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邹林洪  胡丹  张琳林  彭春  戴红卫 《重庆医学》2016,(31):4334-4336
目的 研究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调节系统与大鼠慢性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采用结扎丝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进行研究,对比观察OPG、RANKL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及破骨细胞计数结果.结果 在第56天时破骨细胞数量达到峰值,实验组从第7天开始RANKL蛋白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从第14天开始实验组细胞表面OPG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RANKL/OPG比值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 OPG、RANKL和RANK参与了大鼠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活动,RANKL与OPG比例的失调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活化因子RANK在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及骨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实验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对照组为完全培养基培养;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实验组采用前期实验收集的骨吸收上清处理,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细胞OPG、RANKL、RANK的表达.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研究其吸收重建规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G、RANKL、RANK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MC3T3-E细胞经骨吸收上清处理7d后,OPG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29.636±5.652),对照组为(15.568±1.229),表达显著上调(P<0.01);但实验组RANKL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6.806±1.738),对照组为(18.082±2.732),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OPG/RANKL比值在上清处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LPS注射法成功制备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在牙槽骨吸收区域OPG水平较无骨吸收区域有所降低,RANKL的表达则相反.结论 OPG、RANKL、RANK参与了大鼠实验性骨吸收活动;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可能通过改变OPG与RANKL的比值,从而影响骨重建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的影响,探索六味地黄丸对牙周炎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6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钢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后,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六味地黄丸灌胃,对照组采用蒸馏水灌胃;并于灌药后8周处死动物,解剖上颌骨,制作3μm厚连续切片,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牙周组织中RANKL、OPG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采集图像,行灰度值分析,比较OPG和RANKL在糖尿病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灌药后8周,实验组的OPG灰度值比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RANKL灰度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的牙周组织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六味地黄丸对牙周炎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RANK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OPG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低氧诱导因子(HIF) -1α通路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耦联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出生2~3d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颅盖骨的成骨细胞与4~8周龄C57BL/6小鼠股骨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建立基因敲除小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共培养体系(野生型、HIF-1α-/-、Vhl-/-、HIF - 1α-/-/Vhl -/-共培养).采用RT-PCR技术检测成骨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mRNA和骨保护素(OPG) mRNA的表达以及破骨细胞中标志酶基因TRAP mRNA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溶骨形成的骨陷窝.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共培养比较,HIF-1α-/-共培养的成骨细胞中RANKL mRNA表达上调、OPG mRNA表达下调(均P<0.05),破骨细胞TRAP mRNA表达上调;Vhl-/-共培养和HIF-1α-/-/Vhl-/-共培养的成骨细胞中RANKL mRNA表达下调、OPG mRNA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破骨细胞TRAP mRNA表达下调;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成骨细胞中RANKL mRNA和OPG mRNA表达均逐渐减少,而破骨细胞TRAP mRNA表达均逐渐增加.甲苯胺蓝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共培养第9天,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出现;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骨吸收陷窝面积和深度逐渐增加;与野生型共培养比较,HIF-1α-/-共培养的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较大且较深,Vhl-/-和HIF-1α-/-/Vhl-/-共培养的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较小且较浅.结论 低氧/HIF-1α通路激活后,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功能;低氧/HIF-1α通路阻断后,成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高坤  镐英杰  张晖  裴福兴 《四川医学》2007,28(6):575-577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大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L)的表达,观察成骨细胞RANKL/OPG比值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合成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用Liopfectamin200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NKL的表达,筛选出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骨细胞的RANKL、OPG的表达,观察RANKL/OPG比例的变化,采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探讨转染后的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结果合成的4对siRNA中有一对可使大鼠成骨细胞的RANKL mRNA水平下降89%,蛋白表达下降76%;同时OPG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RANKL/OPG比例明显下调,破骨细胞的生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RNAi沉默RANKL基因表达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RANKL/OPG的比值,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低氧对大鼠骨髓细胞OPG,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洁  李雪雁  王鸣刚  李志忠  白孟海 《医学争鸣》2008,29(22):2029-2031
目的:探讨低氧对大鼠骨髓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护骨素(OPG)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3 mo龄雌性SD大鼠,处死后取其骨髓细胞进行缺氧培养,分为低氧1 d组(A)、低氧3 d组(B)、低氧7 d组(C)、低氧14 d组(D)和正常对照组(E).分别于培养后1,3,7,14 d提取培养细胞总RNA,RT-PCR半定量检测各组OPG,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低氧组骨髓细胞RANKL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B,C组上述改变最为显著.OPG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B,C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低氧可刺激大鼠骨髓细胞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而抑制OPG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对骨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益肾蠲痹组,分别经生理盐水和益肾蠲痹汤灌胃给药,获取含药血清;分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利用碱性磷酸酶和Van kossa染色鉴定成骨细胞,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将成骨和破骨细胞各分为4组:对照组、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低、中和高浓度组;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表达。 结果 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诱导成骨细胞OPG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97%(P=0.710)、122%(P=0.005)和155%(P<0.001),RANKL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81%(P<0.001)、63%(P<0.001)和53%(P<0.001),表明OPG和RANKL表达与含药血清浓度分别呈正、负相关;含药血清使破骨细胞RANK表达分别调节对照组的75%(P<0.001)、50%(P<0.001)和46%(P<0.001),表明RANK表达与含药血清剂量呈负相关。 结论 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通过调节OPG/RANKL/RANK信号轴可能在抗骨丢失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制剂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连续给药2周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牙槽骨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目(Tb.N);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对大鼠牙周组织进行破骨细胞计数;检测大鼠牙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乙酰化NF-κB p65(Ac-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牙槽骨表面不平整,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有较多骨吸收陷窝,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牙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构建兔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其龈下菌斑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与平原组的差异.方法 选取清洁级家兔40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下颌前牙,并给予高糖饮食;高原组置模拟海拔5000m的低压氧舱,每天缺氧23 h,持续饲养8周.8周后提取龈下菌斑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方法检测标本中6种牙周炎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Dor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斯坦纳菌(Bacterides forsythus,Bf)、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 ma denticola,Td)的检出率.结果 与平原实验组相比,高原实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可疑致病菌Pg、Bf Aa、Pi、Fn和Td在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实验组都可检出,其中高原实验组Fn的检出率80%高于平原实验组20%(P<0.05);平原实验组Pi的检出率70%高于高原实验组15% (P <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是牙周炎加重的主要原因,Fn与高原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Jiang M  Lü S  Wu L  Liu J  Cheng P  Ding G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82-228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对照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诱导组(使用30μg/L的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吡格列酮刺激组(在使用30 μg/L的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同时给予10μmol/L的吡格列酮刺激,持续至分化全程),待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以后进行破骨细胞染色、计数,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的mRNA表达量.结果 吡格列酮抑制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吡格列酮组的破骨细胞数目(176±58)个/cm2明显低于RANKL诱导组(322±74)个/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吡格列酮抑制单核细胞RAW264.7分化过程中RANK的mRNA表达量,对照组(1.13±0.26);吡格列酮组(2.16±0.74)明显低于RANKL诱导组(4.94±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吡格列酮抑制了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的分化,这可能与PPARγ激动剂下调了RANK的表达,进一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龈沟液和血清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探讨OPG和RANKL在2型糖尿病牙周炎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喂食高脂高糖、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分别建立单纯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并通过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牙周情况的检查,确认建模成功。第8周末检测龈沟液和血清中OPG和RANKL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牙周炎大鼠龈沟液OPG表达减少,RANKL表达增加(P<0.05);2型糖尿病大鼠龈沟液OPG表达减少,RANKL表达增加(P<0.05);血清中OPG、RANKL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OPG与RANKL的失衡可能是导致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全身因素的2型糖尿病可能造成宿主本身对牙周炎的高度易感性,加快OPG与RANKL的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慢性牙周炎性牙槽骨吸收过程中的作用,阐明铁离子及其相关调节蛋白在牙槽骨吸收中的重要生物学意义,以期为探索出有效地防治牙槽骨吸收的方法 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中铁离子、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水平,分析铁离子的含量与RANKL和OPG表达的相关性以及铁离子的含量与牙周炎性牙槽骨吸收的关系.结果 20例慢性牙周炎组受检牙GCF中铁离子、Hepcidin和RANKL的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OPG的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牙周炎组GCF中RANKL和OPG的浓度与该受检牙4项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无相关(P>0.05),铁离子浓度与Hepcidin浓度呈正相关(P<0.01),与RANKL浓度呈正相关(P<0.05),与OPG浓度无相关(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吸收与局部Hepcidin升高和发生铁过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ANKL和骨保护素(OPG)浓度变化与牙槽骨破坏的关系.方法:检查和分析健康组、牙周炎组、2型糖尿病组以及2型糖尿病佯牙周炎组患者血清RANKL和OPG的浓度、空腹血糖水平及牙周检查指数.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牙周炎组OPG显著降低,RANKL略增高,RANKL/OPG比值增高(P<0.05);糖尿病组OPG明显增高,RANKL几无变化,RANKL/OPG比值降低(P<0.05);糖尿病伴牙周炎组OPG明显增高,RANKL略增高,RANKL/OPG比值降低;与牙周炎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糖尿病伴牙周炎组OPG明显增高,RANKL/OPG比值降低(P<0.05);空腹血糖与临床附着丧失,OPG浓度呈正相关,与RANKL/OPG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和牙周炎引起RANKL/OPG比值呈现不同的变化,提示糖尿病与牙周炎骨破坏机制可能不同,糖尿病患者与牙周病患者OPG浓度变化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骨吸收可能还有未知的破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构建兔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其龈下菌斑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与平原组的差异。方法选取清洁级家兔40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下颌前牙,并给予高糖饮食;高原组置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氧舱,每天缺氧23 h,持续饲养8周。8周后提取龈下菌斑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方法检测标本中6种牙周炎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Dor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斯坦纳菌(Bacterides forsythus,Bf)、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的检出率。结果与平原实验组相比,高原实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可疑致病菌Pg、Bf、Aa、Pi、Fn和Td在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实验组都可检出,其中高原实验组Fn的检出率80%高于平原实验组20%(P<0.05);平原实验组Pi的检出率70%高于高原实验组15%(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是牙周炎加重的主要原因,Fn与高原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钟雯怡  武岐山  高丽  刘琪  陈芳  柴松宏 《重庆医学》2015,(14):1879-1881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RANKL、OPG蛋白表达的影响,为rhOPG应用于牙周炎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2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只健康大鼠作为健康组;其余20只作为实验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再将其分为实验对照组(n=10)和rhOPG组(n=10),rhOPG组大鼠于上颌第2磨牙牙周袋间隙局部注入10 mg/kg rhOPG治疗。实验对照组大鼠于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灭菌注射用水。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检测牙槽骨RANKL、OPG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牙槽骨OPG表达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NKL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对照组比较,rhOPG组大鼠牙槽骨组织OPG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RANKL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治疗后rhOPG组大鼠牙槽骨中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RANK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PG能调节牙周炎大鼠牙槽骨RANKL、OP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OPG/RANK/RANKL系统比较研究前肢畸形WHBE兔骨代谢特征。方法 取健康WHBE兔、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前肢畸型WHBE兔各10只,分为3组,标记为HWR、HJR和FMWR组。用X射线机所拍摄X-线片观察各组兔前肢尺桡部形状并测定平均灰度值;通过骨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对前肢骨组织进行微观形态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PG、RANKL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OPG/RANK/RANKL蛋白在血清和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HWR和HJR组比较,FMWR组兔前肢尺桡部呈异常弯曲状,骨皮质明显变薄,X-线片所示灰度值显著低于HWR组(P<0.05)。FMWR组兔在肝脏RANKL基因表达水平和RANKL/OPG mRNA比值(P<0.01),血清RANK、RANKL蛋白含量及RANKL/OPG比值(P<0.05, P<0.01),骨组织RANKL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及RANKL/OPG比值(P<0.05, P<0.01)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HWR组和HJR组。与HJR组比较,HWR组兔肝脏OPG和RANK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 P<0.01)。结论 前肢畸形WHBE兔存在骨质量下降、骨组织受损现象,RANKL/OPG比值明显升高,骨代谢紊乱是其骨骼发生畸形的主要原因。与日本大耳白兔在RANKL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品种差异可能是WHBE兔对前肢畸形易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鼠植骨气囊模型,观察在不同浓度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缓释体干预下气囊内组织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破坏素(OPG)表达情况。方法在大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大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植骨气囊模型大鼠分成5组:空白组、铬颗粒组、50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100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和200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各组分别用药处理,2周后取出囊腔内组织进行RANKL、OPG的Wester-blot、Rt-PCR检测,并对囊腔内骨片行TRAP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破骨细胞染色面积,进行药效评价。结果 RANKL、OPG在各组囊腔组织中均有表达。骨片破骨细胞染色面积、RANKL、OPG的Wester-blot和RT-PCR结果及RANKL/OPG值,在铬颗粒组中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在3个rhBMP-2缓释体干预组内,随着rhBMP-2缓释体浓度增高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白组和200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植骨气囊模型成功的模拟了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铬颗粒可以引起RANKL/OPG值升高,促进溶骨;rhBMP-2缓释体通过降低RANKL/OPG值,从而促进成骨、抑制骨吸收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成骨诱导条件下,探讨巴戟天水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原代大鼠MSCs,行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确定其成骨分化能力;使用0 (对照组)、10 g/L (M1组)及100 g/L (M2组)浓度的巴戟天水提取物处理MSCs细胞,在成骨诱导的条件下干预7 d,收集细胞培养液,并提取细胞的总RNA及总蛋白,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OPG/RANKL的分泌水平,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SCs的OPG/RANK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ALP和茜素红染色可见MSCs着色明显.M1处理组和M2处理组OPG/RANKL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分别为(29.0±6.3)%和(60.0±5.4)%;同时M1及M2组细胞培养液中OPG/RANKL的蛋白分泌水平分别较对照组上升(17.0±4.1)%和(39.0±6.4)%;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1组及M2组OPG/RANKL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上升(20.0±4.3)%和(35.0±4.3)%.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戟天水提取物可以提升MSCs细胞分泌的OPG/RANKL水平,改善骨质疏松患者OPG/RANKL比例失衡状况,这是巴戟天抗骨质疏松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