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产妇作人工流产术 ,因其宫颈管紧窄 ,常易发生并发症〔1〕。我们将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产术 ,观察其软化、扩张宫颈 ,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象选择与分组 :随机选择门诊孕 6~ 1 0周 ,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未产妇 30 0例 ,随机分为A、B、C3组 ,每组各 1 0 0例 ,所有 30 0例均无手术及口服米非司酮禁忌证 ,其年龄、孕次、人工流产的次数、术前孕周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有可比性 ,见表 1。试验方法 :A组 :术前 2d口服米非司酮 1 50mg ,即每日早、晚分别口服 50…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雷尼替丁对消化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59例随机民验证组17例,口服谷氨酰胺500mg,4次/d,雷尼替丁150mg,2次/d,对照组22例,口服安慰剂(淀粉胶囊)2粒,4次/d,雷尼替丁150mg2次/d;开放组(20例)给药同验证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验验证组(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治愈率35.3%,显效率58.8%,部纺%。对照组(胃溃  相似文献   

3.
石凤娟 《广西医学》2011,33(3):333-334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大孕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孕8~12周孕妇3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78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172例仅行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孕周的妊娠终止的安全性及效果,将586例孕5~12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为两组,孕5~11周末522例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完全流产率95.4%,总有效率100%。孕12~21周末64例,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6~1.8mg,单次剂量0.6mg引产成功率70.3%,二次剂量成功率84.3%,总有效率98.4%,并观察到不同孕周流产有效率及初、经产妇之间有不同差异(P<0.01)。认为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不仅应用于终止49天内的妊娠,亦可用于终止孕12~21周的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就诊宫颈治疗术后孕6-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60例,无手术禁忌,自愿进行人工流产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3天,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3天,观察两组人工流产的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宫颈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给予米非司酮,简单易行,安全经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将114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两次,连续2d,对照组静滴0.2%催产素500ml,8 ̄16滴/min,持续8h,连续2d。结果: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的成功率94.7%,明显高于催产素促宫颈成熟的56.7%,因引产失败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阎凤英 《铁道医学》2000,28(1):56-57
探讨米非司酮在人流术前24h口服对早孕者扩张宫颈的效果。方法将130例初孕7-11周妇女分3组,Ⅰ组术前24h顿服米非司酮75mg,Ⅱ组人流术时宫颈旁注射2%利多卡因2ml,Ⅲ组为对照组。结果Ⅰ组术时不需扩宫率达68%,手术时间最短,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术前24h顿服米非司酮75mg宫颈扩张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早孕的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了在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评价序贯合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与dl-15-甲基前列腺素F2α-甲酯阴道栓的终止早孕作用和不良反应;探讨不同剂量给药方案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比较了4500例闭经时间小于49天的早孕妇女,分次口服米非司酮共150mg及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00mg后,序贯合用卡孕栓1mg两种剂量方案的终止早孕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产术软化及扩张宫颈,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孕6-10周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未产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即A组、B组、C组每组各100例。A、B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d分别口服米非司酮150mg和200mg;C组作为对照组直接施术,术前不用任何药物。结果 A、B组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01);A、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其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A、B组术中疼痛程度轻于C组(P<0.01);A、B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2d口服米非司酮150mg可有效软化、扩张宫颈,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莘  杜丹丽 《广东医学》2000,21(9):798-799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RU486)两种用药方法在早孕药物流产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要求施行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23例(孕周≤7周)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d,共3d:B组予米非司酮25mg口服,副作用。结果 B且孕妇的诱导流产时间平均为2.76h,比A组4.18h缩短;出血持续时间B组为10.5d,比A组14.9d也缩短;完全流产率B组为90%,A组为83%,副作用为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并在B超检测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并发症预防情况。方法将终止妊娠早孕妇女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并采用B超检测,对照组80例行常规无痛人流。观察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行无痛人流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人工流产不全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米非司酮口服并在B超检测下行人工流产的手术时间(5.1±2.1)min、手术出血量(91.8±25.3)m L、人工流产不全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3.75%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口服并在B超检测下行人工流产术中更好地观察患者宫腔内动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与方法48例人工流产出血中药物流产出血 2 6例 ,人工流产术出血 2 2例。年龄 2 0~ 45岁。药物流产方法是米非司酮片(北京制药三厂生产 ) 5 0mg ,在妊娠 5 0d内 ,排除宫外孕的情况下 ,早晚饭后 2h各服 1次 ,连服 2d ,第 3d早饭后 2h口服米索前列醇 6 0 0 μg(英国制造 ) ,在医院进行药物流产 ,4h后观察是否有胚囊孕卵排出。人工流产术采用电动吸引器来完成。2 结果人工流产出血原因与人工流产方式的关系见附表。附表 人工流产出血原因与人工流产方式的关系出血原因例数 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术例数 %例数 %蜕膜残留 2 6 2 3 4…  相似文献   

13.
赵晋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43-134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初孕人工流产术前宫颈的作用及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采用米非司酮行人工流产的初孕妇女为试验组,同期选择100例常规行人工流产的初孕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人工流产术时情况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米非司酮对宫颈扩张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疗效确切。两组初孕妇女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口服软化宫颈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孕9~10周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性方法。方法:将133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米非司酮100mg后24h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72例(研究组);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61例(对照组),两组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相同,研究组宫颈条件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121服米非司酮能够提高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佟玉涛  李庆芬 《中外医疗》2012,31(5):116-116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要求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术前24h口服米非司酮75mg,对照组为普通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痛苦程度、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各项指标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12~16周及大于16~28周)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比较。方法将无禁忌要求终止妊娠孕妇56例,其中孕周为12~16周(为A组)27例,>16~28周(为B组)29例,A、B两组中再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观察组)28例和利凡诺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3次共服两天,总剂量300mg,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0.6mg,3小时后,胎儿未排出,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以后每小时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加至1.2mg,胎儿未排出为失败。B组于第5天改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对照组给予已稀雌酚2.0mg肌注,每日两次,两天后行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观察各组引产的成功率,自服米索前列醇或注射利凡诺至宫缩出现的间隔时间(发作时间)、宫缩出现至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排胎时间)及宫缩强度、胎盘残留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A组:观察组引产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发作时间及排胎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胎盘残留率低(P<0.01),产后出血量少(P<0.05),宫缩强度弱。而B组:观察组、对照组间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运用米非司酮在利凡诺中期引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介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中期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中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利凡诺引产后每12h口服米非司酮50mg,共3d;组2:每12h口服米百司酮50mg,共2d,48h后利凡诺引产;对照组单行利凡诺引产。观察3组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引产结束时间、引产总时间、副反应、阴道流血天数、出血量和月经复潮天数。结果 米非司酮促使宫缩发生、缩短引产时间、不增加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病人108例分为治疗组60例,用兰索拉唑(30mg,口服,qN9:00)加西沙必利10mg(口服,4次/d)对照且48例用雷尼替丁(150mg口服,2次/d)加西沙必利(10mg口服,4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内镜复查治疗组原食道管粘膜病损愈合,好转的总效率为97%,对照组为62%;治疗组胃灼热和反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比较。方法 将无禁忌要求终止妊娠孕妇56例,其中孕周为12-16周27例,〉16-28周,29例,A,B两组再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28例和利凡诺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3次共服两天,总剂量300mg,第3天上千服米索前列醇0.6mg,3小时后,胎儿未排出,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以后每小时加服米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用于孕10~13周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2月孕10~13周门诊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9例(观察组),取同期8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无痛人工流产术前1天分两次服用米非司酮各150mg,手术当天术前2~4小时口服或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6g,对照组行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宫颈扩张度、宫缩幅度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中,宫颈扩张好86例,占96.6%,宫缩效果佳83例,占93.3%,出血量8~12mL,平均10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4~6d,平均5d.对照组为宫颈扩张好65例,占79%;宫缩效果佳53例,占64.6%,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7~10d,平均8.5d.观察组在宫颈扩张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缩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较大月份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增加宫颈扩张度,子宫收缩幅度,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