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曹峰  黄金稳 《当代医学》2014,(24):92-93
目的 分析脑钠肽(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陕西省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NYHA分级分为Ⅰ级组(n=21)、Ⅱ级组(n=25)、Ⅲ级(n=27)组及Ⅳ级组(n=19),另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4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而且所有研究对象均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对照组及治疗前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BNP水平分别为(62.1±21.6)ng/L、(134.6±34.3)ng/L、(381.2±87.2)ng/L、(731.3±131.2)ng/L及(1293.9±198.3)ng/L。5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BNP水平分别为(74.1±19.4)ng/L、(183.4±34.2)ng/L、(253.3±65.3)ng/L、(291.6±93.1)ng/L。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病情进展而升高,治疗后患者BNP水平显著下降,故可以通过检测血浆BNP水平对患者心功能及治疗的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孙梅 《当代医学》2011,17(22):111-112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其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定13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36例健康试验人员的空腹血浆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平均值。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心功能组间血浆BNP水平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r=-0.69,P〈0.01),与LVEDD呈显著性正相关(r=+0.70,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增加,可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100例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的NT-proBNP浓度,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观察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同时测定50例健康体检者的NT-proBNP浓度作为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BNP浓度,心源性呼吸困难组(2 932.80±1 808.44)ng/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82.73±239.05)ng/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NT-proBNP可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一个客观指标,其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利钠肽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变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re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YHAⅡ~Ⅳ级)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同时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为(1896.6±685.8)ng/L,对照组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为(90.2±52.3)n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Ⅱ级为(589.4±298.5)ng/L,Ⅲ级为(1287.8±544.6)ng/L,Ⅳ级为(3578.8±987.6)n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CHF患者BNP浓度为(1078.8±603.7)ng/L,LVEF<40%的CHF患者BNP浓度为(2398.6±707.8)ng/L,两组CHF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对CHF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图反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病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利尿钠肽(BNP)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8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3例(B组)、2型糖尿病高血压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45例(C组)分别测定其血浆BNP水平。结果:C组BNP为(114.18±54.23)ng/L,显著高于A组[(40.25±24.85)ng/L]和B组[(45.28±27.67)ng/L](P〈0.01);A、B、C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41±3.22)ng/L](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BNP水平明显升高,故BNP可以早期预测心房颤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7.
田丽花 《中外医疗》2012,31(32):26+28-26,28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60例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BNP浓度为(1799.6±695.8)ng/L,对照组BNP浓度为(92.1±49.3)ng/L,两组BN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的心功能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为(1087.8±599.8)ng/L,LVEF〈40%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为(2506.6±698.3)ng/L,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网反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LYEF呈正相关性。临床上建议讲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栗全玲 《当代医学》2012,(34):48-4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浓度与心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心脏健康存在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脑钠肽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浆脑钠肽浓度为(702.1±45.3)ng/L,对照组血浆脑钠肽浓度为(71.2±12.1)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15,P<0.05);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各级血浆脑钠肽浓度之间比较均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为(834.6±54.6)ng/L,心电图正常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为(98.5±23.1)ng/L,两组血浆脑钠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410,P<0.05);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为(779.3±72.2)ng/L,非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为(602.2±50.1)ng/L,两组血浆脑钠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41,P<0.05).结论对血浆脑钠肽浓度进行检测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和心电图异常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宏  杨雷  易延静 《四川医学》2005,26(9):973-974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定量测定方法检测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20例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并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分别为(867.5±310)ng/L(、429.3±138.8)ng/L和(107.3±36.6)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788.7~932.5ng/L、370~515.3ng/L和94.2~121.2ng/L相互之间无交叉。②血清脑钠肽-32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为120n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6%。③心功能(NYHA)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分别为(437.0±135.8)ng/L(、629.3±238.4)ng/L(、891.2±318.5)ng/L和(1029.1±576.8)ng/L,各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血清脑钠肽-32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23,P<0.01),与原发病无相关(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浓度;将心衰患者随即分为30例常规治疗组和34例加用辛伐他汀组,1个月和6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心衰患者在治疗1个月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LVEF升高更明显(P〈0.05)。心衰患者在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1个月和6个月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辛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脑钠素(BNP)测定对急诊急性哮喘性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4月-2007年10月哮喘性呼吸困难住院患者79例,根据病因分为心源性哮喘组(48例);肺源性哮喘组(31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血浆BNP水平。结果心源性哮喘组血浆BNP浓度[(534.7±305.2)ng/L]显著高于肺源性哮喘组[(75.4±53.7)ng/L],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正常对照组的血浆BNP浓度的(-↑x±s1.96S)为标淮,诊断充血性心衰(CHF)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3%。结论血浆BNP是诊断CHF较好的血液指标,尤其对于鏊别哮喘性呼吸困难患者是否为心源性哮喘或肺源性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伟  高华  张永  刘超  陈余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5):551-551,601
目的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26例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浓度,同时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的BN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浓度为(1103±902)ng/L,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85±21)ng/L和健康对照组(41±15)ng/L(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在不同心功能级别间有显著差异。结论BNP可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一个客观指标,其方法简单快速,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 pro- 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CRT组),另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未接受CRT(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宽度、LVEDD、LVEF、血清NT- pro- BNP及MMP-9的水平(采用ELISA法)。结果 CRT组治疗前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分别为(912.5±194.2)pmol/L、(682.9±282.1)ng/L,CRT 1、3、6个月血清 NT- pro- BNP 水平分别为(379.8±200.5)、(284.7±151.6)、(185.4±82.0)pmol/L,MMP-9水平分别为(543.5±208.3)、(401.1±144.8)、(383.0±198.4)ng/L;而对照组治疗1、3、6个月血清NT- pro- BNP水平分别为(614.1±234.6)、(572.1±165.6)、(553.6±130.1)pmol/L,MMP-9水平分别为(665.6±227.8)、(641.2±268.6)、(573.7±135.9)ng/L。CRT组术后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血清中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下降,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清MMP-9和NT- pro- 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6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AMI患者,根据心肌Blush分级分为0+1级组(n=26)、2级组(n=32)和3级组(n=28)。于PCI术前及术后24h、48h、14d测定血浆BNP浓度,14d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浆BNP水平PCI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和14d时Blush0+1级组>Blush2级组>Blush3级组,24h时分别为(631±285)ng/L、(362±149)ng/L和(278±135)ng/L(P<0.05);48h时:(482±246)ng/L、(278±112)ng/L和(205±124)ng/L(P<0.05);14d时:(257±133)ng/L、(163±78)ng/L和(119±50)ng/L(P<0.05)。14d时BNP水平与LVEDVI(r=0.75,P<0.01)、LVESVI(r=0.78,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63,P<0.01)呈负相关。结论急诊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显著影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钠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CHF)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测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钠肽(BNP)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评价动脉僵硬度对心功能的影响,对临床工作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CHF患者103例,使用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患者心功能,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MEIA)测定BNP,收集数据完成后,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200±160)pg/ml,较对照组(600±20)pg/ml明显升高(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1);LVEDD≥60mm时的BNP与LVEDD〈60mm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40%时的BNP与LVEF≥4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LVEDD呈正相关(r=0.87、r=0.6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3,P〈0.01)。PWV是心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BNP与用多普勒心脏超声所评估的心脏功能参数LVEDD、LVEF具有相关性,对于CHF患者是一种危险因素。PWV对于BNP和心脏功能是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何小君  邓学军 《西部医学》2008,20(1):78-79,81
目的探讨BNP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并比较厄贝沙坦、倍他乐克对心衰患者BNP、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程度慢性收缩心衰患者46例,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23例)和厄贝沙坦组(23例),两组均加用ACEI,利尿剂或地戈辛,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检测BNP、LVEF。结果心衰患者心功能程度与LVEF、BNP显著相关,倍他乐克、厄贝沙坦治疗后BNP显著下降,LVEF显著升高,仅倍他乐克、厄贝沙坦对LVEF治后不同。结论倍它乐克、厄贝沙坦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对心功能改善无明现差异。  相似文献   

17.
BNP联合cTnI检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赵施竹 《医学综述》2009,15(14):2229-2231
目的评价B型钠尿肽(BNP)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的预后的价值。方法测定84例CHF患者急诊时和出院时血BNP和cTnI等,观察并随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的BNP分别为(539.2±201.7)、(739.2±208.7)、(1139.2±401.6)ng/L,心功能越差,BNP越高。心肌损伤与心功能程度之间是关联的。BNP≥500ng/L或cTnI≥50mg/L的患者住院期间与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再住院率和心源性病死率均高于BNP<500ng/L或cTnI<50mg/L的患者。结论联合BNP和cTnI可以更全面地评估CHF患者的危险程度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普伐他汀治疗组(30例),剂量为、10rag,每晚1次,疗程8周,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浓度和总胆固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普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浆BNP浓度由(218.6±64.2)pg/mL降至(149.4±50.1)pg/mL(P〈0.01);LVEF由(34.4±3.4)%升至(45.4±4.9)%(P〈0.05),LVDd由(65.5±5.1)mm降至(45.4±4.9)mm,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普伐他汀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F增加存在良好的负相关(r=-0.71,P〈0.01),而与LVDd减小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阎琳  张惠中 《医学综述》2014,(22):4199-4200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唐都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呼吸困难患者,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组)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浆BN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源性组BNP显著高于肺源性组[(813.6±201.4)ng/L vs(234.5±189.8)ng/L,P<0.01],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肺源性组[(44.6±9.2)%vs(62.3±8.8)%,P<0.01];心功能Ⅱ级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显著低于Ⅲ级以及Ⅳ级患者[(398.7±215.8)ng/L vs(846.6±224.3)ng/L vs(1086.9±231.4)ng/L,P<0.01],同时心功能Ⅲ级患者BNP显著低于Ⅳ级患者(P<0.01)。结论 BNP可用于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诊断及其心脏受累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与心脏功能等级的相关性,评价血浆BNP水平对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评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5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其中妊娠期高血压93例,轻度子痫前期76例,重度子痫前期26例,分析上述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各期及心功能的等级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血浆BN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分别为(57.39±21.49)、(1007.44±150.46)、(2630.35±456.68)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上述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16例,其中心脏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为(1268.38±212.10)ng/L,心脏功能Ⅱ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为(4401.00±605.20)ng/L,心脏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最高为(6789.50±981.51)ng/L,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对评价子痫前期病情及评估心脏功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