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鼻咽癌6-10B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该模型鼠加减八珍汤处理,通过HE染色、RT-RCR及Western blot,探讨该方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只建模成功的鼻咽癌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加减八珍汤(浓度150 mg/mL)和0.9%生理盐水各0.2 mL灌胃,每天两次,共14 d。观察裸鼠瘤体积的变化至第21天,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特点,RT-RCR及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结果:HE染色证实人鼻咽癌6-10B裸鼠移植瘤建模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加减八珍汤可显著下调cyclinD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5),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延缓肿瘤的生长。结论:在裸鼠体内,加减八珍汤能抑制人鼻咽癌细胞6-10B的增殖,从而达到抑制鼻咽癌组织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熊果酸体内抗肺癌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进行裸鼠移植瘤实验。通过移植瘤生长曲线、终末瘤重计算抑制率观察熊果酸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微血管密度,TUNEL检测凋亡指数,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组用药后移植瘤生长缓慢,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瘤重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51.3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癌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熊果酸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移植瘤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吉祥草中甾体皂苷RCE-4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传统方法分离鉴定RCE-4.将0.3 mL Caski(4×107/m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侧后腿背部皮下,建立宫颈癌移植瘤模型,然后按瘤体积大小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10 mg/kg)和RCE-4(25、50、100 mg/kg)组,1次/d给药,连续4周,末次给药的次日处死裸鼠,称量裸鼠体质量、瘤质量,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OX-2表达,荧光定量PCR测定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 mRNA表达,计算Bcl-2/Bax值,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 RCE-4(25、50、100 mg/kg)可明显降低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瘤质量(P <0.05,P<0.01),上调Bax、Caspase-3和Caspase-9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和COX-2、Survivin蛋白表达及Bcl-2/Bax值(P <0.05,P<O.01).结论 RCE-4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ax、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Survivin、Bcl-2、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槲皮素对人鼻咽癌5-8F细胞生长和AKT/mTOR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槲皮素(20、40和60 μmol/L)处理人鼻咽癌5-8F细胞24 h、48 h和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后的5-8F细胞中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裸鼠皮下接种5-8F细胞建立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槲皮素处理组,每7天测量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内AKT和mTOR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5-8F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槲皮素可降低5-8F细胞中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P<0.05)。体内实验中,槲皮素处理组的裸鼠肿瘤体积显著受抑制(P<0.05),且肿瘤组织中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鼻咽癌细胞5-8F细胞生长,抑制AKT/mTOR通路表达。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体内增强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抗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体内对顺铂抗人卵巢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卵巢腺癌细胞耐药亚株COC1/顺铂,建立人类卵巢癌裸鼠异种移植瘤耐药模型,观察体内应用米非司酮后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及其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RT-PCR技术检测瘤组织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mRNA表达。结果:顺铂与米非司酮联用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抑瘤率为70.48%,显著高于顺铂组的抑瘤率21.55%(P<0.01),联合用药组和米非司酮组的移植瘤GcS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联合用药组尤为明显,结论:无毒性剂量米非司酮可以在体内增加COC1/顺铂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作用机制与抑制GcS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平消胶囊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消胶囊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进行裸鼠移植瘤实验.通过移植瘤生长曲线、终末瘤重计算抑制率观察平消胶囊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微血管密度,TUNEL检测凋亡指数,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实验组用药后移植瘤生长缓慢,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瘤重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51-3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癌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平消胶囊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移植瘤促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槐定碱对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作用及对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模型,观察在槐定碱作用下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体积和质量,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秽植性实体瘤组织中p53、VEGF的表达.结果 槐定碱组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体积和质量、p53表达、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移植性实体瘤抑瘤率为34.07%.结论 槐定碱对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抑制p53、VE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 CNE2 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人鼻咽癌 CNE2 裸鼠多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 ip 生理盐水,顺铂,1040、520、260 g/kg 黄芪注射液,4 周后处死 CNE2 荷瘤裸鼠。通过移植瘤生长曲线、终末瘤质量,计算黄芪注射液的抑瘤率;采用 HE 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 p53、Bcl-2 和 Bax 表达的影响。 结果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抑瘤率分别为 39.90%、30。77%;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移植瘤组织中 p53、Bcl-2 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1);各组移植瘤组织中 Bax 蛋白表达均呈阴性。 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 CNE2 荷瘤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组织中 p53 和 Bcl-2 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35-38+42
目的 研究康莱特注射液对人下咽鳞状癌细胞(FADU)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对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法对裸鼠建立鳞状癌细胞荷瘤模型,并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单纯药物(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组及联合(放射+康莱特注射液药物治疗)组。通过测量各组裸鼠肿瘤的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移植瘤中CD31 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计数微血管密度(NVD);提取肿瘤组织总蛋白,实时定量PCR 和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eriostin和VEGF-C 的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单独药物治疗及单纯放疗相比,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减少(P<0.05),此时其联合指数(CI=0.8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也能显著减少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和放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虽然放疗和康莱特注射液单独处理也能降低移植瘤组织中Periostin 和VEGF-C 的mRNA 和蛋白表达,但两者联合后其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减少。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可增强FADU 细胞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影响Periostin 和VEGF-C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龙葵素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 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度恶性的转移前列腺癌 细胞株Du145 作为动物体内实验的模型,裸鼠皮下接种Du145 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1 周后将接种的裸鼠随机分为2 组:龙葵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每3 d 分别向实体瘤中间部位注射0.2 mL龙葵素(50 μg/mL)和生理盐水,观察裸 鼠体内肿瘤生长,3 周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测量肿瘤的重量并根据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Western blotting 技术检测各组裸鼠瘤体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Tunel 原位检测各组裸鼠瘤体组织凋 亡情况。结果龙葵素治疗组裸鼠肿瘤成瘤率明显下降,裸鼠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龙葵素能抑制瘤体 细胞CyclinD1、CyclinE1、CDK2、CDK4 和CDK6 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21 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龙葵素 干预后裸鼠瘤体组织凋亡显著增加(P<0.01)。结论龙葵素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G1/S 关卡促进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前列腺 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体外条件下肝癌细胞Hep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以及体内条件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Endostar,YH-16)体外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VEGF的表达水平。并将肿瘤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形成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瘤周皮下注射的办法将不同浓度的恩度作用于瘤体,通过免疫组化以及超声探测仪检测,观察其对移植瘤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恩度能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VEGF的表达,且其表达随恩度浓度的增加而呈"V"字型变化,当恩度浓度为25μg/mL时,对肝癌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P<0.05)。不同浓度的恩度作用于裸鼠移植瘤14d后,瘤体的生长速度均较阴性对照组减慢,且部分瘤体发生退缩(P<0.05),25mg/kg组瘤体的抑制最为明显,瘤体体积为注射前的81.9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恩度在体内条件下能抑制移植瘤内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其中25mg/kg组阳性细胞数<30%为阴性(-),并且恩度能抑制瘤体内微血管的生成。结论恩度可以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VEGF表达,且可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内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只.观察组小鼠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小鼠植入空白粒子.检测裸鼠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VEGF蛋白表达.采用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VEGF mRNA表达.结果 观察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及瘤重[(0.658±0.213) g]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807±0.625) g],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平均抑瘤率为(68.2±5.3)%;观察组移植瘤中VEGF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分别为(22.6±5.9)、(98.7±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5±6.4)、(138.7±5.2),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VEGF表达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耐药的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与肿瘤耐药产生机制的关系。 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结果成功建立耐药和亲本两组裸鼠移植瘤。与其亲本细胞裸鼠移植瘤比较,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mRNA和蛋白质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都显著减少(P<0.05)。 结论胃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血管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肝癌Hep G2裸鼠模型评估EVn-50在体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1蛋白表达。结果:EVn-50显著抑制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5,10,20 mg/kg的EVn-50对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5%,62%,6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Vn-50(5,10,20 mg/kg)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CNA、VEGF、CD31的表达下调,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Vn-50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生长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CNA、VEGF、CD3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BXPC-3裸鼠抑瘤作用及对肿瘤新生血管内皮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XPC-3裸鼠的动物模型,检测蝙蝠葛酚性碱对转移瘤的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BXPC3小鼠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对BXPC-3胰腺癌裸鼠瘤组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AMD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BXPC-3胰腺癌裸鼠瘤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BXPC-3裸鼠胰腺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裸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VEGF siRNA对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VEGF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靶点的有效性。方法已稳定转染pGC-siVEGF的T24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荷瘤裸鼠膀胱癌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肿瘤细胞VEGF和肿瘤间质CD34的水平,根据CD34表达情况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成瘤率低,肿瘤生长速度缓慢(P〈0.01);VEGF水平下降(P〈0.01);肿瘤微血管密度减少(P〈0.01);凋亡指数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以VEGF为靶点的小干扰RNA有抑制VEGF表达、遏制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生长的作用,VEGF有可能成为临床膀胱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为膀胱癌的抗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环氧化酶-2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 (COX- 2) 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79例人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的表达; 建立裸鼠肺癌细胞株A549 移植瘤模型,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尼米舒利(NIM) 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并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的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在人肺癌组织中COX -2表达的阳性率为65. 8%, VEGF阳性率为72 .2%, COX -2 与VEGF显著相关(P<0 .01)。在裸鼠移植瘤体内实验中, NIM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与对照组相比, NIM处理组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 01)。结论 COX -2与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关键词 肺癌;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8.
19.
柯霞  杨玉成  洪苏玲 《医学争鸣》2009,(22):2599-2602
目的:观察EBV-LMP1基因的靶向脱氧核酶(DZ)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EBV-LMP1基因的脱氧核酶DZ509,突变型脱氧核酶mut-DZ509及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509.裸鼠皮下注射鼻咽癌细胞(C666-1),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形成后分为瘤内注射DZ50960μmol/L,mutDZ50960μmol/L,ASODN509106μmol/L,PBS50μL;记录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LMP1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WesternBlot检测LMP1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裸鼠皮下鼻咽癌移植瘤模型.DZ509组,mutDZ509组,ASODN509组与对照(PBS)组相比较,肿瘤生长速度依次减慢,3组抑瘤率分别为85.53%,73.03%,52.77%.LMP1mRNA及蛋白表达依次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体内注射DZ能有效抑制LMP1表达并抑制鼻咽癌移植瘤生长,针对EBV-LMP1的DZ可能成为鼻咽癌治疗的基因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人源抗EB病毒鼻咽癌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抗体Fab片段与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LMP1阳性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MP1阳性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20只成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即Fab组、MMC组、Fab+MMC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药物,每3天1次,共5次。观察肿瘤生长、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Fab组、MMC组和Fab+MMC组抑瘤率分别为18.90%、28.95%、49.12%。Fab组、Fab+MMC组VEGF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C组VEGF表达量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MC组、Fab+MMC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84±1.50)%、(17.55±3.21)%,与对照组凋亡率(3.90±0.5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Fab组凋亡率为(7.34±2.68)%,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