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固定导线稳定性关系,为临床判断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室间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按常规方法将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右心室间隔患者193例,在导线螺旋旋出即刻测试COI,同时进行起搏参数测试.结果 按测得COI值分别为<5 mV、5 ~10 mV、>10 mV 3组,COI<5 mV组平均(3.85±1.01) mV,COI 5~10 mV组平均(7.74±1.63) mV,COI>10 mV组平均(10.63±0.55)mV.COI<5 mV组阈值为(0.83±0.16)V,高于COI> 10 mV组阈值(0.69±0.15) V(P< 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I<5 mV组发生心室导线脱位2例,COI表现为“顶天立地”的发生心室导线穿孔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5%.结论 在室间隔起搏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术中应测试COI,测得COI应至少在5 mV以上,但COI过大将增加导线穿孔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及其蛋白家族,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最先在酵母中发现。哺乳动物中Sir2相关酶1(SIRT1)与其同源性最高,被认为是长寿蛋白,通过能量限制来发挥抗衰老作用。在多种组织器官中SIRT1通过与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的相互作用调控多种生理过程,如调节能量代谢、脂质氧化及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延缓衰老。既往研究表明雌激素在抗衰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雌激素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激活目的基因而发挥抗衰老作用。而近期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通过多条旁路途径上调SIRT1的表达而延缓细胞衰老。综述雌激素上调SIRT1的表达途径以探讨雌激素抗衰老机制。  相似文献   
3.
4.
CT导向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CT导向肺癌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癌27例,其中中心型肺癌16例,周围型肺癌8例,肺癌肺转移3例.27例患者共有病灶33处,平均直径为3.1 cm.CT导向下经皮穿刺肺癌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结果粒子植入2个月后复查:CR 20个,PR 8个,NC 4个,PD 1个,总有效率为84.8%.2个月时随访,粒子移位2例(1 粒/例),粒子丢失 1 例(4粒).结论 CT导向肺癌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肺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基于直立倾斜试验的个体化频率骤降反应(RDR)参数设置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起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经直立倾斜试验证实为心脏抑制型VVS患者,所有患者均植入具有RDR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收集其临床基线资料、基线起搏和RDR参数设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个体化调整起搏参数和RDR参数,观察调整后患者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中位年龄59岁,男性3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病窦综合征。中位随访时间10(2~51)个月,早期5例患者中4例月均RDR事件大于150次,其中1例因RDR运作次数多出现心悸症状,2例仍有黑矇症状发作。参考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症状时患者心率下降和恢复的特征个体化调整参数可以减少RDR事件不适当发作;仍有晕厥前兆患者调整RDR骤降频率高于低限起搏频率后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接受具有RDR功能起搏治疗的心脏抑制型VVS患者而言,参考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症状时心率下降和恢复特征,以及随访过程中的症状发作情况个体化调整起搏参数,既有利于减少RDR事件的不适当发作,又可有效避免晕厥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 pro- 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CRT组),另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未接受CRT(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宽度、LVEDD、LVEF、血清NT- pro- BNP及MMP-9的水平(采用ELISA法)。结果 CRT组治疗前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分别为(912.5±194.2)pmol/L、(682.9±282.1)ng/L,CRT 1、3、6个月血清 NT- pro- BNP 水平分别为(379.8±200.5)、(284.7±151.6)、(185.4±82.0)pmol/L,MMP-9水平分别为(543.5±208.3)、(401.1±144.8)、(383.0±198.4)ng/L;而对照组治疗1、3、6个月血清NT- pro- BNP水平分别为(614.1±234.6)、(572.1±165.6)、(553.6±130.1)pmol/L,MMP-9水平分别为(665.6±227.8)、(641.2±268.6)、(573.7±135.9)ng/L。CRT组术后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血清中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下降,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清MMP-9和NT- pro- 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VR导联卵段抬高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犯罪血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6月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67例,对其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主干病变的aVR导联ST段抬高组、ST段无抬高组分别为4例(13.8%)与1例(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病变分别为10例(34.5%)与6例(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对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及高危患者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CT诊断的颅内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行轴位CT扫描,1例行冠状位扫描;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3例共发现28个病灶,21个位于中线及其附近结构,呈斑点状,结节状,条带状及不规则形,CT值为-7-101Hu,边缘清晰,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CT可作为诊断颅内脂肪瘤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氟骨症并发腰椎后纵韧带骨化8例报告刘元伟,刘美玲,王一品(滨州市附属医院放射科,滨州市256603莒南县路镇医院)后纵韧带骨化1960年由Tsukimoto首先报告[1],1964年Terayama正式命名为后纵韧带骨化(OPLL)[2].此后在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