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晚期肺癌中医辨证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晚期肺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进行的因子分析,探讨晚期肺癌中医辨证规律,为合理的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疗晚期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对183例各种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进行回顾性调查,制定症状评估量表统计数据,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脾胃虚弱是晚期肺癌的主要证型。[结论]治疗晚期肺癌,建议以益气养阴,调补脾胃为最基本治疗法则。此治疗法则为规范化治疗晚期肺癌的组成部分,以达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香 《中医药学刊》2006,24(4):678-679
目前对晚期NSCLC,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是我国治疗肺癌的特色疗法,中医药疗法的优势体现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有关晚期NSCLC的中医证型研究方面的报道不少,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晚期NSCLC中医证型与细胞免疫功能、肿瘤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临床治疗晚期NSCLC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晚期NSCLC,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是我国治疗肺癌的特色疗法,中医药疗法的优势体现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有关晚期NSCLC的中医证型研究方面的报道不少,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晚期NSCLC中医证型与细胞免疫功能、肿瘤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临床治疗晚期NSCLC提供参考。1病例来源本组病例资料来源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并经过细胞或病理确诊为ⅢB,Ⅳ期NSCLC(参考《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耐药后患者组织、血清中HOX转录反义RNA (HOTAIR)基因表达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疗效的相关性,为靶向治疗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中医辨证论治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4月期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9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EGFR-TKIs治疗,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后采集肿瘤组织及血清学标本,检测EGFR-TKIs治疗前后、耐药后患者肿瘤组织、血清HOTAIR水平,分析晚期NSCLC患者EGFR-TKIs治疗与HOTAIR基因表达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进行EGFR-TKIs治疗2个月后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HOTAIR相对表达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TKIs耐药患者肺肿瘤组织及血清中HOTAIR相对表达量高于EGFR-TKIs非耐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TKIs耐药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阴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为主,非耐药患者证候分型以气虚血瘀证、气虚痰湿证为主,其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及耐药均与HOTAIR基因表达相关,EGFR-TKIs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NSCLC患者。结果: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化疗毒副作用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可明显改善NSCLC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283例首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首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83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对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提取8个因子(F),F1为痰湿证,F7为痰热证,F2、F3、F6均为阴虚证,F4为气虚证,F5、F8为血瘀证;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经中医辨证分别为气虚证、阴虚证、痰证、血瘀证。结论:气虚证、阴虚证、痰证、血瘀证构成首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证型与化疗方案相关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化疗在NSCLC的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不同中医证型的NSCLC患者对同一方案化疗常有不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众多研究表明,NSCLC之辨证分型与其免疫功能等多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晚期NSCLC中医证型与化疗方案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提高其疗效和减少某些不良反应,实现中医与西医疗法的结合,针对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二陈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东方医院肿瘤科门诊与住院晚期NSCLC痰证患者40例给予二陈汤口服2周,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QLQ-C30和QLQLCl3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的整体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前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后。结论:二陈汤可显著提高NSCLC痰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指导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检索NSCLC中医证候学和症状学的相关文献,以及临床患者访谈,初步确定NSC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条目池,根据专家、患者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评价结果,确定条目。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正在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调查,经统计分析后,得出中医证候量表。结果:通过对条目池筛选及专家、患者的评价,初步确定23个条目,制定NSC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结论:本研究建立的NSC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治疗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气补肾法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健  秦鉴  吴国珍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59-1960,201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补肾法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中医证候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DC化疔方案;治疗组辅以中药健脾益气补肾方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1年生存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健脾益气补肾法可明显改善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25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其中医症状特点,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得出6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其分布情况为血瘀占37.8%,气虚占33.1%,痰浊占16.7%,阴虚占12.4%.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证候要素是血瘀、气虚;次要证候要素为痰浊、阴虚;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肾、脾两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肺结节(PN)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71例肺结节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肺结节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北京地区肺结节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肺结节的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浊、痰湿、气虚、血瘀和阳气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肺结节的中医证候以肺气虚证占比最多(34.3%),其余依次为肺气阴两虚证(19.2%)、瘀血阻络证(17.7%)、痰热郁肺(16.2%)、肝郁气滞(12.5%)。结论:肺结节的病位主要在肺,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可分为肺气虚证、痰热郁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瘀血阻络证,其中以肺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占比较高。在治疗和辨证过程中,要首重气阴两虚的问题,适时加用补气养阴,强肺气,润肺脉,使气血调达通畅,则邪无以聚。  相似文献   

13.
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及冠心病不同类型证素分布。方法对223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病性证素的分布及组合情况,并分析冠心病不同分型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其组合情况:双因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最多,其他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虚+痰浊、阳虚+血瘀、气虚+阳虚、血瘀+阴虚;三因素组合中,气虚+阴虚+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痰浊+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血瘀+痰浊、阳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胸痹心痛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滋阴化痰的方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现代特征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的现代特征开展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普遍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及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热蕴、寒凝、阳虚及气阳两虚,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心气不足与气虚血瘀水停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常见证候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其他分型多见血虚、阴虚、热蕴及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特征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治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对154例血栓前状态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传统临床辨证分为12种证型,分别为血瘀证、气虚证、湿浊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浊证、湿热(毒)证、气滞证、血虚证、痰热证、寒凝证;其中,血瘀证、气虚证明显多于其他证候,占49.1%,寒凝证最为少见。证候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型,其中阳虚血瘀证占60.4%,痰湿蕴热兼气滞证占20.1%,气阴两虚证占13.0%,寒凝证占6.5%,阳虚血瘀证是血栓前状态的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结论:聚类分析对于中医证候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证候的归纳提供相对可靠的辨证依据,为辨证治疗用药及科学地评估中医疗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MS)常见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的关系,为MS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MS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经中医辨证分为气滞湿阻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4种证型,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及研究组各型患者颈动脉IMT、血浆Lp-PLA2水平。结果研究组颈动脉IMT、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种证型颈动脉IMT、血浆Lp-PLA2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颈动脉IMT高于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P<0.05)。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血浆Lp-PLA2水平均低于痰瘀互结型(P<0.05);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血浆Lp-PLA2水平均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MS患者痰瘀互结型颈动脉IMT和血浆Lp-PLA2水平较高,颈动脉IMT、血浆LP-PLA2可以作为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辨证规律及证素提取。方法:例原发性血脂异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因子分析寻找中医辩证规律,证素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6种证候分布情况:痰瘀互结证占20.9%,脾气虚证占18.8%,其余依次是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分别占17.8%、16.3%、13.8%和12.3%。原发性血脂异常的病位证素为脾、肝、肾,病性证素为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结论老年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常见证候类型有6种,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其中痰瘀互结证与脾气虚证所占比重最大。原发性血脂异常的证素为脾、肝、肾,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