尿酸和血脂异常,监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并进行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尿酸(BUA)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发病及程度的相关关系.随机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EH组检出高尿酸血症(HUA)48例,占53.33%,对照组检出HUA 5例,占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随高血压分级增高而增高,与1级高血压比较,2级及3级高血压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g(P<0.01).结论 HUA与高血压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且呈显著正相关.是高血压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降低高尿酸水平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控制、降压、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对比研究2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月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达标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降尿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以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9例患者为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另外39例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以及血压水平。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44%(38/39),对照组为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经过相应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以及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低,但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均更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50岁以上)高尿酸血症与异常心电图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7年1月--7月来我院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6275人进行血尿酸检测及静息1 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 27%.②高尿酸血症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两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左室高电压、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异常率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ST-T改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④在高尿酸血症组,心电图异常率与血尿酸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属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50岁以上)高尿酸血症与异常心电图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7年1月--7月来我院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6275人进行血尿酸检测及静息1 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 27%.②高尿酸血症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两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左室高电压、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异常率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ST-T改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④在高尿酸血症组,心电图异常率与血尿酸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属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血尿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血尿酸是否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比较1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6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尿酸、血脂之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组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组(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P<0.05).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雷华芝 《广西医学》2006,28(5):666-668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肾功能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50mg每日1次,n=33)及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n=32),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血尿酸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24 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尿酸氯沙坦组显著降低(P<0.01),培哚普利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在有效降低高血压同时,具有减少血尿酸和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的关系.方法 该院住院540例(男265例,女275例)2型糖尿病者,年龄(60.6±11.5)岁,没有用过利尿剂、降尿酸药物或饮酒史,检测血尿酸及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分为正常(<30.0mg/g)、微量白蛋白(30.0~299.9mg/g)、大量蛋白尿组(>300.0 mg/g).采用单因素分析血尿酸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糖化血红蛋白A1c、血脂的关系.结果 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对应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42±60)μmol/L,(345±84)μmol/L,和(416±108)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男性组,异常蛋白尿发生率在低尿酸水平组(<295μmol/L)及高尿酸水平组(>295μmol/L)分别为35.9%,63.1%(P<0.01)在女性组分别为33.5%,66.4%(P<0.01).在男性组,血尿酸水平与TG、In(ACR)相关,与HDL-C负相关;而在女性组及总体人群血尿酸水平除上述相关关系外,还与CCr呈负相关(P<0.05).在调整了CCr及年龄、BMI、高血压病史、吸烟、SBP、DBP、HbA1c、TG、TC、HDL-C和LDL-C等混杂因素后In(ACR)的标化系数为0.214(P<0.05),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mg/dl则异常蛋白尿的相对危险度为1.256(P<0.05).结论 该研究提示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关人员的血压水平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江苏无锡地区部分机关的5 821名工作人员的系统体检,计算不同性别的血压分类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①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占11.63%,高血压病占38.95%;女性正常高限血压占7.01%,高血压病占21.84%,男性正常高限及高血压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②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除70~79岁组外,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③随着血压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随着高血压程度加重,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随着血压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血压达到高血压病1期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已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