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8例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手术治疗。结果:15例随访6~34个月,治疗优良率79%。结论:影像学检查为诊断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最重要依据,全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彻底减压和避免损伤脊髓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10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13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后路全椎板揭盖法减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胸椎JOA评分。结果:3例出现并发症,术中脑脊液漏1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一过性神经功能损伤加重1例,经处理后均治愈。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23.1个月,术后Frankel分级9例改善、4例无变化。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平均改善率为57.9%,优良率为84.6%。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揭盖法减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整块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随访资料完整1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椎管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8-75岁,平均56.5 岁,其中上胸段1人,中胸段3人,下胸段12人,病程2月-3年.通过CT或MRI检查均提示黄韧带骨化,且脊髓受压.手术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并行脊柱后外侧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后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评分(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6例患者均随访3-24个月,平均20个月.JOA评分由术前3-13分提高到术后13-29分,手术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神经恢复率20%-82%,平均65%,16例患者8例优,5例良,2例中,1例差,优良率81.3%.结论 全椎板整块切除或分解切除后外侧脊柱椎体融合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对于胸椎黄韧带骨化导致的胸椎管狭窄、胸髓病变,至今仍无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994~2001年我们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20例,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局灶型胸椎黄韧带骨化并椎管狭窄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临床角度探讨孤立型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孤立型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改良胸椎JOA评分法和Epstein标准,手术均采用后路椎板(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40.3个月。 JOA评分:术前7 ~ 8点,平均7.7点;术后8 ~ 11点,平均10.2点。Epstein标准:优9例,良5例,改善2例。【结论】 局灶型OLF临床表现较复杂, 必须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诊断。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局灶型胸椎黄韧带骨化并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孤立型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孤立型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改良胸椎JOA评分法和Epstein标准,手术均采用后路椎板(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术后随访平均40.3个月。JOA评分:术前7~8点,平均7.7点;术后8~11点,平均10.2点。Epstein标准:优9例,良5例,改善2例。【结论】局灶型OLF临床表现较复杂,必须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诊断。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局灶型胸椎黄韧带骨化并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IF)是指胸椎黄韧带骨化、突入椎管导致脊髓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在胸椎特别是下胸椎多见,是胸椎管狭窄症及随之而来的瘫痪的常见原因,多数患者因此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我们运用汽钻法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2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8月~2008年4月期间治疗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24例,使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32例,前方经胸减压植骨内固定2例,后方加侧前方减压3例,多椎板整块切除法减压87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胸脊髓病评分法,术前评分为(4.31±1.85)分。结果随访时间12~138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时JOA评分为(9.15±1.9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25,P=0.000),其中优49例,良52例,改善15例,无变化4例,加重4例,优良率为81.45%(101/124),总有效率为93.55%(116/124)。并发症:术中有硬膜撕裂或缺损的12例患者,均给予仔细修复,再加严密缝合切口各层组织,术后未形成脑脊液漏;皮肤浅表感染3例,经换药愈合。随访临床和X线片均未见胸椎不稳定表现。结论胸椎管狭窄症的后路减压效果满意,多椎板整块切除法具有减压彻底、操作安全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只适用于局限型OPLL和胸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营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倪斌,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4;4(2):56]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  相似文献   

10.
邹璇  詹新立 《重庆医学》2013,42(20):2392-2393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老年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患者疗效,寻找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LF患者共36例,患者均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术后JOA评分及可能的影响全椎板切除减压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JOA评分优良率为77.8%。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相关因素中显示,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为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老年OLF患者疗效显著,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为影响老年OLF患者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术治疗,术式为后路全椎板减压术。结果:随访平均2年3个月,缓解优良率76.7%。结论:手术减压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胸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6例胸椎管黄韧带骨化致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分层薄化切除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手术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束带感均消失,11例下肢麻木、无力、疼痛完全消失,4例部分消失,1例无明显恢复。术前JOA评分平均(4.2±2.5)分,术后平均(7.8±1.9)分。术后恢复率为33.3%~100%,16例中优8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75%。所有病例内固定位置良好,植骨融合,无松动及假关节形成。结论采用后路椎管分层薄化切除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管黄韧带骨化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自立  赵浩宁 《四川医学》1999,20(3):239-241
目的:总结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特点,探讨有关的发病因素。资料与方法:1978~1997年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平均51岁。发病部位T10~L1的三个椎间盘水平91.4%。重体力劳动者94.2%。有明显诱因45.7%。临床症状多样化,但定位体征明确;出现锥体束征42.9%,未出现者37.1%,单纯生理反射阳性5.7%,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2.9%。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及其非病变部位均为广泛退行性变。结果:随访1~18年,平均5年7个月,按胥少汀标准评定。前期病例16例采用传统椎板减压术,随访12例中优5例,良2例,无改变3例,差2例;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19例均得到随访,优15例,良4例,无改变及差为零。结论:①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为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②胸椎黄韧带骨化与退变特别与创伤后的继发退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椎板减压病灶切除手术的3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资料。术后按照影像学表现、JOA评分及Hirabayashi恢复率评价手术效果,并评价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JOA评分由术前(4.8±2.6)分增加到术后(8.8±1.2)分,恢复率为(56.3±22.6)%,其中优14例,良12例,可7例,差1例。手术前、后手术相邻节段Cobb′s角分别为(5.9±3.7)°和(8.6±5.3)°(P>0.05)。疗效与病程时间、病灶范围、脊髓T2信号改变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CT、MRI检查有助于发现共存疾病和多节段病灶及脊髓T2高信号改变。早期椎板切除充分减压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术中常见硬膜撕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病例进行了总结。结果:椎板减压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讨论:对严重增厚及骨化的黄韧带先磨薄,从正常间隙进入,沿硬膜两侧切除椎板是安全的方法;对于与硬膜骨化一起者,应磨薄、孤立、漂浮。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9月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一例超声骨刀机器人全程辅助胸椎黄韧带骨化灶切除术。该手术开创了"刻取"式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新术式,为全球首例。手术患者为一名49岁女性,因半年内双下肢麻木及行走乏力前往医院就诊。经CT和MRI检查显示,患者胸11椎板可见8mm×10mm×3mm的丘状黄韧带骨化灶,导致椎管狭窄,对脊髓产生压迫。该患者被诊断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常见的严重脊柱疾病,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进行椎管后壁及骨化灶切除以解除脊髓压迫是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常规开放手术是使用"揭盖法"将椎板切开,术者徒手应用骨凿、咬骨钳和磨钻等工具,对切割深度和力度的控制主要依靠经验和手感。这一术式有较高的硬膜或脊髓损伤风险,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另外,长时间的操作可能造成术者手腕疲劳从而导致器械抖动,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误伤重要的组织结构。为尽量减少术中对脊髓的干扰与刺激,使患者最大获益,袁强主任医师团队讨论决定采用新一代的集成超声骨刀的手术机器人系统来"刻取"黄韧带骨化灶骨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病例进行了总结,结果:椎板减压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讨论:对严重增厚及骨化的黄韧带先磨薄,从正常间隙进入,沿硬膜两侧切除椎板是安全的方法,对于与硬膜骨化一起者,应磨薄,孤立、漂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8个月~4年,平均18个月。优10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79%。结论CT联合MRI检查是诊断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最可靠的方法。手术减压是治疗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脊柱组完成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者186例,选取其中继发皮下积液且规律随访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依据患者脑脊液漏严重程度以及胸脊髓病恢复情况决定。采取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改良11分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脊髓功能,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6例,均接受椎管后壁切除及“涵洞塌陷法”360°脊髓环形减压术,单纯黄韧带骨化行椎管后壁切除术者5例。随访时间30~131个月,平均(85±34)个月。术前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至8年,中位数18个月;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2~6 d,平均(4.2±1.1) d;围手术期出现发热患者10例,最高体温(37.3~39.7) ℃,其中高热患者2例,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1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随访发现脑脊液漏全部吸收,其中拔出引流管后加压包扎伤口者8例,局部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伤口者2例;1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继发脑脊液假性囊肿而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1例患者的JOA评分从术前的(3.8±1.6)分升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1.2)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0.8%。没有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者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只有出现脑脊液假性囊肿压迫脊髓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5年采用后路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76例病人中已随访到的40例OTLF患者的资料,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应用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患者年龄、术前病程、JOA评分与病变节段数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获得随访的40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56个月,优15人,占37.5%;良17例,占42.5%;可5例,占12.5%;差3例,占7.5%。优良率80%,有效率92.5%。JOA评分与病变节段数对术后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后路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脊髓损伤程度轻、病变节段少者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