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于我院门诊行LEEP治疗并有妊娠意愿的患者115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成功妊娠患者一般情况、病理结果、手术至妊娠间隔时间及妊娠结局,分析术后至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87例LEEP术后成功妊娠,其中早期流产9例(10.3%)、晚期流产9例(10.3%)、早产19例(21.8%)、足月产50例(57.6%)。不同妊娠结局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LEEP手术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5,P=0.025)。早期流产患者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明显低于足月产患者(P=0.004)。LEEP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影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P0.01),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最佳切割值是13.5。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和≥13.5月患者比较,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较13.5月妊娠后流产发生率低。结论:LEEP术后初次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早期流产发生率增加,把握好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子宫肌瘤的大小对双胎妊娠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并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双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肌瘤基本特征、产妇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不良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共有5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4例肌瘤5 cm,17例至少有1个肌瘤≥5 cm。≥5 cm肌瘤者与5 cm肌瘤者相比,其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肌瘤基本特征、不良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cm肌瘤较5 cm肌瘤的变性率(58.82%vs 11.76%,P=0.001)明显增加。在孕中期,5 cm的肌瘤[(2.87±0.94)vs(3.45±1.22),P=0.018]明显增大。结论子宫肌瘤的大小对双胎妊娠产科结局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孕期,≥5 cm的肌瘤更易发生变性。5 cm的肌瘤在孕中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科研工作在医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地加强科研管理,推动科研工作不断上新台阶,成为众多科研管理工作者探索的焦点。管理人员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艺术,以促进科研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在阴道斜隔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2月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探查13例患者均为双子宫、双附件,B超检查均提示斜隔侧单肾脏缺如。明确诊断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同时行一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5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2例,一侧输卵管切除术3例。结论: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对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有一定意义,但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是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最准确、最理想的方法,阴道斜隔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癌性别决定基因9(SOX9)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48例宫颈癌脱落细胞标本(宫颈癌组)和48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正常宫颈组)中SOX9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及其与宫颈癌组各病理分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的平均甲基化分值高于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鳞癌SOX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值高于腺癌,G3高于G1~G2,有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研究进展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一种主动耗能的多基因参与调控的细胞自我毁灭过程 ,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自 1972年Ker等[1] 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 ,人们对细胞凋亡的认识经历了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时期。目前 ,已经认识到 ,细胞凋亡不仅参与了胚胎发生、组织塑形、造血调控、发育、生殖、老化、免疫等生理过程 ,而且与病毒感染、增殖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关[2 ] 。近期的研究在三方面有明确的进展 ,首先 ,从研究小线虫(c elegans)凋亡调节…  相似文献   
7.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对基因进行微调的非编码RNA小分子,约占人类基因组的3%,控制了人类约1/3的mRNA表达,通过与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表达,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脂肪代谢以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等 [1].1993年Lee等 [2]首次在线虫中发现基因Lin-4通过转录生成的RNA调控虫体的发育过程,2000年Reinhart等 [3]又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let-7.随后的研究发现,此类小RNA在各种生物中普遍存在,miRNA作为新的研究切入点,为功能基因组学、转录调控机制及基因治疗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miRNA的生物学特性、生成、作用机制及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等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霞  张为远  代荫梅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128-1131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与内外源性雌激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限定这些危险因素可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OTAIR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应用qRT-PCR法检测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OTAIR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构建宫颈癌He La细胞HOTAIR过表达细胞株(pcDNA3.1(+)-HOTAIR组)和HOTAIR干扰细胞株(si-HOTAIR组),CCK-8法检测HOTAIR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自噬关键基因LC3的蛋白和荧光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HOTAI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而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HOTAIR组HeLa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升高(P 0.001),细胞质内LC3点状荧光明显增加。结论 HOTAIR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同时可上调宫颈癌HeLa细胞的自噬水平并促进HeLa细胞增殖,其有望成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