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综合性非药物干预效果,为老年失智的社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江宁路街道社区老年人(年龄≥60岁)中,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120名老年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12周的综合干预训练,由认知训练、有氧锻炼、放松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功能训练、休闲娱乐、健康自我管理所组成的一种综合性干预训练方法;对照组不安排干预训练。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 CA)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定向力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认知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非药物干预可以部分改善或维护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能够有效地控制老年失智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老年失智是老年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晚期患者对家庭和社会均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照料压力。该文从项目的管理架构、干预设计、干预内容和环境设施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静安区老年失智非药物干预模式,为探索老年失智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关联因素,并对城乡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进行比较。【方法】于2010—2014年,对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地区和密云县高岭镇社区≥60岁的老年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MSE)方法筛查认知功能。【结果】共纳入4 499名(其中男性1 815名,女性2 684名)社区老年人,年龄在60~95岁之间。相对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吸烟(22.8%)、饮酒(43.1%)比例较高。老年人群MMSE平均分为24.3±5.4(0~30),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21.8%,农村老年人MMSE得分均分低于城市人群(22.0±5.7,26.9±3.7,P0.00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27.2%,15.7%,P0.001)。女性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高于男性(P0.001);不同年龄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_(趋势)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低、缺乏体育锻炼、有老年失智家族史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所调查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年龄、女性、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族史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分析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16个居委会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筛查,收集7 608名老年人人口学资料和认知功能数据,分析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7 608名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70.12±8.56)岁(60~99),社区老年人8条目痴呆筛查问卷(AD8)平均得分为(0.79±1.71),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 CA)平均得分为(25.29±5.16)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平均得分为(26.79±4.20),上述三种量表测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为16.7%、39.6%、32.1%。女性、高龄、文化水平低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P0.01)。AD8、Mo CA、MMSE三种评估量表具有关联性(P0.01)。【结论】上海江宁路街道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较高,痴呆将对老年人群造成巨大威胁,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痴呆带来的老龄化危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老年失智的患病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松江区≥6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信息,使用记忆障碍筛查量表(AD-8)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老年失智患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4 045份,老年失智患者173例,检出率为4.2%,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加(χ_(趋势)~2=187.373,P=0.000)。女性失智检出率高于男性(4.8%,3.4%,χ~2=5.019,P=0.025)。不同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生活方式,其老年失智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老年失智检出率高于无脑卒中者(χ~2=17.461,P=0.000),其他慢性病未见与老年失智患病率有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脑卒中(中风)是老年人失智的危险因素。【结论】与老年失智患病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及锻炼和读书看报等,可通过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积极预防老年失智的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减轻该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管理对冠心病空巢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70例,均为空巢老年人,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社区随访管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主动性、服药准确性、服药态度及药物知识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随访管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空巢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支持现状,为社区照护与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00名社区在册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现况调查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ADL筛查发现,功能有明显障碍者为34.25%,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间有差异(P<0.01)。共患多种慢性躯体疾病者ADL功能受损增多;社会支持评定总得分为(31.81±3.82)、客观支持得分为(7.10±2.09)、主观支持得分为(16.81±2.74)、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7.84±2.07),低于社区一般老年人群(P<0.01),不同居住状况者社会支持评定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题小组讨论印证了上述调查结果。【结论】社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严重、社会支持评定结果低,应重视这些脆弱人群的日常生活功能的维护和康复,并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专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分别对早产儿系统管理和干预,探索实施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有效模式。【方法】分别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卢湾区妇幼保健院定期随访早产儿共90例。每次随访对早产儿行发育评估、给予家长针对性干预指导、记录家长的依从性。统计依从性和失访率,比较不同模式下早期干预参与率的差异。【结果】专科模式管理的早产儿失访率较高(39.4%),社区模式失访率较低(12.5%),两种模式失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失访和家长依从性、双亲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家长依从性和双亲文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失访原因以家长认为"没必要随访"最多,占总失访数的34.5%;其次为"居住距离远"、"去了外地"和"太忙没时间随访"。【结论】依托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社区早期干预模式更有效,失访率较低,管理更系统;但还存在参与率较低、家长不重视随访干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海某社区老年人干眼的患病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调查某社区老年干眼的患病情况,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DVI)对600例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QL)进行评价。【结果】在被抽取的600人中,诊断干眼的患者413人,占68.8%。干眼患者的全面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尤其在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精神健康(MH)、活力(VT)方面较为突出。上述结果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社区老年干眼患病率高,干眼对老年人生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重视干眼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制订合理治疗方案以使其得到最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建立健全上海失能失智老人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的视角,通过政策分析、实证研究和归纳梳理,对老年群体,尤其是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发现不同生物学特性的老年群体在"医养结合"上门服务项目的选择偏好上存在差异。方法:选取共建合作关系的老龄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或机构的服务对象共401人开展调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对筛选出的6类23个服务项目:(1)失能失智老人(80.7%)比健康高龄老人(62.5%)、健康低龄老人(51.0%)对上门照护服务的需求更强烈(P=0.000);(2)失能失智老人(32.6%)比健康高龄老人(25.0%)、健康低龄老人(11.0%)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比例更高(P=0.000);(3)在医疗类、家政类、清洁类、生活类、移动类、看护类服务项目方面,健康低龄老人、健康高龄老人的需求相较于失能失智老人更高(P值均小于0.05)。结论: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实现老年群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标,公立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是在医养结合的服务主体,需要有效配合、有序衔接、有机整合。建立健全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生活品质相适应的失能失智老人健康服务保障体系,以家庭医生签约制为基础,做好健康守门人;以互联网医疗为驱动引擎,做强线上联络人;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依托,做好专业吹哨人;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发展方向,做实行业局内人,为老年人提供从专业医疗康复护理到生活照护等全方位、全流程的医养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厦门市870例0~18个月儿童的肥胖及超重现状,并对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进而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厦门市6个区随机选取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院)所服务的婴幼儿,并且根据人数配比分为干预组(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对照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的婴幼儿各870人。 【结果】 通过BMI评价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儿童均呈现较高的肥胖超重发生率,对照组的超重发生率(12.6%)较高,但是肥胖发生率极低(仅有0.5%)。而通过WFH评价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均呈现较高的超重发生率;两组儿童超重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肥胖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有一点下降趋势(从出生时的5.4%降到18月龄时的2.6%),对照组趋于平稳。 【结论】 监测数据显示18个月来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之间的肥胖超重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基线数据显示干预组的肥胖超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干预组的肥胖超重发生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说明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干预模式,控制和减少伤害发生。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社区4所幼儿园儿童为干预对象;建立持续性伤害主动监测;采用“4E”干预模式开展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1.82%下降至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比较,跌倒(坠落)伤、挤压伤、切割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4E”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失独老人(独生子女意外亡故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龙华街道社区失独老人84例,采用中国版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4例失独老人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总分为(62.82±5.52)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得分(3.60±1.17),对健康的担心得分(7.96±1.76),精力(13.45±2.09),忧郁或愉快的心境(13.00±1.59),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9.35±1.59),松弛和紧张(15.46±2.35)。影响失独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因素有文化程度(P<0.01)、医疗费用支出(P<0.01)、孩子离世年龄(P=0.04)、有否参加社会活动(P=0.03)。【结论】社区失独老人总体幸福感状况较低,有必要采取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帮助此类老人走出心理阴影,促其积极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析"以医助养"模式对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探索和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选择徐汇区虹梅街道怡桂苑居委60岁及以上全部老年人264人,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患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共152人,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通过以家庭医生团队全程参与帮助指导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为主,家庭和社区支持为辅的健康促进模式,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常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对比干预前后老年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幸福度、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得分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情况。结果干预前后老年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幸福度、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得分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医助养"的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开展社区老年人全科医学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筛查、老年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功能评估、周期体检和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黄岗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9.7%。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状况、遗传、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保险等。结论社区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应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全科医学保健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同时为社会和家庭节约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本地户籍老年人口共计5 199例伤害死亡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口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59.37/10万。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上升。意外跌落是静安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占伤害总死亡数的53.30%。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特点不同。结论 伤害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老年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历程,分析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设想,为试点工作在全市推广与深化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云管理APP,采集并分析上海市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相关数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对知情人进行访谈。【结果】上海市全部2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启动了"1+1+1"签约服务试点,签约居民超过3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65.80%;为签约居民开具延伸处方超过91万张;签约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为74.69%,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近70%,在签约社区就诊达53.84%。【结论】签约试点进展良好,但仍然存在各社区试点进度不一、就诊频次过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性受限及供给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从试点推广、落实服务举措、夯实运行机制、借助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获取城市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需求数据。结果山东省城市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总需求处于较低水平(2.38±0.46),老年人对疾病预防的需求(2.44±0.49)高于健康促进(2.39±0.57)和疾病护理(2.32±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具体项目来看,需求较高的分别为定期体检(98.3%),一般疾病护理(88.1%),建立健康档案(86.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城市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总需求的因素为社区护理知晓情况、健康状况自评、两周患病、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年医疗支出和日常生活中身体功能(P0.05)。结论山东省城市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总需求较低,但仍有部分服务项目需求较高。各级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应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考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完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合微信群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设计。选取上海市迎博社区卫生中心管理的癌症患者作为团体干预组(n=54),北蔡社区管理的癌症患者作为常规随访组(n=56)。对团体干预组进行每周一次的干预,共计6次面对面(每次120 min)和15次微信群交流(每次30 min);常规随访组仅提供学习材料和定期电话随访。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基线和21次干预后测评,比较干预前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变化,并与常规随访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1周团体干预结束测评时,团体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基线,整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认知功能高于基线,常规随访组的SDS得分低于基线(均P0.05);其余各项得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合网络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社区癌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减轻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的抑郁症状,为探讨社区层面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普查的方式调查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的抑郁情况。【结果】社区残疾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7.55%,其中以轻度为主38.79%。【结论】该社区残疾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在提供康复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