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雷米普利预防脑卒中:随机双盲试验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雷米普利 (ramipril)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试验设计 :随机对照 2× 2析因设计。组织 :19个国家的 2 67家医院。入选者 :92 97例患者 ,均有血管疾病或合并有一个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 ,随访 4 5年。其为HOPE试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观察指标 :脑卒中 (有条件时 ,由CT或MRI证实 )、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认知功能障碍。在患者入选时、2年时及终点时记录血压。结果 :应用雷米普利使血压轻度下降 (平均收缩压降低 3 8mmHg,舒张压降低 2 8mmHg)。应用雷米普利组比安慰剂组脑卒中相对危险度下降 3 2 % (15 6比 2 2 6) ,致死性脑卒中下降 5 1%(17比 44 )。不管患者的基线血压水平高低、是否应用其他药物 ,以及有无脑卒中史、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压 ,应用雷米普利受益是一致的。雷米普利组大脑认知或功能障碍者明显少于安慰剂组。结论 :雷米普利尽管使血压轻度降低 ,却使高危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与安慰剂或标准剂量阿替洛尔相比,在慢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雷诺嗪治疗是否能改善运动诱发的心绞痛和心肌缺血,并评价了其在静息时及运动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本试验中有症状性活动受限的158例患者,停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并随机进入一个双盲、三周期的交叉研究,雷诺嗪(400m g瞬时释放,3次/d)、阿替洛尔(每日100m g)或安慰剂,分别治疗1周。在每一治疗周期结束时进行运动试验。与安慰剂相比,应用雷诺嗪或阿替洛尔治疗在所有3次运动终点上所产生的改善作用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与阿替洛尔治疗相比,雷诺嗪治疗可引起总运动时程…  相似文献   

3.
印建荣  李东野 《现代医学》2012,40(3):272-275
目的:研究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血压脉动指数的因素。方法:选择215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经右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同步记录升主动脉、肱动脉及桡动脉血压参数,并计算相关脉动指数,结合年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超声心动图等参数,研究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的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心脉动指数、中心脉压、肱动脉脉压、肱动脉脉动指数、射血分数均与Gensini积分相关(P<0.05),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主要与年龄和女性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414,P=0.01)和肱动脉脉动指数(β=0.287,P=0.04)对冠心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结论:动脉内肱动脉血压脉动指数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氟伐他汀对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的作用。方法 :应用随机、交叉设计的方法 ,纯收缩期高血压 I级 2 6例接受 3个月氟伐他汀 (2 0 mg/d)治疗和 3个月安慰剂。采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与安慰剂相比 ,氟伐他汀能明显提高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氟伐他汀 vs安慰剂 :6 .32± 0 .71vs2 .96± 0 .32 ,P<0 .0 5 )。氟伐他汀亦能明显降低肱动脉收缩压 (14 8± 2 mm Hg vs15 4± 3mm Hg,P<0 .0 5 )及肱动脉舒张压 (78± 2 mm Hg vs81± 3mm Hg,P<0 .0 5 )。结论 :降脂治疗能改善血脂正常的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减小肱动脉收缩压(S)、舒张压(D)和平均(M)血压(BP)分别升高时的左心室重量(LVM)。实际上,从中心动脉到外周动脉的MBP和DBP均无改变,而SBP和脉压(PP)却明显升高。本试验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治疗导致的LVM改变是否与中心或上肢动脉SBP、PP优先相关。设计:从469例接受随机双盲试验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46例进行培哚普利(2mg)和吲达帕胺(0.625mg)联合用药与阿替洛尔(50mg,1片/d)的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治疗1年前和1年后146例的LVM(超声心动图)及其中52例的中心(颈动脉)BP和反射波计时(张力测量法)。结…  相似文献   

6.
阿替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阿替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5 0例择期手术病人 (ASA ~ 级 )随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安慰剂组。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ST段变化情况 ,并测定术后 1 h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的浓度。结果 :心电 Holter显示两组病人术前及术中组间相比 ,心肌缺血无差异 (P>0 .0 5 ) ,术后阿替洛尔组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 .0 5 ) ;c Tn I的浓度测定也表明 ,术中阿替洛尔组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低于安慰剂组 (P<0 .0 5 )。结论 :阿替洛尔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肌缺血 ,减轻术中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血管紧张素Ⅱ一型(AT1)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及其厄贝沙坦同氢氯噻嗪的复方片剂,观察其在降血压的同时,对交感活性的影响及对血管顺应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平行分组、活性药物对照的双盲(双模拟法)试验方法,对36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并应用美国PULSEMETRIC公司的肱动脉无创血流动力学测定仪检测患者在服用AT1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及其厄贝沙坦同氢氯噻嗪的复方片剂治疗前后,对交感应激状态下血压及动脉功能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在分别服用药物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脉压下降.同时两组患者系统动脉顺应性、肱动脉顺应性和肱动脉扩张性均明显改善.其中复方片剂对于小动脉顺应性及肱动脉扩张性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2)高血压患者经握力试验激活交感神经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相应的增加,脉压增加;同时系统动脉顺应性、肱动脉顺应性及肱动脉扩张性均有明显的下降.经两组药物治疗8周后,未能控制经握力应激交感激活实验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3)治疗8周后,交感应激仍使两组患者的系统动脉顺应性和肱动脉顺应性,以及肱动脉扩张性明显下降.复方片剂组系统动脉顺应性的降低更加明显.这与握力实验后本组患者收缩压和脉压的明显升高相符合.结论:厄贝沙坦单剂及复方片剂治疗8周,在使血压和脉压降低的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系统动脉顺应性、肱动脉顺应性和肱动脉扩张性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两组药物均不能使应激状态时由交感活性增高所导致的血压、脉压增高和动脉功能的损害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为时8周的氨氯地平、雷米普利或替米沙坦治疗对高血压患者24h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经安慰剂洗脱后,57例患者参与了这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记设计试验,治疗采用氨氯地平(5m g/d服用4周,随后改为10m g/d服用4周;n=22)、雷米普利(2.5m g/d服用1周,而后5.0m g/d服用3周,然后10m g/d服用4周;n=17)或替米沙坦(80m g/d服用8周;n=18)。以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以及心率变异性(H RV)频谱分析来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结果:24h动态血压、血浆NE和H RV都证实了在高血压患者中存在特征性的昼夜节律。白天可观察到SBP、DBP、…  相似文献   

9.
目的:细胞因子白介素(IL)-1介导啮齿类动物的缺血性脑损伤。内源性、高选择的IL-1受体拮抗剂(IL-1ra)在一定程度上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一过性脑缺血时,外周或延迟使用IL-1ra可使细胞死亡显著减少。本研究首次报道应用重组人IL-1ra(rhIL-1ra)治疗急性卒中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急性卒中发病6h内的患者,随机给予rhIL-1ra或安慰剂对照治疗。在60s的时间内给予起始剂量100m g静脉注射,在随后的72h给予2m g/(kg·h)输注的试验性治疗。记录3个月的副作用及严重副作用发生情况,连续采集3个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冠状动脉循环或肱动脉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已经被发现与心血管事件的高发生率有关。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人类小阻力动脉内皮功能障碍预测作用的资料。设计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0例受试者,包括10例血压正常者、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10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和13例血压正常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臀部或前腹壁皮下脂肪的活组织检查。小阻力动脉被切开用等长肌动描记器记录仔细研究,并且评价血管在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预收缩后,对乙酰胆碱(10-9~10-5m ol/L,内皮…  相似文献   

11.
刘俊明  黄文军  谢伟  李科  邹琦  赵亮  窦清惠  王明建 《医学综述》2009,15(13):2055-2059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程度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肱动脉内径,探讨冠心病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关系,以期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化,定量化指导。方法选取在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造影正常组28例;冠心病组78例。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内经、加压后30、60s的内径值。结果冠心病组与造影正常组基本资料均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压后30、60s的内径值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加压后30s冠心病的危险分层中的单支、双支、多支病变均有相关性(P<0.05)。冠心病患者肱动脉三种状态下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吸烟三级、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肱动脉三种状态下的平均血流速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冠心病组与吸烟1、2级、载脂蛋白及高胆固醇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增加,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的危险性亦增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越重吸烟级别、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值越大,高密度脂蛋白越低;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方法能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测量其平卧位时健侧肢体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采用自身配对方法,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肱动脉血压显著低于足背动脉血压(P<0.01).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重型脑损伤后测量肱动脉血压困难时,可测足背动脉血压,并根据回归方程推算肱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13.
背景:利钠肽的分泌与心壁应力有关,且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因此,本研究中比较了分别用氯沙坦和阿替洛尔降低血压对N末端心房利钠肽前体(Nt-proANP)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不同作用。方法:从LIFE研究中选择患高血压且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大的183例患者,在安慰剂治疗两周后以及随机接受基于氯沙坦或阿替洛尔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1、2、4、6、12、24、36及48个月后,测量血压并采用免疫法测定血清Nt-proANP和Nt-proBNP。结果:两个治疗组间任何一个时间点的BP均无显著性差异。氯沙坦治疗组患者的Nt-proANP中位水平在整…  相似文献   

14.
黄燕苹  陈加俊  贾杰  孙莉莉 《吉林医学》2010,(25):4277-428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探讨FM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治疗效果评估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07~2009年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利用超声检测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肱动脉FMD,颈动脉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肱动脉FM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②有颈动脉斑块形成者肱动脉FMD较IMT增厚者降低,二者存在差异。③有偏侧肢体瘫痪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双侧肱动脉FM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急性脑梗死患者FMD明显受损,并且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加重。②临床上肱动脉FMD检测可以评估血管的功能改变,而颈部血管超声测量反映的是血管的形态学改变,二者可互为补充来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③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不会影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等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计划 ,完成本临床试验计划要求的有效病例共 4 0例 ,其中纳洛酮组 2 0例 ,安慰剂组 2 0例。比较纳洛酮和生理盐水安慰剂的疗效差异。受试患者均接受为期 10d的随机分组治疗和至少 1个月的随访。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和一些重要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趋势 ,并记录随访 1个月结束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状况 ,全部试验结束后进行揭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洛酮组患者GCS评分 (伤后第 10d)和血压、心律和呼吸异常改善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纳洛酮组死亡率为 0 % ,安慰剂组为 5 %。随访第 1个月结束时 ,纳洛酮组的GOS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试验过程中发现 1例表现出一般药物难以控制的躁动 ,可能与纳洛酮的应用有关。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 ,应用中等剂量纳洛酮可以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后的血压心律呼吸异常 ,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率 ,并有助于早期意识恢复和康复期的神经功能恢复。中等剂量的静脉滴注纳洛酮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左右侧肱动脉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大学生左右侧肱动脉压有无差异 ,为大学生体检及临床血压测量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得本校 98、99年级本科学生共 40 8人 ,其中男 2 2 0人 ,女 188人。用上海医疗设备厂生产的GB30 5 3-93汞柱台式血压计 ,按标准方法固定专人测量左右侧肱动脉血压。结果 :将测得的左右侧肱动脉血压的数值通过χ2 检验、t检验和配对资料t检验 ,其P值均大于 0 0 5。结论 :左右侧肱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肱动脉剪应力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结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探讨在体肱动脉剪应力对肱动脉内皮的功能与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各40例,采用高频超声测算肱动脉最大壁面剪应力(τp)及平均壁面剪应力(τm),测量肱动脉内中膜(IMT),同时测定血管反应性充血扩张度(FMD%),分析τm与IMT、内皮功能受损的相关关系。结果内皮功能受损、肱动脉IMT增厚的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肱动脉τp与及τm均显著减小(P<0.01)。τp、τm与IMT呈明显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76与-0.58,P均<0.001),τp、τm与FMD%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与0.64,P值均<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了τm减低对于肱动脉血管内皮结构及内皮功能改变的慢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化吡斯的明对冠心病患者运动期间的急性作用。设计: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机构:在运动试验室评估门诊患者。患者:15例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患者。干预措施:根据个体化方案进行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共3d。第1天让受试者适应设备、确定最大耐受运动量及确定存在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其他两天口服吡斯的明45mg或安慰剂2h后进行运动试验。所有患者试验期间继续原有药物治疗。主要观察指标:运动期间心率血压乘积和氧耗量。结果:吡斯的明可抑制次极量运动的变时作用(P=0.001),延缓心肌缺血发作,安慰剂组与…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末期,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溶栓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获得很大成绩,存活率明显增加。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西方国家全面开展了对AMI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其作用。其中开始于1989年的AIRE和AIREX试验是应用雷米普利(Ramipril)或安慰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背景:阿替洛尔是临床上一种最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也常在高血压随机临床试验中被用作参照药物。然而,有疑问的是阿替洛尔是否是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最佳参照药物。因此,本文系统回顾阿替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M ED LIN E、相关参考书以及与在高血压方面有建树的研究者交流来确定报告。同时包括评估阿替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确定了4个比较阿替洛尔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的研究,以及5个比较阿替洛尔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尽管降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