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应纳入政府社会保障的总体规划.文章以城乡一体化为理论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二元结构逐渐向一元化结构转变.资源日益统筹整合的背景下.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的全社会统筹是必然选择。在这种大趋势下。谋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型.逐步实现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制接轨和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地区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应突出体现其新型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核心是克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弱点,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遵循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农民自愿,政府推动;多方筹资,科学管理;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基本原则。同步推进农民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进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是同步推进农民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通过1年多来的实践,全市县(市)区已全面推开,初步建立了新农医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农医的多种运作模式,构建了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雏形,农民群众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93.1%。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制度的推行,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解体,此后各地政府也曾试图恢复合作医疗制度,但大多归于失败,农民因此失去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中央提出了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今这一措施正表现出较大的制度性优势,并正在改变我国二元制社会结构、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宁波市北仑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措施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农合制度最终走向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简单恢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现代社会保险理论和技术,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改革、完善和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初具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相关的制度需求也日益迫切。从人权保障角度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遵循政府主导原则、强制参与原则、基本医疗保障原则。在管理体制上,应独立设置基金管理机构,并建立监督机制,细化参保人权利,强化管理机构及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实施县(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体化管理,提高统筹区域内的统筹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是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政府得民心、百姓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试点工作运行比较平稳,进展比较顺利。参合农民普遍认为这是一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9.
合作医疗曾经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形式,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医疗迅速滑坡。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为6.5%,90%的农村居民被排除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之外,农村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为减轻农村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200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标是减少农村居民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北京市农村地区已经成为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其法制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渊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立法的实践也为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但目前由于管理部门未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医保的统筹处于僵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还有待完善,立法的时机尚未成熟。未来应当提高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形成科学长效的筹资机制,合理确定保障目标,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使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早日走向法制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新农合参合居民的就诊单位选择的因素。方法:利用张家港市2008年全市新农合报销清单,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影响张家港市新农合参合居民的就诊行为的因素有医院服务价格、卫技人员数等。结论:应充分发挥新农合制度的作用,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以缓解县级医院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Th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RCMS)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uaranteeing the acquisition of basic medical healthcare of China's rural populations, being an innovative model of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so many years here in China. Following the boom and bust of RCM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buil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NRCMS) in 2003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Shanghai, one of the developed cities in China, has developed its RCMS and NRCMS as an advanced and exemplary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rural health insurance. But in the past 10 years, its NRCMS has encountered such challenges as a spiral of medical expenditures and a decrease of insurance participants.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capitation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 (GP) system had great effect on medical cost containment. Thus, the capitation reform combined with GP system reform of NRCMS, based on a system design, was implemented in Pudong New Area of Shanghai as of 1 August 2012. The aim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was to present how the reform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evaluating its effect by analyzing the data acquired from 12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This was an empirical study; we made a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reform to be implemented in Pudong New Area. Most data were derived from the institution‐based surveys and supplemented b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policy document analysis. We found that most respondents held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the reform. We employed a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reform, finding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sured population's total medical costs and NRCMS funds slowed down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reform; that the total medical expenditure of the insured rural population decreased by 3.60%; and that the total expenditure of NRCMS decreased by 3.99%. The capitation was found to help the medical staff build active cost control consciousness. Approximately 2.3% of the outpatients flowed to the primary hospitals from the secondary hospitals; and farmers' annual medical burden was relieved to a certain degree. Meanwhile, it did not affect farmers' utilization and benefits of healthcare. However, further reform still faces new challenges: The capitation reform should be well combined with the primary healthcare system to realize the “dual gatekeeper” of GPs; a variety of payment methods should be mixed on the basis of capitation to avoid possible mistakes by one single approach; and the supervis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need to b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capitation reform so as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亟待立法。新农合条例制定工作已进行3年,期间面临诸多难点,如怎样界定新农合的走向、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界定参加主体及在自愿原则和强制原则之间进行抉择等。文章针对上述难点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以期促进新农合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云南省宜良县参合农民对当前新农合制度的评价和满意程度,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结果宜良县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做出了积极评价,大多数农民希望保持目前的筹资和补偿模式不变。结论建议保持目前的筹资和补偿模式不变,特殊重大疾病可提高省市级医院的住院补偿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探索建立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体制的按病种付费方式.方法 以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为现场.选取5病种3年全部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并对5病种就诊总费用中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的费用研究进行校正和定量分析.结果按病种"分段定额"付费的制度体系包括病种的选择、付费标准的测算、结算模式、补偿方式、监督控制措施五大方面.结论 按病种"分段定额"付费是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控制的有效模式,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单病种临床路径的制定等五项配套措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参合人群住院受益公平性。方法:将参合对象划分为五保户、低保户、一般参合对象3个类别,利用肥西县2011年全年新农合住院补偿数据,分析3类人群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及新农合补偿受益情况。结果:3类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人群的住院受益率、住院流向、实际补偿比及基金使用率均存在差异,相对最贫困的五保户的住院受益率、实际补偿比及基金使用率最高。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受益较为公平,这于新农合政策向贫困群体倾斜有关。同时存在贫困群体对高层次卫生服务的利用相对较少及其他参合人群就诊流向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湖南省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现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严格把控退出机制、政策宣传从基层做起、确保参合信息录入质量、提高医院即时结报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等,以期促进新农合即时结报制度的完善,为深入推进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新农合实施初期和试点实施期两种情况分别考虑,明确了需要主要收集的基线调查数据和报销数据等数据的信息类别和获得途径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类数据的利弊。随着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在现有补偿数据库基础上,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对接,并增加新农合筹资补偿方案的科学制定所需要的相关变量。这样可将两类数据的优势进行互补,更好地为方案研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全国28个开展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省(区、市)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开展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国已有24个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投入运行,平均数据存储量为263GB,主要存储了参合数据、住院和门诊补偿数据等,实现了对新农合制度运行的业务监测和基金监管等功能。结论我国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数据标准、数据利用和信息公开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大病统筹基金的利用效率和公平性。方法:描述大病统筹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有效补偿比,不同收入人群住院经济负担降低程度,运用洛仑茨曲线评价新农合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经过两次补偿两县新农合基金年平均结余4%左右;有效补偿比在20%~40%之间。低收入人群的住院费支出占收入的31.2%,高于中、高收入组的8.99%和6.29%,新农合补偿后,低收入人群的住院疾病负担降低5.87%高于中、高收入组的1.01%和1.13%。大病统筹使农民收入分配公平性提高18%。结论:新农合大病统筹基金运作平稳,使用方向正确,减轻农民住院经济负担的同时,改善了农民收入分配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