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的一种成熟手段。AS患者几乎均合并心肌肥厚,目前对于合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AS患者首先考虑外科手术而非TAVR。但高龄、高危患者常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介入手段能否安全有效治疗此类患者尚存疑问。本文报道1例77岁女性患者,重度AS合并HOCM,经评估后行“一站式”TAVR联合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病例为国内开展的首例“一站式”TAVR+PTSMA,为TAVR术中紧急处理并发症和拓宽适应证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观察6例HOCM病人用无水酒精进行PTSMA后的早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PTSMA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下降,症状和心脏杂音减轻;但并发有酒精外溢,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早搏。结论:PTSMA是一项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HOCM的新技术,春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后疗效。方法收集23例行PTSMA治疗的HOCM患者,于PTSMA术前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等参数,对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评分。比较PTSMA术前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HOCM患者PTSMA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IVSd、LVEF、LVOTG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LVD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PWd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SAM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SMA能显著改善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HOCM患者PTSMA术后疗效,可为临床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疗法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PTSMA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消融成功。结论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active cardiomypathy,HOCM)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监测等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是手术成功和临床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给予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后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行PTSMA的HOC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监测PTSMA术中及术后患者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出现的室内传导阻滞类型及特点。结果术中及术后共有100例患者新发室内传导阻滞。其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共90例,30例(33.3%)是永久性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10例,其中1例(10.0%)为永久性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PTSMA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室内传导阻滞中,易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且传导系统恢复时间较长,不易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如果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多为一过性,其传导系统可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近期疗效 ,并探讨其方法学。方法 31名HOCM患者接受PTSMA治疗 ,6例采用心肌声学造影监测判断消融靶血管。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SMA治疗 ,患者术前平均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71.6±25.7)mmHg,术中球囊充盈15min后为 (29.1±15.6)mmHg,消融术毕为 (21.6±7.7)mmHg,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 (均P<0.05) ;临床状况显著改善18例 ,明显改善9例 ,改善不显著4例 ;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经积极药物处理后传导阻滞消失 ,无死亡和需行永久性起搏治疗者。 结论 PTSMA手术是HOCM患者一项有效、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纯丽  赵琳琳  王彬 《中外医疗》2016,(11):100-101
目的 探讨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的近期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HOCM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TSMA,并分别给予术前、术后30 d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分级、LVOT及LVOTPG.结果患者术后30 d的心功能分级为(1.8±0.6)级,LVOT为(17.8±7.6)mm,LVOTPG为(32.7±24.2)mmHg,与术前的(2.9±0.6)级、(4.2±2.0)mm、(92.5±32.5)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OCM的临床治疗中,PTSMA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疗效.方法 5例重症HOCM患者施行了PTSMA术,随访3~1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结果临床症状明显缓解.LVOTPG显著降低,术前(13.8±1.4) kPa,术后即刻(4.7±1.2) kPa,术后3个月(2.9±0.9) kPa;IVST明显变薄,术前(22±2) mm,术后1周(20±3) mm,术后3个月(17±2) mm;LVDD有效扩大,术前(41±4) mm,术后1个月(46±3) mm,术后3个月(48±3) mm.未发生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PTSMA是治疗HOCM的有效手段,其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收治的6例HOCM患者行PTSMA术,分别在术前、术后及3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记录室间隔厚度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结果:6例PTSMA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恢复为Ⅰ~Ⅱ级。LVOTG术前平均(94.0±40.8)mmHg,术后即刻(33.7±18.7)mmHg,术后3个月(32.5±12.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厚度术前平均(25.6±7.3)mm,术后1周(19.7±3.8)mm,术后3个月(15.5±4.2)mm,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发生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2 h后恢复正常,2例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PTSMA是HOCM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好,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疗效。 方法:用心导管对 3例HOCM患者行 PTSMA术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个月、1年、2年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 VOGT)、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流出道宽度 (L VOT)、射血分数 (EF)值 ,并观察临床表现。 结果:随访 2年 ,患者 L VOGT、IVST值均有所下降 ,L VOT增加 ,临床症状基本缓解 ,心功能恢复至 ~ 级 ,心脏杂音降至 ~ 级。结论 :PTSMA能显著降低 L VOGT及 IVST、增加 L VOT,可将其作为难治性 HOCM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行PTSMA治疗的24例HOCM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室间隔厚度及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TSMA是有效治疗HOCM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PTSMA)是一项国际上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较新的方法,2001年4月我院为1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农民。因活动后心慌、憋喘10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形态学特征对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32例药物疗效欠佳并行PTSMA手术的HOCM患者,研究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与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定目标消融间隔支的直径,分为≤1.5mm(小间隔支组)和>1.5mm组(大间隔支组),比较两组PTSMA术前、术后心导管测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的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HOCM组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左间隔支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HOCM组左前降支肌桥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5);23例消融成功,PTSMA术前、术后导管测量LVOTG分别为(85.8±31.1)、(37.25±31.9)mmHg(P<0.01),其中大间隔支组PTSMA成功率明显高于小间隔支组(P<0.05),大间隔支组LVOTG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小间隔支组(P<0.05),两组间无水乙醇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CM患者的左前降支肌桥发生率增加,且左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尤其是左间隔支粗大;间隔支>1.5mm的HOCM患者是PTSMA手术成功的重要预测因素,这对PTSMA目标消融间隔支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即刻和近期疗效,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进行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由压力监测判断即刻疗效,术后半年则由患者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室性早搏激发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术前平均143 mmHg(70~180 mmHg),术后平均53 mmHg(30~80 mmHg),下降幅度平均78%(69%~85%).3例中有1例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另有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均于术后6个月随访,其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室间隔肥厚和SAM现象明显减轻.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可采用PTSMA,其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方法治疗的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近期疗效观察。方法: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8.6±12)岁;病程(1~7)年,采用RAO 15°~45°体位投照下,确定靶血管后,向球囊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无水酒精,均放置临时起搏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以及LVOTG的变化,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中消融第一间隔支者4例,消融第二间隔支者2例。术中有1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均为一过性;随访观察6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晕厥及心绞痛复发;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均无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及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出现,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原先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变薄,搏动减弱,LVOTG下降,SAM现象消失,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结论: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使室间隔变薄,压力差降低,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患者术后的症状、体征以及超声心动图表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这表明PTSMA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其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etive cardiomyopathy,HOCM)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治疗的主要并发症.现总结5例患者PTSMA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HOC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5例 HOCM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终左心室与主动脉压阶差 ( LVOTC)由 ( 72± 2 3) mm Hg下降至术后的 ( 36± 2 3) mm Hg。术后 1 0 d测定 UCG,提示室间隔厚度 /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下降 0 .7± 0 .42 ,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平均增加 ( 5 .1± 4.2 ) mm。 2例术中出一过性 度房室传导阻滞 ( AVB) ,2~ 1 0 min内均自行恢复。 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且出院时心电图仍遗留。 PTSMA术后住院期间 ,5例病人均无晕厥、心绞痛发作 ,心悸、气短及胸闷症状均明显减轻 ,听诊心脏杂音均较术前减轻 ~ 级 ,心功能恢复 ~ 级。结论 :PTSMA是治疗 HOCM的一种新的介入技术 ,其临床近期疗效满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是近几年来通过化学消融减轻肥厚型心肌病(HOCM)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从而改善病人症状的介入方法.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对12例HOCM病人实施了PTSMA治疗,现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庆雄 《广西医学》2010,32(8):968-969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共6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眼压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4共44眼(73.3%),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微创、损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动力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青少年及运动员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HOCM的治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往肥厚型心肌病定义和分类主要根据心肌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特征,近年则以心脏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检查为依据。HOCM非药物治疗包括外科室间隔部分切除术、经皮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永久双腔起搏器植入等。超声心动图在非药物治疗各种措施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术前筛选、术中检测、术后疗效评价及随访都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