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A和抗B血型定型试剂稳定性观察及对亚型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国产单克隆抗A(B)试剂质量,观察对ABO亚型检测的影响。方法测定四个厂家"单抗A、抗B"试剂效价、亲和力等,并检测稀有的ABO亚型红细胞与单克隆试剂反应情况,同时用人源抗A、抗B试剂作对照。结果所有厂商的试剂均符合国家标准,单克隆抗体仍有漏检ABO亚型现象。结论目前市场销售的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质量基本可靠,但应定期测定其效价、亲和力,受检者ABO血型检测必须用ABO反定型试验复核。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A(B)试剂质量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国产单克隆抗 A(B)试剂质量 ,观察对 ABO血型检测的影响。方法 :测定四个厂家单克隆抗 - A(B)试剂效价、亲和力等 ,并检测稀有的 ABO亚型红细胞与单克隆试剂反应情况。结果 :合格的仅有一个厂商的产品 ,但其仍有漏检稀有的 ABO亚型现象 ,另有一家仅在距出产 2个月内合格 ,其它均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效价、亲和力。结论 :目前临床实验室所用的单克隆抗 - A(B)试剂 ,可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应定期测定其效价、亲和力 ,血型鉴定必须用 ABO反定型试验复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3家国产单克隆抗A(B)试剂质量,观察其对ABO血型检测的影响。方法测定3家单克隆抗A(B)试剂效价、亲和力、特异性、冷凝素、不规则抗体、溶血活性、试剂容量及细菌监测情况。结果Ⅰ公司试剂各项检测结果都优于其他公司,其产品效价最高,亲和力好,Ⅱ公司和Ⅲ公司效价相同,均高于国家标准要求,Ⅱ公司亲和力未达标,Ⅲ公司亲和力处于标准的边缘。3家公司试剂的特异性、冷凝素、不规则抗体、溶血活性、试剂容量和细菌监测检测情况均合格。结论目前市场销售的单克隆抗A(B)血型定型试剂总体质量尚可,但存有差异。购买单克隆抗A(B)试剂前应进行性能评估;已使用的试剂宜及早补做亲和力测定;使用期间应定期测定其效价和亲和力;血型鉴定必须用ABO反定型试验复核。  相似文献   

4.
罕见的B(A)表型血清学及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1例B(A)表现型用血清学及基因检测进行鉴定。方法使用2个厂家的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进口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Diamed凝胶系统;人源抗-A、抗-B、抗-H血型试剂和试剂红细胞,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被检血样进行ABO血型定型。采用吸收放散方法;分子生物学PCR-RFLP方法;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PCR产物正反向测序方法进一步分析。结果被检血样红细胞及血清经2种单克隆抗-A、抗-B和试剂红细胞进行抗原抗体鉴定:正定型结果不一致;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合。用吸收放散方法,人源抗-A、抗-B、抗-H;进口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和Diamed凝胶系统检测:有弱A抗原、强H抗原检出;PCR-RFLP基因分型:检出B/O基因;基因克隆测序证实为:B(A)700/O*02。结论证实该例为B(A)700/O*02。  相似文献   

5.
类孟买血型是一种罕见的血型,血清学表现与常规ABO血型有很大差异。在我站无偿献血人群中,1例红细胞与抗A、抗B均不凝集,血清凝集ABO细胞。经进一步检测,证实为类孟买ABmh血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献血者,胡某,21岁,籍贯福建蒲田市,在血型鉴定过程中,其正反定型符合O型,但血清凝集O型红细胞。重新采集外周静脉血,收集唾液,进一步做血清学试验。1.2试剂试剂红细胞和标准抗血清(上海血液中心),鼠抗人单克隆抗-Lea、抗-Leb抗体(加拿大Titus公司)。1.3ABO定型正定型中增加抗-A1、抗-AB、抗-H,反定型增加自身细胞,血清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低B(A)亚型漏检率及其临床紧急输血流程。方法对1例急诊手术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初步确认为ABO亚型,后采用2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运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该患者的ABO血型基因扩增并测序,明确基因型。结果该患者血型血清学结果显示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A弱B强,血清中存在较弱的抗-A1,H抗原较B细胞明显增强;术中输注B型洗涤红细胞4U、AB型血浆600mL,无输血不良反应。患者ABO基因测序结果与A101标准序列比对,符合(A)02/O01基因型。结论 B(A)血型的血清学特征不明显,血清学检测必须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流程,降低漏检率。本研究对B(A)患者制定了紧急输血流程,保证临床用血。同时其明确鉴定需进一步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ABO基因测序联合单克隆测序可以有效明确其分型,必要时可选择二代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O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O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1):7624-7625
为了考察国产与进口血型试剂对弱亚型的检出情况,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两例特殊的AxB、ABx血型,采用不同的国产与进口试剂对其进行检验比较,并对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防止漏检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初定血型进行调查 ,发现有初定血型错误 ,差错率约 1‰ ,后在复定血型时得以纠正 ,对其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街头无偿献血者 9785 0名。1.2 试剂与仪器 抗 - A、抗 - B单克隆抗血清 (购自长青生物制品研究所 ) :自制试剂红细胞 (A型和 B型红细胞分别取自 3人份的新鲜 ACD抗凝血 ,经过混合洗涤后配制成 5 %的试剂红细胞 ) ;AT全自动加样系统 (HAMIL TON公司 瑞士 ) HT 酶标仪和 T.S温控孵育振荡仪 (Anthos公司 奥地利 )。Medeel-6平版离心机 (BECKMAN公司 美国 ) ,96孔 U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B(A)血型进行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探讨此类血型的合理输血方法。方法 采用血清学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7例B(A)血型标本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检测,用盐水介质和抗人球蛋白卡交叉配血,分析7例标本输注红细胞的方案。结果 7例标本的血型血清学结果相似,基因型中有3例为B(A)04/O01,2例为B(A)04/O02,2例为B(A)02/O01。7例B(A)血型标本与O型和B型献血者和标本主侧配血均为阴性。结论 B(A)血型应结合基因分型技术正确定型,B(A)血型红细胞输血可选择O型和B型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例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进行基因鉴定,分析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及突变基因。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及PCR产物克隆的方法,分析该患者ABO基因第6、7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寻找变异位点。结果患者血清学血型鉴定正反结果不一致,其红细胞与单克隆抗A抗体反应呈弱阳性(++),与单克隆抗B及抗H抗体反应均为强阳性(++++);其血清与A1型红细胞呈现弱凝集,但不凝集B和O型红细胞;患者直接及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均为阴性、血清抗体筛查为阴性。经测序发现,患者ABO基因存在多个变异,其第6外显子区存在261del和c.297AG二处杂合变异,第7外显子区存在c.526CG、c.640AG、c.646TA、c.657CT、c.681GA、c.703GA、c.771CT、c.796CT、c.803GC、c.829GA、c.930GA共11处杂合变异,以A101等位基因为标准序列进行比较,对照Blood Group Antigen Gene Mutation Database进行ABO等位基因突变分析,判断患者血型为B(A)04/O06血型。结论患者的B变异的基因型及弱AB的表型是引起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DNA基因分型有助于解决疑难样本的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12.
反定型A型试剂细胞中获得性类B抗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A型试剂红细胞出现获得性类B抗原的原因。方法使用血型血清学及基因分型技术鉴定混合A型试剂细胞中3个样本的ABO血型,确定有无未被检出的B亚型供者。用定型血清酸化试验、半乳糖胺中和试验,及3个不同批号的单克隆抗-B和人源抗-B定型试剂鉴定获得性类B抗原。结果送检A型试剂红细胞经证实为标准A型,未混有B型红细胞。发现A型试剂红细胞和正常B型红细胞在酸化后,以及半乳糖胺中和后与抗-B反应有显著差异,且被检A型试剂红细胞与不同批号的单克隆抗-B均不反应,而和人源抗-B定型试剂呈2+凝集反应。结论ABO反定型的误判因A型试剂红细胞存在获得性类B抗原引起,其可能因制作或贮存时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13.
弱 D是只能与某些抗 -D发生凝集 ,或只能经抗球蛋白试验证明的 D抗原 [1 ]。笔者在对无偿献血者的 Rh血型检定中 ,发现 1例弱 D,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献血者 ,女 ,学生 ,汉族 ,首次参加无偿献血 ,ABO血型为 O型。血型血清学检查1 诊断试剂 抗 -D试剂 :A为德国 Biotest的抗 -D(单克隆 Ig M+Ig G) ,B为上海血液中心提供的抗 -D(单克隆 Ig M+Ig G) ,C为苏州大学提供的抗 -D(单克隆 ( Ig M+Ig G)。抗球蛋白试剂 (抗 -Ig G-C3d)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聚凝胺试剂由本室自配。2 血清学检查2 .1 献血者红细胞与抗 -D的反应见表…  相似文献   

14.
无偿献血模式下街头采血是血站的主要来源,由于街头人员流动性较大,献血者要求化验、采血等时间相对较短,受条件所限,血型化验只做正定型,ABO血型鉴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要求。笔者对无偿献血初检ABO血型误判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样本来源2007-01-01/2008-07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106 157例次。1.2试剂抗-A、抗-B标准血清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反定型A、B、O试剂红细胞(3%~5%试剂红细胞悬液)由输血研究室自制。1.3方法无偿献血初检用毛细管采集献血者无名指末梢血在血型鉴定卡上进行正定型;采血后用EDTA抗凝管留样,检验科用全自动微板法进行正反定型[1],正反定型不符者,送输血研究室剪取血袋辫管用试管法确证,ABO亚型根据其血型血清学性质进行确定[2]。2结果无偿献血车采集的106 157例次中有53例发现血型误判,见表1。表1无偿献血初检ABO血型误判分析初检血型确认血型可能原因例数构成比(%)(n=53)A AB亚型或试剂因素22 41.5O B B抗原减弱或试剂因素18 33.9O A温度低或反应时间短3 5.7A B判断错误3 5.7B A判断错误5 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ABO血型鉴定中单克隆定型试剂及人源抗-A/B在吸收放散试验中的应用。方法 单克隆定型试剂及人源抗-A/B与标准A、B、O、AB 4种表型红细胞在4℃、室温、37℃条件下反应比较特异性;与A1/B细胞反应的效价、凝集时间及凝集强度评价亲和力;对29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进行检测,评价单克隆定型试剂及人源抗-A/B在吸收放散试验中对弱抗原的检出能力。结果 人源抗-A/B特异性及亲和力较低,单克隆定型试剂有交叉反应性,人源抗-A/B在吸收放散试验中可以检出大部分的弱抗原,且不存在交叉反应性。结论 在ABO血型鉴定试验中,人源抗-A/B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可以作为鉴定ABO弱抗原的补充,血清学试验中选择合理的试剂及相应的方法学,才能得出准确结果,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1例ABO血型系统中罕见B(A)型,并分析造成多次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血清型,同时采用PCR测序方法检测其基因型。结果表明,该献血者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正定型AB型,反定型B型,ABO基因型为B(A)04/O01型,存在nt640A>G点突变,导致214位甲硫氨酸被缬氨酸置换。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并能阐述ABO血型弱表达现象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A)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其遗传特征。方法对2名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分别使用抗血清及试剂红细胞,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扩增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先证者1表型为AWB,基因型为B(A)02/O,其19名家系成员中,携带有该基因的成员共8名;先证者2表型为AWB,基因型为B(A)04/O,其12名家系成员中,携带有该基因的成员共5名。结论 1)B(A)型的血型血清学特点为:红细胞表面有弱的A抗原,正常的B抗原,H抗原的含量与正常的O细胞相当,血清中有弱的抗-A,较强的抗-A1;2)B(A)基因具有稳定的显性遗传特征;3)临床上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血清学实验不能确定时,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型,提高临床安全输血水平。  相似文献   

18.
B(A)血型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家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罕见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B(A)血型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1例先证者、家系成员及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用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其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进行先证者与献血者交叉配合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序列,对先证者、家系成员、献血者标本的ABO基因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先证者标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先证者及其2位家系成员红细胞上有A、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_1抗体,血清学表型为A_2B.直接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标本第6、7外显子存在261G/del、297A/G、526C/G、657C/T、700C/G、703A/G、796A/C、803G/C、930A/G杂合,可推断为B(A)_(02)/O_(01)基因型杂合子;家系中其母亲基因型为B(A)_(02)/B_(101),外祖母为B(A)_(02)/O_(01).先证者单倍体序列分析得到2个等位基因B(A)_(02)和O_(01);与B_(101)序列相比,B(A)_(02)位第700位C>G,导致1个氨基酸改变:第234位脯氨酸变成丙氨酸.既往血清学特性为A_2B的2个献血者,1个基因型为B(A)_(02)/O_(01),另1个基因型是A_(208)/B_(101).B(A)血型先证者与这2名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临床输注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700C>G突变可导致形成B(A)血型,其血清学特性显示为A_2B表型.B(A)血型临床输血相配合的供者可选择A_2B表型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19.
ABO基因定型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andsteiner1 90 0年发现的 ABO血型 ,是目前最具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常规使用的定型技术是采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与红细胞凝集试验进行测定 ,疑难者再附加吸收放散试验、唾液定型等试验项目 ,但由于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局限性 ,致使一些疑难标本难以及时、准确判定。作者参考国外文献 [1] ,建立了稳定的 PCR ABO基因分型技术 [2 ]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一些疑难血型鉴定病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血型血清学试验 按照文献[3 ] 操作。抗 - A、抗 -A1、抗 - B由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备 ,抗 -H、抗球蛋白试剂由上海输血研究…  相似文献   

20.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除了A型、B型、O型、AB型这4种常见血型外,还有一些罕见的抗原较弱的亚型,比如B(A)血型[1]。B(A)血型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约为1/50万,该人群血清中存在高度活性的B型糖基转移酶,同时也存在少量的A型糖基转移酶,因此,其红细胞上不仅存在B抗原,还存在很弱的A抗原[2]。B(A)血型被认为是遗传学上的B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多表现为AB型,严重影响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输血安全[3-4]。本文对1例B(A)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进一步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对其进行了家系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