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格尔木市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状况.方法:8 236名无偿献血者为分析对象,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进行健康征询、体格检查.结果: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血型、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结论:无偿献血者男明显多于女;按血型顺序:O>B>A>AB;文化程度越低献血人群越少;少数民族人群献血积极性不高(10%);(26~35)岁年龄组的无偿献血者是本地区献血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公民献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玲 《河南医学研究》2000,9(3):256-257
目的 :了解郑州市公民无偿献血状况及特点 ,明确今后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的工作思路。方法 :对郑州市无偿献血状况进行调查。对 1998年 10月 1日至 2 0 0 0年 5月 1日郑州市无偿献血的人次、献血量、职业、年龄、性别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从职业上看 ,献血人群主要集中在工人、学生、干部 ,农民献血人数较少 ;从年龄上看 ,年龄在 2 0~ 2 5岁之间的公民献血量最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献血量随之下降 ;从性别上看男性总献血量高于女性。结论 :郑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 ,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在今后的工作中 ,既不放松对城市居民的宣传力度 ,也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 ;同时要加强献血知识、血液常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本州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征与血液检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为持续有效地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海西州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血站局域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海西州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2.57∶1;(21~30)、(31~40)、(41~50)岁三个年龄段献血人群比例92.54%;高中(中专)献血比例最高,占献血者总数的38%,工人献血比例在各职业中最高,达9.32%;人群分布状况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征的献血合格率差别不大。结论:海西州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21~50)岁年龄段,初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军人、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等是献血的低危人群,应成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的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定西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状况。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参加无偿献血的93496位献血者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组织方式四个方面。结果: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年龄以21至30岁献血居多,职业以其它即自由职业者为主要献血人群,献血方式以个人自愿献血、团体献血和互助献血为主。结论:针对不同献血人群,着力招募更多献血者,满足当地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1600名大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总体上看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非献血者,除了"献血者年龄为18~55岁"、"献血后休息2小时"和"无偿献血是自愿行为"三项在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流动采血车和报纸;42.0%的大学生曾无偿献血,男生献血率高于女生(P<0.05);未献血者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献血会传播疾病、担心影响自己身体健康、认为自己身体不好、家人反对献血以及不知道在哪里献血等.结论 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武汉血液集中化检测区域(武汉市、天门市、鄂州市、仙桃市)适龄献血健康人群餐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以第6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结果为依据,随机抽取武汉市、天门市、鄂州市、仙桃市各年龄段健康献血者4 561名,用速率法测定ALT,统计其正常值,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武汉血液集中化检测区域男性ALT正常值为4.49~50.65 U/L,女性ALT正常值为4.71~36.07 U/L,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正常参考值为3.33~45.69 U/L。18~20岁组和21~25岁组ALT正常值较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调查结果重新建立武汉血液集中化检测区域适龄献血健康人群ALT正常参考值,有利于血液的招募和献血者的保留,并对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平  黄筱曼 《广西医学》2009,31(5):722-723
目的调查柳州市突发事件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利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后柳州市无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灾前、灾后男女性献血者很踊跃,18—30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灾后大学文化献血者占比例最高(43.24%);灾后首次献血率高于灾前。结论发生突发事件时,柳州市献血队伍里,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楚雄州近3年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今后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和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血站2011~2013年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对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献血者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男女比例为1.62:1。30~39岁和40~49岁人群献血比例较大;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和农民及其他职业献血者所占比例较大。大中专院校师生、公务员、医务人员、军人的献血率明显偏低。结论:本州无偿献血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对大中专院校师生、公务员、医务人员等的宣传招募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居民的宣传招募,进一步推动楚雄州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6-2011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构成特点,为今后东莞市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2006-2011年无偿献血人群一般情况及献血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无偿献血共396984人次,献血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8:1;献血者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分别占总人数36.52%及27.01%;献血者职业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者最多,占22%。2007-2011年每年2月献血人次为当年最低。固定献血者具有男性献血者多、捐献血小板者多、单次献血量较大、检验合格率高的人群特征。结论东莞市无偿献血的重点人群是工人,应加强对非工人人群(如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的无偿献血宣传,鼓励更多的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林芝市中心血站自建站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推动本市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及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林芝市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信息进行分析。结果3154名无偿献血者年龄在18~55岁,其中以18~27岁比例最高,占53.93%;男性献血比例高于女性;汉族在无偿献血者中所占的比例为80.44%,藏族无偿献血者所占的比例为12.90%;重复献血者比例为23.72%。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能使林芝市无偿献血的队伍不断壮大,保障无偿献血工作有效发展,确保临床用血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31-137
目的分析衡阳市2012~2016年无偿献血情况,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衡阳市无偿献全血的登记表数据。分别对献血者一次性献血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构成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自2012年来,男性献血者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年轻人、不明职业者和高中及大学学生是献血的主力军。一次性献血400 mL比例偏低。结论应针对女性、年龄大于45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民、大学新生等人群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以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同时,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量由300 mL向400 mL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海东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以便为今后开展献血志愿者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2012年12月登记的18岁~60岁献血员资料,从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008年1月—2012年12月无偿献血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段人口(25~34)岁、(35~44)岁占主导地位。献血人群文化程度在中学/中专文化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58.8%,其次是大专和本科人群。多次献血者所占比例较高,而年均增长率也是多次献血者显著高于初次献血者。结论:5年来海东市无偿献血人群数量增长显著,结构已逐渐趋于合理,多次献血人群比例较高,今后还需加强对青年人群的宣传、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年来杭州地区献血人群HBsAg流行及分布状况,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HBV感染的预防策路。方法遵循献血者知情同意,采用ELISA法分别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献血后标本的HBsAg。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对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等不同分布组的HBsAg阳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741 441人,HBsAg阳性率为0.231%。2015-2019 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21% .0.241% .0.251% .0.179% .0.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无偿献血人群分为18-2425-34.35-44.45--5455-6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献血人群比例下降,HBsAg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45-5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0.5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献血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71%和0.168% ;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336% ,两次献血的人群阳性率为0.01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低,不同年龄.性别和献血次数人群的阳性率存在差异,提高重复献血者率有利于提升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调查,为本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期间的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261名献血人员中,男性19344名,女性14917名;年龄20-50岁占总献血人数91.07%;无偿献血者构成以农民为主(占62.24%),城镇居民和企事业职工其次;献血人群与职业和文化程度存在显著关系;献血二次以上者相对较多,占56.09%.结论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工作,鼓励更多的企事业职工和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群体,建立一支广覆盖的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15.
练新飞  黄永梅  杨宁丽 《吉林医学》2012,33(20):4332-4334
目的:分析增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情况,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人群,提高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增城地区2008年1月~2010年6月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人群与血液检测阳性率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龄组其血液检测总阳性率及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其阳性率增加,18~30岁组阳性率最低;②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③不同职业阳性率不同,其中农民血液检测阳性率最高;④大专以上文化献血者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其他献血者,小学文化献血者阳性率最高。结论:18~30岁献血者、学生和军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是增城地区招募固定献血者的主要对象,为加强献血者招募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血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32784人份不同职业、性别、血型、年龄组、文化层次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与指令性献血者的献血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所占比例,达到科学有效地征召定期无偿献血者、建立应急献血队伍、落实献血预案、实现计划采供血、保证临床及时、足量、安全用血的目的.方法:分类统计不同职业、性别和ABO血型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文化层次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次数,找出本市定期无偿献血人群在于哪个阶层、什么年龄段、献血与性别、血型、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职业的顺位是,自愿无偿献血:学生>工人>市民>干部>农民>其他;指令性献血:25岁前,工人>学生>干部>教师>军人>其他;26岁以上,工人>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警察>其他;年龄组的顺位是,自愿无偿献血:21~25岁>1 8~20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指令性献血:31~35岁>26~30岁>35~40岁>21~25岁>41~45岁>18~20岁;学历的顺位是,自愿、指令性献血1~3次:中专>大学>初中;4次以上:献血者的学历顺位是,大学>中专>初中.ABO血型顺位是,自愿献血O>B>A>AB;指令性献血B>O>A>AB;结论:18~40岁人群中参与自愿无偿献血的人数较多,建立定期无偿献血队伍应在这两组年龄段选择;25岁前以大中专在校学生自愿无偿献血为主,建立应急血源基地应考虑此年龄组;自愿无偿献血和指令性献血队伍,男性多于女性2.3倍;女性41岁以上、男性46岁以上的人群很少参与自愿献血.A型血人群,自愿和指令性献血均低于包头地区血型分布比例,不同的是,自愿无偿献血者B型(31.37%)低于指令性献血(33.96%),自愿无偿献血者O型(33.34%)高于指令性献血(31.31%),自愿无偿献血AB型(10.10%)高于指令性献血(9.58%).征召A型定期无偿献血者比较困难;加强对农民的献血知识宣传,可以迅速壮大农民自愿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7.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对本地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15 894名献血者进行了献血反应原因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程颖  何涛  欧阳熊研  曾北南  邓东 《重庆医学》2016,(28):3975-3977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血型分布情况,为制订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统计重庆市市区1999~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血型献血者,分别按血型、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再次献血率及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资料库的构成状况.结果 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为O> A> B> AB;无偿献血人群以男性居多,占53.53%;以21~35岁年龄段为主,占58.2%;职业以其他类、工人、农民、学生、职员为主;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献血者占51%;首次献血占66.58%;每年的用血量逐年上升.结论 为了满足临床对Rh(D)阴性血液需求,Rh(D)阴性血型资料库应不断地扩大和完善,并对资料库中的Rh(D)阴性献血者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最大限度地保证本地RH(D)阴性血的供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为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宣传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2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服务人员、私营业主、城镇户籍及常住本市的外来人口是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奉献爱心"是公民献血的主要原因(87.2%),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有明显差异(χ2文化程度=59.780,P〈0.05;χ2职业=102.339,P〈0.05);"街头宣传"、"周围环境影响"、"大众媒体宣传"是献血人群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加强不同形式的宣传力度,挖掘不同人群的血源潜力,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20.
付军  林柱洲  庄立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63-63,67
目的 通过调查宁波地区公民的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探索促进无偿献血宣传的适宜办法.方法 分析1367人无偿献血知识知晓情况,内容涉及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献血知识、血液生理以及免费用血等.结果 多数市民知道献血制度并参加献血,对目前的献血制度、献血知识及免费用血的情况都较好,尤其是参加过献血的人明显好于未献血者;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以农民和高校学生最低;79.9%的人认为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结论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是提高和扩大公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