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犀黄丸含药血清对大肠癌LoVo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犀黄丸含药血清作用下LoVo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犀黄丸含药血清的干预下,LoVo细胞中MMP-2、MMP-9的蛋白分泌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犀黄丸可能通过抑制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达到抑制大肠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灵芪胶囊(LQC)的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荷瘤小鼠血管生成因子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变化, 研究LQC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LQC能够下调血管生长因子COX-2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LQC通过影响COX-2的表达,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证实中药肺一丸抑制肺癌血管生成和抗转移的作用。[方法]1)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将含有肺一丸提取液的载体置于7d胚龄的CAM上,作用48h观察抑制血管生成情况,并予氢化可的松相比较。2)采用家兔角膜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肺一丸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3)采用LA795肺腺癌皮下接种T739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法及局部给药法,观察中药肺一丸对肿瘤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肺一丸能够使CAM及家兔角膜移植瘤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瘤率为49.6%,降低血管密度,肺转移抑制率为60%。[结论]中药复方肺一丸能够抑制CAM、家兔角膜移植瘤及肺腺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提示肺一丸能够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到抑制肿瘤生长、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至丸抑制皮肤黑素瘤生长的分子网络机制及关键靶点。[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二至丸有效成分,在GEO数据库获得皮肤黑素瘤细胞与黑素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筛选黑素瘤枢纽基因,并进行生存分析。通过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进行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并构建KEGG网络。[结果] 获得二至丸有效成分21种和皮肤黑素瘤相关靶点1889个。枢纽基因中首位是NFKBIA,它在各期皮肤黑素瘤中均呈低表达,并显著影响生存周期。代谢途径包括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 二至丸通过上调NFKBIA对皮肤黑素瘤产生抑制作用,最重要的信号通路是TNF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山茱萸总苷及其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MSCs,分别加入山茱萸总苷及其含药血清, 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山茱萸总苷及其含药血清对大鼠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 大鼠灌胃1 h后采血所得含药血清以20%的浓度干预时具有最佳的促MSCs增殖作用, 山茱萸总苷最佳促MSCs增殖浓度为625 μg/mL.[结论] 山茱萸总苷及其含药血清可促进大鼠MSCs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的大鼠CFs,以四唑盐比色法MTT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的指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复方鳖甲软肝片能明显抑制CFs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抑在G1期。[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的效应。[方法]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鸡胚尿囊膜(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另用小鼠经肌肉接种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肿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益气养阴方对自发性转移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及与HIF1α-VEGF-Notch1通路相关的调节机制。[方法] CECs细胞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进行培养,检测低氧条件下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对CECs增殖移行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低氧组CECs的增殖移行能力明显提高(P<0.01),CECs中HIF1α、VEGF和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经含药血清处理后,CECs增殖移行能力较低氧组显着下降(P<0.01),同时HIF1α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而Notch1表达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 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通过上调Notch1表达及下调HIF1α-VEGF通路活性抑制CECs增殖迁移,从而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交泰丸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ICa-L)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心室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黄连组、肉桂组、黄连加肉桂组和交泰丸组,各组加入含药血清浓度为10%和15%,后放于37℃、5% CO2的孵育箱中孵育24 h,运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药物对ICa-L电流密度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各组均不同程度抑制钙离子电流(P<0.05),使ICa-L激活和失活时间常数及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P<0.05)。其中交泰丸对ICa-L平均电流密度抑制率最高达57.5%,肉桂显著延长ICa-L激活时间常数和失活时间常数,黄连使ICa-L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减小最显著。[结论]交泰丸及各拆方含药血清对钙离子通道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交泰丸抑制率最大,抑制钙电流影响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这可能是交泰丸在临床及实验中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细胞水平观察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死大鼠缺血脑组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影响,从微小RNA-320(miRNA-320)调控途径探讨复元醒脑汤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进行复元醒脑汤大鼠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对糖尿病脑梗死大鼠的缺血脑组织进行BMECs的分离培养,分别加入对照血清、含药血清、转染miRNA-320 inhibitor、中药血清混合转染miRNA-320 inhibito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BMECs的miRNA-32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表达水平,通过甲臜化合物(MTS)检测复元醒脑汤对BMECs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复元醒脑汤对BMECs迁移能力的影响;观察复元醒脑汤对BMECs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血清组相比,含药血清组、miRNA-320 inhibitor组、含药血清混合miRNA-320 inhibitor组均能使BMECs的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能力显著提高(P<0.01),同时显著降低了miRNA-320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了IGF-1的表达水平。[结论]复元醒脑汤能够抑制糖尿病脑梗死大鼠缺血脑组织中miRNA-320表达,增加IGF-1的表达,进而促进BMECs的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西黄丸为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经典抗癌中药名方,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及侵袭、抗新生血管生成和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西黄丸在治疗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西黄丸抗肿瘤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石榴皮多酚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石榴皮多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石榴皮多酚能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使癌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结论]石榴皮多酚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并阻滞癌细胞在G2-M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收集确诊为结直肠恶性肿瘤并手术切除患者(n=85)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L19的表达水平;以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受体CCR7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重组人CCL19(rh-CCL19)刺激,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CL19表达要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CCL19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P<0.01)。在CCR7高表达的SW620细胞中,加入rh-CCL19后,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P<0.05)。 结论 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CCL19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CCL19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用siRNA沉默SW620中的CCL19基因。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blotting和Real—TimePCR证实SW620中CCL19相对其他细胞株高表达。经siRNA-CCL19干扰后,SW620细胞在48~120h内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P〈0.0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亦明显上升(P〈0.05),促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结论SW620是相对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沉默CCL19基因后可以明显促进SW620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因此认为CCL19在结直肠癌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并有应用于抗癌药物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过表达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KISS1基因低表达结直肠癌细胞株,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KISS1基因,分为对照组(PBS处理)、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和过表达组(转染含KISS1载体)。荧光显微镜检查转染的荧光率(MOI),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KISS1mRNA和蛋白(metastin)的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LoVo、SW620 、SW480、HCT-116和HT29细胞中,HCT-116细胞中KISS1mRNA和蛋白表达量相对最低,因此筛选其作为研究载体。包装有KISS1基因的慢病毒感染HCT-116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MOI均>80%。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中KIS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亦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空载体组细胞增殖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能够过表达KISS1蛋白及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KISS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2(RNF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NF2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利用过表达的慢病毒转染HCT116细胞构建过表达RNF2的HCT116细胞系,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RNF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RNF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RNF2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T116组、HCT116-control组、HCT116-RNF2组HCT116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T116-RNF2组细胞增殖速度、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均高于HCT116-control组和HCT116组(P <0.05)。结论 RNF2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且过表达RNF2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增殖、侵袭能力,可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褪黑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观察褪黑素对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诱导HUVECs成管,观察褪黑素对其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建立卵巢癌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CD31的表达。结果显示,褪黑素能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并且明显下调MMP-9、Vimentin和VEGF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此外,褪黑素抑制了HUVECs的小管生成,体内CD31的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褪黑素能够抑制微血管密度。结果提示,褪黑素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提高小鼠心肌干细胞( CSCs )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机制。方法:从小鼠心肌中分离、培养出CSCs ,并用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kit (+) CSCs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SCs表面标志: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干细胞抗原Sca-1。用SDF-1及SDF-1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干预c-kit(+) CSCs,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c-kit的mRNA和蛋白表达,用CCK-8试剂盒及transwell趋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分离、培养出的细胞经免疫磁珠筛选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kit和Sca-1表达均大于80%。 SDF-1干预后, qPCR和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c-kit mRNA 和蛋白表达均增高, CCK-8及transwell趋化实验结果显示SDF-1干预后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可以被AMD3100拮抗。结论:SDF-1通过促进c-kit表达提高c-kit(+) CS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LIM同源盒基因8(Lhx8)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Lhx8过表达慢病毒(LV-Lhx8)转染卵巢癌细胞株SKOV3构建过表达模型;设阴性对照慢病毒(LV-NC)组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Lhx8-siRNA构建细胞干扰模型并设阴性对照序列(FAM-siRNA;NC)组;野生(WT)组细胞仅给予等量不含病毒或任何干扰片段的转染试剂.通过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和qPCR验证过表达和干扰效果.采用EDU和细胞周期实验检测过表达或干扰Lhx8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Lhx8过表达组SKOV3细胞中Lhx8的表达高于LV-NC和WT组(P<0.01),干扰后Lhx8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与NC和W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WT和LV-NC组相比,Lhx8过表达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P<0.01),而干扰Lhx8后其增殖能力增加(P<0.01);细胞周期实验结果示过表达Lhx8能够增加进入G0/Q期的细胞数目,从而抑制细胞增殖(P<0.01),干扰Lhx8表达后进入S期的细胞数目多于WT和NC组(P<0.01).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示SKOV3细胞过表达Lhx8后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低于WT和LV-NC组(P<0.01),干扰Lhx8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高于WT和NC组(P<0.01).SKOV3细胞过表达Lhx8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均低于WT和LV-NC组(P<0.01),干扰Lhx8后MMP-2、MMP-9表达均高于WT和NC组(P<0.01).结论 Lhx8能够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能够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