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影响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量化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38例,内科综合治疗相似并加用ALSS治疗(PE+CHDF),收集ALSS治疗术前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结果 早、中、晚期患者好转率分别为81.3%、70.4%和37.1%,早、中期好转率与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正确判断率为86.5%,恶化组正确判断率为93.3%,合计正确判断率为88.9%。结论 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血白细胞数、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影响ALS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五个主要因素,ALSS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比较血浆置换(PE)和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CHDF)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血浆置换(PE)为A组59例,中期28例,晚期31例。血浆置换联合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PE CHDF)为B组86例,中期39例,晚期47例。两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两组病例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清除率、总胆红素反弹率及预后等,B组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电解质变化。结果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有影响意义的因素为治疗方法(P<0.05)、治疗前的诊断(病情轻重)(P<0.05),两者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16,0.043。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与预后之间进行等级相关分析,两者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324(P<0.05),治愈或好转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均值为(31.88±21.07)%,自动出院或转肝移植或死亡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均值为(45.17±22.65)%。在两组各诊断的构成比相当(即病情相当)的情况下,A,B组总胆红素清除率为(39.73±12.64)%,(38.05±9.89)%,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6);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分别(45.22±20.23)%,(31.03±19.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能有效改善肝性脑病、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血肌酐水平。B组有效率70.93%优于A组有效率50.84%。结论人工肝治疗后,对总胆红素反弹率有影响意义的因素为治疗方法、治疗前的诊断(病情轻中重),可以通过总胆红素反弹率初步推测患者的预后,PE CHDF联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CHDF(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 ) +PE(血浆置换 )治疗时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 5 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其中并发低钾血症 2 1例 ,低钠血症 2 0例 ,低氯血症 2 7例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日产 KM- 880 0血浆交换仪并联用JUN- 5 0 0血液透析滤过仪进行人工肝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 K+ 、Na+ 、Cl-、HCO3-、Ca+ + 的变化情况。结果 :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 K+ 、Na+ 、Cl-水平有明显差异 (P<0 .0 5 ) ,HCO3 -、Ca+ + 水平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CHDF+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 ,保持内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4.
林锋  吴彪  邱平  李晖  贾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30-223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13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7例患者中,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8例,中期患者29例,晚期患者10倒,均应用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中,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5例,中期患者27例,晚期患者12例慢性经内科综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rrA)。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缓解,上述结果恢复者判断为治疗有效,反之为无效。其有效率用χ^2检验。结果67例治疗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和血浆置换治疗有效率为61.2%,64例对照组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有效率39.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组中,早期28例患者治疗有效率67.8%,晚期1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30%患者治疗有效率67.8%,凝血酶原活动度〈20%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2.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和内科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患者。血浆置换加内科综合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较好,晚期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高通量血液透析串连血液灌流(HDF HP)、连续肾替代串连血浆置换或串连血液灌流(CRRT PE、HP)、血浆滤过吸附(PFA)等,对19例重型肝炎、肝脏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例(3/19,15.8%);好转8例(8/19,24.1%);无效2例(2/9,10.5%);死亡6例(6/19,31.6%)。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型肝炎近期有效,但远期疗效仍较差,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PDF)模式及人工肝血浆置换(PE)+血液滤过透析(CHDF)模式在晚期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肝衰竭晚期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PDF治疗,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PE+CHDF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肝功能生化的改善情况及对临床治疗3个月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生化治疗比较无差别(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较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3个月死亡率相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PE+CHDF治疗与配合PDF治疗相比,能获得更好的肾功能改善及脱水效果,相近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但在节约治疗时间及治疗成本的控制方面PDF更有优势。两组患者3个月病死率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重型肝炎病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ET)、细胞因子等变化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病人耐受情况: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应用PE疗效的效果;对照组42例病人仅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病人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CHE、PAT显著上升(P〈0.01);ET、TNFα、IL-8、SIL-2R明显降低,IL-10显著升高而IL-2水平无变化;重型肝炎早、中、晚期应用PE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3%、70%、19%;人工肝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52.1%,显著高于对照组(33.3%,P〈0.01)。结论PE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早、中期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E)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HDF)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2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38例)采用PE+综合内科治疗,B组(42例)采用PE+CHDF+综合内科治疗,C组(40例)采用综合内科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变化及近期生存率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A组(68.4%)和C组(52.5%)(P<0.01)。治疗后三组患者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B组改善程度最大(P<0.01),而A组改善程度较C组明显(P<0.01)。B组症状改善率为100.0%,明显高于A组(73.7%)和C组(45.0%)(P<0.01)。B组患者生存率为78.6%,明显高于A组(47.6%)和C组(35.0%)(P<0.01)。结论 PE联合CHDF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肝肾功能,提高近期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9例重症肝炎应用血浆置换(PE)、血液滤过(HDF)、人工肝进行治疗11次。结果:9例患,经不同次数的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治疗,血胆红素下降50%,凝血时间缩短、治愈5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可显改善急慢性重型肝衰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存活率,是挽救患生命的一种安全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常规。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治愈好转率达84.4%,慢性重型肝炎早期治愈好转达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肝性脑病清醒率75%。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未出现致死性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林  胡容  张鸿  张人风  陈莉  王亚娟  王丽 《四川医学》2010,31(8):1108-1110
目的评估目前临床开展的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507例,其中内科综合治疗124例,人工肝治疗组383例,结果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时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72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72h黄疸(TB)均存在不同程度反弹(P〈0.05)。不同术式人工肝对不同类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远低于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P〈0.05)。对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远期疗效,早期存活率为88.3%,较中期及晚期高(P〈0.05),晚期疗效最差为37.5%(P〈0.05)。进行人工肝的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高于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P〈0.05)。2次及以上人工肝治疗患者存活率高于1次人工肝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急性重型肝炎及早期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7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266例次,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等情况及存活率。结果7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存活率为62.3%(48/77),其中早期87.9%,中期47.8%,晚期7.7%,患者耐受性好。结论血浆置换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宜早期进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9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PE治疗,用SPSS软件分析治疗次数、年龄、发病基础、并发症、生化指标等各因素对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结果治愈好转67例,有效率61.47%;PE的次数以3次为宜,随着次数增加,疗效无明显提高;年龄越大,疗效越差;早期、中期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P<0.01);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重型肝炎者有效率只有41.38%,低于携带者和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重肝者(P<0.05);治疗前并发症越多,疗效越差;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总胆固醇(TC)、胆碱酯酶活力(CHE)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的程度与PE的疗效有关(P<0.05)。结论PE为重型肝炎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大大提高了疗效,但应把握治疗时机和治疗次数,及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肝炎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疗法对重症肝炎预后及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电解质(K 、Na 、Cl-)等影响。方法PE组在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PE疗法。常规消毒后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留置双腔导管固定,建立血液通路。PE每次交换同型血浆2500~3000ml。每例治疗1~4(2.6±1.4)次。结果PE组82例,存活57例,存活率69.51%;对照组82例,存活33例,存活率40.24%;PE组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E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SB)、血氨(NH3)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ALB)、PT、PTA明显上升(P<0.01)。PE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30d比较,SB、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下降,ALB、PTA明显上升(P<0.01)。而血清电解质(K 、Na 、Cl-)、BUN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E疗法可提高重症肝炎患者的存活率,降低SB,提高ALB及PTA,从而为重肝患者肝细胞再生和肝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邱平  林锋  贾杰  曾丽花  李晖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12-413,47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治疗时期和临床疗效。方法47例重型肝炎为治疗组,应用ALSS治疗;94例重型肝炎为对照组,仅用综合疗法治疗。结果经ALSS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总治愈好转率为59.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42%(P<0.05);而早、中期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为100.00%,与对照组(51.66%)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但晚期重型肝炎中,ALSS治愈好转率为20.83%,对照组为6.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1)。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在早、中期重型肝炎进行ALSS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塘沽传染病医院76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和乙肝病毒-DNA(HBV-DNA)滴度的改变,以及1个月的死亡率。结果PE联合基础治疗,其中毒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降低HBV-DNA载量,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PE联合内科基础治疗既可以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减轻异常的免疫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又可以快速降低患者的血清病毒载量,是一种值得更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各期存活率。 [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PT、PTA等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早、中期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PA)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时机、可行性。方法将8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并及时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有关实验室检查。对照组只给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TBil、EhT、PTA、NH,改善明显(P〈0.01),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血浆置换疗效好,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