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丹东口岸入境的朝鲜籍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了解丹东口岸朝鲜籍人员传染病患病率情况,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断朝鲜国内传染病流行情况,为丹东口岸卫生检疫把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2017年由丹东口岸入境的朝鲜籍人员采用胸部X线、形态学检测、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方法检测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等传染病,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体检监测朝鲜籍入境人员18 494人,检出传染病557例,总检出率为 3.01 %;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466例、肺结核33例、梅毒57例、恶性疟1例;其中最多的是劳务人员16 074名(86.91 %),其次是商务人员1 354名(7.32 %),涉外婚姻544名(2.94%),留学人员473名(2.56 %)。检出率最高的三种人群分别为商务人群、劳务人群、涉外婚姻人群,检出率依次为4.28%、2.99%和2.76%;20~30岁是传染病检出例数最多的人群。结论 丹东口岸朝鲜籍入境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肺结核患病率较高,朝鲜国内存在肺结核和肝炎高流行性可能。  相似文献   

2.
成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构成。方法深圳福田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临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性支气管炎(A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集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多种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06例仅4例阳性。观察组192例患者鼻咽拭子中80例检出99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1.6%,病毒检出率51.5%。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FluA)、鼻病毒(RhV)、副流感病毒1型(PIV1)为主,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8%(81/99)。血清学检测发现61例73种(型)病毒阳性,患者阳性率31.7%,病毒阳性率38.0%,以FluA、PI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为主。两种标本综合结果 192例患者中共91例110株(型)阳性,患者阳性率47.3%,病毒阳性率57.2%。结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FluA、RhV、PIV1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筛查和鉴定某战区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为部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某战区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5类常见呼吸道病毒及其亚型的检测和鉴定,评价该方法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采集的488份咽拭子标本中筛查出了240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季节性流感H3亚型71份,其它分型未检出)、7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未检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以对呼吸道病毒进行快速、特异、准确的筛查和鉴定,科学指导部队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早期防控和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河口口岸地区发热人群蚊媒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检测河口口岸地区发热人群血清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IgM抗体。结果共检测河口口岸地区四个乡镇卫生院363份发热人群血清,74份阳性,总阳性率为20.39%(74/363),阳性率最高的是登革病毒,51份阳性,阳性率为14.05%,乙脑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20%(8/363)和4.13%(15/363)。10岁以下人群总Ig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57.14%(4/7)。乙脑病毒和登革病毒均以儿童最高,中老年人群的感染情况也不容忽视。结论应加强河口口岸地区蚊媒监测,降低当地蚊媒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银川市1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6种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疾病监测和疫情防控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银川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副流感病毒Ⅰ/Ⅲ型、呼吸道腺病毒、人偏肺病毒、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分析各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 1100例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248例阳性标本(22.55%),其中混合感染检出14例(1.27%),共有8种混合类型。单一病毒感染的阳性标本中,鼻病毒最为常见,阳性率为7.64%,其次为合胞病毒,阳性率为4.64%。0~5岁患儿感染总阳性率较高,不同性别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川地区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为鼻病毒,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建议加强宣传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利用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开展呼吸道多病原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李映来  王曼  冯志锋  罗乐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79-1182
目的 获得中山市急性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病原谱,为疾病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选择中山市4家医疗机构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在门诊开展季节性流感等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8 种呼吸道感染病毒。结果 累计检测样本1 011份,368份(36.4%)检出病毒阳性。不同病毒检出阳性率依次为:流感病毒(Flu)14.0%,腺病毒(AdV)6.3%,鼻病毒(hRV)5.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9%,冠状病毒(hCoV)3.1%,副流感病毒(PIV)2.4%,人偏肺病毒(HMPV)2.0%和博卡病毒(hBoV)1.2%。与16岁及以上人群相比,16岁以下人群病毒检出率更高(27.3% VS 44.7%,χ2=32.867, P<0.001),病毒感染种类更加多样化。5岁及以下婴幼儿8种病毒均有检出,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9.2%,37/404)、腺病毒(9.7%,39/404)检出率最高。6~15岁人群,流感病毒检出率(29.8%)最高。除副流感病毒和博卡病毒外,其余病毒不同月份检出率存在差异。结论 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中山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体;年龄组越小,病毒多样性越明显;不同病原体其感染季节不尽相同,但多数病原体以冬季流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7.
重庆儿童医院112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BoV和其他10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06-2008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首先通过直接免疫荧光进行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筛查,然后提取鼻咽分泌物病毒的DNA和RNA,用PCR/RT-PCR的方法检测HBoV等其余1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相应基因片段。结果①两时间段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中,发热、呕吐、气促的发生例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情况差异均不显著;②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共检出十余种呼吸道病毒,112例患儿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84例(75%),其中单一病毒阳性45例(40.18%),2种或2种以上病毒合并阳性39例(34.82%),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出情况不同;③112例患儿中最常见的为RSV,其余依次为PIV3,RV等,检出HBoV10例,均为合并感染。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珠海口岸常见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风险,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经珠海三大口岸入境的发热或有疫区流行病学史人员的咽拭子、痰液、肛拭子、呕吐物、血液、尿液等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细菌培养、血清学鉴定等方法检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虫媒病原体、腹泻病原体等,最后利用R分析不同症候群的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6-2019年珠海3个口岸共收集12 824例样本,检出阳性样本3 968人次,病原体9种,总体检出率为30.94%(3 968/12 824)。三大症候群中检出最多的分别为流感病毒、致泻大肠杆菌、登革病毒。每年的流感病毒阳性数均占总病原体检测阳性数的90%左右,冬春及初夏季节(χ2=237.88,P<0.05)、40~60岁的流感检出率较高(χ2=176.8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泻症候群的阳性病原体以细菌性感染腹泻病原体为主,未检测到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同时腹泻病例中存在双重感染性细菌或感染性细菌与呼吸道病毒感染。虫媒热带病症候群中,登革热...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中腺病毒DNA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6例已经病毒分离方法检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NPS抗原片及30例NPS新鲜标本,进行PCR方法检测,与病毒分离方法比较,PCR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0%和98.21%。PCR方法诊断NPS标本中Adv敏感性高,尤其适用于早期Adv感染的快速诊断。86例NPS标本中共检出13例阳性,阳性率为15.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合肥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的构成,为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的防控、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方案要求,采集哨点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符合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病例定义患者的咽拭子或支气管灌洗液,采用呼吸道病原体PCR检测技术,定性检测22种呼吸道病原体,对流感病毒阳性标本采样荧光PCR法进行分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251份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标本73份,阳性率为29.08%,有3份双重感染。单一阳性检出率前4位的病原体为呼吸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阳性率分别为8.76%、5.98%、4.38%和3.58%。出现3个阳性检出峰:2019年夏季峰、2020年冬春季峰和2020年秋季峰。结论 合肥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体主要为呼吸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同时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近年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从山东省沂源县西部乡镇的农村人口中随机收集192份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抗体。结果 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6.77%(109/192)、79.69%(153/192)和69.79%(134/192)。结论 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农村人口中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阳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为规范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 050例,经鼻取鼻咽部痰液做免疫荧光检测筛查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同时做痰培养,并结合临床表型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50份标本中,病毒抗原阳性标本725份(69.0%);单一病毒抗原阳性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IV)Ⅲ多见,分别占总阳性标本的30.5%(221/725)和8.7%(63/725),其次为腺病毒(Adv),占总阳性标本的7.3%(53/725);混合感染阳性标本占总阳性标本的55.3%(401/725),其中以RSV+痰培养阳性和Adv+痰培养阳性标本最多,分别占总阳性标本例数的44.9%(326/725)和4.4%(32/725);Adv感染、Adv合并RSV感染在喘息、发热、肺部体征吸收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较单纯RSV感染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仍以RSV多见,PIVⅢ及Adv次之,部分合并细菌感染;Adv合并RSV感染时临床症状重,疗程长,故治疗上仍应以抗病毒、解痉止喘为主,只有在合并细菌感染时,方可加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06-2015年近10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宜昌市6所监测医院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血液和(或)脑脊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反应进行病原体检测,得出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血清标本1958份,脑脊液标本1867份.2504例病例开展乙脑病毒学检测,1545例病例开展其他四种病毒学检测,1867例病例开展细菌学检测.实验室确诊病毒性感染955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乙脑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84%、20.00%、17.02%和2.44%,;确诊细菌性感染52例,检测出的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2.31%、42.31%和15.38%.时间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总数的55.92%;细菌性感染病例呈全年散发.人群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以<15岁青少年为主,细菌性感染病例以>15岁较大年龄组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1.83%和67.31%.性别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男女比为1.09:1;细菌性感染病例男女比为2.06:1.结论 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宜昌市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宜昌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应该重点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近年湛江市登革热监测结果,为湛江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6年2个监测点的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6年间共采集健康人群血标本932份,其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23份、登革热病毒IgM阳性2份;发热病人血标本752份,其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16份、登革热病毒IgM阳性12份;蚊媒标本1025只检测登革病毒,均未分离出登革病毒。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且密度高,在原登革热流行区已取代埃及伊蚊为优势蚊种。结论 湛江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高度危险性,务必加强监测,预防病原输入而引起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江丽  欧启水  祁艳  刘灿 《海南医学》2014,25(4):533-535
目的 检测儿科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644例存在呼吸道症状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9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检测1644例标本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为31.1%,其次为嗜肺军团菌(LP)为10.2%.MP在两年间5、6月份的阳性率均较高.LP在7、8月份的感染率高于其他月份.MP在不同季节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较高.多重感染170例,其中主要是病原体(MP+LP)的混合感染,占54.7%(93/170).结论 福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病原体主要是MP;不同病原体在不同的月份感染率有差别.MP在春夏季的感染率较高;MP和LP的混合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的病原学流行现状,分析其趋势与特点.方法 使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25 05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病原体阳性8 575例(34.22%),其中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3.77%;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19%、腺病毒(ADV)4.56%、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 4.02%、乙型流感病毒(INFB) 2.28%.RSV、ADV感染季节性分布明显,在冬、春季节(12月至4月)高发,夏季较低.婴幼儿到学龄前患者阳性例数最多(5 274例);MP抗体阳性率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 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主要为MP,病原体感染与年龄组有相关性且有季节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7.
340名孕妇产前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7.7%、4.7%、6.2%、2.9%、4.7%。25名HBsAg阳性产妇的婴儿中,7例HBsAg阳性(29.6%)。三大抗原系统阴性的婴儿无一例HBsAg阳性,13例e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5例HBs阳性,12例e抗原阴性、HBsAg阳性产妇之婴儿,2名HBsAg阳性。430份脐血,HBsAg全部阴性。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与蚊媒种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1999年福州市近郊登革热的流行特征与媒介蚊虫的关系,以控制登革热的再次流行。方法:访视现症病人,开展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测定。检测病人血清中的IgM与IgG,从病人血清及白纹伊蚊体内分离病毒。设5个监测点,调查孳生场所,全年观察幼虫的季节消长规律。结果:经流行病学研究与病原学检测确认,本次流行的病原为Ⅱ型登革病毒,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罹患率为3.56%,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商人为主,分别占 45.84%和21.05%,呈一定的家庭聚集性,病例集中在8~9月,分别占47.68%和38.15%。在各种材料容器的水体中,广泛发现白纹伊蚊孳生。1月见少量幼虫;2月仍有残存幼虫;3月开始繁殖;4月上旬出现成蚊,密度逐渐上升,6月初与9月下旬分别出现主次高峰,11~12月下旬仍可发现幼虫;成蚊9月上旬密度最高;病家周围环境以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最多,流行特征与蚊媒种群密度的关系,呈互为制约作用。结论:本次流行有着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和家庭聚集等特征,发病与疫区白纹伊蚊孳生地多,密度高,人群普遍易感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病毒核酸扩增方法,定量检测儿科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外周血EB病毒DNA载量。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结果检测522例间断和/或持续发热患儿,阳性(病毒载量≥50拷贝/ml)102例,阳性率19.5%。病毒载量最高4.44×10^6拷贝/ml,最低4.3×10^2拷贝/ml。阳性病例疾病病种较多。部分阳性病例抗病毒治疗显效。结论静脉血EB病毒DNA检测是可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儿科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可能有19.5%左右存在EB病毒感染或隐性感染。EB病毒DNA检测阳性患儿应适当抗病毒治疗并随访。  相似文献   

20.
唐智超  朱红霞 《海南医学》2014,(8):1215-1217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监测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病毒株中EV、EV71和CoxAl6病毒的核酸。结果咽拭子标本共173份,共分离出病毒120例,阳性率为69.4%;其中EV71阳性39例,CoxAl6阳性72例,EV阳性、EV71和CoxAl6阴性9例。结论顺义区手足口病以CoxAl6病毒感染为主,CoxAl6感染病例占阳性病例数的60.0%。阳性病例中散居儿童与托幼儿童占90.8%。医疗机构应开展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为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提供实验室依据,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