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涂宛晴  梁秋儿  谢鹏程  谢婷  林丽群  陈利国 《中草药》2022,53(16):5074-508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消积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进行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5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1.3 mg/kg)组和消积丸低、高剂量(8.125、32.500g/kg)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以高脂饮食喂养,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小鼠血清脂质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保肺康颗粒(保肺康)对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借助相关中药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保肺康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提取保肺康与肺纤维化的共同靶点,利用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建立“保肺康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基因”网络,对核心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探究保肺康治疗肺纤维化可能的分子机制。以博来霉素气管滴注的方式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保肺康组(27.18 g·kg-1)、醋酸泼尼松组(1.17 mg·kg-1),灌胃21 d,对各组肺组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运用免疫组化(IHC)对大鼠肺组织内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保肺康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关键基因18个,包括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核蛋白类癌基因(MYC)、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重组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等。KEGG富集分析预测保肺康主要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纤维化作用。IH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保肺康组内PI3K、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保肺康在治疗肺纤维化上具有毒性低、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其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肺纤维化程度,从而达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实验探索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并结合PubChem数据库收集黄葵胶囊成分及相关信息,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分别预测药物靶点与慢性肾炎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 0软件进行蛋白互作和拓扑分析并筛选核心靶点,Metescape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32只SD大鼠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以及黄葵胶囊中剂量组(HKJ-M)、黄葵胶囊高剂量组(HKJ-H),每组8只;另取8只SD大鼠为正常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整理得到57个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潜在作用靶点,筛选出TNF、MMP9和IL2等炎症相关核心靶点及MAPK、TNF和IL-17等炎症信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二草清肝汤(EQD)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源HL-7702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分组后分别对各组小鼠以相应剂量EQD和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末次注射LPS 24h后,提取含药血清备用;采用LPS诱导人源HL-7702肝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EQD低剂量组、LPS+EQD中剂量组、LPS+EQD高剂量组,分别采用相应剂量的含药血清100μL预处理2h后,然后再加入10μg/mL的10μL LPS处理24h,空白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观察GSK3β核易位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HL-7702细胞内AKT、p-AKTS、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处理后,HL-7702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经低、中、高EQD处理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补固肾方(WBGSF)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WBGSF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在Gene Card、OMIM和TTD数据库中寻找DN相关靶点基因,选取WBGSF靶点基因与DN相关靶点基因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3.5. 0软件构建“WBGSF活性成分-潜在靶点-DN”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对潜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肾病组(DN)和WBGSF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DN模型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WBGSF各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0.92、1.84、3.68 g/kg WBGSF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2周;Control组和DN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2周。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和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肾组织AGEs和RAGE含量以及RAGE蛋白表达。结果:数据库筛选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艾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兔采用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水溶液的方法制作KOA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兔每日予艾条悬灸右膝犊鼻穴20 min,连续治疗21 d ;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次日,各组兔麻醉后心脏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各组兔右膝关节股骨端软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分别测定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Wnt信号蛋白-3α(Wnt3α)、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并分析其积分光密度(IOD)。结果:模型组兔血清IL-1β、TNF-α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明显变性,软骨组织损伤严重;艾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结构较为完整,软骨细胞数目较多且分布较均匀,细胞形态较为正常。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Wnt3α、β-catenin、MMP-13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上述指标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IL-1β、TNF-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上述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艾灸犊鼻穴可下调KOA模型兔血清及软骨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有效缓解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D)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LF)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GDFMD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LF的疾病靶点基因,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点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使用R语言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网络分析结果,选择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将20只肝豆状核变性LF模型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D组,10只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GDFMD组按6.96 g生药/kg进行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C-Ⅳ)]、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型胶原蛋白(Col-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Bcl-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 (Bcl-2)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Col-1、PI3K、Akt、Bax、Bcl-2蛋白表达。并通过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1)预测得到GDFMD治疗肝豆状核变性LF的有效成分55个及共作有效靶点95个。有效成分中度值较高的为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及山柰酚(kaempferol),作用靶点中度值较高的为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MAPK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白介素6(IL-6)。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MAPK8及EGFR等; GO富集分析显示会影响基因的转录、核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为显著富集的通路。(2)动物实验表明,GDFMD组能改善肝豆状核变性肝损伤尤其是肝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GDFMD组血清HA、LN、PC-Ⅲ、C-Ⅳ、Hyp含量降低(P<0.05,P<0.01),α-SMA、Col-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PI3K、Akt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肝组织凋亡细胞数目降低(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GDFMD防治肝纤维化的关键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其不仅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尚有抗凋亡、抗炎、调节脂代谢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探讨三黄泻心汤(SHXXT)保护大鼠应激性胃溃疡(SGU)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 数据库搜集和筛选SHXXT中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从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药物靶标数据库(TTD)、GeneCards数据库及PharmGKB数据库中筛选SGU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H-C-T)网络;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平台(STRING)数据库对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dockVina 1.2.2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验证,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结果 筛选获得55种活性成分,预测得到SHXXT保护SGU的潜在靶基因255个,PPI分析表明蛋白激酶B(Akt)、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为SHXXT保护SGU的核心靶点,GO和KEGG分析显示SHXXT可能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炎症进程等多种生物过程影响SGU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溃疡指数(UI)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中PTEN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PI3K、核转录因子-κB(NF-κB)、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UI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胃黏膜组织中PTEN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PI3K、Akt、NF-κB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分子对接模拟及动物实验验证等方法证实SHXXT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调节大鼠炎症反应,进而保护SGU大鼠胃黏膜。  相似文献   

9.
探讨脉络舒通丸对大鼠股骨骨折引起的后肢肿胀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舒通丸(MLST)低剂量组(1.8 g·kg-1·d-1)、MLST高剂量组(3.6 g·kg-1·d-1)和阳性药组(迈之灵片60 mg·kg-1·d-1)。假手术组暴露股骨后缝合伤口,其余4组均进行机械性损伤造成股骨骨折,于造模前7 d及造模后5 d对各给药组给予灌胃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检测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并测量其后肢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活血清热解毒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改善作用,从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探讨其改善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6.07 mg/kg)、中药低剂量组(活血清热解毒方1.2 g/kg)、中药高剂量组(活血清热解毒方4.8 g/kg)。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采用高脂饮食饲养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VD3)的方法复制AS大鼠模型,成功后给药,每日1次,共12周。HE染色检测胸主动脉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质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AG)、低密度脂蛋白(LDL)、IL-6、IL-1β、TNF-α、MCP-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散微丸(HQS)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1)建立DN大鼠模型.D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0.027g·k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建立MN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升降散组(27.3 g·kg-1)和贝那普利组(10 mg·kg-1),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UTP)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马松(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免疫球蛋白(Ig)G沉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自噬相关指标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血清中TC,TG水平均升高,TP,Alb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空泡变性,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IgG弥漫性沉积,上皮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磷酸化(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UTP,血清中TC,T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P,Al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减轻;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可通过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其作用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激活肾脏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LPS)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用糖肾平小、中、大剂量(0. 525,1. 05,2. 1 g·kg-1),厄贝沙坦(17. 5 mg·kg-1)灌胃给药,制备相应药物血清。采用高糖,LPS体外刺激大鼠足细胞建立模型。并分为正常组(5%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5%模型大鼠血清+4. 5‰葡萄糖),高糖+LPS组(5%模型大鼠血清+4. 5‰葡萄糖+LPS 1 mg·L-1),厄贝沙坦组(5%厄贝沙坦组大鼠血清+4. 5‰葡萄糖+LPS1 mg·L-1),糖肾平小剂量组(5%糖肾平小剂量大鼠血清+4. 5‰葡萄糖+LPS 1 mg·L-1),中剂量组(5%糖肾平中剂量大鼠血清+4. 5‰葡萄糖+LPS 1 mg·L-1),大剂量组(5%糖肾平大剂量大鼠血清+4. 5‰葡萄糖+LPS 1 mg·L-1)。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nephri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nephrin,CD2AP,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减少(P 0. 05,P 0. 01); B淋巴细胞瘤-2相关凋亡蛋白(Bad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 0. 05,P 0. 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CD2AP,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 0. 05,P 0. 01); nephrin mRNA表达增加; Bad蛋白及mRNA蛋白表达减少。糖肾平各组足细胞CD2AP,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 0. 05,P 0. 01); Bad蛋白及mRNA蛋白表达减少(P 0. 05,P 0. 01)。结论:糖肾平维持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稳定表达,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同时进一步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足细胞凋亡;是其多靶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己成为近年来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热点之一,高糖作为始动因子,诱导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信号通路激活并促进DN发生、发展的研究倍受关注。诸多研究显示PKC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且其重要作用已逐渐确立:PKC信号通路激活可明显影响血液动力学、增加血管通透性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沉积、抑制Na+-K+-ATP酶活性和参与细胞增殖等。并且PKC抑制剂的使用为DN防治开辟了新视角与途径。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如牛蒡子及其提取物、槲皮素等)及一些中药复方(如菟箭合剂、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等)对DM鼠肾脏有部分保护作用,对PKC信号通路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现有研究证据表明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多为非特异性,且副作用大,而特异性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尚在研究中,且迄今无成功应用到临床的先例。因此,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加快,深入研究中药抑制PKC信号通路激活,对从信号通路干预DN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中药干预PKC信号通路与DN研究进展综述,为今后用中药作为PKC抑制剂来防治DN提供一定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PF级Wistar大鼠在SPF级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二硝基苯磺酸盐(DNBS)/乙醇溶液灌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美沙拉嗪(0.36 g·kg-1)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3.2,1.6,0.8 g·kg-1)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1,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21 d。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大鼠结肠组织,观察大体形态及结肠损伤情况,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0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PI3K,磷酸化(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相对较差,DAI评分,CMDI评分显著升高(P<0.01);大鼠病理切片见肠黏膜部分消失,腺体消失,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聚集于黏膜层和基层;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DAI评分明显下降(P<0.05);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CMDI评分显著降低(P<0.01);大鼠病理切片显示各给药组炎性细胞减少,黏膜层结构不同程度的恢复正常,美沙拉嗪组和四神丸中剂量组效果最好,黏膜结构接近空白组;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PI3K,Akt,mTOR mRNA及四神丸低剂量组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四神丸低剂量组PI3K,mTOR mRNA的表达水平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四神丸低剂量组IL-1β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结论 四神丸具有改善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肠黏膜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芍药汤通过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对结肠组织JAK2/STAT3和SOCS3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芍药汤治疗湿热型UC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雌雄各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汤高、中、低(24,12,6 g·kg~(-1))剂量组、阳性药组(柳氮磺砒啶组,1 g·kg~(-1)),通过高脂高糖辛辣食物加免疫复合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合乙醇复合法复制湿热型UC大鼠模型,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灌服,柳氮磺砒啶组予柳氮磺砒啶研磨成粉灌服,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 d。采集结肠组织,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基因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产生炎症反应,镜下出现黏膜损伤、溃疡,提示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JAK2,STAT3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SOCS3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JAK2,STAT3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其中芍药汤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SOCS3明显升高,芍药汤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芍药汤能够改善湿热型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的病变程度,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与SOCS3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产生负反馈调节,降低其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针刺治疗电针组动物,选取"百会"印堂"穴,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21d。治疗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细胞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减少,电针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较模型组增多。各组测得的nNOS灰度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穴能够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nNOS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海马中cGMP的含量,维持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心可舒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心可舒片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心可舒片干预AS的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探究其干预AS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建立心可舒片"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预测和分析,得到相关有效成分80个,确定了B4GALT4、B4GALT2、PRKCD、GCK、GNB1等关键靶点,明确了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雌性激素和趋化因子等富集通路与其抗AS作用相关。结论心可舒片通过对PI3K/Akt/eNOS和Raf/MEK/ERK途径的共同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干预AS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ALD)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激酶B1(Akt1)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及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CFs,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Fs,实验分为空白组(无血清DMEM),ALD组(1×10-7mol·L-1),OMT低剂量组(3.78×10-4mol·L-1),OMT高剂量组(7.57×10-4mol·L-1)及螺内酯组(Spir,1×10-6mol·L-1)。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OMT对ALD诱导CFs的增殖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JNK,ERK,Akt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ALD显著诱导CFs增殖(P0.05),给予OMT干预后,CFs的增殖被显著抑制(P0.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ALD明显增加CFs中JNK,ERK及Akt1蛋白和mRNA表达(P0.05)。与ALD组比较,OMT可明显下调ALD诱导的CFs中JNK,ERK及Akt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OMT可抑制CF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ERK及Akt1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血尿胶囊治疗急性肾盂肾炎(AP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APN大鼠模型研究血尿胶囊对APN的作用效果.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中医证候关联(SymMap)数据库检索菝葜、薏苡仁、棕榈子的化学成分,PharmMapper与SwissTar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