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体系的构建及完善,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对自身诊疗行为的规范,更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对医疗技术侵权问题纠纷的解决。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五十八条规定为依据,且以"当时的医疗水平"确定的,但该标准过于笼统、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国外在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方面较为先进,如设立严谨全面的抽象标准、建立临床路径、设立专业医事法庭等,对于我国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的建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实务中的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定义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这样的表述从法理上确定了医疗事故损害属于民事侵权性质,因而医疗过失的判断、因果关系的认定和损害赔偿等民事问题都属于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实务中的重要环节。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明确将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纳入举证责任倒置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医学伦理研究是现代卫生立法和司法实践创新的主要推动因素,医学伦理研究的成果直接作用于立法和司法实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在内容上就明显的反映了医学伦理对卫生立法产生的影响。同样,涉及医疗的法律制度创新也会反作用于医学伦理并引发其变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的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法律制度的出台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举证责任倒置引发过度医疗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举证责任倒置对于医患双方都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但举证责任倒置本身具有的缺陷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为保护自关键是加强管理,提高医务提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举证责任倒置,己而采取过度医疗行为.为杜绝过度医疗行为,从医方来看,前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社会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认识医学本身的高风险性,建立健全医生执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阐释《侵权责任法》“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立法宗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释《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的立法宗旨,以使广大医务人员明白医疗过失的判定标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接受正确、及时诊疗的权益,防范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医学事业的发展。方法:通过法律理论,借鉴国外立法情况,结合我国医疗事业实际,解读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当履行的抽象注意义务和具体诊疗义务。结果: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抽象注意义务,应当履行"最善的注意义务";医务人员对病人的问诊义务,应当实行严格的判定标准;但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诊断和治疗的注意义务,不应当实行严格的判定标准。结论:对医务人员抽象注意过失和问诊是否充分的认定,应当采取严格的判定标准;对医务人员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的判定,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4条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医疗机构承担医疗诉讼的举证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在医疗诉讼中的传统弱势地位,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然而,这在医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提出了“谁还敢当医生?”、“医院还能开吗?”等众多质疑。的确,新规定打破了相当部分医生的传统心理定式,增加了医方的诉讼风险。对此.医方应当正确理解,要认识到这有利于依法规范医方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医方的合法权益。所谓举证责任,是法律规定诉讼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承担的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的义务。由谁负责举证,这是有法定要求的。一般侵权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法律有特殊规定时.才能实行举证倒置,就是将通常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按规定由被告承担。原则上医疗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原告(患者或其家属)负责举证:①患者在被诉医院就诊的事实;②患者有医疗损害后果的事实。作为医疗侵权诉讼被告的医方,举证事项有:①自己确无过错;②医疗行为与  相似文献   

7.
医疗事故是诊疗护理工作中的一种异常事端。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一直是世界各国医学界,法学界共同面临的难题。1987年6月,国务院颁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医疗事故的专项法规。此法规对医疗事故的概念、性质和分类、认定及处理一一作了规定,为医疗事故的正式立法赋予了雏型。法规第二条指出:“本办法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困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对于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  相似文献   

8.
医疗过失是构成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和前提,通过对243份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民事判决书中医疗过失的统计分析表明,医疗过失的判定没有统一标准,未能体现医学判断和法律判断的双重属性,医疗过失鉴定机制二元化,医疗过失责任程度阐释不明,导致医患难以信服,破坏了我国司法统一的法治原则《。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应确立当时医疗水平为判定医疗过失的法律标准,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医疗过失认定规则和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机制,以发挥司法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功能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疗纠纷诉讼(简称医疗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推定医疗机构存有过错责任,需举证证明自身没有过错或不需承担责任。因此必须注重证据与证明问题。医疗诉讼是基于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争议而发生,因此医疗诉讼的证据只能来源于能够充分反映医疗过程各阶段、各环节详细情况的客观事实资料,常见的有六种:病历资料、医学鉴定结论、证明类材料、医疗专业书刊、文献、诊疗规范指南的标准和规范性资料。医疗诉讼证据的目的是用于证明。在医疗诉讼中主要的待证事实有五种:损害事实、医疗过失、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加害程度和免责事由等。证明应当围绕着对不良医疗转归无过错的证明,对诊断结论是否及时准确的证明,对治疗措施是否正确的证明,对已尽护理职责的证明和对已尽告知和注意义务的证明等。  相似文献   

10.
在医疗伦理损害责任背景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具体履行医疗告知义务时、患者(特定情况下其近亲属)知情不同意时、以及面临具体法之局限性时,常常陷于对患者的知情权、生命健康权、自主决定权、乃至自身的法律责任风险进行个人抉择的伦理困境。尽管导致伦理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法律视角来看,制定明确、规范的医疗伦理行为指引,建立解决医疗伦理困境的常设机构,健全医疗风险规避、医疗社会保障和医疗伦理督察制度,应是现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是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对限制使用技术的准入研究较为滞后,特别是对其伦理评估研究更是缺乏。从伦理审查的认识缺位,评估主体及其伦理素养缺位,评估标准缺失及缺乏全过程评估等四方面对目前我国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缺失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呼吁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实际的伦理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重度脑出血患者家属伦理行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重度脑出血患者家属的伦理行为,对防止无过失医疗纠纷有积极意义。方法:对128例重度脑出血患者家属的伦理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明显的三期特征:焦虑期、幻想期和绝望期。结论:对家属处在不同伦理时期患者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和态度能有效避免无过失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一套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评价标准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及其Delphi法对限制性医疗技术伦理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指标数量和指标权重进行调整和确定。结果建立了由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和三级指标35项构成的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个三级指标建立了从优到差4个程度评价,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得出综合评分及其建议准入标准。结论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提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伦理评价依据,并为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提供等级划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举案学法     
1学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h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①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②导致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③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第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  相似文献   

15.
药师在医药服务流程中扮演重要的桥梁角色,其执业伦理在维护患者医疗安全及改善医患关系的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药患纠纷频繁发生,不合理用药诉讼事件日益增多,药师职业伦理与责任风险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法律视角,通过真实案例引出我国药师职业伦理和责任风险的现状,进一步探讨医疗机构药师的责任风险构成因素和相关法律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无过失医疗损害有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只能寻求民法通则的规定救济,由医患双方共同承担责任,但具体实践时有其法理的不足和实践的困难性.文章对无过失医疗损害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无过失医疗损害的归责问题和纠纷的解决提出了意见,以有益于无过失医疗损害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从医疗费用角度看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第八项将医疗纠纷引起的侵权诉讼纳入了举证倒置的范畴,“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必须要确定3个方面的事实,即:病员在医疗过程中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不良后果;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着疏忽或懈怠的过失行为;病员所受的损失是医疗行为所致.就这些问题,医疗机构和其医护人员要举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失及与不良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下称《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5月1日实施.此法立法内容涉及面广,其中部分法律条文对非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做出新规定. 外科治疗需过伦理 《精神卫生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下列治疗措施,应当向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无法取得患者意见的,应当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经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导致人体器官丧失功能的外科手术;与精神障碍治疗有关的实验性临床医疗.实施前款第一项治疗措施,因情况紧急查找不到监护人的,应当取得本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与治疗其精神障碍无关的实验性临床医疗.”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的肝移植大国.但在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情形下,肝移植手术的大幅度增长的背后隐藏的是尖锐的伦理冲突.器官移植是一项高科技的手术,不但有技术的要求,也有伦理的要求,器官的来源要符合伦理原则;确定受者既要有医学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受者的利益必须大于供者的损失;在器官分配上要做到公正.因此,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肝移植手术违背医学伦理,热衷肝脏移植手术严重脱离现实国情,必须用国际上公认的伦理准则控制供体来源,对手术医生加强伦理培训使我国的肝脏移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手术同意书的法律和伦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的相关法律对手术同意书做了相关规定。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它是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证明、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明、被手术方同意手术的授权委托书、是医学文书,同时也是病历资料的一部分。如果医方在手术中存在医疗差错,它不具备免责的效力。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其伦理意义,当现实与法律相悖或法律出现真空时,医方应从立法精神上考虑,实施特殊的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