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对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水平和专业变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接受在职教育情况。方法:设计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调查表,对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所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和学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从进入机构到2012年期间,通过在职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水平所占比例从82.52%提升至93.70%,本科以上学历水平所占比例从54.55%增加至75.52%;拥有3个专业学历的人员占50.35%,具有2个专业学历的占41.96%;发生专业变动的人员占34.97%。结论:通过在职教育,卫生监督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情况,为卫生监督队伍和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云南省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的数据,对云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云南省共有卫生监督员1 849名,每万常住人口卫生监督员数0.39名;卫生监督员年龄段在40—49岁占比最高,为42.43%,总体性别比例相当;卫生监督员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比62.86%;专业以法学与医学为主;副科级以下和未定级的监督员所占比例为65.78%。结论云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年龄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学历水平较高,但行政职级较低,人员总量相对不足。建议进一步增加人员配置,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卫生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5家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构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6年湖北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总数2 448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0.418/万人,人力资源配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人员构成以46岁~55岁为主(37.6%);43.6%的人员学历在本科以下,教育水平偏低,法学(10.5%)和临床医学专业(28.4%)人员偏少,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结论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数量较为缺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应增加人员数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专业性;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素质;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定位,确定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性质。  相似文献   

4.
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通过对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我国卫生监督员队伍初具规模,调查地区平均每个监督机构监督员构成比均在50%以上,有54.9%的监督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有56.3%的监督员晋升了中级以上的职称。但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学历、职称、专业等分布不均衡,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各级监督机构人员的实际供给量与人口数、经济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应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全样本抽取的方法,调查四川省2016年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按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四川省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川西、川北、川中、川南卫生监督人员在人员数量、监督人员负责服务范围、学历构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川西地区监督人员数量不足情况尤为严重。结论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重视卫生监督工作,应加强卫生监督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采取相应措施使得监督机构能够引得进人、留得住人,从而促进卫生监督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洛阳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2月对洛阳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市级监督与县级监督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学历专业构成、年龄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者在市、县两级监督机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1.8%和62.7%,与《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规定的标准比分别低23.2个百分点和17.3个百分点。监督员队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偏低,占21.2%,法律专业人员缺乏,占13.1%。结论卫生监督员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加强卫生监督员职业能力建设,优化卫生监督队伍人才结构。建立卫生监督员的准入制度和评聘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各设区市、县放射卫生监督员(以下称人员)的配置情况,分析人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建议,为促进广西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放射卫生监督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卫生监督机构放射卫生监督员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自治区、市、县的卫生监督机构放射卫生监督人员进行调查。在研究中,对人员的配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广西放射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与监管的放射医疗机构数之间比重较大,比值为1∶4.3;放射卫生监督队伍以30~50岁为主,占比达到75.4%;在学历方面,大专的比例为47.9%,学位以无学位为主,比例为80.0%;而在专业方面,公共卫生所占比最多,达到46.8%,其次是临床医学,为23.2%。而医学影像和法律等专业比重相对较小。结论广西放射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任务较重,年龄构成偏大,而学历学位水平较低,专业配置不合理,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放射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教育和培训的现状。方法:设计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调查表,对2006~2012年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人均培训31.91学时/年,其中2011年人均培训最多,为54.33学时;在培训内容上,综合性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等执法基础培训学时数最多,分别占49.03%和28.92%;培训形式以本单位培训为主,培训人次和培训学时分别占87.69%和48.81%。结论:2006~2012年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加强,培训学时呈逐年递增趋势。培训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全面提升监督员综合素质。建议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力度,增加专业知识培训学时数,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员执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的年龄、学历、学位、专业分布等情况,以发现其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为卫生监督队伍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资料,选取地市级机构人员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全国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共15403人,其中,执法人员占调查总人数的66.18%,男性占调查总人数的60.44%,年龄较多集中在40~49岁(39.60%);(2)大学本科学历和无学位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8.14%和49.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所占比例最多(33.64%).结论 全国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量有待增加,专业、学历和学位水平结构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N市卫生监督机构编制情况、在编人员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及职称结构等情况,以发现全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方法收集N市本级及各区卫生监督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掌握全市13所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市有八所卫生监督机构存在空编情况;在编卫生监督员男女性别比为1:0.77;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和41~45岁,分别占26.24%和22.77%;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5.10%;专业构成多元化,预防医学专业人数最多,占29.95%;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为13.12%、35.64%、35.15%。结论 N市卫生监督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人员结构基本合理,机构职能不明确。建议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加大机构改革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南省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的卫生监督机构,对湖南省2007年度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按年龄、学历、职称及所学专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7年度湖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中学预防医学和法律专业的人才及高级技术职称人才所占比重偏低,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在学历、所学专业和技术职称等的构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加强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是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队伍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卫生监督员是完成卫生监督任务的重要资源。当前,省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已全部完成。本研究对我国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队伍的编制、数量、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和年龄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编制差别悬殊、配置数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是目前卫生监督员队伍普遍存在问题。建议科学合理地配置卫生监督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力度,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06年我国卫生监督体系人员流动特征情况,明确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有所优化。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6年来卫生监督机构流动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基本资料。结果(1)人力资源配置有所优化:大量新进毕业生涌入,学历水平有所提高,法律类、非医学专业类人员增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壮大;(2)但仍存在不足:职称水平下降,专业人员引进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柳州市卫生监督队伍现状,对卫生监督员与柳州市常住人口配置比例、年龄、学历及职称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卫生监督员的学历、专业、卫生技术职称、年龄、所学专业及学习进修等情况。结果柳州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人员年轻化,卫生技术人员呈现三年逐年增长,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但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中高级职称三年持续下降,初级职称所占比例逐年增大,监督员外出学习、进修机会不多。结论政府部门应重视卫生监督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现状 ,为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 2 0 0 2年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在年龄、职称及学历等方面的数据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的学历构成以大专以下为主 ,中专学历比例最高 ;职称构成以中、初级为主 ,初级职称比例最高 ;所学专业以卫生专业为主 ,非相关专业和无专业人员比例偏大。结论 :延安市卫生监督队伍初具规模 ,但存在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建议增加卫生监督机构编制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并建议政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 ,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员情况分布,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副科级机构及副科级以下机构为主,占比94.55%;性别比例,男性占比42.65%,女性占比57.3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岁—49岁之间,比例为65.20%;学历以大学本科学历(239人)和大学专科学历(184人)人员为主,占比90.77%;专业技术职称以中初级人员分布为主,占监督员人员总数的31.37%,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23%。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窄,人员待遇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增加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机构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 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以下为主,占98.18%;性别比例男性占45.14%,女性占54.86%;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9岁之间,比例为75.00%;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161人)和大学专科(203人)为主,占84.26%。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小,待遇较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高学历人才短缺,全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监督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人员配置,提高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作者认为,增加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分析2007年青岛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编制、实际人数、人员身份、所在岗位、配置特点和性别、年龄、专业、专业技术职称等内容,提出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调整卫生监督人员配置,促进各级卫生监督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为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及工作年限结构情况,发现全市卫生监督协管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方法收集全市各区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掌握全市14个区399名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基本状况。结果南京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男女性别比为1:0.48,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与专业以大专和医学为主,无职称人员比例高达36.59%,大部分人员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结论南京市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老化,学历结构较合理,非卫生或无专业专业人员比例相对较高,无职称人员比例过高,普遍工作年限较长。建议严格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准入,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加大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全国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设置情况以及人员结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机构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监督岗位和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人员基本资料,分东中西部和省市县级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西部和县级设置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的机构比例最低;西部县级机构从事职业放射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均数均不足2人;学历以专科和本科为主,分别占37.44%和35.92%;学位以无学位为主,占61.29%;专业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分别占39.53%和18.38%。结论:全国已有部分机构设置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但部分机构的人数还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学历学位水平较低,而无专业的人员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