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膀胱内灌注对Ta ~T1期浅表性膀胱癌复发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2年1月~ 2012年6月间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Ta~T1期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动脉化疗栓塞组)30例,在膀胱动脉化疗栓塞后15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电切术后24h行膀胱腔内化疗药物灌注.B组(未动脉化疗栓塞组)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电切术后24h行膀胱腔内化疗药物灌注.两组病例随访时间为人院治疗开始至2012年6月30日止.结果 2年复发率:A组(4/30,13.3%)、B组(7/30,23.3%),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P<0.005);5年生存率A组(96.7%,29/30)略高于B组(86.7%,26/3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22,P>0.05);肿瘤进展率A组3.3%,B组进展率1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2.22,P>0.05);7年生存率A组(76.7%,23/30)高于B组(46.7%,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1,P=0.017)、中位无复发期A组(27个月)高于B组(10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6,P=0.006)、两组复发患者无瘤生存期:A组21.5±5.0个月高于B组15.7±5.7个月(t=3.816,P=0.001).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能有效延缓Ta~T1期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2α联合吡柔比星(THP)早期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A组29例术后早期行IFN 2α联合THP膀胱灌注,2周后THP常规方案膀胱灌注;B组29例术后单纯行常规THP膀胱灌注。结果:随访24~36个月,A组复发1例,B组复发6例,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IFN 2α联合THP早期膀胱灌注与单纯术后THP膀胱灌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相似文献   

3.
吡柔比星与卡介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膀胱癌术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似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54例膀胱灌注THP,B组53例膀胱灌注BCG.随访12~48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平均复发率为16.7%,不良反应发生率31.5%;B组平均复发率为24.5%,不良反应发生率88.7%,两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01,P>0.05),而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36.41,P<0.01).结论 THP和BCG预防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似的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相近,而THP膀胱灌注不良反应更少,病人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维酮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复发的疗效及抗肿瘤免疫.方法选择52例浅表膀胱癌患者,采用术前24~48h及术后膀胱灌注.其中观察组34例,以聚维酮作为吡柔比星的溶剂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18例,以生理盐水作为吡柔比星的溶剂行膀胱灌注化疗.镜下观察两组肿瘤切除标本间质中的淋巴细胞分布并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和CD28的表达.结果随访5~2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5.8%;血尿4例,膀胱刺激症6例(17.6%).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11%;血尿3例(16.7%),出现膀胱刺激症8例(44%).观察组淋巴细胞的计数、S-100和CD28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复发有良好疗效,副作用少;免疫细胞集结分布和增强表达提示聚维酮可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更佳膀胱内灌注方案。方法:将4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浅表性膀胱癌分为两组:A组(21例)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加卡介苗素,B组(21例)膀胱内单纯灌注丝裂霉素。两组均在术后1周内开始灌注,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月1次,共2年。结果:随访12-28个月,A组复发1例,复发率4.8%,B组复发7例,复发率33.3%,两组复发率的并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加卡介苗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丝裂霉素C(MMC)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和单纯MMC膀胱灌注治疗.结果60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3.8个月,ATRA联合MMC灌注组肿瘤复发2例,单纯MMC灌注组肿瘤复发8例,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疗效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新型免疫毒素BDI- 1-PEA膀胱灌注 ,探讨其对预防人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  1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应用 10 0倍半细胞致死剂量浓度 (1× 10 - 7mol L)抗人膀胱癌免疫毒素BDI- 1-PEA5 0ml行膀胱内灌注 ,药物在膀胱内保留 1h后排出 ,每周灌注 2次 ,10次为一疗程。同期随机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应用丝裂霉素 2 0mg膀胱灌注作为对照 ,每周灌注 1次 ,8次后改为每月 1次 ,10次为 1疗程。每 3个月复查膀胱镜或B超检查。结果 免疫毒素组用药后随访 7~ 16个月 ,平均 12个月 ;12例病人均无复发 ,多次膀胱镜检查未见异常。丝裂霉素组随访 9~ 15个月 ,平均 11个月 ;2例复发。结论 免疫毒素BDI- 1-PEA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A组患者用丝裂霉素C40mg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再序联用BCG 150mg加IL-21.0×10^5 U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此后用BCG 150mg加IL-21.0×10^5U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月1次,共2年。B组患者用丝裂霉素C40mg溶于无菌牛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改为每月灌注1次,共2年。结果随访24~30个月,A组平均27个月,有效率93.3%B组平均28个月,有效率43.2%。结论MMC序联BCG加IL-2膀胱内灌注较单用MMC更有效地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已行TURBT术137例膀胱癌患者,分为早期灌注组(A组,n=53)和常规维持灌注组(B组,n =84)进行回顾性研究.A组于TURBT术后即刻2h内行吡柔比星30 mg膀胱内灌注,术后1周,两组均行吡柔比星常规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分别为15.1%和3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后吡柔比星极早期灌注化疗能降低膀胱癌复发,疗效确切且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0.
李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18-1519,1521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与羟基喜树碱联合干扰素(IFN-α-2b)膀胱内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B组(28例)行羟基喜树碱联合IFN-α-2b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10次,再行每2周1次,共10次,之后每月灌注1次,共18次.随访3年,观察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年肿瘤复发率:A组7例(25.0%),B组3例(10.7%)(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B组发热2例(7.1%),轻度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1例(3.6%).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IFN较单药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69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观察膀胱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随访9个月~72个月(平均30.5个月),肿瘤复发率11.6%。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1周THP 60mg做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无肿瘤复发35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不良反应者8例(19.0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南勇 《海南医学》2014,(23):3539-3540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与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8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CPT组(42例)采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治疗,THP组(41例)采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 h内灌注,之后每周1次,持续8周,随后每个月1次,连续8个月规律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癌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观察2年,A组和B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26.19%和2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40.48%和6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与吡柔比星均为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但是羟基喜树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加术后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 2 3 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2 0例 ,用丝裂霉素C 8~ 10mg加生理盐水 60~ 80ml行术中粘膜下注射 ,然后用丝裂霉素C10mg加生理盐水 3 0ml行术后膀胱内灌注 ;B组 116例 ,丝裂霉素C10mg加生理盐水 3 0ml行术后膀胱内灌注。每周 1次 ,8次后改为每月 1次 ,连续 2年半以上。结果 随访 6个月~ 6年 ,A组复发 12例 ,复发率为 10 .0 % ;B组复发 43例 ,复发率为 3 7.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4.18,P <0 .0 1。结论 丝裂霉素C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加术后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疗效优于单用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卡介苗(BCG)(40例),另一组膀胱灌注THP(40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BCG组和THP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12.5%(5/40)、14.0%(6/4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而TH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G组(χ2=9.565,P<0.01)。结论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16-217
目的探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加白细胞介素2(IL-2)在膀胱癌术后的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对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26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HCPT 20mg IL-2 100,000U行膀胱灌注治疗,共18次。结果其中24例随访8~42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12.5%。结论HCPT加IL-2膀胱灌注能有效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察膀胱内灌注治疗两组,随访12~36 个月.[结果]吡柔比星组43例,复发5例(12%);丝裂霉素组43例,复发7例(1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吡柔比星组有2例因为不能耐受膀胱局部刺激症状,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与丝裂霉素疗效相当,病人耐受性好,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19.
粟周全 《海南医学》2014,(15):2281-2283
目的:比较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CMMC)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上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接收进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肿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A组)和丝裂霉素组(B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THP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B组则给予CMCC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的复发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5.66%、9.43%、11.32%,与B组的5.66%、15.09%、2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个月后的复发率(11.32%)与B组(35.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7例(13.21%)和10例(1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丝裂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也可以作为临床上的一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Epirubicin,EPB)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BC)术后复发及副反应方面是否优于丝裂霉素(Mitomycin,MMC).方法将106例SB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EPB和MMC作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期间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定期随访行膀胱镜或B超,评价肿瘤复发时间记录毒副反应.结果 EPB组51例,平均随访17.1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为17.6%(9/51),MMC组55例,平均随访时间16.4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为18.2%例(10/5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EPB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58.8%(30/51),MMC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56.4%(31/55),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B膀胱灌注在预防SBC术后复发及副反应方面并不优于与M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