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索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额、鼻及眼睑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及鼻再造的方法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运用扩张和非扩张的不同解剖层次、不同形状的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额、鼻、睑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鼻再造共32例.结果 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其中扩张皮瓣为12例,术中面部缺损修复面积为8 mm×35 mm ~30 mm ×40 mm,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13个月,缺损修复后局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所获得的修复效果更佳.结论 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血运良好、设计灵活,供瓣面积大,扩张后皮瓣薄、供区可拉拢缝合,是额、鼻及眼睑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及鼻再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周柯  范飞 《重庆医学》2006,35(18):1692-1693
目的介绍对全鼻缺损尤其是中隔严重缺损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应用面动脉为蒂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黏膜瓣、额部扩张皮瓣及肋软骨支架Ⅰ期修复全鼻缺损。结果2000年以来共治疗6例,术后岛状颊肌黏膜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全部存活,鼻状态功能良好,无血肿、感染、面神经损伤及开口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岛状黏膜瓣及额部扩张皮瓣血运良好,易存活,再造鼻形态功能趋于自然.供区易于缝合,感觉功能好。  相似文献   

3.
颞浅动脉为蒂的前额岛状皮瓣鼻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浅动脉为蒂的前额岛状皮瓣鼻再造术熊舒原庄福连王彪黄循镭关键词鼻再造;颞浅动脉;皮瓣对于因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而造成的全鼻或部分鼻缺损,常用以滑车上血管为蒂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手术。自1990~1995年,作者为6例患者采用以颞浅动脉为蒂的前额岛状皮...  相似文献   

4.
鼻位于人面正中,且突出体表,日常易受损伤。临床中鼻再造修复鼻缺损的术式较多,但大多选择以滑车上动脉为血供的额部皮瓣为供区。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肋软骨支架移植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额部帽状腱膜下埋置2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满意后,以滑车上动静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皮瓣,取右侧第7或8肋软骨,雕刻成"L"型和倒"V"型复合鼻支架植入,皮瓣转移重建再造鼻,三期行断蒂及再造鼻修整手术。结果该手术行鼻再造修复12例,额部扩张皮瓣与移植软骨支架全部完全成活,再造鼻外形与鼻孔通气功能良好,随访一年以上,皮瓣无明显回缩,额部供皮区切口线性瘢痕小,患者满意。结论该方法对于鼻缺损患者,治疗后再造鼻形态满意,设计简便,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三角薄皮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在鼻再造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于胸肩部设计皮瓣,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供血血管,转移修复鼻缺损;在额部埋置扩张器,以一侧滑车动脉为供血血管,利用扩张皮瓣行缺损鼻再造。结果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鼻外观及功能恢复,随访1~3年,鼻外观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胸三角薄皮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均适用于鼻再造。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术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1992~ 1999年 ,我们应用额部岛状瓣一期修复不同程度的鼻下缺损 (包括鼻尖、鼻翼和鼻小柱 ) 13例 ,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1.1 术前准备 :术前用 Doppler血流测定仪测定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向 ,并画线为蒂的中线 ,向两边划出宽约 1.5~2 cm的蒂。1.2 鼻下端缺损区准备 :根据鼻翼缺损的大小 ,沿缺损的边缘切开 ,向内翻起作为鼻腔的衬里皮瓣 ,两侧皮瓣远端自相拆合用可吸收线缝合形成鼻翼缺损区的鼻缺损区的鼻腔衬里修复 ;鼻小柱的缺损则只去除缺损部位疤痕。1.3 皮瓣的设计和切取 :根据缺损区的大小 ,形状和皮瓣蒂所需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及鼻再造寻求新的供区.方法:以面动脉为蒂在下颌缘部设计所需大小和形状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到面部缺损处,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临床应用该皮瓣行全鼻再造6例,修复部分鼻缺损2例,面颊部皮肤缺损4例,均获成功,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局部外形佳,再造鼻形态较好,供区无继发性缺陷.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血供可靠,位置隐蔽,供受区邻近,肤色、质地一致,手术一次完成,是一种新颖的全鼻再造方法,也是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头面部轴型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介绍多种关面部轴型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应用于颞浅动脉、面动脉、滑车上动脉及内眦动脉为蒂的多种组织(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眶部缺损及行鼻再造手术29例。结果 除1例皮瓣远端出现小范围坏死外,所有组织(皮)瓣均成活,修复面部外形及再造鼻外形良好。结论 以不同血供方式形成多种面部组织(皮)瓣,用于修复面部缺损或行器官再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7种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39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2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6例;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5例。结果 除l例皮瓣边缘坏死,经短期换药伤口愈合外,其余38例皮瓣完全成活,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翼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6例患者行鼻翼肿瘤切除鼻唇沟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术。结果 :患者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和坏死 ,鼻翼外形满意 ,鼻前孔无狭窄 ,瘢痕不明显。随访 3月~ 5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简单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并肌腱、神经缺损患者,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5个月到2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功能活动良好。结论:该术式是Ⅰ期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缺损的理想方法,同时带腱周组织的肌腱移植可防止肌腱的粘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各种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0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病人,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骨间背侧岛状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供区及受区无溃疡,无明显色素沉着,外观良好,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灵活,相对游离皮瓣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近,能最大程度恢复手部的外观、功能,创伤小,对生活护理小。但对手指缺损要求再造、带蒂皮瓣无法覆盖创面及无可用的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等病例,游离皮瓣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蒂的颞区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1998年始,应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包括鼻翼缺损、鼻尖缺损、鼻基底细胞癌及放射治疗后皮肤溃烂等。结果:术后1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月~1年,效果良好,术后供皮瓣区瘢痕不显、无明显畸形。结论:眼轮匝肌是一个多元供血的肌肉,以该肌眶部为蒂的颞区皮瓣是修复鼻部缺损特别是鼻端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但对于较大面积缺损供皮区缝合困难时应慎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及放疗对愈后的影响。方法对10例新鲜白兔尸体的鼻中隔黏膜血供行解剖学研究。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颅底缺损一脑脊液鼻漏模型并利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术后7、10d在鼻内镜下观察切口愈合及脑脊液鼻漏情况,术后21d随机抽出10只接受手术治疗的兔子作为实验组行颅脑放疗,其余10只作为对照组,放疗后1、14d实验组和对照纽分别于鼻内镜下观察修复区域。结果7例鼻中隔黏膜瓣血供由鼻中隔后下端进入,2例血供由近鼻中隔后端约1cm处进入,1例未见明显血管分布,成功构建了颅底缺损一脑脊液鼻漏模型并成功实施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手术20例,均全部存活,切口愈合良好,无脑脊液鼻漏,无组织膨出及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10只接受术后放疗的兔子及对照组的10只兔子均全部存活,放疗组兔子切口愈合较慢。结论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可行,放疗对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有延迟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芳  刘子奇  韩冬  赵凤华 《当代医学》2009,15(30):75-76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跟部周围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的疗效,为指导跟部周围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修复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跟部周围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为了防止皮瓣脱套,采用顺着血管蒂向近端分离的方法,疗效良好。结果本组9例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少许皮缘坏死,8例恢复良好。结论因此为了防止皮瓣脱套,采用顺着血管蒂向近端分离的方法较可靠。采用顺着血管蒂向近端分离的方法,可有效防止皮瓣脱套。  相似文献   

18.
足前部皮肤缺损修复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瑞鉴 《医学综述》2009,15(2):237-239
前足损伤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和重建较为困难。传统带蒂皮瓣,因并发症多,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游离皮瓣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岛状皮瓣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相继出现,包括:①足背区皮瓣;②踝上区皮瓣;③足底区皮瓣;④足内侧区皮瓣。所以,正确选择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额部带蒂皮瓣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在额部扩张后带蒂皮瓣行全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 在前额部的软组织下埋入软组织扩张器,经过8周后将软组织用扩张器注水完成扩张,并持续4~6周.在前额上以一侧知名动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的带蒂皮瓣,向下反转重建外鼻.结果 7块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后完全存活,1例岛状皮瓣转移的患者鼻翼边缘有少许坏死,余5例患者再造鼻的外形与鼻的通气功能均良好,随访9个月至4年8个月,皮瓣无回缩,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 额部扩张后带蒂皮瓣为全鼻再造的理想治疗方案,带蒂转移的术式更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德胜 《医学综述》2014,20(21):4007-4008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4例。根据手术前患者手部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分别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23例、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皮瓣修复21例,锁骨下带蒂皮瓣修复19例,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V-Y皮瓣修复9例,双三角皮瓣修复6例,手指掌側推进皮瓣修复5例,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3例,骨间背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结果手术结束后104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术后2个月至1年的随访调查发现,有76例患者对损伤部位外形和功能恢复较为满意,20例皮瓣出现了轻度臃肿,8例患者对皮瓣供区植皮的外形不满意。结论根据患者手部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对缺损部位采取不同的皮瓣修复术,避免可较大瘢痕的产生,促进损伤部位外形和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