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笔者采用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成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杂志》2011,(13):1121
为传承、总结当代名医学术经验,交流临床各科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拟于2011年9月下旬在南京市举办"当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征稿如下:当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当代名医学术渊源及医案医话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宏 《中医药学刊》2005,23(4):734-734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笔者采用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成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6):765-766
目的:总结黄疸的辨证治疗经验以指导临床。方法:对近几年来名老中医对黄疸的中医辨证思路与观点进行分类整理。结果:总结黄疸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他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成果,但缺乏机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肺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医的活血化瘀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而且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有关肺结核病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报道却甚为少见。我们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根据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化疗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京中医》2013,(11):852-852
一、征文内容 1.“临床篇”: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防治慢病的临床病例总结,中医基础研究;基础理论探讨;疑难病症医案分析;中医药学科各专业临床、基础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进展;中医药学科科研思路与方法学的研究等。2.“传承篇”: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名医工作室阳建工作经验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模式与方法;北京市优秀继承人临床研修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风毒邪论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在总结《内经》以来历代有关中风发病理论,针对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与疑惑,结合现代中医中风病研究,吸收、借鉴现代医学成果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国内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浙江、上海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课题组科研水平层次不一、课题规范实施难度较大、课题成果质量不等、研究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析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查阅大量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一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具有承前启后、注重实践、形式多样、临床分类清晰及引进自然科学成果等特点,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岭南医学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历代医家著作对"奇经八脉"的论述,及奇经八脉在临床针灸科、内科、妇科及道家修炼上的应用情况,认为目前关于奇经八脉的理论争议较多,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总结前贤成果的前提下,紧密结合临床进行研究,因为只有能用于临床的理论才有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近10年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科研及临床。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以及检索策略,对文献进行发表时间、常用治疗手段、常用主穴、疗效评价等相关内容的计量学分析。结果:10年内国内正式发表了1821篇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文献;毫针针刺是最常用的干预手段;肩周炎的针灸治疗以局部穴位结合远端穴位为主;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以单独使用有效率评定为主,有效率评定标准以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主。结论: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现已形成发表时间、常用治疗手段、常用主穴、疗效评价等特征,可为规范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近5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发表的艾灸文献,从而掌握当前艾灸研究近况,以期为本疗法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电子检索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两位评价者独立整理检索文献,并对文献分别从数量、文献类型、期刊来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国别、发表院校、病种及疗效评价和国内外比较八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共纳入文献53篇.近5年SCI收录艾灸文献逐年递增,多为临床研究或系统评价,但发表杂志IF不高(大多小于5);艾灸治疗病重繁多,疗效尚不确定,疗效机制也尚不明确.期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明确艾灸临床疗效和增加相关文献的SCI发表数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10年中药溻渍法相关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为中药溻渍法未来的发展与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溻渍法的临床研究,对文献发表的数量、时间分布、基金资助、发文机构、疾病分布、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安全性、中药溻渍法作用机制与优势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462篇文献,基金论文比例较低;2014年后5年与前5年对比文献数量基本持平,基金论文比例稍有增长;发文机构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为主,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治疗疾病以血管外科、疮疡科、皮肤科、康复科、骨科为多;单独应用比例较低,更多与中药内服、标准治疗、针灸等联合应用;结局指标以临床有效率、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生活质量为主;有9篇文献报告了随访,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少量文献报告了皮肤红肿、疼痛、过敏等症状;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灌注,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优势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少、简单易学、患者接受度高等。结论:中药溻渍法治疗优势明显,适应症广泛,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重视程度不足、临床操作混乱、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问题阻碍了中药溻渍法的发展,应尽快完成中药溻渍法的标准化研究,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中医科研成果产出不足的现状和国际论文的重要科研地位,在分析我国医学国际论文发表现状、临床试验产出国际论文可能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以科室相关临床试验开展情况为例,提出了在现有临床试验管理方法 的基础上,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强化质量控制和管理,提升临床试验的研究质量,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医临床试验产出国际论文的策略,以期为同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索1949年至2011年有关眩晕的医案文献,分析与睡眠有关的规范化后的症状,为临床病例信息调查表的制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社总库为主要来源,共检索到1 296篇符合描述眩晕症状的医案文献。运用Not e Expr es s软件和Excel 2003,对从医案中截取症状归类排序和频数统计,并采用统一标准的症状术语进行规范化,统计规范化后的有关睡眠的症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医案中以不寐、多梦、嗜睡、鼾眠4种症状共累计出现143篇,占总医案篇数13.06%。结论:对眩晕病案中情志失常的症状进行初步症名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的诊疗技术和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学习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治疗方法的前期课程,亦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临床教学中需要结合教材,反复教授、巩固《经络腧穴学》中的相关知识点。本文结合使用不同版本的《经络腧穴学》教材进行教学的工作实际,从编写方式、内容、图示、学生反馈等方面,介绍在临床带教中使用该教材的心得体会。针对出版频次、插图绘制、排版、拼音标注及部分知识点细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经络腧穴学》教材的编写和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源,对该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有关老年性痴呆中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发文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主题词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真实世界研究近几年在临床需求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快速发展,成为医药行业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对真实世界研究的证据强度、偏倚控制及研究价值等关键内容还缺乏深入的探讨。临床研究透明化是实现研究规范性、结果真实性和结论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提高真实世界研究透明化的必要性,从真实世界研究方案预注册、统计分析计划的发布、数据清洗方案的制定、结果报告规范和数据共享等方面阐述促进真实世界研究透明化的措施,以期更好控制混杂和偏倚,产出可用于临床相关决策的高质量证据,减少研究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单位、基金资助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从2000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表文献10篇以上单位共8所,最多达到77篇;文献以临床研究报告为主,占62.36%;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占1.69%;文献被引用频次总体偏低,65.28%为零引用。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尚有待加强。应在逐步提高文献报道数量的同时,着重于提升文献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琼  金芷君 《世界中医药》2013,8(9):1124-1127
中医药古籍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当代中医药学发展至关重要。文中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古籍出版工作,包括经典中医古籍的今译及语释、出版工作的专业化与专门化、海外中医古籍的复制回归、中医经典古籍的外译与传播进行总结性回顾,并对中医古籍的数字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