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目的:探索犀角地黄汤控制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部分机制。方法:制备犀角地黄汤水煎剂中多糖组份,分别以大、中、小剂量和生理盐水(NS)罐服小鼠,连续给药7天后收集动物含药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含药血清在体外对正常的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在加LPS的样品中,同NS对照组比较:与犀角地黄汤水煎剂和犀角地黄汤多糖组份一定剂量组含药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腹腔Mφ释放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具有剂量差异性(P〈0.05);而在未加LPS的样品中,同NS对照组比较,其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犀角地黄汤多糖组份具有剂量差异性(P〈0.01)。结论:犀角地黄汤水煎剂中多糖组份含药血清对LPS活化的Mφ释放TNF-α具有抑制作用,而对未经LPS活化的Mφ释放TNF-α具有促进作用,这可能与该方调控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脂血清对小鼠体外培养腹腔巨噬细胞(M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导浊中药的调控作用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理所在.方法制备小鼠腹腔Mφ,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M-CSF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M-CSF mRNA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组比较P<0.01);中药组M-CSFmRNA表达较模型组减弱,较正常组增强.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对M-CSFmRNA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这一调控机制对AS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慧玲  况炜  章皓  鲍建芳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691-692,695
目的观察羊栖菜多糖对离体小鼠NK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0、30、100mg/L浓度的羊栖菜多糖分别作用小鼠脾细胞6、12和1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10、30、100mg/L浓度的羊栖菜多糖分别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6、24和48h,测定其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量。结果10、30mg/L浓度组的羊栖菜多糖作用6、12h对离体小鼠NK细胞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30mg/L浓度羊栖菜多糖作用组效果最为显著(P〈0.01);10、30mg/L浓度组的羊栖菜多糖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作用更为明显,以10mg/L浓度组作用48h效果最为显著(P〈0.01)。结论羊栖菜多糖能明显增强离体小鼠NK细胞活性,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时,中药含丹药、当归和川芎嗪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小鼠腹膜巨噬细胞(MФ)在含25g/L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中和含2μg/ml川芎嗪、丹参和当归注射液中,经24h的暴露,观察MФ和MTT还原能力及其一氧化氮(NO)产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腹膜透析液组和各中药组对MФ产生NO和MФ的MTT还原能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与腹膜透析液组相比,各中药组对巨噬细胞抑制较轻(P<0.01)。结论 含丹参、当归和川芎嗪的腹膜透析液能显著改善MФ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胃癌、胃溃疡患者及健康者各50例,采用放免法检测其空腹血清M-CSF、CEA并加以比较,胃癌者于术后30d再次检测M—CSF、CEA,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血清M—CSF、CEA水平均高于胃溃疡组及对照组(P均〈0.01);胃癌组术后和术前相比,M-CSF、CEA含量明显下降(P〈0.01)。胃癌组血清M—CSF阳性率40.O%,血清CEA阳性率22.0%,M—CSF+CEA阳性率76.9%。M—CSF、CEA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率和准确率均高于M—CSF或CEA单项指标的检测(P均〈0.05)。结论M-CSF和CEA与肿瘤生长有关,对于监测病情、预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联合检测血清M—CSF、CEA水平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体外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及对MAPK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胃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小鼠8只,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原代培养;用家兔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地塞米松组及半夏泻心汤5%含药血清组、10%含药血清组和20%含药血清组,各组分别给予对照血清、LPS、地塞米松和各浓度含药血清。作用6 h后收集细胞,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IL-1β、IL-8和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作用24 h后,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蛋白含量。收集20%含药血清作用30 min、60 min和2 h后的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不含药血清对照组比较,LPS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IL-8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与LPS组比较,地塞米松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IL-8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5%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TNF-α的mRNA表达(P0.01),10%和20%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抑制IL-1β、IL-8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ELISA结果显示,5%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P0.01),10%、20%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IL-8和TNF-α的分泌(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作用30 min、60 min均能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PK信号通路中P38磷酸化水平(P0.05、P0.01);含药血清作用2 h能抑制巨噬细胞的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内MAPK炎症信号通路中ERK、P38的磷酸化水平,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β、IL-8和TNF-α而起到治疗胃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分别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比较其作用的强弱。方法: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六味中药多糖后做巨噬细胞的吞噬试验,并分别计算吞噬指数。结果:六味中药多糖均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作用,尤其枸杞多糖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P<0.001)。结论:六味中药多糖均能显著加强巨噬细胞的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力,枸杞多糖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中药多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藿胆丸治疗鼻炎-鼻窦炎的细胞免疫作用,探讨藿胆丸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学研究藿胆丸不同时相含药血浆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21.6g/kg藿胆丸3.0h和4.0h含药血浆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均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P〈0.01,P〈0.05);4.0h含药血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非常显著的活化作用(P〈0.01);各时相含药血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均无明显活化作用(P〉0.05)。结论:藿胆丸通过活化外周血白细胞和脾淋巴细胞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其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枣中性多糖(JDP-N)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半定量RT-PCR测定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JDP-N能诱导Mφ分泌TNF,诱生TNF达峰时间约为6 h,与脂多糖相比,时效关系相仿;蛋白激酶C激活在JDP-N诱导Mφ分泌TNF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JDP-N能促进MφTNF-α mRNA的表达。结论 JDP-N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是促进Mφ分泌TNF。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平(GXP)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XP低、中、高剂量组,100?ng/mL LPS刺激12?h诱导M1型极化模型,不同浓度GXP含药血清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分子CD86、CD206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巨噬细胞CD86、CD206 mRNA表达情况。结果?冠心平高剂量显著减少巨噬细胞TNF-α分泌(P<0.01),各剂量减少TGF-β1分泌(P<0.01);冠心平低、高剂量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特征性分子CD86表达(P<0.05),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特征性分子CD206表达(P<0.01);同时冠心平CD206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冠心平含药血清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促进M2型极化,这或许是冠心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3敲除(IL-3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表面分子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探讨IL-33-/-对pMφ 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C57BL/6 IL-33-/-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的pMφ,体外培养48 h后,分为IL-33-/-组和WT组,比较2组小鼠pMφ 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IL-33-/-小鼠pMφ M1型标志物NO,MHCⅡ类分子,TLR4及CD8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WT小鼠(NO,CD86和MHCⅡ,P<0.01;TLR4,P<0.05)。结论IL-33-/-可促进小鼠pMφ向M1型极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碱液提取、乙醇沉淀、联合脱蛋白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粗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WPOP-N1;BalB/C小鼠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建立肿瘤小鼠模型,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30 mg/kg)、WPOP-N1 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 mg/kg),每组10 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在每只小鼠的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悬液,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脂多糖10 mg?L-1。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评价WPOP-N1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NO和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瘤质量分别为(2.38±0.55)、(1.79±0.64)和(1.37±0.51)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71±0.81)g](P<0.05);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5.8%、51.8%和63.1%;WPOP-N1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水平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结论: WPOP-N1具有显著的体内肿瘤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活化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互作用丝苏氨酸激酶1(Mnk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Mφ)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10周龄健康雄性野生型C57BL/6J(WT)、Mnk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WT+PBS组、KO+PBS组、WT+LPS组、KO+LPS组,腹腔注射PBS或LPS 24 h后,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含量,提取脾脏Mφ行qRT-PCR检测脾脏Mφ中IL-1β和Sprouty2(Spry2)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分别提取两种品系的小鼠腹腔Mφ进行体外实验,检测巨噬细胞黏附功能,并以等体积LPS或PBS溶液刺激24 h,分为WT+PBS组、KO+PBS组、WT+LPS组、KO+LPS组,并用表达Spry2的腺病毒转染各组Mφ,qRT-PCR法检测Mφ中LFA-1α、IL-1β、iNOS、CD206、Arg1和Spry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φ中Mnk1、ERK1/2、P-ERK1/2、P-p38、P-JNK、Spry2蛋白水平。结果:在体实验中,腹腔注射LPS的KO+LPS组小鼠较WT+LP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枣中性多糖(JDP-N)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半定量RT-PCR测定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JDP-N能诱导Mφ分泌TNF,诱生TNF达峰时间约为6h,与脂多糖相比,时效关系相仿;蛋白激酶C激活在JDP-N诱导Mφ分泌TNF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JDP-N能促进MφTNF-αmRNA的表达。结论 JDP-N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是促进Mφ分泌TNF。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正常小鼠皮下注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来研究其对疼痛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10周龄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BSA,0.3μg)、低剂量M-CSF组(L M-CSF,0.075μg)、高剂量M-CSF组(H M-CSF,0.3μg)。分别于左大腿内侧皮下注射50μL BSA或M-CSF,每日1次,连续3 d。给药前后采用von-Frey机械敏感性测试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撤足阈值(PWT)。再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皮肤离子钙结合衔接蛋白1(Iba1), L5-L6 DRG及腰段脊髓背角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雌性小鼠中,只有高剂量M-CSF引起显著的机械痛超敏,而在雄性小鼠中两个剂量都引起明显痛觉异常。机制上,高剂量M-CSF诱导雌性小鼠皮下巨噬细胞大量聚集(Iba1标识);雄性小鼠巨噬细胞呈浓度依赖性增多,但没有雌性小鼠明显。在DRGs中,p-ERK与CGRP表达增多也存在类似的性别差异。值得注意的是,C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各40例及健康妇女30例空腹血清M-CSF,并于术后20天、术后40天,同期测CA125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M-CSF均值高于肌瘤组及对照组(P<0.05);内膜癌M-CSFⅡ期以上均值高于Ⅰ期(P〈0.05);术前与术后相比,M-CSF显著下降(P〈0.05);内膜癌M-CSF阳性率Ⅰ期为27.3%,CA125 18.2%,联合阳性率为63.6%;Ⅱ期以上M-CSF阳性率44.4%,CA125 38.9%,联合阳性率72.2% .结论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越高血清中的M-CSF水平越高,可能与肿瘤消长有关,对于监测病情、预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M-CSF与CA12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王金金  王志斌  黄智铭  吴金明  陈向荣  吴建胜 《浙江医学》2010,32(10):1486-1488,1584
目的 观察脾动脉血流减少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吞噬活性的影响.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诱导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硬化组(MCG组)、脾动脉缩窄组(SAC组)和脾动脉结扎组(SAL组),每组10只,另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NCG组).术后4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TLR4表达量,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检测脾脏Mφ吞噬活性,就脾脏TLR4表达量和Mφ吞噬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脾脏TLR4表达量:MCG组明显高于NCG组[(210.83±42.57)vs(63.08 ±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C组(180.03±29.67)、SAL组(170.83±32.65),均明显低于M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脾脏Mφ吞噬率和吞噬指数:MCG组明显高于NCG组[(35.83%±4.95%)vs(17.32%±3.51%)]、[(0.63±0.12)vs(0.2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C组(23.46%±3.31%)、(0.29±0.05)和SAL组(22.34%±2.95%)、(0.23±0.07),均明显低于M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脾脏Mφ吞噬率、吞噬指数与TLR4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脾脏TLR4表达量增高,Mφ吞噬活性增强,脾动脉缩窄和结扎能减弱脾脏Mφ吞噬活性,这可能与术后脾脏TLR4表达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艾灸对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艾灸抑瘤效应的免疫学机理。方法:建立EL4淋巴瘤实体瘤小鼠模型,“大椎”穴施以艾灸治疗,采用吞噬试验、MTT法、结晶紫染色、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巨噬细胞(Mφ)免疫功能。结果: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状态,能起到正向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组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杀伤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产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艾灸抑瘤效应与其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惠国  关洪全  赵依娜  李忻红 《四川医学》2007,28(10):1085-1086
目的研究鬼毛针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4组,经腹腔注射(i.p)给予不同剂量(高、中、低)的鬼毛针多糖,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结给药14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用形态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下淋巴细胞的转化率;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2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腹腔注射鬼毛针多糖后,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中IL-2水平、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中、高剂量组升高尤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鬼毛针多糖具有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Renca细胞皮下建模,待肿瘤体积生长至50mm3时瘤旁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只, 1次/2d)或LPS(100μg/只,1次/2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型极化水平。将小鼠肿瘤细胞系(ML-1、MC38、Renca)分成三组: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加入50%DMEM基础培养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加入50%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和实验组(完全培养基加入50%LPS预处理的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 结果 经LPS处理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型比例增多(P<0.001),从而增强其抗肿瘤功能;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Renca:P=0.023;ML-1:P=0.045);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可引起肿瘤细胞周期G0/G1(MC38:P=0.011;ML-1:P=0.022)或S期(Renca:P=0.022)阻滞,进而抑制细胞分裂;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Renca:P=0.04;ML-1:P=0.007)。结论 LPS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发挥抗肿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