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钧 《中外医疗》2010,29(34):34-35
目的分析内科病人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会诊的48例内科病人的精神障碍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内科病人中躯体疾病合并精神障碍者,应及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结论加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精神医学服务,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洪明  施玮 《四川医学》2012,33(1):91-93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服务需求的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为成都市综合医院提供的327例次院际会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科科室会诊比率占63.4%,其中神经内科最高;会诊后精神科诊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占36.4%,对多数会诊患者(75.5%)给予了精神科药物处理.结论 综合医院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逐年增加,精神科应加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医学会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一所综合性医院全年的146例精神医学会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综合性医院精神医学会诊中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结论认为应在综合性医院积极开展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服务及对医务人员进行精神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4.
会诊联络精神医学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医学会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一所综合性医院全年的146例精神医学会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综合性医院精神医学会诊中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结论 认为应在综合性医院积极开展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服务及对医务人员进行精神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科患者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会诊的36例内科患者精神障碍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内科患者中躯体疾病合并精神障碍者,应及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明确诊断和治疗.结论: 加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精神医学服务,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科外出会诊状况,规范联络会诊流程,提高转诊及诊治效率。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精神科到综合医院外出会诊病例315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外出会诊以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为主(7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请会诊科室以外科(24.4%)神经内科(24.1%)心内科(15.6%)居多,会诊患者涉及多系统疾病;会诊诊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居多(65%),多以抗焦虑、抗抑郁剂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予以心理治疗或转入精神科医院住院治疗。结论:综合医院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普遍提高,会诊患者病情复杂,病种繁多。精神科联络会诊有助于满足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规范、高效完成患者的转诊转院,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云南省级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科联络会诊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1a内向精神科请求会诊服务的487名患者,对患者人口学资料、申请会诊科室、精神障碍病种、会诊后精神科处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接受精神科会诊服务的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7.14±16.59)岁,最大92岁,其中以40 ~ 70岁居多,女性(52.4%)稍高于男性(47.6%).申请会诊较多的科室依次为消化、神内、创伤、心内、呼吸.常见精神障碍为情绪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等.会诊后精神科的处理主要有抗抑郁/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合用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心理干预.结论 综合医院普通临床科室有较大的精神科会诊需求,但非精神科医生的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处理能力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38例临床会诊进行分析,探讨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有效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识别率。方法 收集会诊病例13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所有会诊病例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3》(CCMD—3)诊断,并对各科室会诊分布及精神障碍诊断、治疗、转归采用SPSS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症发病率最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青年与中等文化程度者占多数。结论 综合医院中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认识不足,研究表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各种心理问题占20%~70%,其中只有44%的病人得到精神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精神科会诊情况.方法查阅2年会诊记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年共24家医院请精神科会诊,占所有医院的31%,共会诊104例,会诊率约为万分之二.请会诊集中在5家市级医院及一家区级医院.请会诊科室以内科最多,呈上升趋势,外科居次,会诊病例有所减少.精神病诊断器质性精神病最多(49%);神经症第二(16.4%);分裂症第三(15.4%);心因性精神障碍第四 (10.6%).2年会诊转院率为8.7%.结论深圳会诊联络精神医学现状与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和医疗经济学指标.方法: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CSII组(46例,T1 DM 2例,T2 DM 44例)和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MSII)组(41例,T1 DM 3例,T2 DM 38例);2组靶血糖值为3.9~7.9 mmol/L.观察2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日、术前血糖达标率、治疗3d时血糖水平以及术前降糖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CSII和MSII 2组间的血糖达标时间(d,2.2±1.6 vs 8.5±4.8, P<0.01),术前准备时间(d,4.6±3.2 vs 11.8±6.8, P<0.01),住院日(d, 19.6±9.4 vs 26.2±10.0, P<0.01),术前血糖达标率(85.4% vs 53.2%, P<0.01)、治疗3d时空腹血糖水平[(7.5±1.8) mmol/L vs (10.5±2.6) mmol/L, P<0.01],CSII组在降糖方面明显优于MSII组,CSII组的术前降糖费用高于MSII组(元,867.9±574.4 vs 497.9±283.6, P<0.01),但2组间的住院总费用(元,25007±18048 vs 24919±21617, P>0.05)无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不增加住院总费用的基础上可带来更好的血糖控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1 500例精神科联络会诊结果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内向精神科要求会诊服务的1 500例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精神障碍病种分类和内外科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参加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年龄中位数52.5岁;女性患者占52.00%高于男性患者的48.00%;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情绪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睡眠障碍等;除睡眠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外,其他病种在内外科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中最常见精神障碍是情绪障碍和神经症,外科中最为常见精神障碍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结论综合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精神科会诊服务需求较大,然而某些非精神科相关医师其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处理等各方面能力均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07年8月对自发性气胸256例分别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组158例)和开胸手术(开胸组9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结果 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6±5.8)min、(66.3±5.1)min,有统计学差异(t=3.136,P=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6±5.8)ml、(120.3±6.5)ml,有统计学差异(t=11.678,P=0.000);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6±0.7)天、(3.2±0.8)天,有统计学差异(t=3.024,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8±0.9)天、(5.2±0.6)天.有统计学差异(t=4.168,P=0.000);手术费用(9876±687)元、(4948±562)元,有统计学差异(t=44.532.P=0.000);住院总费用(17028±956)元、(13892±835)元,有统计学差异(t=21.743,P=0.000);术后并发症(12)例、(38)例,有统计学差异(χ2=21.351,P=0.000).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734,P=0.512).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易被病人接受,总的疗效较优越,应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缺点足手术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偏高,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耗品可使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住院程序对患者术前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我院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实施预住院程序的56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2年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实施传统入院方式的5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平均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61±0.14) d、(2.23±0.19) d和(11870±203)元,对照组则分别为(3.42±0.12) d、(3.03±0.16) d和(12131±210)元,术前住院日和总住院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住院程序能在医院规模、固定资本、医护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效率的提高,缩短患者总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总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综合性医院联络精神会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本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邀请精神科会诊的科室分布、病种、诊断及用药情况进行年度间对比分析。结果:邀请会诊的科室以内科最多(55.13%),其次是外科(43.35%);且2005年内科及外科两大科室会诊病例数比2004年有较大递增(P<0.05);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要求协助诊治是会诊的主要原因(85.93%),2005年高于2004年(P<0.05);会诊主要针对控制燥闹(镇静)表现占74.14%,2005年高于2004年(P<0.05);会诊执行率(95.82%)、有效率(87.45%),两年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精神、心理卫生宣传,增加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精神、心理卫生的认识,大力开展联络精神会诊,这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全方位提高医院诊治病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精神科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待征差异。方法:就1997年度197例连续精神科会诊,分析其申请会诊科室、原发病、申请理由及精神障碍诊断处理。结果:非精神科医师对精神科疾病的诊断率为33.1%,其中与会诊医师诊断一致的为48.2%。急会诊中主要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63%),普通会诊以神经症(27.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26.6%)、抑郁症(20.2%)为主。结论: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诊断差异有助于在精神科会诊中作临床鉴别诊断;会诊一联络精神病学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综合性医院联络会诊的需求情况。方法 使用自编调查表对2001年7-10月,在保山市医院急诊科就就诊的病人276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3例伴精神障碍,其中抑郁症5例,焦虑伴抑郁症神经症5例,中毒所致精神障碍4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3例,脑炎所致精神障碍4例,老年痴呆3例,脑血管病所精神随意2例,儿童多动症2例,社会适应不良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例,躁狂症1例。有7例转至保山市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结论 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医学问题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协助处理,应加强精神疾病知识宣传,加强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工作。有利于各类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得到及时完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会诊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邀请精神科会诊的患者病种、科别、诊断、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会诊科室中神经内、外科占前两位;会诊的精神疾病中以脑器质性精神障碍98例(23.3%),神经症78例(18.6%),焦虑症76例(18.1%),躯体疾病致精神障碍67例(15.9%)为主.结论 综合医院积极开展联络会诊精神学工作,加强精神科与其他临床医学备科的联系,有助于提高临床各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精神科会诊37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请精神科会诊病人的临床研究,发现综合性医院临床各科存在大量的精神医学问题,探讨在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后精神病学会诊的现状.方法:对我院近5年378例申请精神科会诊的住院病人的科室、会诊前后的诊断对照、误诊情况及转科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申请会诊的科室中内科系统占175例(46.3%),外科系统占131例(34.7%),急诊科占72例(19.0%).会诊病种情况:神经症117例(31.0%),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79例(20.9%),脑器质性精神障碍57例(15.1%),心境障碍53例(14.0%),精神分裂症50例(13.2%).误诊病例104例(27.5%).转科治疗110例(29.2%).结论: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病房,既有利于各类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专科诊治,又有利于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0年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近10年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演变趋势。方法:分别比较1994年、1999年及2004年综合医院精神科向非精神科患者提供会诊的科室、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请精神科会诊的科室:妇产科减少,神经科增加,其它科室没有明显差异。会诊后的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及焦虑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应激相关障碍呈现递减趋势。会诊后的治疗方案:转入精神科治疗及未经精神科治疗的比例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使用呈现上升趋势,安定类药物应用无明显变化。结论:综合医院内精神科会诊已经演变为以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会诊后的治疗方案也变为在非精神科应用精神科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会诊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洪泉  张丽 《吉林医学》2007,28(4):457-458
目的:对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会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5年间90例住院病人精神会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精神会诊在综合性医院的应用情况,包括申请会诊的科室,精神障碍的种类及处理。结果:邀请会诊的科室以神经内科最多(18.9%),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要求协助诊治是会诊的主要原因(38.9%),会诊处理方面以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抗焦虑药最多,占38.9%。结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在综合性医院的应用有重要价值,对促进医院的发展及非精神科医生了解精神科知识、全方位提高医院诊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