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案例中心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护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160名,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名.2组学生均使用同一教材,并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A组学生采用案例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B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A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成就感等方面的认可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将案例中心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40名麻醉专业规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名,实验组(A组)实施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B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组规培学员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A组规培学员的综合考试成绩高于B组(P<0.05),A组规培学员对教学模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麻醉科规培教学中效果突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宋卓  毕红霞  刘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75-175,189
目的 探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4届临床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进行成绩分析.结果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学生组(P<0.01).结论 引导型教学法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实习的7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BL教学法组)35名和B组(传统带教法组)35名,后将两组患者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实习积极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的良好率均高于B组,学习积极性也好于B组,而患者满意度也高于B组,经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BI。教学法较传统带教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网络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学院四年级学生A班和B班各255人,A班学生实施网络教学法,B班学生实施传统理论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践后,A班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B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考试成绩均较B班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网络化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眼科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法,可加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模拟病人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8级、2009级康复治疗专业两个班学生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B组采用模拟病人教学模式.采用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试成绩、综合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发现,两组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技能掌握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教学方式满意度B组高于A组.结论 模拟病人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广受欢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结合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162名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分为2组,实验组以PBL结合病例讨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PBL结合病例讨论教学模式比较满意,提高了自学能力、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分析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PBL结合病例讨论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来自于该校2014级临床专业的在校学生160名,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名学生.A组学生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B组学生采取传统诊断学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结果:A组学生的卷面病理分析题成绩和卷面总成绩均显著高于B组学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0例学生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能够提高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能力、能够提高查阅文献的能力、能够提高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交流沟通能力、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引导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消化课堂学习知识等认可比例均在85%以上.结论: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基础实施诊断学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对诊断学教学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普通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带教实践中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见习生分为PBL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30名.以胃十二指肠疾病为切入点,PBL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组以教师讲解、学生自由提问的教学方法.比较学习积极性、自我评价、对教学满意度、对普通外科的兴趣、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及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差异.结果 PBL组学习积极性、自我评价、对教学满意度及对胃肠科兴趣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PBL组为93.4±3.5,对应组为85.5±2.5(p<0.05).获取知识途径对照组仅为1~2个,PBL组为6~8个.结论 PBL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CBL教学法应用于本科医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探讨CBL其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的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专业四年级学生127名, 随机分为A (67人) 、B (60人) 2组, A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B组采用CBL教学法, 实施医学英语教学, 教学结束后, 2组学生接受笔试考核, 并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B组成绩高于A组 (P<0.05) , B组教学满意度高于A组 (P<0.05) .结论 CBL教学法可提高医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对泛在学习环境下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构建多元反馈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规培轮转的70名住院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名,对照组根据专题训练法开展住培教学,期间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必要的在线教学;实验组带教者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条件的深入分析与掌握,构造出基于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多元反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超声医学专科技术过程性考核成绩,使用教学评估问卷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认可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超声医学专科技术过程性考核中的常见超声技术掌握程度、诊断报告书写、文献分析作业及阅片成绩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学员对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多元反馈教学模式普遍满意,各项指标满意度均在80%以上,多项教学指标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多元反馈教学模式适应“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医学在线课程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6名本科护生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护生。对照组采用集体理论授课加集体操作演示授课的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护理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实施临床教学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总得分分别是(87.71±5.11)分、(78.47±6.24)分,观察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8.80±10.61),高于对照组护生总分(74.47±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为(62.83±7.07),高于对照组测评分(50.1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护生护理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师生参与情景体验及同伴分析讨论的过程,增加了师生互动,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成绩考核和学生问卷调查评价“微课”网络教学在显微骨科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11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8人)和对照组(58人),对于相同的临床骨科教学内容,分别采取网络“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在临床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考核,并自设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通过SPSS 23.0对考试结果进行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在经过微课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包括理论成绩[(94.86±3.73) vs. (91.03±4.02),t=-3.976,P=0.000]和临床操作成绩[(91.81±4.51) vs. (86.93±4.62),t=-5.999,P=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对教学方法有效性、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升临床学习积极性、系统建立临床思维、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5个项目的满意率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网络“微课”教学显著提升了显微骨科的临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仍要进一步完善微课教学内容和互动体系,达到更系统且长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梁海英 《吉林医学》2012,(5):1118-1119
目的:探讨目标反馈带教模式的理论和方法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目标反馈带教模式,对实习护士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教学。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对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与改进前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学生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和对教学的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反馈带教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及治疗(CPPT)教学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血液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9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观察组组采用CPPT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对理论课讲解、病例分析能力、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课时分配、细胞涂片识图能力、临床技能、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增强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CPPT教学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价值。 方法 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及答题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 结果 课程满意度问卷显示,实验组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沟通以及生生的合作,没有增加学习负担。从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以及综合性试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批判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习在精神病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预见习组在学习精神病学理论课程前一学期开始实施带教老师带领学生预见习、见习、实习全程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成绩和学生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导师制预见习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导师制预见习组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精神病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进入我院实习的五年制麻醉医学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观察组采取TSP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麻醉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学习的表现差异,并采用问卷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在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方面表现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传统麻醉科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表明,TSP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问诊查体搜集资料能力、提高麻醉方案制定思路、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升自己对于麻醉的信心、加深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等方面均有优势(P<0.05),而在对教学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教学可提升麻醉科临床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BL联合小讲课的教学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单元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某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病区轮转的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规培生、研究生、本科实习生共8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CBL+小讲课组(观察组)和小讲课组(对照组)。经1个月实习结束对两组实习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学员完成自我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师完成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学员年龄无差异,性别、学历构成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94.8±5.9分,临床操作中呼吸球囊的使用95.3±4.9分、无创呼吸机操作92.5±7.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动手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提升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6±3.3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的教师更喜欢CBL+小讲课的教学模式。结论CBL联合小讲课教学模式可以提高RICU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都更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眼视光应用型技术人才,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探索有效的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西安医学院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30人).在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对其进行实践教学,选取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2班作为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授课,通过比较两组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及实习带教老师评分,评价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及实习带教老师评价均优于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对照组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