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为受体探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方法:以"C-C motif chemokine 2"为检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CCL2受体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并收集其作用靶点。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中以"fever""cough""pneumonia""coronavirus"为检索词收集相应靶点,并添加"木瓜样蛋白酶(PLP)""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合并作为COVID-19相关靶点。UniProt数据库标化靶点基因名,取中药单体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运行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单体化合物-交集靶点网络,用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借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而预测中药单体化合物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然后将所有中药单体化合物与CCL2、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中药单体成分-靶点网络中包含单体成分2个,交集靶点153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关键靶点涉及AKT1、IL6、VEGFA等。GO功能富集所得GO条目115个,其中涉及CCL2条目有10个,KEGG通路富集所得信号通路97条,其中涉及CCL2有9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汉黄芩素与CCL2、SARS-CoV-2 3CL水解酶和ACE2的亲和力与推荐化药相近。结论:槲皮素、汉黄芩素可与CCL2结合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查加斯病(美国锥虫病)、甲型流感信号通路,从而可能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宣肺化浊汤治疗德尔塔变异型新冠肺炎轻症的机制。方法 在线查询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蜜麻黄、连翘、前胡、法半夏、麸炒苍术、广藿香、羌活、酒大黄、陈皮、黄芩10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德尔塔病毒作用靶点。Venny网站在线获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ytoscape3.8.2软件将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通过Autodocking vina v1.2.0将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宣肺化浊汤中含主要活性成分39个,对应靶点53个;酒大黄、陈皮、黄芩、广藿香、连翘、羌活为宣肺化浊汤的关键作用药物;naringenin、onjixanthone I、bicuculline、acacetin、baicalein、pachypodol为核心活性成分;JAK2、KIT、MMP-9、PIK3R1、KDR、GSK3B等靶点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索麻杏石甘汤4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使用GeneCards及NCBI数据库获取COVID-19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麻杏石甘汤4味药材中筛选获得127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37个。将麻杏石甘汤主要活性成分调控的靶点与COVID-19的治疗靶点取交集,得到49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5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0条信号通路(P0.01)。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木犀草素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麻杏石甘汤作用于COVID-19的PPI网络中IL-6、TNF、MAPK8、MAPK3、CASP3、TP53、IL-10、CXCL8、MAPK1、CCL2、IL-1β、IL-4、PTGS2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其中IL-6目前是COVID-19诊疗方案临床重症预警指标。这些靶点共同参与调节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IL-17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是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靶点反向预测及反向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宣肺化浊方中10味中药化合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为靶蛋白,运用分子对接筛选方中与ACE2,IL-6R对接打分较好且符合类药性的化合物,并进行化学信息学层次聚类分析;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互相作用。结果:宣肺化浊方中针对ACE2潜在有活性的化合物共312个,活性较强的化合物15个;针对IL-6R符合条件的活性化合物共100个,活性较强的化合物3个,对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化学信息学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大多属于黄酮类。药味-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包含药材10味、化合物126个、靶点130个;STRING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肉瘤基因(SRC),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雄激素受体(A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蛋白可能是宣肺化浊方起效的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基于多靶点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初步得到宣肺化浊方抗病毒、抗炎的物质基础,同时结合靶点反向预测和分析探索该方治疗COVID-19潜在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为宣肺化浊方及其相关方药的多角度挖掘和单体成分的现代化开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探究筛选鄂版肺炎1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平台(TCMSP)筛选鄂版肺炎1号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中SARS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分析出SARS差异基因,通过Venny工具得到复方与SARS靶点的交集获得抗COVID-19可能的靶点,并利用R 3.6.1 clusterProfile对上述靶点对应基因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与SARS-CoV-2 3CL水解酶(M~(pro))的分子对接加以验证。结果在复方中筛选到108个潜在成分,其中核心成分34个,相关靶点涉及HSP90AA1、CASP8、FASLG、CYP19A1、MAPK14等。GO富集结果得到GO条目303个(P0.05),其中分子功能(MF)21个,细胞组成(CC)12个,生物过程(BP)270个,分别占6.9%、4.0%、89.1%。KEGG富集分析得到61条通路(P0.05),涉及TRP通道的炎性介质调节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粗毛甘草素F、光果甘草酮、千层纸素A、4′-羟基汉黄芩素、刺槐素和黄芩素等显示出较好的对接活性。结论鄂版肺炎1号方参与了人体多条免疫和炎症通路,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相关炎症因子治疗COVID-19,其中34个核心成分具有潜在的抗SARS-CoV-2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寻藏药三味龙胆花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及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藏药三味龙胆花片中白花龙胆、甘草、蜂蜜干膏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化学成分对应靶点,采用Cytoscape3.7.2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结合DAVID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对核心成分与抗COVID-19药物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01个化合物,共对应168个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9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86个,细胞组成(CC)条目33个,分子功能(MF)条目7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56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钙离子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香豆酮、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成分与抗COVID-19药物潜在作用靶点的亲和力可能较推荐用药更强。结论:藏药三味龙胆花片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发挥疗效,从而起到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湖南二号方通过增强免疫力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筛选湖南二号方主要有效成分和潜在治疗靶点,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疾病基因,并将药物相关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映射,通过Cytoscape3.8.0可视化筛选出核心基因,对共有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湖南二号方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包括5味中药、99种活性成分和73个疾病靶点。其中湖南二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主要包括IL-6、VEGFA、ALB、CXCL8、MMP9和AKT1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条目1962个,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和活性氧代谢过程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145条信号通路,包括HIF-1、PI3K-Akt、TNF等信号通路。结论:湖南二号方中的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介导HIF-1、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影响IL-6、VEGFA、ALB、CXCL8等靶蛋白的表达,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湿邪"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治疗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阶段4个方剂寒湿郁肺方、湿热蕴肺方、寒湿阻肺方、湿毒郁肺方的"方剂-中药"网络;利用TCMSP数据库预测筛选相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并分别整理出每个方剂的成分;借助Omic Share平台绘制4个方剂成分的韦恩图;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各方剂共有成分的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将二者绘制为韦恩图,筛选出共有靶点;用STRING平台分析共有靶点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以及所有预测靶点与HIV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通过OmicShare平台和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筛选出4个方剂的22个共有成分,预测到的268个靶点中有31个与COVID-19相关,其中3个靶点与ACE2有直接的相互作用,有129个靶点与4个HIV蛋白存在相互作用,通过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分别筛选出87条通路和141条条目。结论确定了治疗COVID-194个方剂的共有成分与湿邪的联系;推断中医药从"湿邪"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抗病毒、抗炎症、调控免疫系统、负向调节宿主细胞凋亡、消血栓、修复肺部损伤等;2-羟基异氧丙基-3-羟基-7-异戊烯-2,3-二氢苯并呋喃-5-羧酸具有较大的潜在抗疫活性。  相似文献   

9.
郭盛  武文星  谢红  李全  王恒斌  段金廒 《中草药》2020,51(9):2307-2316
目的探索补肺活血胶囊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获得补肺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并采用交集法筛选出与补肺活血胶囊活性组分作用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并运用R version 3.6.3软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采用Auto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从补肺活血胶囊中共筛选出潜在活性成分32个,对应靶点203个,核心化合物11个,核心靶点52个;PPI网络分析获得补肺活血胶囊干预COVID-19关键作用靶点25个;GO及KEGG富集分析得出与补肺活血胶囊治疗COVID-19作用相关的生物过程251个(P0.05),相关信号通路93条(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补肺活血胶囊核心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具有较好的亲和。结论补肺活血胶囊含有的核心化合物可作用于IL6、MAPK8、PTGS2、PTGS1、NCOA2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COVID-19恢复期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2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葛根芩连汤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症状的活性成分、靶标、作用通路。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葛根芩连汤组方中每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Drug Bank查询干咳、发热及呼吸困难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将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葛根芩连汤治疗干咳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7个化合物及76个相应靶点,治疗发热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8个化合物及65个相应靶点,改善呼吸困难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20个化合物及45个相应靶点,均涉及ADRA1B、ADRB2等关键靶点。以P0.05为筛选条件,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77个涉及干咳的条目,8条KEGG信号通路;93个与发热有关的GO条目,19条KEGG信号通路;18个关于呼吸困难的GO条目,7条KEGG信号通路。ADRB2与各核心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DRB2与化合物5,2,6-三羟基-6,7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维斯托尔具有较好的亲合力。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有效治疗COVID-19引发的干咳、发热及呼吸困难,可为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和COVID-19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