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阐明天名精根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集野生天名精全株,处理得天名精根粉末,制备天名精根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其中主要成分;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eat-inactivated preparatio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pathogens,SAC)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或SAC刺激后RAW264.7细胞IL-1β、IL-6、TNF-αmRNA表达增加(P0.01),NF-κB蛋白与mRNA表达增加(P0.01);LPS刺激后TLR-4、MyD88 m RNA表达增加(P0.01,P0.05),SAC刺激后TLR-2、MyD88 m RNA表达增加(P0.01)。天名精根提取物干预后,与LPS组或SAC组比较,RAW264.7细胞IL-1β、IL-6、TNF-αmRNA表达减低(P0.01),同时NF-κB m 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也减低(P0.01);TLR-4和MyD88 m RNA表达明显低于LPS组(P0.01,P0.05),TLR-2和MyD88 mRNA表达表达明显低于SAC组(P0.01,P0.05)。[结论]天名精根提取物可以抑制由LPS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解脲脲原体(Uu)的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对人单核细胞(THP-1)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用Uu的LAMPs刺激人单核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和iNOS基因的表达,格氏试剂测定NO,ELISA法测定IL-1β、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Uu LAMPs通过激活NF-κB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iNOS,且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刺激人单核细胞产生NO,诱导表达前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NF-κB抑制剂PDTC可抑制NF-κB的激活、iNOS的表达及NO的产生。结论Uu LAMPs通过激活NF-κB途径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iNOS和前炎症因子,可能是产生某些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型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非整合素(sDC-SIGN)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200 ng/ml sDC-SIGN单独处理组、LPS单独刺激组、LPS刺激同时加1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和LPS刺激同时加2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和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状况。结果不同浓度的sDC-SIGN均可抑制LPS刺激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α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同时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且sDC-SIGN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呈依赖关系;研究结果亦显示,sDC-SIGN减弱LPS刺激THP-1细胞诱导ERK和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结论sDC-SIGN蛋白对LPS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应答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与NF-κB活化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调控炎症状态下单核细胞MCP-1表达与NF-κB活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辛伐他汀低、中、高浓度组,辛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浓度(1、5、10 μmol/L)辛伐他汀预孵2h与LPS组均加入LPS刺激24 h.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质蛋白IκBα、NF-κB p65、MCP-1水平与各组细胞核蛋白NF-κB P65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MCP-1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胞质蛋白与培养上清MCP-1增加;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PS所致人THP-1单核细胞胞质蛋白IκBα与NF-κB P65降低及核蛋白NF-κB P65增加.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MCP-1表达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而抑制NF-κB活化可能与其抑制IκBα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5.
Yao L  Xiao Y  Liu SP  Xu AM  Zhou ZG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19-3123
目的 探讨肥胖症及伴相关代谢紊乱患者血清对人源单核细胞(THP-1)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方法 分别用10例单纯性肥胖及伴不同代谢紊乱患者血清干预THP-1细胞株24、48 h后,测定THP-1细胞表面TLR4和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的表达水平及其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TLR4蛋白和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蛋白水平;RT-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 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 THP-1细胞表面TLR4、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的蛋白及TLR4 mRNA表达水平以及分泌IL-1β和TNF-α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P-1细胞表面TLR4、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蛋白及TLR4 mRNA表达水平以及分泌IL-1β和TNF-α的能力随肥胖症代谢紊乱组分的增加而增高,并随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正常对照组、单纯性肥胖组、肥胖伴高血糖组、肥胖伴血脂紊乱组以及肥胖伴3种代谢紊乱组血清孵育THP-1细胞48 h,TNF-α的浓度(ng/L)分别为(222±32)、(246±52)、(322±32)、(322±34)和(490±83),IL-1β(ng/L)分别为(94±19)、(133±19)、(174±22)、(180±30)、(279±38)(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不同组分代谢紊乱患者的血清可不同程度地诱导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伴代谢紊乱组分越多的肥胖患者的血清诱导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反复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诱导产生的内毒素耐受对该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1 μg/m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LPS或1 μg/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LPS刺激THP-1细胞24 h,洗脱后,分别采用相同LPS再刺激24 h,构建内毒素耐受模型?采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条件培养液中TNF-α和IL-10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P.gingivalis LPS或E.coli LPS刺激THP-1细胞24 h后,TNF-α和IL-10分泌水平均较刺激前明显增高(P < 0.05)?2种LPS重复刺激后,TNF-α分泌水平较第1次刺激后明显降低(P < 0.05),IL-10分泌水平则较第1次刺激后明显增高(P < 0.05)?结论:内毒素耐受能抑制THP-1细胞分泌TNF-α,促进该细胞分泌IL-10,进而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退变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前后,核因子kappB(NF-κB)与炎症因子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退变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设立对照组、LPS (500 μg/mL)刺激组、NF-κB抑制剂(BAY11-7082)+LPS(500 μg/mL)刺激组.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内p65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1β、NF-κB结合蛋白p65以及磷酸化p-p65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TNF-α及IL-1β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髓核细胞后,p65入核增多,p-p65表达明显增加,ELISA实验结果表明LPS刺激组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也表明其髓核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与LPS刺激组相比,NF-κB抑制剂+LPS刺激组p65入核减少,p-p65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降低(P<0.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也表明其髓核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LPS能够通过激活人退变髓核细胞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性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增多,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后可明显减轻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ara)与嗜酸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id)对脂多糖(LPS)诱导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 p4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调节作用。方法:先将THP-1细胞在佛波酯(PMA)的刺激作用下活化、分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再进行LPS诱生炎性细胞因子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单独L.para处理组、L.para与LPS共处理组、单独L.acid处理组及L.acid与LPS共处理组。以RT-PCR法检测THP-1细胞TNF-αmRNA水平的表达;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2 p40和TGF-β水平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胞内未磷酸化及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F-κB p65的亚细胞定位,TransAM核蛋白定量分析法检测THP-1细胞核内NF-κB(p65/p50)的水平。结果:①LPS能显著刺激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方法 利用LPS建立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F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相对表达,确定最优的LPS刺激浓度。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优选其最佳使用浓度范围。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炎症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预处理,利用RT-qPCR法检测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 μg/mL的LPS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 24 h后均可显著引起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P<0.05),黄芩苷在浓度为10、30、100 μmol/L时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 24 h和48 h,无明显细胞毒性。30 μmol/L和100 μmol/L的黄芩苷可降低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 结论 黄芩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是否可以调节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及TLR4/NF-κB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佛波酯(130 ng/ml)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0.01、0.1、1μmol/L)的Ang-(1-7)和相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 mg/L)联合刺激,并以A-779[Ang-(1-7)特异性受体阻断剂,10-7 mol/L]预处理以及用TLR4单克隆抗体(5 mg/L)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实时PCR检测TLR4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TLR4蛋白水平、I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胞浆蛋白、核蛋白NF-κB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1-7)干预下调泡沫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其作用可被A-779部分抑制;当TLR4/NF-κB信号通路被TLR4单克隆抗体阻断后,Ang-(1-7)作用可被部分抑制。Ang-(1-7)干预下调泡沫细胞TLR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I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NF-kB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位(P0.05),其作用可被A-779部分抑制。结论 Ang-(1-7)可以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该过程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后,乳酸(LA)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阐明乳酸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及其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部位。方法提取RIMMVECs总蛋白和总RNA,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对TNF-α和IL-6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乳酸能降低LPS诱导RIMMVECs分泌的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分别于24 h和3 h下调效果最明显;乳酸能抑制IκBα磷酸化及NF-κB转录活性,并于4~8 h达到最佳效果;乳酸发挥作用部位是抑制信号通路中IκBα磷酸化。结论乳酸通过抑制IκBα磷酸化而阻断NF-κB的激活,抑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发挥出很好的预防炎症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EAT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16HBE)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16HBE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si-NC组和LPS+si-NEAT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ncRNA NEAT1、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沉默lncRNA NEAT1后,IL-1β、IL-6、TNF-α及其mRN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p53、p-IκBα、p-NF-κB p65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及PCNA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p-NF-κB p65相对荧光强度(细胞核/细胞质)降低(P<0.05)。 结论沉默lncRNA NEAT1表达抑制16HBE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406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抑制作用以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LPS(50ng/mL)刺激RAW264.7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后与R406共孵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 motif chemokine 2/human 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水平;通过PCR检测细胞中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R406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IL-1β、iNOs的mRNA表达,同时能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除此之外,R406对NF-κB的磷酸化起抑制作用。结论R406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磷酸化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耐受导致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活性抑制对急性内毒素性肝损伤产生保护效应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LPS和GSK-3抑制剂氯化锂(LiCl)预处理的SD大鼠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以专用试剂盒检测代表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Kupffer细胞,建立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和胰岛素)预处理的Kupffer细胞模型,用中性红法测定细胞吞噬活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亚细胞定位和核转位情况。结果 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预处理均可减少大剂量LPS攻击导致的肝组织TNF-αmRNA上调表达(P<0.05)、促进IL-10 mRNA上调表达(P<0.05),减少LPS攻击导致的MPO活性升高(P<0.05);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和胰岛素)均能增强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P<0.05);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预处理均可减少大剂量LPS导致的NF-κB p65核转位(P<0.05)。结论 LPS耐受导致的GSK-3功能活性抑制,可能通过对NF-kappaB p65核转位、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中性粒细胞浸润和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等下游事件产生影响,从而保护急性内毒素性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5.
2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勉  刘应才 《重庆医学》2011,40(1):53-54,10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探讨CHF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心功能Ⅲ、Ⅳ级CHF患者25例,健康者25例,分离PBMCs,加入脂多糖(LPS),经体外培养24 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阳性细胞率。结果 CHF组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HF组NF-κB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PBMCs NF-κB阳性细胞率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00 1;r=0.53,P<0.000 1;r=0.55,P<0.000 1)。结论通过NF-κB活化途径而刺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诱导心肌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究姜黄素(curcum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riarydisease,COPD)患者(n=30)和健康人(n=30)血液样本, 分离血清,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的含量;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 胞 BEAS-2B,并将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10μg/mL)、LPS+Curcumin(5μmol/L)处理组,ELISA 检测 细胞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 TGF-β的含量,CCK-8法和 EdU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 PCR(qRT-PCR)和 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lncRNANNT-AS1和 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 NF-κBp65、IκBα的 表达。结果 COPD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 TGF-β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LPS处理显著增强BEAS-2B 细胞增殖能力(P<0.01);LPS处理组细胞上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 TGF-β含量显著升高(均 P< 0.01);同时,LPS组细胞中lncRNA NNT-AS1和 NF-κBp65的表达显著升高(均 P<0.01),IκB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1);而上述的这些变化在姜黄素处理后均得到显著缓解。结论 姜黄素能够通过调节lncRNA NNT-AS1/NFκB信号通路缓解 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的合成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模式,初探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用佛波酯(PMA)联合脂多糖(LPS)及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内IL-1β、TNF-α、IL-6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磷酸化P65蛋白(NF-κB p-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物1(p-STAT1)蛋白的表达,确认THP-1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检测PV006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经PMA联合LPS及rhIFN-γ诱导后,THP-1细胞形态由圆形转变为特征的长梭形或纺锤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升高,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增强。不同浓度PV006同步处理后,作M1型极化诱导的THP-1细胞未出现特征性的长梭形或纺锤形,大部分细胞仍为圆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PMA联合LPS及rhIFN-γ可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PV006有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前后锌指蛋白A20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获取我院骨科患者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采用阿辛蓝染色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退变情况,免疫组化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A20、TNF-α、IL-1β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胚胎小鼠髓核细胞,分为对照组(只加入等量的PBS)、内毒素(LPS)刺激组和NF-κB抑制组,分别以Real-time PCR检测LPS刺激细胞和加入NF-κB抑制剂后,A20、TNF-α、IL-1β、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ST-4)、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DAMST-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20、TNF-α、IL-1β、ADAMTS4、ADAMTS-5、MMP-13、p65、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变化.结果 退变组髓核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正常组,并有明显的聚集现象;退变组髓核细胞中A20、TNF-α、IL-1β、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LPS刺激胚胎小鼠髓核细胞后,LPS刺激组A20、TNF-α、IL-1β、ADAMST-4、ADAMST-5、MMP-13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高于NF-κB抑制组与对照组(P<0.05),A20、TNF-α、IL-1 β、ADAMTS-4、ADAMTS-5、MMP-13、p65、p-p65蛋白含量也较NF-κB抑制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核细胞炎症反应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20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抑制髓核细胞退变时炎症反应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寒痉汤对冷刺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寒痉汤组及富马酸二甲酯组,以富马酸二甲酯为阳性对照,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培养24 h后,4℃冷刺激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化学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水平;采用DCFH-DA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核因子κB(NF-κB)、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QO1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SOD表达降低(P<0.01),ROS、MDA、IL-1β、NLRP3表达升高(P<0.01);NF-κB、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1),Nrf2、NQO1蛋白表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TNF-α组(10 μg/L)和TNF-α+LIR组(10 μg/L TNF-α+100 nmol/L LI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circ-sirt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抑制性卡巴蛋白α(inhibitor kppa B-α,IκB-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CAM-1、MCP-1和IκB-α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蛋白分布。 结果 与NC组相比,TNF-α组细胞培养基中的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ICAM-1、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κB-α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低,circ-sirt1表达显著降低,NF-κB p65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与TNF-α组相比,TNF-α+LIR组IL-1β和IL-6含量显著减少,ICAM-1、MC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irc-sirt1表达显著升高,NF-κB p65蛋白细胞核定位减少。 结论 利拉鲁肽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性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及circ-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