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目间接眼镜直视下玻璃体腔磁性异物摘出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患者,术前间接眼底镜下均可看到异物金属反光,用磁铁直视下做磁性试验,异物均有一定活动度。充分扩瞳后暴露平坦部巩膜,运用电磁铁由远至近直视下引导异物到玻璃体平坦部将其取出。结果24例(24眼)玻璃体腔磁性异物均一次取出,其中14例晶体混浊进行加重,3个月后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及眼内晶体植入术(PEA+IOL)”。视力〈0.3者1例,视力0.3~0.6者10例,〉0.6者3例,6例视力稳定,3例较术前有所提高;除1例术后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外,其余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结论间接检眼镜直视下玻璃体腔磁性异物摘出术只要能把握好适应证,不失为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比较间接检眼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6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在间接检眼镜、手术显微镜下行外路视网膜复位术,比较术后视力,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结果:视网膜复位双目检眼镜组32眼,手术显微镜组31眼。视网膜复位患者视力均提高。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使视网膜复位,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孔卫平 《九江医学》2006,21(2):57-58
目的:探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检查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例(2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裂孔定位,冷凝,硅海绵外加压及环扎带。玻璃体腔内注入消毒空气或C3F8。结果: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一次性复位19眼(占90.5%),未复位2眼(占9.5%),经二次手术复位,术后视力均提高。结论: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较高的照明度,较宽较清晰的立体视野,直视下进行裂孔冷凝封闭,提高了裂孔检查及手术的成功率,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86例(9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查找裂孔并进行冷凝,外加压,根据视网膜脱离的具体情况决定环扎、放液或注入C3F8、SF6气体。结果: 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复位84眼,4眼二次手术后复位成功,另3眼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间接立体检眼镜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内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3年10月间,在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患者28例28眼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术前诊断明确,并行CT及B型超声检查,辅助间接检眼镜进行异物定位。结果眼内异物取出率28/28(100%),术后视力提高率27/28(96.4%)。1例因眼内炎症而导致术后视力为光感。1例患者因术后发生PVR而导致视网膜脱离,经二次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目前视网膜状态安定,复位良好。结论通过玻璃体手术有利于更好的取出眼内异物和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后段异物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42例(42眼)眼后段眼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术和(或)联合冷凝,光凝,眼内C3F8或硅油充填术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摘出眼内异物,术后视力提高24眼(57,14%),视力不变10眼(23.81%),视力下降8眼(19.05%),1例最佳矫正视力0.6,伴视网膜脱离者8眼,术后近期(〈0.5年)视网膜全部一次性复位,术后远期(≥0.5年)发现有2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复位率为75.00%。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明显提高了眼后段异物的摘出率,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并可及时处理伴随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双目间接镜直视下与传统直接检眼镜下行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30眼,第一组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第二组在直接检眼镜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种方法术后的解剖复位率和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第一组30例患者视网膜复位27例,解剖复位率90%,未复位3例,占10%,其中2例二次手术后成功复位,二次手术总计复位率96.6%.术后视力提高者27例,占90%.第二组30例,视网膜复位20例,占66.6%,未复位占10例点33.4%,术后视力提高20例,占66.6%.二者比较视网膜复位率及术后冷冻反应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比传统直接检眼镜下行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董敬远  刘瑶 《现代医学》2011,39(5):585-587
目的:探讨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外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入住我院眼科行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外路视网膜脱离术的资料完整的78例患者,具体描述了手术过程,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视网膜裂孔并实施冷凝,结合环扎、外加压治疗,视网膜复位率高。结论:在不具备双目间接检眼镜设备及技术的条件下,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外路治疗视网膜脱离有直视下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的优势,这一手术方式对广大的基层医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治疗严重眼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行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61例62只眼严重眼外伤患者的资料。结果25例眼内异物,摘出率100%,12例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率83.3%,5例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9例眼内炎,7例得到控制。所有61例62只眼中,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52只眼(83.8%),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10只眼(16.2%)。结论选择适当时机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使大多数严重眼外伤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尽管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拓宽了治疗手段;但巩膜扣带术仍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应用双目问接检眼镜在直视下冷凝,使巩膜扣带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降低。我院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对138例(13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行巩膜扣带术,较以往直接检眼镜下手术时间缩短,疗效提高,现报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视网膜透热电凝术治疗视网膜脱离111例113眼,治愈110眼、好转1眼、未愈2眼,总有效率98.2%。其中行环扎术98眼中治愈96眼(其中一次环扎手术治愈90眼)。作者认为: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手术较直接检眼镜手术具有立体感强、视野大、景深好、受媒质混浊影响心、检查速度快、易于发现裂孔、使用方便、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蔡玲英 《嘉兴医学》2003,19(3):178-179
目的:为了更好地配合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方法:对19例视网膜脱离患于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行复位术,复位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交待注意事项等。结果:通过配合,满足术需求,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患视网膜均复位,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熟练的配合对确保该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昕  李敏  钟海彬  黄朝晖 《广西医学》2002,24(12):2036-2037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 ,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直视下冷凝 ,准确、适量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该技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在国内逐渐开展 ,我院 1 998年以来应用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2 5 6眼 ,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8年 5月~ 2 0 0 1年 1 2月收治视网膜脱离病人 436例 ,其中应用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治疗 2 5 3例 ( 2 5 6眼 ) ,男 1 72例 ,女 81例 ,有 3例为双眼。年龄 1 2~ 73岁 ,平均 41 .7岁。右眼 1 5 4眼 ,左眼 1 0 2眼。术前视力大部分在 0 .1以下 (表 1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救摘出眼内异物的最佳径路。方法:对64例眼内异物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1例用传统的X光定位巩膜切开法。23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摘出异物。结果:内路法和外路法均能成功摘出异物。无并发症者,二者效果相当,单纯玻璃体出血机体者,经玻璃体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同时伴有视网膜脱离者,异物摘除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结论:眼内异物摘出以不进一步损伤眼组织为原则,必须综合分析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并发症,以选择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眼内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2000年6月~2001年8月间经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的眼内异物56例(5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53眼)1次性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4.64%。出院时40眼视力提高(71.42%),7眼视力下降(12.5%),8眼视力无变化(14.28%),伴视网膜脱离者,视网膜均复位,伴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者均治愈。术后5眼出现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眼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并义眼座植入。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是治疗眼内异物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视力、手术结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方法:20眼眼内异物(15眼磁性异物,5眼非磁性异物),做了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异物摘除,3眼视网膜脱离做了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8眼外伤性白内障同时做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20眼均一次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提高16眼(80%);不变3眼(15%);仅1眼(5%)视力减退;最佳矫正视力0.8~0.7。结论: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异物是一安全、有效的手术。在有选择的眼穿通伤合并眼内异物病例中,联合白内障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免做两次手术,其主要优点是可以一次手术就较快地恢复视力,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费用。  相似文献   

17.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检查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8例68眼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进行手术冷凝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结果 出院治愈率为92.65%,随访0.5~2年的65例患者的视网膜均完全复住。与直接检眼镜下手术后80.5%的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目间接检眼镜具有较高的照明强度、较宽的立体视野和较高的清晰度,提高了裂孔的检出率和手术成功率。显示出较传统的直接检眼镜加三面镜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出异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重水气液交换复位脱离视网膜,并行硅油填充。观察术后异物取出情况、视网膜脱离复位、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 24例患者Ⅰ期手术异物取出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视力较前明显提高(P0.05)。3例(3眼,12.5%)因合并黄斑裂孔,视力无提高;余21例(21眼,87.5%)均有不同程度视力提高。16例视网膜脱离者中14例(14眼,87.5%)成功复位,2例(2眼,12.5%)取油后复发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成功复位。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少,视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视网膜电流图(简称ERG)检查法对116只正常人眼和56例眼内铜异物患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16只正常人眼暗适应ERGb波波幅正常值范围为:0.17~0.26mv,平均值为:0.215mv,标准差为±0.022,正常值下限为:0.171mv。眼内铜异物可使ERGb波波幅下降甚至呈熄灭型的变化。56例眼内铜异物患眼中,ERG正常和接近正常者,眼内铜异物摘出术后视力较好,ERGb波下降者及ERG熄灭型者视力较差。ERG对眼内铜异物摘出术后的视力预后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勇洁 《广东医学》2006,27(12):1861-1862
目的评价玻璃体显微切除手术治疗眼内异物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46眼)经显微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其他技术治疗的伴眼内异物的穿通伤的病例资料,对比观察术前和术中裂孔发现的个数和视网膜脱离的眼数,术后视力的改变,一次取出异物的成功率,网膜的复位情况。结果术前发现视网膜裂孔48个,术中发现视网膜裂孔58个,给予光凝、冷凝处理;术前视网膜脱离15只眼,术中确认36只眼,其中异物周围视网膜局部的浅脱离28眼,视网膜全脱离6例,漏斗状脱离2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次取出异物的成功率为97.8%,视网膜的复位率为89.1%。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可成功地摘出眼内异物,更准确、直观地了解眼内的病变,及时处理,有效地防止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