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观察华蟾素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调控机制,取50只昆明小鼠,采用腋窝皮下接种H22腹腔传代细胞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华蟾素低剂量组、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组、顺铂+华蟾素组,分别给予0.01%乙醇溶液、1 mg·kg~(-1)华蟾素、5 mg·kg~(-1)华蟾素、5 mg·kg~(-1)顺铂、5 mg·kg~(-1)顺铂+5 mg·kg~(-1)华蟾素干预10 d。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并比较各组肿瘤质量、抑瘤率、胸腺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肿瘤细胞凋亡率及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凋亡相关基因(apoptosis related gene,Fas)、Fas配体(Fas ligand,FasL)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建模期间小鼠出现进食量下降、毛色暗淡、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随时间延长情况逐渐转差;各干预组小鼠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其中顺铂+华蟾素组改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肿瘤质量较小(P0.05);与华蟾素低剂量组相比,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组、顺铂+华蟾素组肿瘤质量较小,抑瘤率较高(P0.05);与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组相比,顺铂+华蟾素组肿瘤质量较小,抑瘤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华蟾素组胸腺指数较高,顺铂组较低(P0.05);与华蟾素低剂量组相比,华蟾素高剂量组胸腺指数较高,顺铂组较低(P0.05);与华蟾素高剂量组相比,顺铂组胸腺指数较低(P0.05);与顺铂组相比,顺铂+华蟾素组胸腺指数较高(P0.05)。病理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组织可见大量异质性细胞及核分裂现象,各干预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碎片、中性粒细胞,呈现弥漫性变性坏死状态,且顺铂+华蟾素组弥漫性坏死现象更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Fa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I3K和FasL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华蟾素低剂量组相比,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组、顺铂+华蟾素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Fa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I3K和FasL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组相比,顺铂+华蟾素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Fa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I3K和FasL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综上,华蟾素对H22肝癌小鼠有显著抑瘤作用,且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协同增强化疗效果,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8、Caspase-3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方法复制小鼠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华蟾素注射液低、高剂量组,顺铂(DDP)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变化。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各组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8、Caspase-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华蟾素低剂量组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67%、52.78%,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P<0.01)。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低剂量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Caspase-8、Caspase-3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能促进肝癌组织中的Caspase-8、Caspase-3的mRNA的表达升高(P<0.05)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上调肿瘤组织Caspase-8、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癌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Smac(半胱氨酸)和Caspase-9(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方法复制小鼠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华蟾素注射液低、高剂量组,顺铂(DDP)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变化,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22小鼠肿瘤组织中Smac、Caspase-9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华蟾素低剂量组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3.13%、47.06%,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P0.01)。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低剂量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Smac、Caspase-9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能明显促进肝癌组织中的Smac、Caspase-9的m 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上调肿瘤组织Smac、Caspase-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清金得生片联合化疗对Lewis荷瘤小鼠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Lewis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清金组、顺铂组、清金加顺铂组,给药10 d后,取肿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清金加顺铂组瘤体组织Fas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5),各给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清金组、顺铂组、清金加顺铂组瘤体组织FasL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给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金得生片联合化疗的抗肿瘤作用与调节Fas/FasL系统,从而逆转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裸鼠CD147、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DP)、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给药15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eal-time 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D147、iNOS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M、H+DDP、M+DDP、L+DDP组CD147、iNOS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与剂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与DDP组相比,H+DDP组CD147、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是通过下调CD147、iNOS蛋白及mRNA表达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芪抑瘤方对H22荷瘤小鼠瘤组织VEGF及T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将6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阳性对照组、参芪抑瘤方低剂量组、参芪抑瘤方高剂量组、参芪抑瘤方低剂量联合顺铂组、参芪抑瘤方高剂量联合顺铂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及小鼠一般情况,l4天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qRT-PCR技术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TGF-β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的参芪抑瘤方组的抑制率分别为:高剂量联合组达到53%,低剂量联合组为33%,高剂量中药组为35%,低剂量中药组为21%,阳性对照组为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中VEGF、TGF-β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TGF-β在联合组中蛋白着色变浅,呈弱阳性表达,联合组较顺铂阳性组、纯中药组蛋白表达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在mRNA和蛋白水平,可以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TGF-β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发挥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联合顺铂(DDP)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DP)、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给药15 d,Western Blot及Real-time 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TF、HGF、FV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M、H+DDP、M+DDP组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并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DDP组相比,H+DDP组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是通过下调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芍药软肝方对小鼠H22肝癌肿瘤组织TGF-β1RⅡ、NF-κB、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ICR荷H22肝癌小鼠50只,随机分生理盐水对照组,芍药软肝方低、中、高剂量组,环磷酰胺组,停药次日处死小鼠,取皮下肿瘤组织。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芍药软肝方对小鼠H22肝癌组织TGF-β1RⅡ、NF-κB、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芍药软肝方能上调小鼠H22肝癌组织TGF-β1RⅡ表达水平,以中剂量组最明显,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芍药软肝方各给药组均能明显下调荷H22肝癌实体瘤小鼠肿瘤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芍药软肝方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ICR小鼠H22肝癌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组最明显,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芍药软肝方抑瘤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荷瘤小鼠肿瘤组织NF-κB、VEGF表达,并上调TGF-β1RⅡ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实现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半枝莲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半枝莲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瘤率、生命延长率、肝/体比、肺/体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半枝莲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枝莲与顺铂(DDP)合用组与单用DD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半枝莲能有效地抑制H22肿瘤生长,并能显著加强化疗药DDP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H22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黄芪多糖组(APS)、顺铂组(DDP)、联合组(APS DDP)。治疗期间,观察小鼠的毒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实验19 d后,处死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称小鼠肿瘤重量,计算出抑瘤率。结果APS单用组的H22肝癌平均瘤重为(1.29±0.29)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73)g(t=3.975,P<0.001)。APS与DDP合用组的H22肝癌平均瘤重为(0.52±0.31)g,均明显低于APS单用组(t=9.935,P<0.001)和DDP单用组(t=4.197,P<0.001);其抑瘤率达72.0%,明显高于APS单用组(2χ=17.376,P<0.001)和DDP单用组(2χ=5.079,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毒副反应明显低于DDP组,生存质量优于DDP组。结论黄芪多糖和顺铂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并能降低顺铂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