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2002-2004年共六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治疗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压氧联合内科综合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中毒症状降低死亡率。结论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好,能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毒鼠强成为我国鼠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其危害严重,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及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影响。目前,全世界仍然没有针对毒鼠强的特效解毒药,导致急性毒鼠强中毒的平均病死率为20%左右。笔者发明“毒鼠强解毒鸡尾酒疗法之后,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抢救难题获得了有效解决。1999年-2003年,笔者应用该法抢救毒鼠强中毒患者1133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脑氧摄取(CEO2)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4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6~12h、1d、2d、3d、7d各时间点SjO2、AVDO2、CEO2的变化。结果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入院6~12h时SjO2、AVDO2、CE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24h后,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SjO2逐渐恢复正常,但重度中毒组AVDO2、CEO2明显低于轻度中毒组(P<0.01)当CEO2低于25%时,患者预后差。结论脑氧供需状况反映了毒鼠强中毒患者大脑神经细胞的机能和利用氧的能力,可作为判断急性毒鼠强中毒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20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心肌酶学检测,结果表明,中毒后第1-3天心肌酶明显升高,第3-4天达高峰,第6-10天显著下降。而且心肌酶越高,病情越重。另外提示,检测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对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脑损伤的诊疗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2月救治的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采取了洗胃、建立静脉通路、控制抽搐、改善缺氧状态等急救措施,并对患者实施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安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全部痊愈.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洗胃、建立静脉通路、控制抽搐、改善缺氧状态等急救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血液灌流清除人体内毒鼠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血液灌流清除人体内毒鼠强的效果。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监测3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在血液灌流过程中灌流器进口和出口、血液灌流后72h内患者血中毒鼠强浓度变化以及灌流器中毒鼠强的吸附量。结果 血液灌流器进口处患者血液中毒鼠强浓度在灌流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血液灌流后72h内患者体内毒鼠强浓度变化不大;血液灌流器吸附毒鼠强1.03-1.55mg。结论 血液灌流虽然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毒鼠强浓度,但一次灌流能清除1mg左右的毒鼠强。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救治的成功因素。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分为两组,治愈组20例,死亡组18例,观察其血清毒鼠强浓度、中毒后洗胃时间、入院后是否即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血液灌流及血清酶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毒鼠强浓度及血清LDH、CK、AST浓度与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中毒后2h内洗胃、入院后即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血流灌流治疗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毒鼠强中毒18例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鼠强是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的剧毒杀鼠剂。毒鼠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毒鼠强中毒的机制不完全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的拮抗解毒药[1 ] 。我们参与了毒鼠强严重中毒事件的急救,成功救治了18例急性重症毒鼠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科救治毒鼠强中毒患者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15~4 7岁,平均2 1岁,均为误服含毒鼠强的食物中毒,发病时间约为进食后5~2 5min ,平均12min。患者表现为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全身阵挛性及强直性抽搐、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呕吐。1例患者由于剧烈的抽搐,无法呼吸,因窒息、缺氧而致心跳停…  相似文献   

9.
急性毒鼠强中毒治疗中二巯基丙磺酸钠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寻找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近3年抢救的4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部分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治疗,观察该药物使用与否对患者的昏迷时间及抽搐控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昏迷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即使用NaDMPS患者比未用该药物患者昏迷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NaDMPS对毒鼠强中毒有促醒作用,提示NaDMPS在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过程中作为一种解毒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对人体心肌细胞的损害。[方法]测定22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CK、CK-MB、AST、LDH和α-HBD),同时以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毒鼠强中毒患者中毒后当天,CK、CK-MB即显著升高,AST、LDH、α-HBD升高不明显,1周后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肌损害,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心肌,可将心肌酶作为监测病程、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毒鼠强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我院近2年来通过安定等综合治疗抢救了15例重度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毒鼠强中毒患者的组织中毒鼠强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来自内蒙古和山东的3例毒鼠强中毒死亡患者的尸检材料进行了毒鼠强检测,初步了解毒鼠强在人体内的分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鸿  张寿林  孙承业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868-869,872
目的:观察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评价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将5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相应的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急性毒鼠强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表现为主,二巯丙磺钠在控制抽搐时间、地西泮用量及精神症状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巯丙磺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对人体心肌细胞的损害。 [方法 ]测定 2 2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 (CK、CK MB、AST、LDH和α HBD) ,同时以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 [结果 ]毒鼠强中毒患者中毒后当天 ,CK、CK MB即显著升高 ,AST、LDH、α HBD升高不明显 ,1周后均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毒鼠强中毒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肌损害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心肌 ,可将心肌酶作为监测病程、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21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 ,分析了 10起 2 1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表明 :近年毒鼠强中毒流行 ,主要发生在个体食品加工业户和家庭 ,非职业性即生活性中毒途径多见 ,多通过胃肠道进入 ,与投毒或误食有关 ,全部死亡病例均发生在农村。提示预防和控制中毒应抓源头 ,依法严惩生产销售者 ,加强毒鼠强管理 ,禁止生产和使用 ,培训中毒急救人才 ,宣传教育群众正确使用和管理鼠药。  相似文献   

16.
毒鼠强中毒程度与血液中毒物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5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分为轻度中毒组 ( 15例 )、中度中毒组 ( 15例 )、重度中毒组 ( 2 0例 ) ,比较毒鼠强中毒程度与血液中毒鼠强含量的关系。 3组患者血液中毒鼠强含量分别为轻度中毒组 ( 3 3 72± 11 3 8)ng/ml ,中度中毒组 ( 73 3 1± 13 44 )ng/ml,重度中毒组 ( 164 5 8±2 2 91)ng/ml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2 67 89,P <0 0 1;直线相关分析r =0 9786,P <0 0 5。说明血液中毒鼠强含量与毒鼠强中毒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毒鼠强中毒早期血清生化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6例毒鼠强中毒患者于入院6小时内即测定其血清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以4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 ,46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 ;轻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轻、中度中毒患者肌钙蛋白T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重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重度中毒患者的肌钙蛋白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轻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轻、中度中毒患者的肌钙蛋白T无明显变化 ;而中、重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重度中毒患者的肌钙蛋白T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且与中毒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18.
毒鼠强性质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毒鼠强又名没鼠命 ,在国外早已限制使用。我国也于1991年由化工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发文禁止使用 ,但近年来毒鼠强中毒事件依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集体误食或被投毒而成批中毒的恶性事件也屡屡发生。目前对毒鼠强的各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深入 ,本文就毒鼠强的化学性质、中毒机制、中毒治疗和分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 毒鼠强的性质及毒性毒鼠强 (Tetramine,TEM) ,又名没鼠命 ,三步倒 ,化学名称为 2 ,6-二硫 - 1,3 ,5 ,7-四氮三环 - 3 ,3 ,1,1,5 ,7-癸烷 - 2 ,2 ,6,6-四氧化物 ,即四次 (亚 )甲基二砜四胺 ,简称“四二四”、“42 …  相似文献   

19.
黄荣 《健康大视野》2006,14(1):67-6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血液灌流救治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给予2~4次血液灌流治疗,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和副作用。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辅助救治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急性毒鼠强中毒临床分析与急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毒鼠强是我国政府1986年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剧毒类灭鼠药,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极易造成人畜中毒死亡。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毒鼠强的销售屡禁不止,常成为不法分子作案案的工具,严重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国家中毒控制中心报告,2000年我国毒鼠强中毒人数比1999年增加50%,其病死率高达20%[1-4]。由于毒鼠强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因此危害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