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化瘀毒方治疗湿热瘀毒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化瘀毒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酒精性肝硬化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毒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清化瘀毒方,对照组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照,治疗组ALT、AST、GGT、TBiL、ALB改善较对照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两组HA、PCⅢ治疗后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Ⅳ、LN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u=2.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清化瘀毒方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化瘀毒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恢复肝功能,并能有效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组织修复,对酒精性肝硬化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3.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6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磨积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病毒学应答效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及肝脏B超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早期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仅ALT、AS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A、LN、PCⅢ、Ⅳ-C、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提高抗病毒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验方软坚化瘀方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服组、外敷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口服,内服组予软坚化瘀方及恩替卡韦片内服,外敷组予解毒消痞散外敷及恩替卡韦片口服,联合组予软坚化瘀方内服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及恩替卡韦片口服;每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外敷组、内服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o%、55.O%、60.0%、90.o%,其中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P〈0.01);各组治疗后ALT、AST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IIIP、IV—C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3组(P〈0.05,P〈0.01)。结论软坚化瘀方内服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夏明  张志丹  沈红权  康俊 《新中医》2016,48(2):52-54
目的:观察养阴柔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肝脂汤治疗。治疗疗程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综合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脾CT比值及体重指数(BMI)指数变化。结果: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方面疗效相当。2组治疗后积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右胁不适、倦怠乏力、脘腹胀痛、潮热盗汗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LDL-C、TG、肝脾CT比值、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柔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降低血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连博  马静 《四川中医》2020,38(1):108-111
目的:观察加味软肝饮对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味软肝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肝门静脉及脾厚度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TIMP-1、PⅢP、c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HA、LN、TIMP-1、PⅢP、c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门静脉及脾厚度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门静脉及脾厚度值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肝门静脉及脾厚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软肝饮通过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优化气血,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降脂合剂治疗痰瘀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确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给予耳穴压籽联合降脂合剂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血脂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91%,对照组7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籽联合降脂合剂治疗痰瘀阻遏型高脂血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变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软坚利水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胃动素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9%,治疗组有效率为86.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及胃动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变腹胀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方。经8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甲状腺功能、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在停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复发率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 0.05)。2)治疗第4周、第8周,两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颈前疼痛、发热、颈前肿大)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3)经过8周治疗,两组甲状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4)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过程中对照组加用激素例数明显高于治疗组(P 0.05)。5)停药后随访,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能够明显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的使用,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纠正体质偏向的方法自拟处方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的80例痰瘀体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治疗组使用益肝解毒方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对照组使用益肝灵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痰瘀体质积分、肝功能、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痰瘀体质积分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2.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肝解毒方能有效改善NASH患者的体质偏向,可降低NASH患者肝酶指标,具有改善NASH患者血脂和体重指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叶氏软坚泄浊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瘀阻滞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痰瘀阻滞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和对照组(31)。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片10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叶氏软坚泄浊方,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叶氏软坚泄浊方组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85.3%,氯沙坦钾片组总有效率为54.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叶氏软坚泄浊方组的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叶氏软坚泄浊方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当中,各项安全性指标,包括肝功能(谷丙、谷草)、心电图以及血常规等都没有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叶氏软坚泄浊方治疗能有效减轻痰瘀阻滞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推迟Ⅳ期糖尿病肾病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的进程,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肝解毒方治疗痰瘀蕴毒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痰瘀蕴毒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及益肝解毒方,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水飞蓟素片。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51.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ALT、AST、G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TC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解毒方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修复肝损伤、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柔肝通络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治疗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针对血管危险因素的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地黄益智方,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SE、MOCA、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MOCA、ADL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益智方可有效改善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反应能力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脾肾气虚兼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COPD稳定期脾肾气虚兼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健脾补肾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84.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哮鸣音症状、体征积分及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中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心理影响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检测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6MWT距离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脾肾气虚兼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加减方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口服归芍地黄汤加减方配合中药祛膝痛经验方热敷,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81.4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芍地黄汤加减方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阴软坚通络方配合小针刀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滋阴软坚通络方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和依托考昔片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酸、肌酐、血沉、尿素氮及对照组血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酸、尿素氮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软坚通络方配合小针刀治疗痛风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脂肝丸治疗痰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中医证候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区组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脂肝丸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模拟脂肝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并对前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疗程结束后,共有15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120例,对照组38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声病情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3%、63.16%;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积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医证候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与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变化情况(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脂肝丸治疗痰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满意,中医证候疗效可以作为本病临床和科研中疗效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止痛方治疗急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血解毒止痛方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水肿、便秘、出血、脓肿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hs-CRP和IL-6表达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74%,对照组为78.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水肿、便秘、出血、脓肿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和IL-6表达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止痛方治疗急性肛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给予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ALT、AST、TBil、Alb、HBV DNA、HBeAg、HBsAb等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在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ALT、AST、TBil、Alb、HBV DNA、HBeAg、HBsAb等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整体疗效比较显著,能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的乏力、消化道不良及肝区不适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解毒利湿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江西省定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解毒利湿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80.56%(29/36),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组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利湿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