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瘢痕疙瘩以及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照组4组,用RT-PCR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Smad7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结果: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P=0.001),Smad7mRNA表达降低(P=0.001),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P=0.035)及细胞凋亡(P=0.006)比例降低;5-氮杂-2-脱氧胞苷干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TGF-β1mRNA表达降低(P=0.003),Smad7mRNA回升(P=0.000),FCM显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停滞于G0/G1期比例增加(P=0.000)并且细胞凋亡率增加(P=0.047),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影响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且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而对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病可能与相关基因甲基化有关,5-氮杂-2-脱氧胞苷可能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瘢痕疙瘩以及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照组4组,用RT-PCR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Smad7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结果: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P=0.001),Smad7mRNA表达降低(P=0.001),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P=0.035)及细胞凋亡(P=0.006)比例降低;5-氮杂-2-脱氧胞苷干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TGF-β1mRNA表达降低(P=0.003),Smad7mRNA回升(P=0.000),FCM显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停滞于G0/G1期比例增加(P=0.000)并且细胞凋亡率增加(P=0.047),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影响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且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而对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病可能与相关基因甲基化有关,5-氮杂-2-脱氧胞苷可能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作用,探讨IRF3在皮肤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取行瘢痕疙瘩切除手术的10例患者的术中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为研究材料,另择8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培养两者的成纤维细胞。采用real-timeRT-PCR、Western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IRF3mRNA、蛋白表达水平,转染siRNAs-IRF3后IRF3蛋白水平;检测TGF-茁1诱导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I型胶原与TGF-茁受体Ⅰ、Ⅱ,及TGF-茁1信号通路调节蛋白p-Smad2、Smad2、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果IRF3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下调IRF3的表达,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抑制collagenⅠ、a-SMA的表达,同时抑制TGF-茁1诱导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TGF-茁受体Ⅰ、Ⅱ的表达。下调IRF3的表达亦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Smad2、Smad2、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论IRF3表达下调通过抑制TGF-茁1/Smad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IRF3或为治疗瘢痕疙瘩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的探讨异搏定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与类固醇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异搏定浓度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FACE ELISA方法,通过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特异性DNA梯状条带以及激活(磷酸化)的ERK1/2和JNK的OD值,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0.1 mg/m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地塞米松(0.1 mg/ml)作用后的结果为对比。结果①当异搏定浓度为0.1 mg/ml,可诱导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②异搏定可引起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DNA经电泳后可见梯形条带;但不引起皮肤成纤维细胞Bax/Bcl-2表达的改变且未见明显梯形条带;③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作用后JNK细胞传导通路被激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作用后ERK1/2细胞传导通路被抑制而JNK细胞传导通路被激活,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作用后ERK1/2细胞传导通路被激活而JNK细胞传导通路无明显改变。④地塞米松可通过激活ERK1/2和JNK细胞传导通路诱导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结论异搏定和地塞米松均可诱导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但细胞传导通路不尽相同。异搏定和地塞米松对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芦丁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 应用瘢痕疙瘩组织诱导成纤维细胞;芦丁分为0、50、100、200、300μmol/L等5个浓度梯度, 通过CCK-8及Ed U实验观察芦丁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芦丁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当浓度低于300μmol/L时, 芦丁对瘢痕疙瘩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P<0.01) ,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Ed U实验结果显示, 瘢痕疙瘩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受到芦丁的抑制作用;50、100、200μmol/L条件下, 芦丁可以明显地抑制瘢痕疙瘩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TGF-β1及Smad2的表达.结论 芦丁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SphK)1和SphK2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取12例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组织块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皮肤组、瘢痕疙瘩组和瘢痕疙瘩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瘢痕疙瘩+TGF-β1组).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细胞中SphK1和SphK2蛋白的分布;实时PCR法检测SphK1和SphK2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hK1和SphK2蛋白的表达.结果 Sphk1蛋白在3组成纤维细胞中均主要分布于细胞核;而Sphk2蛋白在细胞核和胞质中均有表达.瘢痕疙瘩组SphK1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0608±0.0190、0.8308±0.109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分别为0.0383±0.0147、0.6800±0.1126,均P<0.05),但明显低于瘢痕疙瘩+TGF-β1组[分别为0.0790±0.0280(P<0.05)、1.4267±0.1938(P<0.01)];SphK2 Mrna和蛋白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phK1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GF-β1可促进SphK1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提示SphK1可能参与了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 SIRT6)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侵袭和胶原合成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SIRT6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6蛋白表达水平。采取组织块贴壁法从瘢痕疙瘩组织中分离养成纤维细胞。构建SIRT6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Ad),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实现SIRT6过表达。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d-NC组和Ad-SIRT6组。采用RT-qPCR检测SIRT6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6、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家族成员2/3(SMAD family member 2/3,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TGF-β1与瘢痕的关系。方法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TGF-β1处理,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MMP-1、MMP-2和TIMP-1的水平。结果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MMP-1、MMP-2和TIMP-1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加TGF-β1处理后,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MMP-1的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MMP-2的分泌量显著升高(P〈0.01),而TIMP-1的分泌量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显示MMP-1、MMP-2和TIMP-1增加,TGF-β1在生成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在体外细胞中高效表达的反义Smad3腺病毒载体,探讨应用于基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可行性.方法用DNA直接克隆连接的方法,构建反义Smad3腺病毒重组质粒,再用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经扩增、纯化后,感染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RT-PCR检测细胞中反义Smad3 mRNA的转录.结果经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反义Smad3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RT-PCR证实瘢痕疙瘩细胞中有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Smad3 mRNA的表达.结论所构建的反义Smad3腺病毒表达载体可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可进一步应用于瘢痕疙瘩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反义Smad3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在体外细胞中高效表达的反义Smad3腺病毒载体,探讨应用于基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可行性。方法 用DNA直接克隆连接的方法,构建反义Smad3腺病毒重组质粒,再用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经扩增、纯化后,感染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细胞中反义Smad3 mRNA的转录。结果 经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反义Smad3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RT-PCR证实瘢痕疙瘩细胞中有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Smad3 mRNA的表达。结论 所构建的反义Smad3腺病毒表达载体可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可进一步应用于瘢痕疙瘩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丽霞  王倩  陈金  蔡震 《四川医学》2011,32(6):822-824
目的探讨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增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4例瘢痕疙瘩组织及10例正常前胸皮肤组织中Cthrc1、CD34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皮损中Cthrc1表达较其在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弱阳性表达或者不表达;瘢痕疙瘩皮损真皮乳头微血管数较正常人真皮乳头显著增多(P〈0.05);瘢痕疙瘩皮损中Cthrc1的表达水平与血管密度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MVD)均呈显著相关性(r=-0.4889,P〈0.05)。结论 Cthrc1在瘢痕疙瘩皮损中表达异常,高水平的Cthrc1表达可能与瘢痕疙瘩侵袭性有关,并促进真皮乳头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CP-1和BMP-7在耳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9例耳部瘢痕疙瘩组织、21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和22例正常皮肤组织中MCP-1和B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和BMP-7表达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耳部瘢痕疙瘩组MCP-1阳性率为82.76%,明显高于非病理瘢痕组(28.57%)和对照组(9.09%),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33、24.350,P〈0.05);耳部瘢痕疙瘩组BMP-7阳性率为17.24%,明显低于非病理瘢痕组(57.14%)和对照组(81.8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42、18.432,P〈0.05)。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与BMP-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38,P〈0.05)。结论MCP-1和BMP-7共同参与调节耳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BMP一7可以作为防治耳部瘢痕疙瘩一个理想的基因治疗位点。  相似文献   

1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10例瘢痕疙瘩(瘢痕疙瘩组)和10例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组)中的CTGF mRNA的表达,并以8例正常皮肤(正常皮肤组)作为对照。结果病理性瘢痕中CTGF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而瘢痕疙瘩组又高于增生瘢痕组(P〈0.05)。结论CTGF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TGF-β1诱导幼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Smad3、Smad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仔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以Ang-(1—7)、TGF-β1、Ang-(1—7)+TGF-β1组、TGF-βI型受体抑制剂等干预,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Smad3、Smad7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OD值增加(P〈0.05);与TGF-β1组比较,0.001~1.0μmol/L血管紧张素-(1-7)和5μg/TGF-β1共同干预后OD值逐渐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Smad3mRNA表达升高(P〈0.05),Smad7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1—7)能有效抑制TGF-β1引起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作用不通过TGF-βI型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5.
观察蜕皮甾酮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es细胞株,分低糖组、高糖组、甘露醇组、乙醇对照组、高糖+蜕皮甾酮组(EDS组)、高糖+苯那普利组,分别作用12h、24h、48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ol1V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及Smad7mRNA的表达。结果:(1)c01Ⅳ表达的变化: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colⅣ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EDS组及苯那普利组Col1V表达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无显著差异(P〉0.05);(2)TGF—p1及Smad7mRNA的表达: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24hSmad7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24h、48hTGF—B1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24h、48hEDS组及苯那普利组Smad7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GF—B1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之间Smad7、TGF—B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蜕皮甾酮能减少高糖培养大鼠MCs细胞外基质的增加。(2)蜕皮甾酮能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D90、α-SMA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4例、增生性瘢痕12例、正常皮肤(瘢痕边缘)16例,每组标本中选取特异性较强的组织块各3例,原代培养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取第3代细胞制成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双重标记(CD90和α-SMA)细胞,通过计算每系成纤维细胞CD90、α-SMA的荧光值,检测成纤维细胞中CD90、α-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90和α-SMA表达的关系。结果增生性瘢痕来源成纤维细胞的CD90表达强于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P〈0.05),瘢痕疙瘩来源成纤维细胞的CD90表达和正常皮肤的表达无差异(P〉0.05);增生性瘢痕与其周围皮肤、瘢痕疙瘩与其周围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的α-SMA表达均无差异(P〉0.05);在同一细胞内CD90和α-SMA具有共区域和共趋势表达的特点。结论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存在CD90多量表达的特异表型,瘢痕成纤维细胞CD90和α-SMA有共区域表达的特点和一致的表达趋势,二者可能有一定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及EGCG大、中、小剂量组,经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药28 d后,取肺组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其羟脯氨酸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 EGCG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或〈0.01),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EGCG给药组大鼠TGF-β1、Smad2表达下调(P〈0.05或〈0.01),Smad7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0.01)。结论 EGCG可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TGF-β1与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G-β1与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7例大肠癌组织中TGF-β1与Smad4蛋白表达。并选择24例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大肠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较正常对照组(4.2%)明显增高(P〈0.05);大肠癌组织中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8%,较正常对照组(95.8%)明显(P〈0.05)降低;TGF-β1和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O.521;P〈O.01)。结论:高表达的TGF-β1和低保留表达的Smad4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许立文  陈明春  叶有兴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27-1227,1245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瘢痕疙瘩严重程度与CT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30例瘢痕疙瘩(病例组)Zt15例正常皮肤(对照组)组织中CTGF表达情况,并比较CTGF在瘢痕疙瘩不同临床分级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CTGF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70%,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67%,两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GF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44%(4/9)、84.62%(11/13)和100%(8/8),三者之间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GF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瘢痕疙瘩严重程度与CTGF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87.5%(35/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10/40)(P〈0.01);大肠癌组织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85%(34/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14/40)(P〈0.01);COX-2阳性表达组中MMP-7阳性率为91.4%(32/35),COX-2阴性表达组中MMP-7阳性率为40%(2/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可能通过促进MMP-7的表达从而共同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