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实验相结合,探讨CDK5对胃癌PD-L1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FPKM数据,通过R软件及其相关软件包依次进行CDK5与PD-L1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CDK5高低表达分组的差异基因的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CDK5与免疫检查点、免疫细胞间相关性等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CCK-8、Transwell、实时PCR、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等检测CDK5抑制剂20-223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迁移、PD-L1表达、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影响。结果 通过大数据发现CDK5在多种癌症中均高表达;CDK5与PD-L1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CDK5抑制剂抑制CDK5后,胃癌BGC-823细胞PD-L1蛋白的表达下降(P=0.013 4),PD-L1 mRNA表达水平也下降(P=0.000 4);过表达CDK5上调PD-L1 m RNA表达(P=0.005 9)。CDK5抑制剂可显著抑制IFN-γ促进的PD-L1转录(P <0.000 1)。抑制CDK...  相似文献   

2.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对基因进行微调的非编码RNA小分子,约占人类基因组的3%,控制了人类约1/3的mRNA表达,通过与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表达,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脂肪代谢以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等 [1].1993年Lee等 [2]首次在线虫中发现基因Lin-4通过转录生成的RNA调控虫体的发育过程,2000年Reinhart等 [3]又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let-7.随后的研究发现,此类小RNA在各种生物中普遍存在,miRNA作为新的研究切入点,为功能基因组学、转录调控机制及基因治疗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miRNA的生物学特性、生成、作用机制及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等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TGF-β能够通过维持肿瘤干细胞稳态、抑制免疫反应、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转移等多种途径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TGF-β还同时具有抑制和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免疫检查点中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在TME中,TGF-β与PD-L1的表达和肿瘤免疫表型密切相关,阻断TGF-β可以提高免疫检查点治疗(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效果。本文将对肿瘤中TGF-β调控PD-L1作用机制以及阻断TGF-β在ICB治疗中的优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小RNA(miRNA)是新近发现的长约22核苷酸(nt)的非编码单链RNA,其通过与靶mRNA互补结合.降解mRNA或阻止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的调控。微小RNA作为一种调控因子,在调节细胞分化、生长、增殖、代谢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miRNA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癌中表达异常,表明miRNA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现就miRNA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在肿瘤形成中起免疫检查点的作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该通路而用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大量国际性临床研究证实PD-1抗体和PD-L1抗体单药及联合化疗或血管生成抑制剂等药物治疗NSCLC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化疗。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NSCLC的二线治疗以及某些特定人群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策略。目前公认的与免疫治疗疗效确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有PD-L1表达水平、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MMR蛋白表达缺失(dMMR)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现将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抗PD-1/PD-L1新药在NSCL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选择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6.
微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基因编码的单链RNA小分子,通过参与靶基因的表达调控对骨性关节炎(OA)的病理进展发挥促进、抑制或双重作用。在OA患者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miRNA,以稳定的复合物形式存在,在未来可能成为诊断OA并判断其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通过研究OA的miRNA治疗靶点来干预miRNA对OA的病理进展,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林木平  刘维藩 《广东医学》2011,32(3):394-396
MicroRNA(微小RNA或miRNA)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一类内源性的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本身不编码蛋白,它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 导致靶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负性调控靶基因的表达[1].miR-200家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miR-200a作为miR-200家族的一员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主要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关键作用,在多数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充当着抑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多种肿瘤通过上调自身和肿瘤微环境的PD-L1表达,持续激活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的功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目前已有多种PD-1/PD-L1单抗药物上市,并且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因为单抗生产成本高昂,存储运输条件苛刻,有免疫原性等问题,寻找免疫检查点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成为了当前新药开发的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PD-1/PD-L1的生物学机制,按结构分类综述了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方宇  曾思恩  肖胜军 《医学综述》2009,15(9):1318-1321
microRNA(miRNA)是一类近年来新发现的非编码小RNA分子,通常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成熟miRNA通过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mRNA或阻遏其转录后翻译,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实验证据表明,miRNA可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本综述主要介绍近年来miRNA与肿瘤的研究及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PD-1:PD-L1/PD-L2通路在肿瘤和某些感染性疾病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在结核病中的免疫作用尚不明确。结核菌感染后,免疫细胞上PD-1:PD-L1/PD-L2通路高表达,体外实验显示:用该通路的抗体阻断后保护性T细胞增强,而体内免疫作用不明确。PD-1与配体PD-L1结合后可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其中 PD-L1表达受Th1细胞因子调控;PD-1与配体PD-L2结合后可能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其中PD-L2表达受Th2型细胞因子调控。利用Cas9-CRISPR基因敲除方法分别敲除特定免疫细胞上PD-1、PD-L1和PD-L2,可研究PD-1、PD-L1和PD-L2在结核感染中免疫作用及机制,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微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的小分子RNA,它通过对目标mRNA的剪切和翻译抑制,发挥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作用。miRNA具有多靶点的特性,至少参与约1/3人类蛋白质的表达调控,并且参与调控细胞分化、凋亡,肿瘤形成、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行为。近些年研究表明,miRNA对于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因表达、调节脂质形成和储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它通过与靶mRNA完全或不完全的互补配对,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近年来,大量与肿瘤发生相关的miRNA相继被发现,参与人类肿瘤形成的多条信号通路,同时提出miRNA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miRNA在肿瘤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miRNA与肿瘤     
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长约18~26个核苷酸,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翻译抑制,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的调控.miRNA能够调控多种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与癌基因或抗癌基因相似的作用.本文对miRNA的产生、作用机制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凌云 《医学综述》2011,17(18):2768-2770
miRNA是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内源性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生长、新陈代谢以及细胞寿命等多个生物过程。在卵巢癌、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mi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其可能在调控妇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阐述miRNA的生化特征,并分析和总结miRNA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以及耐药性的关系,为妇科肿瘤中miRNA的功能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RNA(miRNA)是一组短链非编码RNA,通过调节特定信使RNA的靶标活性,在肿瘤、炎症等过程中发挥广泛作用。部分mi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谱发生改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通过上调或下调下游靶基因、靶蛋白参与调控包括消化系统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特异性miRNA表达谱也表明其可作为调节因子参与肿瘤增殖和分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iRNA作为参与肿瘤调控的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对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作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黄鹏 《医学综述》2013,19(5):848-850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成熟的miRNA与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结合后,通过与靶mRNA的特定序列互补或不完全互补结合,进而发挥阻遏翻译或引导酶切的功能。miRNA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凋亡、免疫与应激反应等,并且具有肿瘤抑制因子及癌基因的作用,可能是诊断、治疗肿瘤的一种潜在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治  雷小勇 《医学综述》2009,15(7):1025-1028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能与靶mRNA的3′UTR碱基配对,通过抑制mRNA的翻译或直接使mRNA降解,在转录后水平使基因沉默。miRNA调节的基因调控机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et-7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miRNA之一。在多种肿瘤中,let-7表达下调,提示let-7必然与肿瘤存在一些重要的联系。本文就对let-7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EBV)感染与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等密切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是关键的负性共刺激分子,可负向调控免疫反应,有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近年来,以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表明,在恶性肿瘤中EBV感染可以使PD-L1的表达上调,但由于PD-L1表达的调节机制错综复杂,需深入研究恶性肿瘤中EBV感染与PD-L1表达上调的相关机制,使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