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MTT、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估氯化两面针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AKT/mTOR及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的表达,应用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探讨抑制AKT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影响。结果 氯化两面针碱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氯化两面针碱可下调Bcl-2、而上调Bax的蛋白表达,Bax/Bcl-2比例明显上升(P<0.01),抑制AKT和mTOR通路的磷酸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联合应用LY294002发现,抑制AKT通路可增强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并通过抑制AKT/mTOR磷酸化发挥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芩素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膀胱癌细胞T24和5637经黄芩素(处理组)或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处理后,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以及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EdU)插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DNA复制速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等蛋白的表达水平;裸鼠成瘤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于体内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结果 黄芩素可以在体内和体外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速率,高浓度黄芩素体外抑制率可达80%以上,体内抑制率约50%。黄芩素可以减缓DNA复制并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停滞在G0/G1期,发生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芩素处理后,PI3K的表达以及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降低,Bax/Bcl-2的比值升高。 结论 黄芩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发生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通过FOXO1转录因子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SCLC细胞系A549,分别选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MAPK/ER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O126及2种抑制剂联合处理细胞之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FOXO1、p-FOXO1及其下游蛋白Bim、p27kip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FITC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OXO1的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FOX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Bim、p27kip的表达相应增加.与对照组相比,LY294002和UO126均可促进A549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UO126联合作用较2种药物单独作用时,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抑制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可共同激活FOXO1转录因子的活性,协同促进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氯化两面针碱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氯化两面针碱作用于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抑制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氯化两面针碱诱导MG-63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可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并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氯化两面针碱处理过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如细胞核清亮,大小不一,有的裂解成亮蓝色的颗粒。透射电镜下,同样可看到细胞凋亡现象,如胞质内出现大量空泡,细胞核边集,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氯化两面针碱诱导细胞凋亡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凋亡率升高。Western blotting证实,氯化两面针碱能上调MG-63细胞中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的表达,同时下调pro-caspase-3、pro-caspase-9和Bcl-2的表达。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可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TEN基因表达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和FTC133细胞凋亡以及信号通路蛋白ERK和AKT表达的影响。  方法  BCPAP细胞和FTC133细胞经PTEN-pCMV6转染和si-PTEN RNA干扰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和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 8、9、12、3、Bax、Bcl-2、ERK和AKT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基因的不同表达与甲状腺癌BCPAP和FTC133细胞凋亡以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甲状腺癌BCPAP和FTC133细胞在PTEN基因过表达时,光镜下均出现细胞变形、体积缩小、核固缩等凋亡改变,细胞活力降低(P < 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 < 0.01),凋亡蛋白Caspase 8、9、12、3以及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增加(P < 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减低(P < 0.01),ERK和AKT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减低(P < 0.05),ERK的相对表达量在FTC133细胞的减低程度显著高于BCPAP细胞(P < 0.01),AKT的相对表达量减低程度在BCPAP和FTC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TEN基因干扰表达减低时,光镜下BCPAP和FTC133细胞数目、细胞形态、体积及细胞核形态变化、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凋亡蛋白Caspase 8、9、12、3以及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减低(P < 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增加(P < 0.01),FTC133细胞ERK和AKT表达量分别较空白对照组均为增高(P < 0.01),BCPAP细胞ERK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高(P < 0.01)。而AKT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RK的相对表达量增高程度在BCPAP和FTC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KT的相对表达量在FTC133细胞的增高程度显著高于BCPAP细胞(P < 0.05)。  结论  PTEN基因可促进BCPAP和FTC133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内质网激活通路均参与BCPAP和FTC133细胞凋亡的过程,ERK在PTEN基因调控BCPAP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而AKT和ERK均参与PTEN基因促进FTC133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桦脂酸(BA)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数期稳定生长的U251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2.5、5、10、 20、40、80 μg/mL)的BA进行培养。CCK-8法、Annexin V-FITC/PI 双染色法检测培养24、48、72 h 时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及信号通路蛋白Akt及磷酸化Akt(p-Akt)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在0~80 μg/mL范围内,BA可抑制U25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随着BA浓度的增加、培养时间的延长,U251细胞的Akt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Akt、Bcl-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Bax 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BA可抑制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与其参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甲乌药碱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组(100 μM H2O2)、去甲乌药碱组(50 μM去甲乌药碱+100 μM H2O2),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检测ROS水平,氧化应激标志物MDA、SOD分别采用TBA法和WST法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H2O2组比较,去甲乌药碱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ROS、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Caspase3、Bax表达量减少,Bcl-2表达量增加。结论 去甲乌药碱能通过抗氧化及抗凋亡抑制H2O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黄素促进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出IC50。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荧光探针DCF-DA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p-ERK1/2、ERK1/2和c-Myc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大黄素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5),并且能够明显诱导ROS的产生(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引起Bax/Bcl-2表达的上调,p-ERK1/2和c-Myc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 大黄素可以通过上调Bax/Bcl-2,下调c-Myc和p-ERK/ERK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增加ROS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干扰TAZ基因后对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将稳定干扰TAZ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舌鳞癌细胞CAL27中作为干扰组,并以非特异性序列转染CAL27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干扰效率,CCK-8细胞活力实验及EdU染色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干扰TAZ基因后,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TAZ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CK-8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及EdU染色法显示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例均增多; 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而G2/M期细胞减少。同时,干扰TAZ基因后,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和CDK6等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9表达水平均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 结论 干扰TAZ基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影响舌鳞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脱氧胆酸(deoxycholate,DC)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角朊细胞培养基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FCM)观察DC干预的细胞经碘化丙啶(PI)单染色后凋亡细胞百分比;AnnexinV-FITC结合PI双染色观察早期凋亡细胞比率;TUNEL试验凝胶DNA梯度电泳确定凋亡的发生。通过FCM分析干预细胞激活的Caspase3变化,免疫印迹法观察Fas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种凋亡检测方法确定DC可诱导体外培养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并成浓度时间正相关性变化。500μmol/LDC干预30min,含激活状态Caspase-3的细胞达2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P<0.01)。免疫印记法示细胞经DC干预前后Fas受体蛋白均为阴性表达,但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Bax蛋白则上升。结论 DC可诱导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此过程与Fas-L/Fas凋亡信号系统无关;而存在Caspase-3激活、Bcl-2减少和Bax增加,即与线粒体凋亡调节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肺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SAN不同浓度(1.25、2.5、5、10μmol/L)组、阳性组。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和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PCNA)、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3、CDK4)、凋亡相关蛋白(Bax、XIAP、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MTT法和RTCA检测结果均显示,不同浓度SAN均能够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AN(2.5、5μmol/L)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24 h后,其G1期比例显著增加(P<0.01)。AnnexinV-FITC/PI双荧光染色法结果,经SAN(2.5、5μmol/L)处理24 h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SAN干预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相关蛋白PCNA(P<0.01)、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3、CDK4(P<0.01)、抗凋亡蛋白Survivin、XIAP(P<0.05或P<0.0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促凋亡蛋白Bax(P<0.01)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SAN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将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和胃降逆胶囊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药物剂量(3 g/kg、6 g/kg、12 g/kg)制备的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分别干预人胃癌AGS细胞,分为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空白组,分别干预AGS细胞24 h、48 h、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促凋亡基因(Bax)、抑细胞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抑制剂(p2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yclin D1和p21 mRNA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同剂量组24h、48 h、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与7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同一干预时间点,细胞活力随着药物血清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组含药血清处理AGS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降逆胶囊可以下调AGS细胞中p-PI3K、p-AKT蛋白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上调AGS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和p21的表达(P<0.05);和胃降逆胶囊可以下调AGS细胞中抑制凋亡基因Bcl-2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P<0.05),上调AGS细胞中促凋亡基因Bax和p21 mRNA的表达(P<0.05),且呈现出浓度相关性.结论:和胃降逆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化,调控下游周期阻滞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并促进AG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Oxymatrine (Oxy)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esophageal carcinoma Ecal09 cell line and the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The human esophageal carcinoma Eca 109 celi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The Oxy-induced apoptosis of Eca 109 cells was assay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s of p-ERKII2, Cyclin D1, p21^waf/cipl, Bax and Bcl-2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Flow cytometry revealed that Oxy coul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Eca l09 cells.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Oxy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suppressed the expressions of p-ERK1/2, Cyclin D1 and Bcl-2, but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21waf/cip1 and Bax, and the ratio of Bax/Bcl-2 was increased. It was suggested the Oxy coul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Eca l09 cell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upregulation of p21waf/cip1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p-ERK1/2, Cyclin D1 and p21^waf/cip1. The possible pathway may be related to Bcl-2/Bax.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lA)对食管癌细胞KYSE-150 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 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10 μmol/L SalA 组、25 μmol/L SalA 组、50 μmol/L SalA 组。采用细胞计数 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 法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4),CDK6,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 相关X(Bcl-2 associated X,Bax),活化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9,cl-caspase-9),cl-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alA 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处于G1 期的细胞显著增加,S期细胞显著减少(均P<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SalA 各浓度组细胞中Ki-67, cyclin D1,CDK4,CDK6,Bcl-2,PI3K,p-Akt 和mTOR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p21,Bax,cl-caspase-9 和clcaspase- 3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alA 能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150增殖, 诱导细胞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R-431-5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TERT-HPNE和胰腺癌细胞CFPAC-1和PANC-1中miR-431-5p表达水平。转染miR-431-5p模拟物至胰腺癌CFPAC-1细胞中过表达miR-431-5p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Cyclin D1、p21、Bax、Bcl-2、E-cadherin、MMP-2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31-5p与AKT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hTERT-HPNE细胞相比,胰腺癌细胞PANC-1和CFPAC-1中miR-431-5p表达量降低(P < 0.05)。过表达miR-431-5p后,CFPAC-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降低,凋亡率升高,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431-5p在CFPAC-1细胞中靶向负调控AKT1表达。同时过表达miR-431-5p和AKT1后,CFPAC-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升高,凋亡率降低,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iR-431-5p通过靶向抑制AKT1降低胰腺癌CFPA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20a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培养垂体腺瘤细胞系GH3、HP75,采用RT-qPCR、Western blotting、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分析垂体腺瘤细胞系中miR-20a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表达相关性以及相互作用情况;采用CCK8和Transwell等方法检测miR-20a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对PTEN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 miR-20a负调控PTEN的表达。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miR-20a类似物对照组相比,类似物组在垂体腺瘤细胞系GH3和HP75中细胞迁移细胞数量、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I3K、AKT、MAPK和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MMP2和MMP9的表达量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miR-20a抑制物组在GH3和HP75中细胞迁移细胞数量和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发现与miR-20a类似物对照组比较,类似物组PTEN-WT的活性降低(P < 0.01)。 结论miR-20a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影响了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它可能通过靶向PTEN,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垂体腺瘤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性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  张宏  刘伟国  张建民  吕世亭 《浙江医学》2002,24(10):584-585,588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与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方法 对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及3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GNA)、B细胞淋巴瘤(Bcl-2)及相关基因(Bax)蛋白产物的表达。 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比较 ,PCNA、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与PCNA、Bcl-2和Bax的异常表达有关 ,是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和凋亡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