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SZ)患者血清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YNA)的浓度变化以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之间二者浓度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检测SZ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以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清KYN和KYNA含量并计算KYN/KYNA比值.结果 SZ患者血清KYN水平[(2.148±0.605)μmol/L]与正常对照组[(2.108±0.592)μ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 =0.675,P >0.05),血清KYNA水平[(24.231±6.831)n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29.420±7.595)nmol/L]( t =1.657,P <0.05), KYN/KYNA比值(111.496±23.797)高于正常对照组(80.330±17.639)( t =1.654,P <0.05).偏执型SZ患者血清KYN含量低于青春型,血清KYNA含量高于单纯型和青春型;青春型KYN/KYNA比值高于偏执型和未分型,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SZ患者血清KYNA水平和KYN/KYNA比值可为SZ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患者血清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 KYNA)和色氨酸 (trptophane, TRP) 浓度及代谢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检测16例首发PD患者、36例美多巴(Madopar)治疗PD患者、2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KYN、KYNA和TRP的浓度,比较血清KYN、KYNA、TRP以及KYNA/KYN和KYN/TRP比值的差异性。结果美多巴治疗PD患者血清KYNA水平和KYNA/KYN比值较首发PD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升高(分别P<0.01);首发PD患者及美多巴治疗PD患者血清中TRP水平较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升高(分别P<0.01)。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检测PD患者血清中的KYN、KYNA及TRP的含量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可为帕金森氏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部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和色氨酸(trptophane,TRP)浓度及代谢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检测16例首发PD患者、36例美多巴(Madopar)治疗PD患者、2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KYN、KYNA和TRP的浓度,比较血清KYN、KYNA、TRP以及KYNA/KYN和KYN/TRP比值的差异性.结果 美多巴治疗PD患者血清KYNA水平和KYNA/KYN比值较首发PD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升高(P<0.01);首发PD患者及美多巴治疗PD患者血清中TRP水平较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升高(P<0.01).结论 采用HPLC-FLD检测PD患者血清中的KYN、KYNA及TRP的含量,可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部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患者血浆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通路代谢产物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2 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26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在产后第42天对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13 评定为PPD。测定并比较PPD组24例和对照组48例产妇血浆KYN,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UIN)和犬尿喹啉酸 (kynurenic acid,KYNA)的血浆浓度。结果:PPD发生率7.99%,PPD产妇相比非PPD产妇产前1 d血浆KYN浓度明显升 高(P<0.05),产后第3天血浆QUIN浓度明显升高(P<0.05),KYNA浓度明显降低(P<0.05),产后第3天KYNA/QUIN比值 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妇围产期血浆KYN,QUIN和KYNA浓度变化与PPD的发病密切相关,纠正血浆KYNA/ QUIN比例失衡可能有利于防治PP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对子痫前期重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重度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妇女9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孕妇外周血犬尿氨酸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犬尿氨酸对子痫前期重度的诊断价值,以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化原则计算出诊断的最佳临界值。并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价此界值。结果:正常妊娠组孕妇外周血犬尿氨酸浓度为1.15±0.31μg/ml,而子痫前期重度组为0.63±0.14μg/m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犬尿氨酸诊断子痫前期重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诊断的最佳临界值0.98μg/ml以此界值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度75.6%,阳性预测值0.577,阴性预测值1.0。结论:犬尿氨酸是诊断子痫前期重度的一项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中色氨酸(Trp)和犬尿氨酸(Kyn)的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乙肝)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60例慢性乙肝患者(乙肝患者组)和41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含量,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Trp含量为(76.99±10.88)μmol/L,Kyn含量为(2.16±0.32)μmol/L,Kyn/Trp为0.028±0.003;乙肝患者组Trp含量为(68.04±8.52)μmol/L,Kyn含量为(2.18±0.26)μmol/L,Kyn/Trp为0.032±0.004。乙肝患者组血浆Tr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Kyn/T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Kyn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色氨酸代谢发生异常,检测患者血浆中Trp和Kyn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犬尿喹啉酸(KYNA)、喹啉酸(QUIN)、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4-双加氧酶(3-HAO)、犬尿氨酸转氧酶(KAT)的变化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电针组,每组...  相似文献   

8.
色氨酸代谢是一个可高度调控的生理过程,犬尿氨酸通路是色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通路涉及一系列酶促反应,代谢生成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犬尿氨酸能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犬尿氨酸能物质与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异常的色氨酸-犬尿酸代谢与诸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低下有关。文章就色氨酸-犬尿氨酸通路的代谢、生成的神经生物学活性物质、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以此为靶点的中医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为研究和治疗相应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一定策略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小鼠血清中犬尿氨酸和色氨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于评价小鼠给予IDO抑制剂后体内IDO活性。方法 血清用6%高氯酸沉淀蛋白法处理,离心后取上清进样,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选用ThermoHypersil GOLD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醋酸钠(15 mmol/L,冰醋酸调pH至 4.0),流速1.1 mL/min,柱温30 ℃,犬尿氨酸和色氨酸的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360 nm和280 nm。结果 犬尿氨酸保留时间为6.10 min,线性范围为0.25~10 μmol/L,检测限为0.09 μmol/L;色氨酸保留时间10.12 min,线性范围为25~1 000 μmol/L,检测限为0.25 μmol/L。精密度、回收率及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要求,并成功应用于62只小鼠血清犬尿氨酸和色氨酸浓度的测定。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加入定量方式,可同时测定小鼠血清中犬尿氨酸和色氨酸血药浓度,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生物样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人淋巴细胞犬尿氨酸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方法 以人淋巴细胞总蛋白作为酶的来源,以3-羟基犬尿氨酸为底物,5'磷酸吡哆醛为辅酶,进行酶促反应,产物经ODS色谱柱分离后用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从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计算犬尿氨酸酶的催化活性.结果 该方法检测产物的线性范围是2~400 nmol/L.方法 的重复性好,日内变异系数(CV)≤3.0%,日间CV≤3.2%.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生物组织样本中犬尿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33-136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SZ)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按照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为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职工32例,作为健康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集SZ患者外周血4 mL,健康组患者于体检时抽取,检测样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SZ患者治疗前后、SZ患者与健康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阳性症状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LDH、CK、AST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症状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DH、CK、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Z患者血清LDH、CK、AST水平与阳性症状量表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治疗前SZ患者血清LDH、CK、AS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CK诊断SZ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优于LDH、AST(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存在异常增高现象,血清LDH、CK、AST水平与SZ患者阳性症状有相关性,CK对SZ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青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肥胖高血压患儿、非肥胖高血压患儿、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自愿者各20例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相对浓度,分析瘦素与上述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单纯性肥胖组、非肥胖高血压组、肥胖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瘦素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②非肥胖高血压组、肥胖高血压组与单纯性肥胖组比较,血清瘦素浓度均显著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③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非肥胖高血压组和肥胖高血压组女童的血清瘦素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同组男童(P<0.05).④瘦素与体重、BMI、SBP、DBP呈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之间有相关关系,推测血清瘦素可能参与了青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董劲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1):848-849,852
目的探讨女性非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近期临床事件。方法回顾性分析534例CA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尿酸水平显著低于男性(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低于男性(P<0.05),心绞痛发生率和靶血管重建率高于男性(P<0.05),但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男性(P<0.05)。结论女性非急性心肌梗死CAHD患者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较差。  相似文献   

14.
江艳  任明山 《安徽医学》2008,29(5):540-54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定量分析法对65例MS患者和60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尿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S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性患者尿酸水平低于男性患者(P〈0.05);且MS组病程越长,血清UA水平越低(P〈0.05)结论MS患者血清UA水平降低,且与性别、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女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内质网应激蛋白HSP47、XBP-1S、GRP78的血清含量与男性患者的差异。  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356例,取发病后24 h内静脉血,离心后检测血清HSP47、XBP-1S、GRP78浓度,分为女性组(n =116),男性组(n = 240)。临床资料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  (1)女性患者组的发病年龄大于男性患者组(P < 0.05);(2)女性患者组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低于男性患者组(P < 0.05);(3)女性患者组血清中XBP-1S含量高于男性患者组(P = 0.023,P < 0.05);女性患者组血清中HSP47、GRP78含量与男性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女性患者组血清GLU水平、BNP水平高于男性患者组(P < 0.05),女性患者组HCY(mmol/L)、CREA(mmol/L)、尿酸(mmol/L)、eGFRm水平低于男性组(P < 0.05);(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47.4%高于男性组发病率(P < 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有较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血清GLU、BNP含量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女性组高,其发病24 h内具有更高的内质网应激蛋白XBP-1S水平;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CY、CREA、尿酸、eGFRm水平高于女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1 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明显可能影响血镁水平相关情况后入选510例患者,其中男319例,女191例,年龄18~64岁,接受血电解质、糖脂代谢、肾功能及3次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结果 (1)男性糖尿病非肾病组的血清镁离子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肾病Ⅲ期和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9±0.07)mmol/L vs.(0.86±0.08)mmol/L、(0.82±0.06)mmol/L,P<0.01];而女性中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见到相同趋势。(2)将男、女人群的血镁值分为4分位数,男性血镁水平位于25%位点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血镁位于50%~75%位点者和75%位点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6(5.84~90.84)mg/24 h vs.8.48(4.85~19.50)mg/24 h和7.25(5.48~12.44)mg/24 h,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血镁位于50%~75%位点者和75%位点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2.5)%vs.(8.9±2.3)%和(8.4±2.2)%,P<0.05]。女性位于血镁25%位点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其他组,各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间未见明显差异。(3)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的血镁水平分别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系数为-0.177,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系数为-0.201,P<0.01)相关;女性的血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而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无相关关系。(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β=0.073,P=0.000)和血镁水平(β=-8.699,P=0.027)为影响男性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因素;收缩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为影响女性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因素。结论血镁水平较低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高。血镁水平可能作为男性尿微量白蛋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IL-35、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5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前观察组IL-35[(189.34±25.46)ng/L]与对照组[(398.35±24.2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TnI、CK-MB和IL-17水平[(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4)pg/ml]与对照组[(0.03±0.01)μg/L、(8.57±1.26)u/L和(183.34±13.2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35水平[(366.35± 22.43)ng/L]与治疗前[(189.34±25.4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TnI、CK-MB和IL-17水平[(0.07±0.02)μg/L、(11.35±1.65)u/L和(276.48±17.46)pg/ml]与治疗前[(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5)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cTnI、CK-MB、IL-17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下降,经治疗后血清IL-35水平升高,IL-35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