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采用健侧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创伤致胫骨复合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21-07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12例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均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去除坏死骨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采用健侧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患侧胫骨大段复合组织缺损。按照下肢力线将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在远近端置入螺钉或内固定物固定。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1个月。皮瓣全部存活,术后3.0~3.5个月出现骨痂,术后10个月移植腓骨大部愈合,腓骨完全胫骨化为术后12~1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腓骨完全胫骨化,未发现移植腓骨骨折。2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行急诊手术取出血管内血栓后存活。1例皮瓣周围组织出现少量坏死,取腹部皮肤组织二期植皮后存活。末次随访时4例参照Enneking肢体功能评定系统,功能评价平均28分,其中肢体术后平均功能恢复程度为97%,外形满意、负重及行走均无明显影响;5例为术后18~24个月取出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术后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术后大段骨缺损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骨缺损长度平均8.8(6~10)cm。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带皮瓣腓骨移植者皮瓣全部成活。X线片示移植腓骨无吸收、硬化及破坏等征象,骨折线模糊消失,骨端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1(2~6)个月。3例移植腓骨已较前增粗。术后6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及肘关节Mayo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术后大段骨缺损,可达到良好临床效果,但该术式要求术者有较高的手术技巧,同时牺牲一侧腓骨,因此仍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及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吻合血管游离双侧腓骨组合移植修复股骨大段缺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报道应用吻合血管双侧游离腓骨组合移植修复股骨节段性缺损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在1984年10月~1992年5月间,应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双侧腓骨治疗了股骨缺损9例,其中5例为骨肿瘤,3例为慢性骨髓炎后病理性骨折,1例为创伤性骨缺损。移植腓骨长12~22cm,平均16.25cm。结果 除1例术后6个月因软骨肉瘤复发而截肢外,移植腓骨均于术后3~6个月与宿主骨牢固连接,患肢术后3~7个月开始负重。结论 吻合血管双侧游离腓骨组合移植修复10cm以上股骨缺损,疗程短,效果好,是个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20例。随访观察患者骨及软组织缺损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创面术后2周均1期愈合,X线示移植腓骨约3~4个月愈合,患肢关节功能保留完好,骨髓炎病灶消除,无复发,移植腓骨12~18个月胫骨化。结论采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所致软组织及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术后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统计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出现大段骨缺损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6 ~ 65岁;左侧4例,右侧5例;肱骨中段6例,中下段3例;骨折术后处理不当2例,术后急性外伤7例;缺损分离长度3~5 cm.充分术前准备、设计,以2组同时手术,均通过植入带血管蒂腓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来代替缺损肱骨的手术方式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6.5 ~16.5个月(平均12个月),无感染、再次骨折现象,肢体末端血运、感觉可.骨性愈合时间术后3~12个月(平均7个月),采用Neer标准评分肩、肘关节功能,优7例,良2例. 结论 通过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术后大段骨缺损,可达到良好临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骨缺损长度平均5.5 cm,切取腓骨长度平均10.8 cm.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且管径逐渐增粗.平均随访3年1个月,在患肢活动、负重后无移植骨骨折,供区踝关节无畸形.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骨缺损长度平均5.5 cm,切取腓骨长度平均10.8 cm.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且管径逐渐增粗.平均随访3年1个月,在患肢活动、负重后无移植骨骨折,供区踝关节无畸形.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5):1435-1436
<正>临床上长管状骨大段骨缺损治疗较为棘手,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骨折端不愈合、短缩畸形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极高。本院于1992年1月采用带血管蒂双折叠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女,1970年出生,因患"左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于1992年1月在本院行"吻合血管的腓骨双折移植治疗股骨下段骨肿瘤术",术中骨巨细胞瘤切除后股骨缺损约9 cm。于同侧小腿后外侧,设计切取带血管蒂腓骨瓣,保留下端腓骨至少6 cm,以保持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8例不同类型的骨肿瘤行局部彻底切刮除,或骨膜外瘤段切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6例,游离移植3例;带血管胫骨瓣游离移植1例;带血管蒂腓骨瓣同侧顺逆行转位移植9例,游离腓骨移植22例,双腓骨瓣组合移植4例。腓骨皮瓣游离移植3例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移植骨与主骨均获得愈合,时间为2.5-4.2个月,平均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骨缺损长度平均5.5 cm,切取腓骨长度平均10.8 cm.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且管径逐渐增粗.平均随访3年1个月,在患肢活动、负重后无移植骨骨折,供区踝关节无畸形.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胫骨长段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6例.血源性骨髓炎骨缺损2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例,外伤性骨缺损3例.结果 术后6~9个月复查X线片发现移植腓骨与胫骨之间出现骨连接.结论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报道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缺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1989年3月-2002年8月.应用血管蒂腓骨游离移植46例,其中腓骨骨皮瓣移植40例,同侧带血管蒂转移腓骨移植6例,修复外伤、骨肿瘤切除术后及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造成的骨缺损。结果 46例中除1例胫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而行大腿截肢外,余45例术后半年复查X线片示移植腓骨与宿主骨之间出现骨性连接。结论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一期修复慢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索慢性骨髓炎大段骨早期摘除后骨缺损的一期修复效果。方法 胫骨慢性骨髓炎并大段骨清除后,作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一期予以重建18例;作炎性骨段切除,采肜带血管蒂腓骨移位一期予以修复2例。结果 胫骨慢性骨髓炎在摘除在大段死骨后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蒂腓骨移位重建。术后3 ̄6个月见重建骨完全骨性愈合,邻近关节诸骨受累的炎症得到完全控制;修复肢体的功能与外形恢复令人满意。结论 对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移植桥接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瓣移植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7例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病例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1.5~55岁,平均31.3岁;股骨8例,胫骨5例,肱骨3例,桡骨1例;骨缺损长度为4~19 cm,平均9.4 cm;其中8例合并软组织缺损(5.0 cm×3.0 cm~17.0 cm×5.5 cm)。感染性骨缺损端彻底清创后,负压封闭灌洗引流2~3周,待肉芽生长新鲜,设计并切取腓骨瓣或腓骨皮瓣移植进行重建,移植自体静脉并端端吻合桥接受区血管与腓骨瓣的血管蒂。静脉移植桥接腓骨瓣的动、静脉血管蒂长度5~18 cm,平均9.6 cm;移植腓骨皮瓣面积6.5 cm×4.0 cm~18.0 cm×6.0 cm。结果17例腓骨瓣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均无血管危象。伤口一期愈合11例,延期1~2周愈合6例。术后6~8周X线片示移植腓骨端骨痂形成。15例获得随访,随访9个月~6年,平均30个月,2例失访。13例骨缺损一期愈合,2例腓骨一端与受区未愈合,再次手术后愈合。1例移植腓骨术后7个月发生应力骨折,经外固定架治疗4个月后愈合。感染性骨缺损愈合时间4.2~9.8个月,平均5.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Enneking系统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静脉移植桥接游离腓骨(皮)瓣血管蒂,不仅能有效地修复长骨感染性骨缺损和局部软组织缺损,而且可以改善骨缺损局部血运,控制感染,明显缩短疗程,是治疗肢体长骨感染性骨缺损及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观察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8例不同类型的骨肿瘤行局部彻底切刮除,或骨膜外瘤段切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6例,游离移植3例;带血管胫骨瓣游离移植1例;带血管蒂腓骨瓣同侧顺逆行转位移植9例,游离腓骨移植22例,双腓骨瓣组合移植4例,腓骨皮瓣游离移植3例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移植骨与主骨均获得愈合,时间为25~42个月,平均35个月。并经05~12年(平均47年)的随访,45例治愈,;3例复发,复发的3例病人中2例为骨肉瘤,1例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恶性变,最终行了截肢术。结论证明带血管骨移植用于修复病变广泛的良性骨肿瘤或低变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疗效可靠,恶性肿瘤者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游离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长骨大段骨缺损,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游离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长骨大段骨缺损10例,其中股骨2例,胫骨8例,病程6~96个月,平均27.9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4~30个月,平均14.4个月;骨折均在4~6个月内牢固连接,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钢板结合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下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05—2013-03采用彻底清创、清除死骨后一期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并胫前皮肤缺损14例。结果术后14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术后伤口18~25 d愈合拆线,皮瓣全部存活,X线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明显骨痂形成,完全愈合时间平均7.2(6~10)个月,移植腓骨增粗完全胫骨化平均14.6(12~16)个月。其中3例在术后9个月时行X线复查发现移植腓骨中段出现骨折,周围已有大量骨痂形成,未行外固定及局部制动。6例术后11~15个月取出克氏针内固定。术后9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87%,6例克氏针内固定取出术后1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96%。结论使用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能一次性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次数并缩短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 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外固定架下带血管蒂腓骨及人工骨泰移植,一期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感染相对静止期的胫骨骨缺损患儿,彻底清除病灶,取相应长度的带血管蒂的腓骨做支撑,恢复骨长度,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用人工骨泰(粉剂)与抗菌素混合填充骨缺损区。共治疗19例。结果 15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切口轻度感染,治疗3~4周后愈合,随访0.5~1.5年感染无复发,骨折愈合满意,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下带血管蒂腓骨及人工骨泰移植等综合手段,一期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是可行的,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缩短,肢体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外固定架联合带血管或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对儿童长骨干骺端大段良性骨肿瘤及病理性骨折病灶切除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法。方法1997年4月至2007年4月对14例儿童长骨干骺端大段良性骨肿瘤并病理性骨折行瘤段切除或病灶刮除、灭活,患者年龄5~16岁。其中骨囊肿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3例,骨巨细胞瘤2例,骨母细胞瘤1例。骨肿瘤最短4cm,最长9cm,平均5.5cm。取腓骨最短7cm,最长15cm,平均10cm,带血管和不带血管各7例。应用三维单边外固定架6例,半环槽式外固定架8例。通过腓骨髓内钉化移植,初步填充病灶区域,联合外固定架固定,进一步稳定重建缺损。结果14例病人,通过半年至10年,平均4年随访,13例移植骨与受区断端达到临床骨愈合,功能满意,1例Ⅱ期骨巨细胞瘤于术后2年原位复发。腓骨供区2~5个月有新骨形成,未出现骨骺早闭、骨桥形成、肢体短缩及踝关节畸形;所植腓骨逐渐与受区骨同化。结论外固定架联合腓骨移植对儿童长骨干骺端大段良性骨肿瘤及病理性骨折病灶切除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