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配合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1例)和观察组(n=21例),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配合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7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先取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游离并清扫区域内淋巴结,然后取平卧位行腹腔镜下胃游离并清扫淋巴结,利用剑突下小切口将胃制成管状胃,将其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所有患者组成观察组。另抽取本院同时期57例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组成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09.4±43.6)min,术中出血量(243±39.3)mL,术后住院(12.4±5.3)d,共清扫淋巴303枚,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功能性胃梗阻2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0例,分成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胸管拔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较小,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胸腔镜结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术后临床护理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取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异同。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包括疼痛评分、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多方面。结论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对食管癌进行切除手术的效果远远优于采用开胸手术方式的效果,建议广泛推广于临床手术的运用当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从电脑中对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来本院进行就诊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抽取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胸腔镜组。对研究组中的19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方式,对胸腔镜组中的19例患者采用单一的胸腔镜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术中引流量和清扫淋巴结等方面。结果实验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胸腔镜组的食管癌患者,且研究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胸腔镜组,研究组术中引流量少于胸腔镜组,淋巴亲扫个数高于胸腔镜组。结论腹腔镜联合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根治术作为一种新型疗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配合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21例)和观察组(n =21例),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配合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联合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为该手术提供标准化的手术护理配合流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12月在我院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全机器人下完成胸部食管的游离,在腹腔镜下完成腹部胃的游离,最后将管胃通过食管床提至左颈部吻合.结果 2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25例手术过程顺利,有1例胸腔粘连严重转胸腔镜分离粘连后继续机器人完成胸部手术.手术时间(4.1±1.5)h,麻醉时间(5.5±1.7)h,出血量(110±52)mL,清扫淋巴结(18±4)个,术后住院时间(13±5)d,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护理并发症.结论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护士专业技术的正规培训、充分的术前准备、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规范的手术体位安置、良好的医护患沟通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行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72例,手术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经右胸游离胸段食管及肿瘤,并清扫纵隔淋巴结,上腹部正中小切口非气腹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胃的游离、清扫腹腔内淋巴结及管状胃成型,左颈部切口完成胃食管吻合术。结果全组72例均经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食管癌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4.5 h,其中胸腔镜游离平均时间1.6 h,术中平均出血量275 m 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个,住院时间为6~15 d,平均8.5 d。无中转开胸。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83.3%,无死亡病例。结论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腹壁小切口辅助微创根治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在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接受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其中11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single-utility incision total endoscopy McKeown esophagectomy,sTEME),29例行三孔胸腔镜腹部开放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hree-port thorac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tomy McKeown esophagectomy,tTLME),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胸部手术时间、胸部术中出血量及胸部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E组的腹部手术时间较tTLME组长(P<0.05),腹部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指数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tTLME组(P<0.05).两组腹部淋巴结清扫数、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淋巴结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可行,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1月经胸腔镜下切除食管癌患者9例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周到细致的护理,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5 d,比传统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加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加强营养;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加强术前的健康教育。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胸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的情况;并做好胸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以及鼻肠营养管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的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术后饮食和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监护。对患者术后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相较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肿瘤科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及胸腔镜组,每组各5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胸腔镜组使用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中指标,减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及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其恢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恢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留置胸引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加快,住院时间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的临床经验。方法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4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病变部位: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癌32例,下段癌6例;病理类型为鳞癌39例,腺癌1例。在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及清扫淋巴结,在腹腔镜下游离胃,经胸骨后隧道上提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结果3例因胸腔粘连,1例因肿瘤明显外侵而胸部中转辅助小切口,腹部无中转开腹。全组手术时间240~320min,平均270min,胸腔镜时间45~90min,平均60min,腹腔镜时间45~9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150~300ml,平均200ml。淋巴结切除8~20枚,平均11.8枚。术后住院10~13d,平均11d。术中无出血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6例(术后第8~14天),经伤口换药均能痊愈;术后无乳糜胸、肺部感染、肺功能不全。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例,Ⅱ期34例,Ⅲ期5例。随访患者39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3个月。结论按照此设计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创伤及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常规开胸手术组(30例)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组(23例),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比常规开胸手术组延长,但术中失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均较常规手术组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ICU监护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生活质量总分(88.78±1.42)分;同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3%,生活质量总分(75.68±1.5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更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运芳钦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79-18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微创外科治疗食管癌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30例食管胸上、中、下段癌采用胸腔镜下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微创外科治疗食管癌及50例随机抽出食管癌开胸手术的对比。结果: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在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比开胸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更适应中早期病变,创伤小、疼痛轻、术后生存质量高,对推广微创外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殷勇 《吉林医学》2014,(21):4684-4685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组)50例和对照组(颈胸腹径路三切口根治术组)5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成功率、扫清淋巴结数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扫清淋巴结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此设计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明显减小创伤及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9月护理配合经胸腔镜下切除食管癌患者62例手术中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周到细致的术中护理,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也无中转开胸手术,平均住院18天.结论:加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监护,可明显提高手术中的安全性,减轻手术创伤,从而提高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