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3例TAO患者分为浸润性突眼组和单纯性突眼组,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年龄、性别、病程和不同方法治疗甲亢对Tao的影响.结果 浸润性突眼组FT3、FT4明显高于单纯性交眼组(P<0.05),TSH低于单纯性突眼组(P<0.01).浸润性突眼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性突眼组(均P<0.05).131Ⅰ治疗甲亢后发生TAO者较抗甲状腺药物和手术治疗后多见(均P<0.01).浸润性突眼组采用131Ⅰ治疗甲亢明显多于单纯性突眼组(P<0.05).两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年龄、性别和病程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严重的甲状腺毒症、高TRAb滴度、131Ⅰ放射治疗史可能是导致TAO恶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与Graves病药物治疗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Graves病患者.结果 吸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大小、合并精神因素、1伴发突眼和碘摄入过多与Graves病的复发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疗程与Graves病复发呈贞相关(P<0.01);其余各影响因素与Graves病复发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Graves病药物治疗复发过程中,吸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大小、并精神因素、伴发突眼、疗程和碘摄入过多可能是导致Graves病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L -T4)治疗对Graves病(GD)复发率的影 响。方法:新诊断的86例GD患者,在ATD治疗至维持量(他巴唑5~10mg/d或丙基硫尿嘧啶50~100mg/d)时, 随机分为ATD治疗组和ATD加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组(L T4,25~50μg/d),共治疗24个月,停药1a内随访,对 比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肿大、突眼程度及数目、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促甲 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率。结果:2组治疗结束后TRAb阳性率较治疗前降低(P<0.01),停药1a内GD 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复发者与未复发者比较,甲状腺Ⅲ度肿大、恶性突眼发生率及TRAb阳性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果提示ATD联合小剂量L- T4治疗并不能降低GD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甲亢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2例Graves病(GD)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2年后观察影响其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测定血清FT3、FT4、TSH及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胆固醇、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GD患者TRAb水平的升高以及血脂、总蛋白的恢复情况是影响ATD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222例行131 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评估各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及131 I治疗对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比较222例患者131 I治疗后半年的临床效果,根据治疗后甲状腺功能评估,将患者分为治疗后甲亢组、正常组、甲减组;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病程、发病年龄、甲状腺重量、摄碘率、治疗前 TRAb水平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分析131 I治疗对 A‐TPO、TRAb、IL‐17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甲状腺重量、TRAb水平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8、8.917,P值分别为0.0094、0.0411);A‐TPO值在治疗后转归为甲减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甲亢组和正常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TRAb值在治疗后转归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正常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IL‐17值在131 I治疗前后各组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甲状腺重量越大、治疗前TRAb的水平越高,131 I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治疗后半年A‐TPO升高明显者更容易发生甲减;治疗后 TRAb、IL‐17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09年间收治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GD病人118例,根据停药后3年内复发情况分为GD早期复发组84例和GD晚期复发组34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甲状腺大程度、突眼、家族史、既往复发史、药物疗程、是否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L-T4)及尿碘水平等。结果 GD早期复发组病人平均年龄明显小于晚期复发组(t=3.290,P<0.01),停药时仍有甲状腺大的比例明显高于晚期复发组(χ2=4.405,P<0.05),初治疗程明显长于晚期复发组(t=4.213,P<0.01),既往有复发史的比例明显高于晚期复发组(χ2=4.594,P<0.05);而两组在性别、突眼、家族史、是否加用L-T4、尿碘水平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甲状腺大程度及既往复发史与G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早期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7.
邓晶荣  郝坡  孟凡萍 《重庆医学》2018,(3):359-361,364
目的 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GD)患者及甲巯咪唑(MMI)治疗前后血清锌-α2-糖蛋白(ZAG)水平的变化,探讨ZAG在G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初诊GD患者及MMI治疗12周后ZAG浓度,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水平,采用酶法检测血脂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初发GD患者血清ZAG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及血脂水平等的关系.结果 初发GD患者血清ZA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抗体(TPO)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显著高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GD经过MMI治疗12周后,血清ZAG、FT3、FT4、TT3、TT4、TRAb均明显降低;而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GD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与FT3、FT4、TT3及TT4呈正相关(P<0.05);而与TSH、TG、TC、FFA呈负相关(P<0.05).以GD患者空腹血清ZAG浓度为应变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SH、TG及TC分别是血浆ZAG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ZAG水平与G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在GD患者血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燕  余绮玲  陈定宇  陈珊茗 《广东医学》2006,27(8):1205-1206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90例Graves眼病患者按眼病分级分为恶性和良性突眼组。恶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3~6级;良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0~2级。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s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结果恶性突眼组TT3,TT4,FT3,FT4,TRAb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突眼组(P〈0.05),sTSH显著低于良性突眼组(P〈0.05)。结论严重的甲状腺毒血症、高血清TRAb和吸烟可能是导致Graves眼病熏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气滞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94例肝郁气滞型甲亢合并抑郁症患者,其中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甲亢及口服黛力新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舒肝解郁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2组疗效。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HAMD评分及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s TSH、Tpo Ab、TRAb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D减分率及FT3、FT4、Tpo Ab、TRAb治疗前后差值明显提高(P<0.01,P<0.05),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抑郁症复发情况明显降低(P<0.01,P<0.05)。(2)治疗前FT4、Tpo Ab、TRAb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1),s TSH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FT3、FT4、Tpo Ab、TRAb治疗前后差值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1)。(3)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抗抑郁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改善肝郁气滞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侯、抑郁程度及甲状腺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少且抑郁症复发风险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GO)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等指标的关系,以了解各项指标在GO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GO并伴有突眼的患者380例,分成单纯性突眼组和浸润性突眼组,检测2组患者TRAb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对GO的影响。结果单纯性突眼组和浸润性突眼组FT3、FT4及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突眼组TRAb滴度及其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性突眼组(P<0.05)。结论 FT3、FT4、TSH与GO严重程度无相关;TRAb滴度增高可能是甲亢突眼恶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大及眼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Graves病患者154例.分别按照患者有无甲状腺肿及有无甲状腺眼征,分为甲状腺肿大组(A组)和无甲状腺肿大组(B组)以及有眼征组(C组)和无眼征组(D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FT3、FT4、TSH、TPOAb、TGAb、TRAb .结果 154例患者中,甲状腺肿大者112例(72.7%),伴甲状腺眼征者62例(40.3%).甲状腺肿大组的FT3、FT4、TPOAb和TRAb均高于无甲状腺肿大组(P<0.05),年龄小于无甲状腺肿大组(P<0.01).有甲状腺眼征组的TPOAb、TGAb和TRAb均高于无甲状腺眼征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肿大与年龄、TPOAb、TRAb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9、0.295、0.198,P<0.05).甲状腺眼征与TGAb、TRAb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228,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与年龄、高滴度的TPOAb和TRAb相关,甲状腺眼征与高滴度的TGAb和TRAb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 disease, GD)患者首次放射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放射碘治疗的GD患者203例,治疗前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甲亢病程、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 ATD)、ATD应用时间,检测甲状腺激素包括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以及甲状腺相关抗体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 TRAb)。全部患者行甲状腺超声,计算甲状腺体积,行摄碘率检查并记录24 h 131I摄取率,根据甲状腺显像结果给予相应剂量的放射碘口服。结果  放射碘治疗后随访1年,134例(66%)治疗有效(甲功正常和甲减),69例(34%)治疗无效(甲亢)。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单位体积甲状腺放射碘剂量与GD患者放射碘治疗效果独立相关(P=0.013, OR=4.225, 95%CI: 1.362~13.016),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甲亢病程、是否ATD治疗、ATD应用时间、FT3、TPOAb、TRAb及24 h摄碘率均与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单位体积甲状腺的放射碘剂量直接影响GD患者治疗的效果,患者甲状腺体积较大时建议适当增加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两种彩超不同声像特征原发性甲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均匀回声型(均匀组)及不均匀回声型(不均匀组)原发性甲亢患者各31例,两组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同时对甲状腺进行彩超检查,观察甲状腺声像、彩色血流分布,检测甲状腺大小及上动脉血流频谱参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匀回声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均匀回声型(P〈0.01),不均匀回声型组其危险度高于均匀回声型组(OR=12.923,P=0.000,95%CI:3.225~51.781)。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对原发性甲亢均匀回声型疗效较好,对不均匀回声型疗效较差,这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未经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声像表现及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对59例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的甲状腺行二维超声及CDFI,根据甲亢患者甲状腺不同的超声表现分成均匀回声型(24例)及不均匀回声型(35列),同时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在甲状腺体积、血流、甲状腺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甲状腺体积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阻力指数低于健康对照组。均匀回声型及不均匀回声型间的血流、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均匀回声型的抗体TGAb和/或TMAb水平高于均匀回声型(P〈0.05)。甲亢组的甲状腺上动脉Vmax与TT3、TT4正相关(r=0.308、0.426,P〈0.05),甲状腺体积与TT3、TT4、TRAb均无相关(r=0.087、0.084、0.213,P〉0.05);TRAb与TT3、TT4无相关(r=0.103、0.125,P〉0.05)。结论甲亢患者的甲状腺超声表现有2种均匀回声型和不均匀回声型,其不均匀回声可能与TGAb和/或TMAb的水平高有关,这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Graves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Graves病(GD)发病时及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对初发的和应用甲巯咪唑治疗不同阶段(3,6,12,18及24月)的GD患者血清进行TRAb、TPOAb检测。同时,对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素(TSH)进行检测,并对TRAb、TPOAb和甲状腺功能(FT4,FL3,TS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2例初发的GD患者血清TRAb检测值中位数为0.86(OD405),阳性率为73.7%(171/232);TPOAb检测值中位数为0.55(0D405),阳性率为28.9%(67/232)。治疗过程中,TRAb水平及阳性率稳步逐渐下降,而TPOAb水平在12个月前逐步上升,TPOAb阳性率也显示了上升趋势,然后逐渐下降。TRAb和TPOAb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它们与甲状腺功能之间也未发现相关性。结论:尽管TRAb和TPOAb是GD中的自身抗体,但它们反晦的是不同的免疫异常,而且这种免疫异常独立于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Th1/Th2平衡偏移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为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方法 选取HT患者60例,GD患者60例,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0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各组间性别比例及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通过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Th1趋化因子(CXCL10)及Th2趋化因子(CCL22)的含量,比较各组间及不同病程阶段血清CXCL10、CCL22水平及二者(CXCL10/CCL22)比值有无差异;分析血清CXCL10、CCL22及二者比值与甲功(TT3、TT4、FT3、FT4、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TRA)及炎症因子(ESR、CRP)的相关性.结果 AITD患者血清CXCL10、CCL22水平及二者比值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疗程小于3个月者)患者血清CCL22水平明显高于HT者,而CXCL10/CCL22明显低于HT者(P<0.05),两组血清CXC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发AITD患者与复发者比较Th1/Th2趋化因子水平及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稳定后,AITD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及比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体检者.血清CXCL10、CCL22水平及二者比值与TPOAb、TGAb、TRAb、CPR、ESR及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与FT3、FT4、TSH无相关性.结论 Th1及Th2共同参与了AITD的发病,但以Th1为主.HT与GD患者Th1/Th2偏移有所不同,后者Th2免疫异常更为显著,且经药物治疗后,GD患者Th1/Th2平衡恢复较HT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TR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受体法(RRA)测定185例AITD病人中TRAb的水平,与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RAb水平在Graves病(GD)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FT3,FT4呈高度正相关,与sTSH呈高度负相关;在特发性粘液水肿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TRAb与FT4呈高度负相关,与sTSH呈高度正相关。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TRAb与TGAb,TMAb不相关。结论:TRAb对AIT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青 《当代医学》2010,16(9):9-10
目的研究甲硫眯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选的46例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治疗开始予甲硫咪唑[0.5~1mg/(kg·d)]治疗,2~3个月后,当患者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后,将患者随机分为MMI组(n=24)及MMI+T4(n=22)组,MMI组继续予甲硫咪唑治疗,MMI+T4组予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个月、第6个月和1a时比较患者甲状腺体积、FT4、FT3、TSH。治疗2a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MMI+T4组甲状腺体积明显降低(P〈0.05),药物性甲减发生率低(P〈0.05),有显著差异性,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2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高代谢症候群,使TSH、FT4、PT3恢复正常,但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更能安全有效控制甲状腺肿大及药物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能减少症状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钠/碘转运体自身抗体(NIS—Ab)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初发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54例,分为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GD)和桥本甲状腺功能减退(HT)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NIS-Ab水平。结果:GD组患者血清中NIS—A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HT组;H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NIS—Ab量差异无显著性。NIS—Ab在GD和HT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2%和20%,NIS—Ab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无统计学相关关系。结论:NIS—Ab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密切关联,可能在GD和HT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