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 要 目的:为复方敏维糖浆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急性毒性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对象,以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大鼠高、中、低剂量(650,195 ,65 mg·kg-1)的复方敏维糖浆,连续给药4周,停药2周后观察其一般状况、体质量、摄食量,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解剖后裸眼观察主要靶器官( 心、肺、肾、肝) 变化。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中复方敏维糖浆小鼠的LD50为5 581.8 mg·kg-1。长期毒性实验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CHOL)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且大鼠自发活动减少、有困倦现象,摄食量和体质量均有一定下降。 结论:复方敏维糖浆小鼠的LD50为5 581.8 mg·kg-1,急性毒性反应与神经系统有关,未见脏器有明显损伤。长期使用高剂量复方敏维糖浆(650 mg·kg-1) 可引起大鼠AST、ALT、CHOL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二倍体黄芩、四倍体黄芩、甘肃黄芩的解热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11组。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来源的黄芩生品、酒炙品水煎液灌胃,连续给药2 d。第3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00 μg·kg-1造模。2 h后,继续灌胃1次。造模1,2,3,4 h分别检测大鼠肛温,动物处死后采血,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PGE2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各药物组大鼠在造模2,3,4 h时ΔT显著低于模型组,且大鼠血清中IL-1β、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道地产区河北产黄芩组比较,甘肃黄芩Ⅰ组(生品)、Ⅱ组(酒炙品)大鼠2,3,4 h时ΔT均显著高于河北产黄芩组(P<0.05);同时,二倍体黄芩、四倍体黄芩、甘肃黄芩的Ⅰ组(生品)、Ⅱ组(酒炙品)大鼠血清中IL-1β、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河北产黄芩Ⅰ组、Ⅱ组(P<0.05)。结论 二倍体黄芩、四倍体黄芩、甘肃黄芩均有解热作用,但甘肃黄芩解热作用与道地黄芩有一定差异。不同来源黄芩生品与酒炙品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解酒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解酒饮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联苯双酯组、模型组(0.3% CCl4腹腔注射)和解酒饮组(按剂量分为25,12.5,6.25 g·kg-1组,灌胃25 ml·kg-1,连续灌胃8 d),每组各10只。造模12 h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的活性。肝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MnSOD、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解酒饮能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血清ALT、AST水平。解酒饮25 g·kg-1降低肝匀浆升高的MDA水平,同时升高肝匀浆中的SOD和GSH酶活性,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酒饮25 g·kg-1可以上调MnSOD、bcl-2表达水平,下调caspase-3表达水平。结论 解酒饮可能通过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凋亡,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郁杖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郁杖丹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川芎中的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次数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虎杖中的虎杖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的影响;以0.125% CCl4 10 mL·kg-1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评价郁杖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20% CCl4 5 mL·kg-1皮下注射,每5天1次,连续8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ALT、AST、肝脏病理组织学等为评价指标,评价郁杖丹提取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川芎等最佳醇提工艺:5倍量70%乙醇,提取1次,加热回流1.5 h;虎杖等最佳水提工艺: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郁杖丹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P<0.05);郁杖丹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慢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P<0.05),减轻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确定的郁杖丹最佳提取工艺简便,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郁杖丹提取物有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姜明月  叶斌斌  曲扬  郑彧  敖楠楠  鞠成国 《药学研究》2020,39(12):693-696,704
目的 对胡芦巴生、制品的降血脂功效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喂养高脂高糖饲料,构建小鼠高血脂模型。将高血脂模型小鼠按TG、TC、体重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生品组,盐制品组,酒制品组,外加空白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1天后,对体重、血清中TC、TG、LDL-C、HDL-C、AST、ALT的水平进行测定,取肝脏称重,计算肝指数。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胡芦巴生、制品组小鼠的体重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的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胡芦巴生、制品组小鼠的肝指数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的TG、TC、LDL-C、HDL-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胡芦巴生、酒制品组小鼠的TG、TC、LDL-C显著降低(P<0.05),盐制品组TG、TC(P<0.01)、LDL-C(P<0.05),对TG、TC的调节作用,盐制品组要优于生品组(P<0.05);模型组小鼠的AST、ALT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胡芦巴生、盐制品组小鼠的AST、ALT显著降低(P<0.05),酒制品组(P<0.01)。且酒制品组与生品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胡芦巴盐制后对高血脂模型中TG和TC的调节作用增强、酒制后对AST和ALT的调节作用增强,说明胡芦巴盐制后降血脂作用增强,酒制后肝保护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将80%乙醇马齿苋提取物经离心、减压蒸馏、真空干燥为全草提取物、上清提取物和沉淀提取物。将8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马齿苋全草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马齿苋上清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马齿苋沉淀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经口灌胃去离子水或3种马齿苋提取物不同剂量混悬液1周后,分别皮下注射橄榄油或CCl4橄榄油溶液,16 h后收集血清,检测小鼠血清ALT、AST、IL-6水平,以评价马齿笕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马齿苋的有效成分。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马齿苋全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ALT、IL-6水平显著降低;沉淀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显著降低(P<0.05),IL-6水平有所降低,但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干预组小鼠血清AST、ALT、IL-6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应用UPLC-Q-TOF/MS法共鉴别出苹果酸、柠檬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腺苷、琥珀酸、染料木素、酪氨酸、苯丙氨酸等15种主要成分。结论 马齿苋乙醇全草提取物对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肝抗炎作用,可能是15种有效成分发挥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皮苷及根皮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研究根皮苷及根皮素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 通过昆明小鼠口服不同浓度的根皮苷及根皮素溶液,观察并记录根皮苷及根皮素对小鼠的毒性反应。利用SPSS(windows 100版) one way ANOVA统计学软件计算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昆明种小鼠口服根皮苷及根皮素的LD50分别为9.067、5.760 g·kg-1,二者的95%可信区间为8.239 8~9.977 5 g·kg-1,5.364 8~6.184 4 g·kg-1结论:根皮素和根皮苷口服毒性极小,其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饶玲  常伟 《中国药师》2018,(4):589-592
摘 要 目的:探讨通关藤苷元甲(tenacigenin A)对肝细胞癌小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2 mg·kg-1)联合四氯化碳(CCl4,1 595 mg·kg-1)诱导的雌性小鼠肝细胞癌模型,受试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通关藤苷元甲(10、20 mg·kg-1),每周6天,共4周。计算肿瘤结节数,微板法检测各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Bax、Bcl 2水平。结果:通关藤苷元甲(10,20 mg·kg-1)组小鼠的肝、脾指数及血清中AST、ALT、AKP、 AFP 和 Bcl 2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Bax则显著升高(P < 0.05);肝脏的病理学损伤情况有所减轻。结论:通关藤苷元甲对肝细胞癌雌性小鼠的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青叶胆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造成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及CD8+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情况,计算CD4+/CD8+比例,并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 青叶胆对CCl4造成的小鼠慢性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0.01),升高TP含量(P<0.01);与模型组相比,青叶胆低剂量组对CD3+细胞具有下调作用(P<0.05),对CD8+细胞的上调作用和对CD4+/CD8+比值的下调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对CD8+细胞的上调作用和对CD4+/CD8+比值的下调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叶胆对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矮地茶水煎液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脂组(阳性对照组,200 mg·kg-1)、矮地茶水煎液高(36 g·kg-1,以生药材计)、低(18 g·kg-1,以生药材计)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天灌胃给药,连续30 d。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矮地茶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指标ALT、AST、HA、LN、PCⅢ的水平(P<0.05),降低Hyp、MDA含量(P<0.05),明显升高SOD、GSH Px含量(P<0.05)。结论:矮地茶水煎液有明显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A和TNF-α的表达、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夏爱军  张琪  梁园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5):352-353,380
目的 研究舒肝安乐宁浸膏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分析舒肝安乐宁浸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舒肝安乐宁浸膏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GSH、GSH-Px含量(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5或P<0.01)与肝组织MDA含量(P<0.05).结论 舒肝安乐宁浸膏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增强谷胱甘肽系统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种生化指标在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各项肝生化指标(AST、ALT、ALP、LDH、CHE、TBA、γ-GT)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的生化指标AST、ALT、ALP、LDH、TBA及γ-GT的含量除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LDH有所降低,其余指标含量均有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的CHE均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各项生化指标在对不同肝病的诊断中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价值,在急性肝炎时AST、ALT、TB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肝癌时ALP、LDH、γ-GT和TB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而CHE能够作为肝病轻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小花清风藤胶囊的保肝作用研究及其急毒实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胶囊对CCl4和D-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的测定。方法 将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阳性联苯双脂组、模型组及高中低三个给药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CCl4和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经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同时测定肝脏指数,部分肝脏作常规HE切片观察。将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并观察记录14d内小鼠是否死亡、体质量和摄食量等,14d后处死做大体解剖,观察其各主要脏器是否异常。结果 小花清风藤胶囊各个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AST、MDA水平和肝脏指数,升高血清中SOD含量(P〈0.05或P〈0.01),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小花清风藤胶囊各组对肝损伤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实验给药组无一例小鼠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体质量略有降低,但进食量和行为活动均无异常,大体解剖后未见给药组动物的脏器异常。结论 小花清风藤胶囊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以最大剂量给药未见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孙蓉  黄伟 《中国药物警戒》2012,(11):641-645
目的对吴茱萸水提组分发挥镇痛药效剂量下出现的伴随毒副作用进行观察与研究,为阐明其"功效-毒性"相关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扶他林组、吴茱萸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7天,末次药后90min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醋酸致痛法及小鼠热板法疼痛模型,观察吴茱萸水提组分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及热痛阈值的影响;除观察小鼠毒性症状外,检测血清和肝脏组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计算肝、肾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连续多次给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吴茱萸水提组分,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给药期间,小鼠出现腹泻、怠动、烦躁、体重增长缓慢等毒性症状,血清和肝组织内ALT、AST活性均升高,肝体比值明显增大,血清BUN、Cr含量无明显变化,肾体比值只有高剂量组出现增大;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结论连续给小鼠灌服一定剂量的吴茱萸水提组分,其在发挥镇痛药效的同时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黄独素B引起小鼠肝损伤过程中肝转运体Mrp2的变化情况。方法:雄性ICR小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试验组以50m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黄独素B 14d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肝功生化指标、称量肝脏重量计算肝重指数、制作肝脏病理切片,最后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肝脏转运体Mrp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黄独素B给药组小鼠肝重指数及肝功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等均比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肝外排型转运体Mrp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独素B口服能够引起小鼠肝脏外排型转运体Mrp2表达的下降,阻碍胆红素、胆汁酸及毒性物质外排而造成其在体内及肝内的蓄积,该变化可能是黄独素B引起药源性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诊断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ICP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TBA、ALT、AST、TBiL水平,并对比分析两组孕妇血清TBA、ALT、AST、TBiL指标水平和异常率及观察组孕妇不同孕周条件下血清TBA水平。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TBA、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相较于ALT、AST,血清TBA对应的P值最小。观察组孕妇血清TBA、ALT、AST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相较于ALT、AST,血清TBA对应的P值最小。观察组孕妇血清TBA指标异常率高于ALT、AST异常率(P〈0.05)。随着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孕期的进展,血清TBA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相较于ALT、AST,血清TBA测定诊断ICP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好,可作为ICP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花椒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对大鼠离体坐骨神经传导电位的影响,从而揭示花椒不同炮制品传导麻醉作用的差异。方法按照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水);花椒生品、清炒品、醋制品、盐制品、酒制品水回流提取液高、低2个剂量组(药物浓度0.2,0.1 g·mL-1);阳性对照组(利多卡因20 mg·mL-1),每组6只。剥离大鼠离体坐骨神经,用电刺激刺激远端神经干,利用PowerLab多通道生理检测仪记录正常动作电位与采用蘸有花椒不同炮制品(生品、清炒品、醋制品、酒制品、盐制品)水回流提取物的棉花包裹后的动作电位,观察空白组与给药组动作电位的振幅变化,以盐酸利多卡因为阳性对照分析数据。结果用蘸有花椒水回流提取物的棉花包裹后,大鼠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产生显著变化,高、低电位差值如下:空白组(53.82±5.32)mV、溶剂组(52.97±6.34)mV、花椒生品低剂量组(25.42±7.51)mV、花椒生品高剂量组(16.80±6.68)mV、花椒清炒品低剂量组(32.56±8.71)mV、花椒清炒品高剂量组(29.69±7.72)mV、花椒醋制品低剂量组(41.59±6.92)mV、花椒醋制品高剂量组(31.40±7.42)mV、花椒盐制品低剂量组(24.95±7.19)mV、花椒盐制品高剂量组(13.36±5.54)mV、花椒酒制品低剂量组(41.20±6.21)mV、花椒酒制品高剂量组(32.49±6.25)mV和盐酸利多卡因组(9.06±3.86)mV。各药物组与空白组相比,高、低电位差均显著减小,各组局部麻醉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盐酸利多卡因>花椒盐制品>花椒生品>花椒清炒品>花椒醋制品>花椒酒制品。结论花椒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均具有显著的局部麻醉作用,其中花椒盐制品传导麻醉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在临床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120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肝硬化50例,肝癌40例)和4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TB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含量,分别比较各组指标的浓度变化。结果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癌组和健康组相比,血清TBA、ALT、AST、GGT和ALP水平明显偏高;急性肝炎组TBA水平最高,肝硬化组、肝癌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对了解和诊断肝脏疾病有着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解酒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联苯双酯组(11.7 mg·kg-1)、模型对照组和解酒饮低、中、高剂量(6.25,12.5,25 g·kg-1)组6组,每组10只,每天1次,连续14 d灌服给药。末次给药后1 h,除正常对照组外按12 ml·kg-1剂量一次性灌胃给予56°北京红星二锅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取血标本和肝组织标本,比较各组的肝脏指数,并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水平。结果 解酒饮可显著降低酒精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水平,可减少肝中脂肪空泡,减轻炎症表现,急性肝损伤肝脏指数明显改善。结论 解酒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