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慢性酒中毒患者脑诱发电位失匹配性负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酒中毒患者 (chronicalcoholics,CA)失匹配性负波 (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 ,对 30例慢性酒中毒患者 (CA)、2 9名正常人 (NC组 )的MMN作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酒中毒患者MMN潜伏期延迟 (NC :16 2 .5 5± 14 .6 1ms,CA :2 4 6 .17± 18.5 1ms ;t=- 19.2 2 ,P <0 .0 1) ,波幅降低 (NC :5 .0 6± 1.13μV ,CA :2 .0 9± 0 .88μV ;t =11.2 9,P <0 .0 1)。结论 慢性酒中毒患者大脑的自动加工过程有异常 ,可以通过MMN技术反映出来。MMN可以作为CA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感觉性诱发电位 (SEP)变异与自杀行为史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尼高力公司Spirit脑诱发电位仪 ,检测 39例抑郁症 (抑郁症组 )患者、2 2例躁狂症 (躁狂症组 )患者和 33名正常对照者 (对照组 )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听觉诱发电位 (A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SEP) ,并对两患者组中有无自杀史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抑郁症组在VEP中的P2 潜伏期 [有自杀史者为 (2 1 1± 2 1 )ms,无自杀史者为 (2 0 9± 1 7)ms]长于正常对照组 [(1 94±1 9)ms;P <0 0 1和P <0 0 5]。 (2 )抑郁症组和躁狂症组SEP主成分的波幅均低于对照组。 (3)在VEP中 ,抑郁症组中有自杀史者的P3波幅 [(2 7± 1 8) μV]低于无自杀史者 [(5 5± 2 3) μV] ;躁狂症组中有自杀史者的P2 波幅 [(2 9± 1 8) μV]低于无自杀史者 [(5 5± 2 3) μV] ;在AEP中 ,躁狂症组中有自杀史者的P2 波幅 [(3 7± 1 9) μV]低于无自杀史者 [(5 1± 2 3) μV] ,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 (P <0 0 5和P <0 0 1 )。结论 感觉性诱发电位是辅助评价自杀倾向的客观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脑诱发电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诱发脑电指标变异的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5例OCD患者(OCD组)和28名健康人(NC组)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其中23例OCD患者于治疗5个月后再次检测P300、ABR和VEP。结果 (1)治疗前,OCD组P300-P3靶波幅[(3.51±1.60)μV]低于NC组[(5.90±2.10)μV,P<0.01];ABR-波V绝对潜伏期[(6.40±0.41)ms]长于NC组[(5.50±0.33)ms,P<0.01],波V波幅[(0.35±0.10)μV]高于NC组[(0.16±0.09)μV,P<0.01];VEP-P2潜伏期[(199±39)ms]长于NC组[(183±28)ms,P<0.05]。(2)治疗后,OCD组随强迫思维和行为改善,脑电诱发电位中仅P300-P3靶波幅升高[治疗前后分别为(4.50±1.30)μV和(6.01±1.50)μV;P<0.01],VEP-P2潜伏期缩短[分别为(199±30)ms和(183±28)ms;P<0.05],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OCD患者P300和VEP变化与临床状态有关,ABR的变异则有待继续跟踪。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电位的随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ERPs)P3 0 0 的P3 波异常的意义。方法 对 2 1例精神分裂症、15例抑郁症患者在未服药和停药半年后的发病期及 2年缓解期后采用视觉图像辨认作业引出中央点P3 0 0 ,并与 2 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病例组在发病期P3 潜伏期 [精神分裂症组 (431± 42 )ms,抑郁症组 (40 5± 32 )ms]延长、波幅 [精神分裂症组 (4 7± 2 0 ) μV ,抑郁症组 (5 3± 2 7) μV]下降 ,与对照组 [(36 7± 13)ms、(9 3± 3 1) μV]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缓解期复查仅精神分裂症组P3 潜伏期 [(410± 30 )ms]及波幅 [(7 1± 3 3) μV]异常较明显 ,抑郁症组潜伏期[(374± 9)ms,波幅为 (8 1± 4 1) μV]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P3 波异常具一定跨状态稳定性 ,其中潜伏期的延长更为稳定 ;而在抑郁症则与临床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酒依赖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脑干听觉反应及P300异常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脑干听觉反应(ABR)及P300的特点.方法以click短声、听觉靶刺激和非靶刺激为诱发事件,检测26例男性酒依赖患者及31名男性正常人的ABR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 (1)ABR与对照组比较,酒依赖组波Ⅱ~波Ⅶ的绝对潜伏期长,波Ⅱ~波Ⅴ的绝对波幅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2)P300在靶刺激中,酒依赖组的P2和P3潜伏期[分别为(187±26)ms和(319±27)ms]长于对照组[分别为(171±21)ms和(302±16)ms],P2和P3波幅[分别为(3.9±2.3)μV和(3.5±3.1)μV]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2.1)μV和(8.2±4.1)μV];在非靶刺激中,酒依赖组的N1潜伏期[(108±14)ms]长于对照组[(98±12)ms];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长期大量饮酒不仅损害脑干功能,同时损害皮层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 强迫症在辅助诊断上目前还缺乏客观的实验室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强迫症的事件相关脑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分析其主要原因与所使用仪器、技术性能有关。为此本研究使用国际标准化的美国Nicolet脑电生理仪,并以较成熟的关联性负变、P300及失匹性负波3种事件相关脑电位为手段,并设临床上较多见的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为疾病对照,进一步探讨强迫症的脑电生理机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 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对38例强迫症、20例抑郁症和18例广泛性焦虑症及28名正常人的关联性负变(CNV)、P300及失匹性负波(MMN)作了检测。3组疾病组病例均选自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经2名以上的高年资医师确诊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第三版(CCMD-3)中的强迫症和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听力均正常,并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均为右利手。3组对象均未使用过精神科药物。结果 ①CNV:M1波幅抑郁症组[(5±4)μV]和广泛性焦虑症组[(7±4)μV]低于正常组[(14±6)μV]和强迫症组(16±6)μV,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的出现率抑郁症组(60%)、强迫症组(45%)和广泛性焦虑症组(35%)均高于正常组(4%),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P300:在靶刺激中,N2潜伏期在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强迫症组[(276±22)ms]和抑郁症组[(277±22)ms]的潜伏期均长于正常组[(259±14)ms],广泛性焦虑症组短于抑郁症组和强迫症组(P<0.01);P3波幅在4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强迫症组[(3.4士1.6)μV]、抑郁症组[(2.9±1.3)μV]和广泛性焦虑症组[(3.3士1.3)μV]均低于正常组[(5.9土2.1)μV]。在非靶刺激中,广泛性焦虑症组P2波幅低于强迫症组和正常组(P<0.05)。③MMN:强迫症组、抑郁症组及正常组之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强迫症组和抑郁症组的潜伏期长于正常组(P<0.05);强迫症组的波幅高于正常组(P<0.05),抑郁症组的波幅低于正常组(P<0.05)和强迫症组(P<0.01)。结论 ERPs波幅一高一低变异特点可能对鉴别强迫症和抑郁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抑郁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中枢给予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抑郁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 )、生理盐水 +抑郁组 (S +D组 )、CNTF 3 0 0 0U +抑郁组 (Ch+D组 )和CNTF 30 0U +抑郁组 (Cl+D组 ) ,每组 1 5只。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 ,于实验开始前 1天和实验第 7,1 4 ,2 2天用Openfield法测定大鼠行为 ,于应激第 2 2天将其处死 ,固定脑组织 ,用组织化学、光镜和电镜等技术观察海马CA1、CA3及齿状回神经元的数目和形态。结果  (1 )应激第 2 2天 ,S +D组体重增长的g数 [(2 8 2 2± 4 2 2 )g]和蔗糖溶液消耗量 [(7 33± 2 43)g]均低于NC组 [分别为 (1 2 4 95± 6 44)g和 (2 0 50± 4 80 )g;P <0 0 1 ] ;而Ch+D组 [分别为 (64 72± 1 5 69)g和 (1 5 56± 3 48)g]均高于S +D组 (P <0 0 1 )。 (2 )Ch+D组的抑郁行为 [水平运动为 (9 80± 1 2 3)次 / 3min ,垂直运动中位数为 3次 / 3min]较S +D组 [水平运动为(1 1 6± 0 41 )次 / 3min ,垂直运动中位数为 0次 / 3min]有显著改善 (P <0 0 1 )。 (3)S +D组和Cl+D组各脑区神经元的丢失均多于NC组 (P <0 0 5和P <0 0 1 ) ,而Ch+D组神经元的丢失则少于S +D组和Cl+D组 (P <0 0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P3 0 0 的特点以及P3 0 0 与简易智力状况检查 (MM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 32例AD患者和 30名健康老年人应用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 0 0 检测 ;同时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1)AD组MMSE评分 [(16 5 2± 2 17)分 ]低于正常对照组 [(2 6 5 7± 1 4 3)分 ,P <0 0 1]。 (2 )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靶刺激中的P2 、N2 、P3 潜伏期长 ,P2 、P3 波幅低 ;非靶刺激P2 波幅低 (P <0 0 5~ 0 0 1) ;AD组Cz、Pz、Fz各点间的P3 0 0 指标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3)AD组P3 0 0 靶刺激中的P2 、P3 波潜伏期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 (P <0 0 5~ 0 0 1)。结论 AD患者的P3 0 0 有多指标变异 ,且与其认知功能缺损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高香草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多巴胺代谢产物血浆高香草酸 (pHVA)的影响。方法  3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患者组 )纳入研究 ,利培酮治疗平均剂量为 (3 2± 1 1)mg/d ,共观察 6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 ,以高效液相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 pHVA含量。 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pHVA水平。 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 pHVA含量 [(7 9± 4 0 ) μg /L]与对照组含量 [(8 8± 4 1) μg /L]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患者组治疗后 pHVA含量 [(5 3± 2 7) 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 ;(2 )治疗前患者组 pHVA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 [(2 0 7± 4 1)分 ]存在正相关 (r =0 39,P <0 0 0 1) ,与基线PANSS阴性症状评分 [(19 7± 5 1)分 ]存在负相关 (r =- 0 35 ,P <0 0 1) ;(3)基础pHVA含量及其治疗前后差值[(2 6± 1 3) μg/L]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减分值 [(10 8± 4 1)分 ]均分别呈正相关 (r =0 4 8,P <0 0 1;r=0 6 0 ,P <0 0 0 1)。结论 患者组治疗前pHVA可部分反映精神分裂症症状 (尤其是阳性症状 )的严重程度 ,基础 pHVA含量及治疗前后pHVA水平的变化与利培酮治疗阳性症状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门控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治疗前后的听觉诱发电位P50变异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分别于治疗前(66例)、治疗第5周(42例)和第12周(32例)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P50检测,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以正常人(对照组,92名)的P50做比较。结果(1)治疗前,患者组的S1-P50波幅[(3±2)μV]低于对照组[(6±3)μV],S2-P50波幅[(4±2)μV]高于对照组[(2±1)μV],均P<0.01;患者组S2/S1比值[(81±40)%]高于对照组[(42±21)%],S1-S2波幅[(2±1)μV]低于对照组[(3±2)μV],100(1-S2/S1)值(19±17)低于对照组(5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患者组的S2/S1、S1-S2和100(1-S2/S1)与PANSS评分无相关性(P>0.05)。(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组在治疗第5周末及第12周末P50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P50变异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改变,具有一定的属性标志特性,值得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三种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异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反应时间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41例焦虑症患者及35名正常人的关联性负变(CNV)、P300及失匹性负波(MMN)。结果CNV:M1波幅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的出现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P300:在靶刺激中,N2潜伏期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P3波幅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非靶刺激中,研究组P2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MMN:研究组及对照组之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RP变异特点可能对焦虑症的临床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Study results of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remain controversial, potentially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instruments utilized and their differing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several commo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e.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s, P300, and mismatch negativity (MMN), in OCD patients, depression patients,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physiology,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from May 2002 to December 2005.PARTICIPANTS: A total of 38 OCD patients, 20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18 GAD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3), formulated by the Chinese Psychiatry Association,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Patients with two or more the above diseases were excluded. In addition, 28 healthy people, gender and age matche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METHODS: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s, P300, and MMN were recorded by a Nicolet Spirit Instrument. All electrodes were attached at Cz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10-20 system, with the mastoid leads as reference and Fpz as ground. MAIN OUTCOME MEASURES: 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s, P300, and MMN.RESULTS: The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s, P300, and MMN were different (P < 0.01). OCD patients showed an increased M1 amplitude compared with controls, depression, and GAD patients (P < 0.01). Target P300 amplitud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CD, depression, and GAD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 < 0.01). Moreover, N2 latency and latency of MMN were prolonged in OCD and depression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 < 0.05).CONCLUSIO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were different in depression, GAD, and OC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In particular, OCD patients exhibite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和52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SSR和ERP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卒中后抑郁组中SSR和ERP测定中的P300成分异常率分别为87.3%(48/55)和83.6%(46/55),两者异常吻合率为76.4%(42/55)。卒中后抑郁组SSR测定结果中,SSR潜伏期和波幅值较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RP测定中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较对照组分别延长和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2、P3波潜伏期与SSR测定中潜伏期以及波幅与波幅之间呈正相关(r=0.29~0.36,P<0.01),而两者潜伏期与波幅之间呈负相关(r=-0.32~-0.33,P<0.01)。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PSD患者(PSD组)和33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ERP(P300、N400、CNV及MMN)、SSR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均P<0.01),波幅明显下降(均P<0.01);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SD组各项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0.01)。结论PSD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其认知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变异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有4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1例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及4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使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和关联性负变化(CNV)的检测.并于治疗2个月时对两患者组进行相同项目的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症组P300靶N2、P3潜伏期缩短(P<0.05),靶P3波幅升高(P<0.01),CNV潜伏期M1缩短(P<0.01),波幅M1、M2升高(P均<0.05).焦虑症组P300靶P3潜伏期缩短(P<0.05),CNV波幅M1下降(P<0.05),指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的出现率下降(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症组P300非靶P2波幅偏低(P<0.01),P300的双峰P2波和CNV的PINV出现率均偏高(P<0.05~0.01);焦虑症组CNV的潜伏期M2缩短(P<0.01).抑郁症组与焦虑症组治疗后比较在P300非靶P2波幅、双峰P2波出现率,CNV潜伏期M2和PINV出现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脑诱发电位有自己的变异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老年抑郁症(SD)和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的失配性负波(MMN)的特点。方法检测并比较36例SD患者、32例AD患者及40名正常老人(NC)的MMN。结果与NC组和SD组比较,AD组的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SD组与NC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临床鉴别SD和AD。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焦虑障碍(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Pz脑区的特点。方法应用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37例AD患者、32例抑郁症对照组(CD组)和36名健康成人(NC组)进行了MMN—Pz脑区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同时波幅降低。C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与AD组基本类似,但MMN波幅改变特征较明显。结论MMN新技术可用于精神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非匹配负波(MMN)和P300的特征以及治疗缓解后脑电波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比较58例首发分裂症患者和54名健康人的MMN和P300电位,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5周和14周时随访MMN和P300。结果①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组的MMN潜伏期[(222.4±33.0)ms]比正常对照组[(200.5±30.1)ms]延迟(t=3.66,P〈0.01),波幅[(4.6±3.3)μV]比对照组[(7.9±3.9)μV]低(t=4.85,P〈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②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低,与PANSS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r=-0.381,P〈0.05,r=-0.459,P〈0.01);患者组经治疗14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结论MMN和P300联合应用可能作为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患者人脸照片诱发的关联性负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人脸照片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的特点。方法应用脑电生理仪和反应时间技术,检测38例抑郁症患者的CNV,并与30名健康对照的CNV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CNV主要为延迟型(44.74%),健康对照主要为正常型(66.67%),CNV分型有统计学差异(χ2=21.32,P〈0.01)。抑郁症组A点潜伏期为(380±63)ms,健康对照组为(323±59)ms,有统计学差异(t=3.81,P=0.01);抑郁症组波幅B为(9±6)μV,健康对照组为(16±5)μV,有统计学差异(t=5.13,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CNV波形不规则,潜伏期A点延迟,波幅B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