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马疫锥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305例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ANA),其中包括50例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43例其它结缔组织病(CTD),76例银屑病,82例其它疾病和5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全部23例活动期SLE患者显示抗dsDNA和ANA阳性反应,27例非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仅1例阳性而ANA24例(88.9%)阳性。其它各组除1例播散性盘状狼疮和1例肺癌外,抗dsDNA均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 (ANA)和抗双链DNA抗体 (A -ds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金银染色法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IGSS)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dot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Dot-IGSS)同步检测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结果  16 9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98.2 %和 77.2 % ;4 4例非活动期患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72 .2 %和15 .9% ,两组比较 ,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活动期病人的血清滴度也较非活动期患者高 (P <0 .0 1) ;A -dsDNA阳性患者的肾损害率明显高于A -dsDNA阴性者 (P <0 .0 1)。结论 ANA、A -dsDNA阳性且滴度高提示SLE处于活动期 ,A -dsDNA阳性提示有肾损害的可能 ;但A -dsDNA阴性亦不能排除SLE。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61例 SLE 患者血清抗双链 DNA 抗体的检测结果。活动期41例100%阳性,缓解期20例10%阳性,76例非 SLE 的其他结缔组织病及非结缔组织病1.32%阳性。正常对照40份均为阴性。提示抗双链 DNA 的检测有助于 SLE 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87例SLE患者(SLE组)和98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对照组)的抗核抗体(ANA)、抗ds 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并将SLE组患者按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观察两组SLE患者疾病活动性与自身抗体表达的关系。结果 SLE组患者ANA、抗ds 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9%、43.9%、51.9%、26.7%、33.2%和44.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 DNA抗体、Anu A、抗Sm抗体特异性较高,均大于90%,但灵敏度低,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SLE活动期患者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U1RNP抗体阳性率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P0.05)。结论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Sm抗体对SLE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灵敏度较低,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SLE患者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U1RNP抗体可能参与了疾病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和在SLE特殊临床症状如SLE引起的新月体肾炎(CG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126例SLE患者的ANCA和与SLE活动性及SLE引起的CGN密切相关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AnuA)抗体和抗组蛋白(His)抗体,用ELISA法检测验证ANCA阳性率,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判断SLE活动性,用肾组织病理学检查了解由SLE引起的CGN的发生情况,分析ANCA、SLEDAI和特定自身抗体间的关系.结果 在126例SLE患者中IIF法检测ANCA的阳性率为31.7%(40/126),且均为PANCA.用ELISA法验证全部ANCA阳性患者血清,阳性率为77.5%(31/40),且均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即为PANCA.ANCA阳性组SLEDAI评分10分者(即SLE活动期)占71.0%与ANCA阴性组(39.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NCA阳性率与抗ds-DNA抗体、抗AnuA抗体和抗His抗体的阳性率呈正相关.ANCA阳性的40例SLE患者32例有肾损害,病理切片显示为CGN的有21例,即ANCA阳性组CGN患者的比例为52.5%,明显高于阴性组CGN的18.6%(P<0.01).结论 ANCA对诊断SLE活动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可用于对SLE引起的CGN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病(LN)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86例SLE患者(其中141例合并LN)的血清,检测ANuA、抗ANA、ds-DNA和ENA(Sm、RNP)抗体.结果 115 例SLE活动期患者,99例ANuA阳性,其中93例为LN,ANuA阳性率86.1%;71例SLE缓解期患者,39例ANuA阳性,其中23例为LN,ANuA阳性率54.9%.ANuA检测对SLE的灵敏度为74.2%,对LN的灵敏度为82.3%.结论 ANuA可作为除抗ds-DNA和Sm抗体外诊断和判断SLE活动性,尤其是诊断LN的一种新的抗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3项步骤制备的鼠肾底物测血清抗组蛋白抗体。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血清抗组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35.6%,活动期20例阳性率为90%,而106例其他结缔组织病仅2例阳性,均为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60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和100名正常人的结果均为阴性。本试验可做为SLE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及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疾病对照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两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在SLE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5.00%、50.00%、35.00%,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10.00%、6.67%、3.33%)及正常对照组(0、0、0),P均<0.05.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75.00%,与抗ds-DNA抗体(50.00%)和抗Sm抗体(35.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特异性为90.00%,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动期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 AnuA在活动期的阳性率(91.7%)高于抗ds-DNA的阳性率(66.7%),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性为91.67%.[结论] AnuA的检测在SLE患者中表现为出现时间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SLE的重要指标之一,且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史密斯抗体(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P)、抗核小体抗体(AnuA)、补体C3和C4阳性分布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SLE、41例结缔组织病(CTD)、33例干燥综合征(SS)、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欧蒙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和抗-dsDNA;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他自身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3和C4的浓度。结果 SLE组ANA、抗-dsDNA、抗-Sm抗体、抗-Rib.P.P和AnuA的阳性率和其他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C3与CTD和SS组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C4与CT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S、RA组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NA、抗-dsDNA、抗-Sm抗体、抗-Rib.P.P、AnuA、和补体3及C4,可提高SLE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EBV核抗原-2(EBNA2)表达与抗Sm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44例,正常人43名作为对照.①采用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特异性DNA片段, EBV阳性患者进行RT-PCR和 Southern杂交检测EBNA2的表达.②ELISA法检测EBV特异性IgM抗体.③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结果 ①SLE组32例EBV阳性,其中EBNA2 mRNA阳性20例(活动期9例,稳定期11例),EBNA2 mRNA阳性率在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SLE组EB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8.18%(8/44),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SLE抗Sm抗体检出率与EBNA2 mRNA检出率呈正相关(r=0.4107,P<0.05).结论 EBNA2 mRNA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SLE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法检测40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MBL水平,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按常规方法检测了血清补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谱,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指标。结果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血清MBL水平下降(P〈0.05);且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期水平;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低补体C3血症,高IgG血症的MBL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无上述表现者。结论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明显下降,且其血清水平与抗ds-D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补体低下,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它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阮汝明  张学宁 《中外医疗》2013,32(2):21+23-21,23
目的了解SLE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时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滴度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金标免疫斑点法分别测定21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病人及47例非活动期SLE病人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滴度。结果活动期病人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滴度与非活动期病人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病人组两种抗体平均滴度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结论 ANA、抗ds-DNA抗体的滴度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可作为SLE病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免疫双扩散 (ID)与免疫印迹 (IBT)法检测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抗Sm抗体阳性的 2 2 8份病例分为 3组 :①ID法阳性组 ;②IBT法阳性组 ;③ 2种方法均阳性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它们与SLE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①ID法检测阳性 131例 ,111例 (85 % )为SLE ,2 0例 (15 %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②IBT法检测阳性 15 0例 ,5 3例 (35 % )为SLE ,6 6例 (4 4%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 ;31例 (2 1% )为非结缔组织病。③ID和IBT检测结果均阳性 5 3例 ,诊断全部是SLE ,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 2 3.2 %。④ID法检测抗Sm抗体阳性组与IBT法出现Mr 为 2 80 0 0 ,2 90 0 0 ,13 5 0 0蛋白条带组 ,两组间比较SLE所占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ID法较IBT法检测抗Sm抗体更具特异性 ,2法结合检测抗Sm抗体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2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期病情恶化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对妊娠合并SLE患者18例,共妊娠22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次妊娠中,妊娠前SLE病情处于缓解期15例次,妊娠和产后SLE活动4例次(26.7%);妊娠前处于SLE活动期7例次,妊娠及产后病情恶化5例次(71.4%)。2组恶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次妊娠中17例次出现产科并发症,包括妊娠高血压7例次,妊娠期糖尿病4例次,羊水过少3例次,子痫前期3例次。SLE活动期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2例次)明显高于SLE缓解期患者(5例次)。22例次妊娠中仅11例次(50.0%)为足月产,6例次(27.8%)早产,5例次(22.8%)因SLE病情活动被迫流产和引产。17例活产婴儿中有1例出生后3d死亡,低体质量儿7例占42.2%。13例新生儿做了抗体测定,5例ANA阳性,2例抗dsDNA抗体阳性,4例抗SSA抗体阳性,1例抗SSB抗体阳性,但无1例出现类狼疮综合征及新生儿狼疮,6个月后复查均转为阴性。结论妊娠前SLE病情活动是妊娠期SLE病情恶化和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ELISA间接法检测SLE、非SLE病人及正常人血清抗双链DNA抗体。结果显示:活动期SLE病人19例中18例阳性;非活动期SLE病人32例、非SLE病人11例及正常人48例均为阴性。本法用于鉴别活动期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抗核糖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抗体 (ribosomeRNPantibody ,rRNP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 sus ,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 94例SLE患者与 3 42例其他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rRNP抗体的阳性率 ,以及对照分析SLE患者中rRNP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rRNP抗体阳性率为 2 1 3 % ( 2 0 /94) ,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总阳性率 3 5 % ( 12 /3 42 ) (P <0 0 1)。SLE患者中 ,rRNP抗体阳性患者中有 5 5 0 % ( 11/2 0 )出现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2 3 4% ( 2 2 /94) (P <0 0 1) ,且rRNP抗体阳性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明显重于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率在rRNP抗体阳性组为 80 0 %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41 9% (P <0 0 5 )。结论 rRNP抗体不仅对SLE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而且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病变及肾损害有一定关系 ,可能提示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17.
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疾病很多,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SLE 患者血清中 ANA 阳性率可达100%。目前,国内各实验室检测的均为 IgG 类 ANA,IgA 和 IgM 类 ANA 的检测尚未见报道。我们对活动期和非活动期 SLE 患者血清中三种 Ig类 ANA 的分布作了调查,并对各类 ANA 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根据 Urowitz 等的标准,收集 SLE 患者51例,其中活动期8例,非活动期43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备用。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抗内皮细胞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5例活动期SLE患者、27例缓解期SLE患者及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IgG-AECA及其滴度.结果 IgG-AECA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6.00%、22.22%及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组IgG-AECA滴度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IgG-AECA滴度与SLE病情活跃有一定相关性,可尝试作为判断疗效及SLE病情活动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SLE患者60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10分)和稳定组(<10分)各30例,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HMGB1水平,并分析其与SLE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SLE患者HMGB1血清水平较稳定期与健康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HMGB1水平与SLEDAI、尿蛋白定量(24 h)水平、抗Cl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成正相关 (P<0.05),与C反应蛋白成负相关(P<0.05);在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HMGB1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HMGB1水平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HMGB1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清ENA抗体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定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病人血清中各种抗可提取核抗原 (extractednuclearantigens ,ENA)自身抗体的滴度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制的抗各种ENA(包括 :Sm、RNP、ssA、ssB、scl 70、和Jo 1)的单克隆抗体包被ELISA板和小牛胸腺丙酮粉作为ENA抗原以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 31例SLE病人、5 0例非结缔组织病 (non connectivetissuedisease ,non CTD)病人和 6 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各种抗ENA自身抗体的滴度。并以健康人血清中各ENA抗体的滴度的均数加上 3倍标准差 ( x +3s)的滴度为标准 ,以判定各种ENA抗体的检出阴、阳性。结果 :各种ENA抗体在SLE病人中的滴度和阳性率分别是 :Anti Sm为 75 8±4 0 3单位 (arbitraryunits,Au)和 38.7%、Anti u1 RNP为 818± 4 17Au和 5 5 %、Anti ssA为 6 15± 318Au和 19.4 %、Anti ssB为 5 6 5± 2 78Au和 16 .1%、Anti Scl 70为 2 30± 95Au和 3.2 %、Anti Jo 1为 2 71± 89Au和 3.2 %。其中 ,Anti Sm、u1 RNP、ssA和ssB四种抗体在SLE病人中的血清滴度和阳性率都明显高于non CTD和健康人 (P <0 .0 1)。结论 :本实验方法能定量检测SLE病人血清中各种ENA抗体滴度 ,并对SLE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