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 揭示海嘧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观察海嘧啶对肿瘤细胞内[Ca2 ]i 的影响及 [Ca2 ]i 变化时 Ca2 的来源 ,采用定磷法测定海嘧啶对肿瘤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影响。结果 海嘧啶可显著升高肿瘤细胞内 [Ca2 ]i 的浓度 ,[Ca2 ]i 升高时 ,Ca2 同时来源于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海嘧啶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膜钙泵活性。结论 海嘧啶通过升高肿瘤细胞内 [Ca2 ]i 的浓度 ,从而启动肿瘤细胞凋亡机制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海嘧啶升高肿瘤细胞内的作用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引起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降低肿瘤细胞钙泵活性 3条途径达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对6种不同组织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治疗的组织特异性,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SFPS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SFPS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Fluo-3/AM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技术观测细胞内[Ca^2 ]i。结果 SFP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直肠癌COLO—205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滞SGC-7901人胃癌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可使SGC-7901细胞内[Ca^2 ]i先升高后下降,给CaCl2后[Ca^2 ]i又升高。结论 SFPS对人胃癌细胞和直肠癌细胞效果较好,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的。SFP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通过升高肿瘤细胞内[Ca^2 ]i达到的。[Ca^2 ]i升高时Ca^2 来源于细胞内钙库释放。  相似文献   

3.
胎脑低分子抑瘤物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胎脑低分子肿瘤抑制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的变化。方法:通过超滤技术分段提取胎脑低分子抑瘤物,采用光镜、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Ca^2 ]i。结果:胎脑低分子抑瘤物可明显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作用4h后可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Ca^2 ]i明显升高。结论:胎脑低分子抑瘤物可能有是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在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Ca^2 ]i升高。  相似文献   

4.
细胞内Ca2+变化在砷剂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细胞内游离Ca^2 在As2O3诱导的胰腺癌细胞株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Fas,Fas配体(FasL)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μmol/L的As2O3与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共同孵育后,H-E染色、光镜观察,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特征; 用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流式细胞仪检测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2μmol/LAsO3作用于胰腺癌细胞48h后,胰腺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性改变,且凋亡过程中[Ca^2 ]i明显升高,Fas,FasL表达呈先升后降,结论:As2O3在诱导胰腺细胞凋亡过程中,肿瘤细胞凋亡与[Ca^2 ]i升高和Fas、Fas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海索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 ]i)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加入谷氨酸观察细胞内[Ca^2 ]i,培养液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苯海索的干预作用。结果:加入谷氨酸后细胞内[Ca^2 ]i、细胞死亡数、NO含量显著升高,苯海索各浓度显著抑制[Ca^2 ]i及NO的升高,减少细胞死亡。结论:苯海索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内[Ca^2 ]i、NO含量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苯海索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加入谷氨酸观察细胞内[Ca^2 ]i,培养液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苯海索的干预作用。结果:加入谷氨酸后细胞内[Ca^2 ]i、细胞死亡数、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苯海索各浓度显著抑制[Ca^2 ]i及一氧化氮的升高,减少细胞死亡。结论:苯海索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内[Ca^2 ]i、一氧化氮含量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钙桔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海嘧啶对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的影响以及对人胃腺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研究。结果 海嘧啶可使荷瘤小鼠红细胞微粘度下降,膜脂流动性升高,体外实验对胃腺癌细胞内DNA荧光强度降低,DNA合成减少。结论 海嘧啶可改善荷瘤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内DNA的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SMS201-995(SMS)是否通过诱导人胆管癌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生长,以及与细胞内游离钙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胆管癌细胞系SK-ChA-1,应用MMT比色法,Annexin V-FITC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 在SMS作用下CK-ChA-1细胞生长受抑制。SMS处理SK-ChA-1细胞后,Annexin V标记的凋亡细胞增多。细胞凋亡的同时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结论 SMS可能通过诱导SK-ChA-1细胞[Ca^2 ]i依赖性细胞凋亡,抑制胆管癌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WIN55,212—2对培养的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Fura一2/AM为钙探针,用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检测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WIN55,2122(0.01~10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升高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内[Ca^2+]i,EC50为0.47μmol/L;用大麻素Ⅰ型受体(CBI受体)阻断剂AM251孵育后,发现10μmol/L的AM251可明显抑制10μmol/L WIN55。212—2对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内[Ca^2+]i的作用(P〈0.01)。结论WIN55,212—2可浓度依赖性地升高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内[Ca^2+]i,该作用可能是由CBI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对6种不同组织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治疗的组织特异性,同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SF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SFPS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FP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直肠癌CO—LO—205有较好的疗效。SFPS可阻滞SGC—7901人胃癌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结论SFPS对人胃癌细胞和直肠癌细胞效果较好,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的。  相似文献   

11.
三氧化二砷对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内[Ca2+]i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内游离[Ca2+]i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As2O3对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内游离[Ca2+]i的影响;用生长曲线法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LSCM显示As2O3 作用后的人肺腺癌细胞Anip973细胞内[Ca2+]i显著升高(P<0.001).②As2O3 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nip973细胞内[Ca2+]i升高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③As2O3 能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的增殖.结论 As2O3 可能是通过升高人肺腺癌细胞内[Ca2+]i 来启动细胞凋亡机制,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MTT比色法观察吴茱萸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干预24h后SGC7901细胞Survivin和Caspase-3m RNA表达。结果吴茱萸碱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电镜下均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状态;吴茱萸碱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随吴茱萸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内Survivin基因表达强度逐渐降低,Caspase-3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结论吴茱萸碱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SGC7901细胞中Survivin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可能下调其对Caspase-3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金向东  何旭华  叶盛威  刘洋  刘山 《西部医学》2018,(11):1573-1578
目的 探讨miR-16调节Bcl-2的表达活性影响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 方法 qPCR检测miR-16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转染效率,CCK-8检测miR-16对SGC7901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16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6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6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通过miR-16 mimic使miR-16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过表达后,其细胞活性、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同时相关凋亡蛋白表达也增高;Bcl-2 siRNA与miR-16 inhibitor共转染后,能改变miR-16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miR-16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尼美舒利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高青 《重庆医学》2008,37(14):1555-1556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体外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作用和可能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将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流式细胞仪检测尼美舒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STAT3蛋白的磷酸化活性(P-STAT3)和bcl-2的表达。结果FCM显示SGC7901细胞经100、200μmol/L尼美舒利作用48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百分数增高,且在同一时间随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百分数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尼美舒利作用24、48h后P-STAT3、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尼美舒利体外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STAT3、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贝母素乙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逆转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唑蓝法(MTT)检测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及耐药逆转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贝母素乙可剂量依赖性的的抑制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细胞增殖,20μg/mL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化疗药(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贝母素乙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后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处理48h后的凋亡率最高达44.5%。结论贝母素乙能够作为胃癌多药耐药逆转剂逆转MDR,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药物外排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研究莪术醇对SGC-7901部分蛋白信号的影响,探讨Akt、P-Akt和BAD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设不同浓度的莪术醇组和对照组,用MTT法、AnnexinV-PI双染、Western blotting法等检测方法,观察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以及Akt、P-Akt、BAD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莪术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抑制磷酸化Akt以及增强BAD蛋白表达,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莪术醇对总Akt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莪术醇能够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抗肿瘤效应与下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以及上调其下游的BAD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将ALCAM 和对照shRNA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中,建立稳定细胞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中ALCAM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胃癌肿瘤模型分析ALCAM基因沉默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ALCAM shRNA稳定细胞系ALCAM mRNA(1.01 ±0.26)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1.66 ±0.23)低于对照 shRNA组细胞ALCAM mRNA(0.12 ±0.06)和蛋白质水平(0.23 ±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shRNA稳定细胞系比较,ALCAM shRNA 稳定细胞系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5)、凋亡水平升高(P<0.05)、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减缓(P<0.05).ALCAM下调并不影响总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而降低了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抑制了mTOR活性,此外,ALCAM蛋白敲低提高了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激活了凋亡信号通路.结论 ALCAM基因沉默能够降低胃癌细胞中ALCAM的表达水平,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对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EphA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HIF-1α基因重组质粒pGCsi-shHIF-1α,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并接种裸鼠(SGC7901/shRNA,实验组),建立裸鼠皮下人胃腺癌移植瘤模型,动态观测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设SGC7901(未转染组)、转染空质粒的SGC7901(SGC7901/Neo,空载体组)为对照.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8周后,获取移植瘤模型瘤组织,称取湿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激酶A2(EphA2)表达.结果 与未转染组比较,空载体组瘤体积、质量改变不明显,HIF-1α转染的实验组的瘤体积、质量明显降低;HIF-1α转染的实验组诱导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和EphA2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组、空载体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IF-1α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形成血管拟态及EphA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