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炮制对木鳖子亚油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制霜法炮制10批不同产地的木鳖子;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木鳖子生品、木鳖子霜中亚油酸和油酸两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其指纹图谱差异。结果:木鳖子炮制后其亚油酸和油酸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亚油酸含量较生品增加了6.97%,油酸含量较生品增加了15.8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木鳖子生品聚为1类,10批木鳖子霜聚为1类;主成分分析图显示10批木鳖子生品与10批木鳖子霜分布在中轴线两端,互不交叉。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炮制对木鳖子的指标成分和UPLC指纹图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对牛蒡子生品与炮制品中牛蒡苷(arctiin)、牛蒡苷元(arctigenin)同时定量的测定方法,为牛蒡子中有效成分检测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蒡子生品和炮制品中牛蒡苷、牛蒡苷元含量。结果:牛蒡苷、牛蒡苷元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蒡苷1.234~6.170μg,Y=362.5666X-18.4445,r=0.9998;牛蒡苷元0.188~0.940μg,Y=85.6066X-12.8357,r=0.9999;平均回收率牛蒡苷为96.42%,相对变异偏差(RSD)为1.23%;牛蒡苷元为97.75%,RSD为0.77%。结论:HPLC测定牛蒡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精密度高,重现性及稳定性皆良好,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黄连饮片NACBDA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并对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40 mmol/L乙酸钠-40mmol/L乙酸铵.无水甲醇缓冲液(pH5.8)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5kV,以小檗碱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初步建立了以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NACE-DAD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黄连饮片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 方法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连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为大黄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和炮制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梯度洗脱HPLC法,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与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其指纹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大黄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炮制品指纹特征存在差异,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生大黄与酒大黄、醋大黄差异较小,与熟大黄、清宁片存在差异,与大黄炭差异明显。结论 建立的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可以识别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归属特征,可有效控制内在质量,探讨炮制机制,并可进一步进行大黄的安全性评价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传统炮制法与微波炮制法及其炮制品质量的优劣,为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蒡子等中药不同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含量、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为指标,对两种炮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波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得率、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高于传统炮制品.结论:与传统人工炮制法相比,微波炮制操作程序简单,能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火力、时间等因素易于控制,节能、污染少,且能提高炮制品的质量,微渡技术有助于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度光照对牛蒡子酸败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取牛蒡子原药材及牛蒡子粉末一份置于60℃的恒温烘箱中;另一份置光照强度为4500xl,温度25℃,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每日光照14h)各15天。结果分别取0天、5天、10天、15天上述牛蒡子原药材及粉末,测定其酸败度、指纹图谱、黄曲霉,酸败度有明显改变。结论随着时间的增长,光照和温度对酸败度有显著影响;但对黄曲霉和指纹图谱无影响。对粉末的影响较药材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甘遂饮片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色谱法:以胡薄荷酮作为内标参照物,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5nm,柱温30℃。结果甘遂饮片及其醋制品共有17个共有峰;炮制品与生品比较,有2种成分含量增加约40%左右,1种成分含量减少达70%;17个共有峰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所制定的甘遂指纹图谱具有可靠性,可控制甘遂及其炮制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苓甘五味姜辛汤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分别用生、干、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各10批,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直观比较和PCA分析。结果:建立了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UPLC指纹图谱;同一炮制品组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指纹图谱直观比较及PCA结果差异明显。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姜的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指纹图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炮制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更深入研究该药炮制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金银花炒黄品、烘制品,采用HPLC-DAD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通过指纹图谱对比对生品和炮制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金银花生品炒黄后,大部分成分溶出率增加;而金银花生品经烘制品后,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降低,少数化合物含量升高。结论:炮制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可为找到抗菌活性最强的成分提供实验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黄瓜子生品及炮制品的活血作用并对黄瓜子生品不同极性部位的活血作用进行考察,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血栓法观察黄瓜子生品及炮制品对小鼠抗血栓作用的影响。采用剪尾法、玻片法观察黄瓜子生品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黄瓜子生品和炮制品均有抗血栓作用,黄瓜子生品、炮制品和乙酸乙酯层具有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作用。结论:黄瓜子生品和炮制品均有活血作用,黄瓜子乙酸乙酯层是黄瓜子活血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经高温加工过的鳖甲是否可以用DNA分子标记鉴定,选取经高温高压蒸煮过的中华鳖鳖甲和骨进行DNA提取,并用通用引物L1091和H1478扩增。结果表明经高温高压蒸者过的商业甲也可以提得较高质量的片段,同时还讨论了DNA提取和扩增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同类药材的鉴定和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ERIC—PCR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nter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emc consensus,ERIC)为引物,对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指纹图并进行分析。结果122株临床分离株产生42种不同的指纹图,密切接触者指纹图相同或相似,指纹图谱与患者年龄、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种类有关。结论ERIC—PCR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栀子药材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建立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50mmol/L硼酸盐+10mmol/L磷酸盐为介质,内径50μm,有效长度50cm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栀子中药材指纹图谱。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有关规定。结论:本方法可考虑作为控制栀子药材内在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木香的饮片和新鲜药材进行DNA片段的比对分析,为木香的鉴定提供研究思路。方法 选取木香饮片和新鲜药材,利用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总DNA,再进行PCR扩增筛选随机引物,找出能同时扩增饮片及新鲜药材基因组总DNA的随机引物,对饮片及新鲜药材基因组总DNA扩增产生的一致性条带进行克隆,得到阳性菌落,经转化子鉴定后测序。对所测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木香饮片与新鲜药材长度均为794 bp的克隆片段序列相似度达99.75%,长度为1 116 bp的克隆片段的核苷酸水平比对及氨基酸水平比对的相似度均为100%。结论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能对木香饮片和新鲜药材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苦杏仁不同炮制品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苦杏仁不同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滴定法对苦杏仁生品、3种不同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杏仁苷含量顺序为生品>火单品>炒品>火单炒品。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杀酶效果,火单法杀酶效果好、苦杏仁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覆盆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应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1%冰醋酸水溶液和甲醇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6nm。结果:精密度和重现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面积的RSD均小于5%,符合有关规定。结论:HPLC特征指纹图谱可作为控制覆盆子药材内在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肉豆蔻炮制原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玉秋 《当代医学》2009,15(6):130-134
目的研究肉豆蔻不同炮制品的抗肿瘤作用与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增加机理。方法采用MTT法对肉豆蔻不同炮制品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比较,评价炮制对肉豆蔻抗肿瘤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温度加热后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含量,与未加热的原油进行含量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肉豆蔻不同炮制品对体外培养的人黑色素瘤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和人肺癌细胞H460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对不同的癌细胞抑制作用不同;生品肉豆蔻挥发油开始加热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当温度超过200±10℃时,开始明显增加,至240±10℃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肉豆蔻炮制后止泻成分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的增加,可能主要是由挥发油受热后某些成分发生转化而产生。  相似文献   

18.
道地药材牛蒡子适宜产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蒡子为两年生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牛蒡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牛蒡子主要有四大产区:东北产区、华东产区、西南产区和华中产区。过去认为牛蒡子以浙江一带所产的为好,目前牛蒡子被认为是关药,以东北产的为佳。目前,有关牛蒡子的道地药材产区仍然存在争议。因此,科学划分牛蒡子的道地产区,不仅可以解决争议,而且对牛蒡的引种栽培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确定影响牛蒡子道地性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0的支持下,进行牛蒡子产地适宜性划分,结果表明:牛蒡的最适宜分布区沿西南一东北方向呈现条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的产区基本相近。但是,笔者的研究结果与药典记载也存在差异,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西北(宁夏、新疆、陕西、甘肃)也是牛蒡的集中分布区;原来以浙江为主的华东产区,现在以山东为主;东北地区的吉林和黑龙江也是牛蒡子的主产区;西南地区牛蒡子的产区除了四川和重庆外,还包括云南和贵州;在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分布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人为干扰(如人为拔除、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等)和气候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获得高质量的DNA,研究木质部较发达的根,根茎类以及茎木类药材的DNA提取方法。方法 总DNA的提取过程包括用Tris缓冲液洗净,CTAB抽提和纯化。结果 对升高,Chong木,木香,乌药,芍药和木通等进行了DNA提取,能较好的去除色素,多糖等干扰PCR物质。结论 本法使用常用试剂,成本低,易于推广,为药材DNA分子鉴别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藏药莪达夏炮制前后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探讨该药炮制方法与药效的关系。方法观察莪达夏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结果藏药莪达夏炮制前后对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炮制前、后莪达夏对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藏药莪达夏炮制前后抗炎作用未发生明显变化;藏药莪达夏炮制前后镇痛作用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