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汉语听觉词汇语义判断任务时正常人与Wernicke语言区胶质瘤病人脑的活动情况。方法对15名正常青年受试者和2名胶质瘤累及左侧优势半球Wernicke语言区的病人进行听觉方式呈现汉语词汇语义判断任务的fMRI扫描,由3.0 T MR扫描仪获取数据,并采用AFNI软件进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结果正常志愿者听觉语义判断语言任务激活的主要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辅助运动区、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岛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缘上回。两位胶质瘤累及左半球Wernicke区患者的语言任务激活主要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辅助运动区、额下回、额中回、颞中回、岛叶、顶下小叶、右侧缘上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上回。结论2例胶质瘤累及左侧Wernicke区的患者右侧半球激活较正常志愿者组明显增多,以右侧为优势,且左侧Wernicke区的激活减少,代之以肿瘤周边少量激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熟练蒙汉双语者在蒙语和汉语语义信息加工的脑机制。方法对15右利手、蒙汉双语熟练的健康志愿者(男8名,女7名)进行fMRI测试,分析采用蒙语及汉语词语的语义判断任务。应用AFNI软件分析两种语言任务的脑功能激活情况及其差异。结果在汉语及蒙语语义信息加工过程中,语义加工的经典脑区均被激活,包括左侧颞中回、左侧后顶叶、左侧前额叶等区域。比较加工蒙语及汉语的语义信息过程,蒙语任务下左侧楔回及右侧梭状回的激活显著增加,汉语任务下在左侧颞中回后部、左侧额中回及额下回三角部、左侧顶上小叶的脑激活比蒙语显著增加。结论熟练蒙汉双语者在加工蒙语及汉语时,存在功能加工脑区的分离。fMRI研究能为双语者的语言加工脑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癫痫患者语义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TLE)患者语义处理相关功能区的分布。方法左侧TLE患者、右侧TLE患者和健康对照各6例,均为右利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逆序词任务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以按键记录受试者反应,使用统计参数图2(SPM2)对fMRI图像进行个体水平的统计分析和组分析。结果右侧TLE患者主要激活左侧的额下回、额中回、颞上回、颞中回以及双侧扣带回、梭状回、基底节区、小脑(右著)等区域,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左侧TLE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语言激活区出现不典型化表现,右侧额下回、中央前回和左侧楔叶、楔前叶出现更多激活。结论左侧TLE患者的语义处理相关功能区不典型分布,出现激活区对侧镜像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汉字及图片语义加工的脑机制。方法对13名正常青年受试者进行视觉方式呈现汉字及图片语义辨别任务的fMRI扫描,采用AFN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结果fMRI显示两种任务均激活了左侧顶下小叶、额中回、额下回、右侧小脑及双侧梭状回、舌回、枕中回、枕下回、辅助运动区。其中左侧顶下小叶、额中回及双侧枕中回、梭状回在图片语义辨别任务激活明显强于汉字任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汉字及图片语义的脑加工均存在偏侧化现象,图片语义的脑处理有更多的脑活动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适用于临床的脑语言fMRI任务刺激模式,并观察与汉语语言相关的脑功能区.方法 对22名健康志愿者在模拟临床语言生成模式下进行汉语语义、语法句子正确性判断,同时采集[MR]数据,通过后处理分析获得汉语语言相关的脑功能区,对其进行定位,并判断汉语的语言优势半球.结果 语义、语法判断任务激活的脑功能区有很大重叠,双侧额下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枕叶及左侧辅助运动区在两种语言任务中均有明显激活.汉语语言的脑激活区额下回表现为左侧半球优势.结论 应用语义、语法句子判断的语言刺激模式能激活正常人语言相关的脑功能区,简单易行,依从性好,激活脑功能区稳定,适用于临床对语言脑功能区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6.
汉字词语语音、语义处理相关脑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索汉字词语处理的脑偏侧化;研究汉字词语的语音、语义处理相关脑区及小脑在汉字词语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受试者,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模块设计的刺激模式,运用视觉呈现方法,每名受试者参加两组实验:动词产生组及假词默读组.结果动词产生组及假词默读组均显著激活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顶上小叶、双侧枕叶以及双侧小脑半球,在两组中均以左侧大脑半球激活为著;Wernicke区在两组均未见激活;左侧IFG在动词产生组较假词默读组激活范围广泛;双侧扣带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额中回、左侧丘脑及右侧尾状核仅在动词产生组被激活.结论左侧大脑半球是汉字词语处理的优势半球;Broca区在汉字词语处理中既有语音又有语义处理方面的作用;双侧小脑参与汉字词语的语音处理;大脑皮层下的一些核团可能参与汉字词语的语义处理.  相似文献   

7.
语义判断中选择与抑制机制的功能MRI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RI,ER-fMRI)技术,探讨汉语语义判断任务中选择、抑制机制的神经基础.方法对9例右利手的健康成人进行了侧抑制任务(flanker task)与汉语语义判断任务相结合的实验测试,同时采用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的BOLD-fMRI数据,通过AFNI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①语义选择的相关脑区包括右侧额上回(BA 6区)、右侧扣带回、左侧额中回(BA 9区)、双侧运动区和运动前区、左侧顶下小叶;②负责语义判断抑制功能的脑区主要有右侧额中回和左侧额下回.此外,随任务难度增大,前扣带回激活,而且从以右半球激活为主过渡到以左半球激活为主.结论 ER-fMRI可以对语义判断任务中选择、抑制机制的有关大脑皮层区进行定位,是研究高级认知活动神经基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研究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任务下脑区的激活特征,探讨运动性失语的发生机制。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运动性失语患者9例设为病例组,接受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及图片命名任务状态下BOLD-fMRI检查。采用SPM8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及统计分析,并与年龄相近的健康成人组作对比,分析两组间激活脑区的差异。 结果健康成人组激活脑区一致性较好,均为视觉、语言、认知相关脑区,包括双侧额下回、颞上回、岛叶、基底核;左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丘脑、颞中回(P<0.005)。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激活脑区差异较大,可见如下特点:①所有患者左侧或/和右侧视觉处理有关皮质区(额中回、颞中回、舌回、梭状回等)均有激活;②左侧半球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健康人明显较少(P<0.01);③左侧额下回(Broca′s区)、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Broca镜像区)等与语言相关的脑区仅有部分激活,且激活较对照组健康人减弱;④右侧颞上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颞下回等脑区较对照组健康人激活增强(P<0.05)。 结论语言表达过程可能与多个相关脑区组成的网络有关,右侧半球参与了正常语言的产生过程。脑卒中后失语是由于病变通过直接破坏语言功能区或远隔效应所致,左侧半球多个脑区及右侧额下回(Broca镜像区)激活减弱,右侧半球部分脑区激活相对增强。右侧额下回在失语后不同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母语为维吾尔语(简称维语)和汉语正常人执行动词产生任务时的脑激活区及其脑激活差异区,探讨语言理解和产生的神经机制,以及脑损伤后语言障碍及其康复机制。 方法以维语和汉语名词为基本实验材料,通过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扫描31例维吾尔族(语组)和28例汉族(汉语组)正常志愿者执行动词产生任务时的脑激活区,采集fMRI数据,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 结果汉语组的主要脑激活区为左侧尾状核、左侧枕下回、左侧梭状回、双侧辅助运动区(BA8/6区)、左侧BA32区、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上、下小叶(BA7区)、左侧角回、右侧中央前回(BA9区)、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和双侧小脑。维语组的主要脑激活区为左侧中央前回(BA9区)、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左侧小脑。维语组和汉语组组间比较发现,汉语组在左侧尾状核体、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尾状核头和双侧扣带回前部(BA32区)有明显激活,与维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语组未见比汉语组更明显激活的脑区。 结论维语和汉语正常人动词产生激活脑区不完全相同;维语文字的加工处理主要集中在左侧大脑半球;汉字加工处理比维语文字加工处理需要更多右侧大脑半球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侧颞前部在汉语听觉信息加工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与标准头线圈对15名健康志愿者(男5名,女10名)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要求受试者完成听觉复述任务和听觉语义危险判断任务。应用软件包AFNI分析两种听觉任务在左颞前部的任务功能定位及其差异。结果 正常成人听觉语义判断任务相比听觉复述任务更多激活左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前部,而听觉语音复述任务相比听觉语义判断任务更多激活左侧颞上回前部。结论 脑内存在左颞前部对汉语听觉语音语义信息加工的分离,颞上前部对语音分析更强,颞前中下部对语义分析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功能MRI (fMRI)针刺大钟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材料与方法选取1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针刺受试者右侧大钟穴(络穴),同时应用3.0T MR扫描仪完成脑部扫描。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8(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分析处理。结果针刺受试者大钟穴,激活的脑区有双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下回BA37,左侧颞中回BA38、BA39,左侧颞极BA38,右侧颞极BA32,左侧脑干,左侧苍白球,右侧额中回BA6,左侧额上回BA6。结论大钟穴的脑激活区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小脑前叶及脑干和苍白球,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躯体感觉冲动的传入,与足跟痛及腰腿痛的脑内躯体感觉中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与英文字形辨认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人脑汉字与英文字形辨认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2例(男5例,女7例)母语为汉语且裸眼视力正常的大学生参加实验。设备为GE Signa 1.5T MR仪,采用EPI序列,BOLD法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任务分别将汉字与英文(真字、假字、非字)投射到屏幕上,受试者通过头线圈反光镜观看屏幕并辨认。数据分析使用SPM 99升级软件,经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和建立模型显示结果。结果:汉字真字刺激在左额叶、中央前回(BA6)及枕叶(BA18)显著激活;左顶叶、中央后回(BA3)、右额下回(BA9)及双侧颞叶少量激活。英文真字刺激时左额中回、中央前回、左额下回显著激活;左颞梭状回(BA37)、右枕语言回(BA18)及左顶叶(BA40)也有激活。汉字和英文假字与非字只引起少量激活(P>0.05)。汉字与英文刺激左大脑半球的激活体积明显大于右半球;除枕叶外,英文在额、颞及顶叶引起的激活体积均大于汉字。结论:fMRI是研究人脑汉字和英文语言加工理想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其脑加工优势半球均为左半球;母语为汉语者,其英文脑处理过程需更多的脑活动来参与和完成。  相似文献   

13.
岛叶的任务态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岛叶在执行词语联想任务时的激活状态,分析岛叶不同部位在语言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对28名(男15名,女13名)健康被试者行fMRI研究,试验内容为组块设计的词语联想任务和静息态扫描.采用SPM 5和REST 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算岛叶前部和后部与全脑其他体素之间的功能连接系数,并比较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双侧岛叶前部为正激活脑区,后部为负激活脑区.与左侧岛叶前部有功能连接的区域包括右侧岛叶前部、右侧岛叶后部、辅助运动区(SMA)、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顶下小叶、中扣带回、右侧纹状体和右侧额下回.与左侧岛叶后部有功能连接的区域包括右侧岛叶后部、左侧岛叶前部、右侧颞上回、中扣带回、右侧中央前回及右侧纹状体.与右侧岛叶前部有功能连接的区域包括SMA、左侧额下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纹状体、中扣带回、左侧额中回、左侧纹状体、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及左侧颞横回.与右侧岛叶后部有功能连接的区域包括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左侧岛叶前部、左侧岛叶后部、右侧缘上回及左侧扣带回.结论 岛叶前部与后部的功能连接区域有一定差异,分别以不同方式参与语言任务的完成,左侧岛叶前部在语言功能中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fMRI观察针刺足少阳胆经五输穴的脑功能区激活情况。方法 选取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12名, 针刺右侧足少阳胆经五输穴, 在静息段与针刺段交替采集fMRI图像, 获得数据通过random effect法对数据行组分析, 以P <0.05的像素构成统计参数图, 即实验任务脑激活区, 按Talairach坐标行解剖定位, 获得试验任务激活的脑区。结果 受试者脑激活区包括左侧眶回(BA11)、双侧顶上小叶(BA7)、右侧颞上回(BA22)。负激活区包括右侧舌回(BA18)、右侧扣带回(BA24)、双侧顶上小叶(BA7)、右侧颞下回(BA20)。结论 针刺足少阳胆经五输穴可影响边缘系统、听觉系统、语言、记忆等。针灸叠加针刺引起对应的脑功能区变化是大脑传导通路重新整合与分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母语为维吾尔语(维语)和汉语健康人在执行语义辨别和动词产生两种语言任务时的脑激活差异区,并初步探讨维语脑加工处理机制。 方法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采集15例维吾尔语健康志愿者(维语组)和15例汉语健康志愿者(汉语组)执行语义辨别和动词产生两种语言任务时的fMRI数据,并进行2组数据统计学比较。 结果语义辨别任务时,维语组左侧扣带回(BA23)和中线处楔前叶等局部脑区可见明显的正激活,与汉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词产生任务时,维语组左侧颞下回(BA37)、顶下小叶、梭状回和海马旁回等局部脑区可见明显激活,与汉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语组则在右侧颞上回(BA38)可见明显的激活,与维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语和汉语语义辨别和动词产生激活脑区不完全相同,左侧扣带回在维语语义加工中可能更多参与语音加工;汉字加工处理可能比维文加工有更多的右半球参与。  相似文献   

16.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动词生成任务中运动前区激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运动前区(PMA)在动词生成任务fMRI试验中的激活情况,探讨其在语言表达功能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23名受试者接受fMRI试验.试验任务为组块设计的动词生成任务:对照内容为黑色屏幕中心呈现的白色 "+";刺激任务为生成动词,要求受试者根据给出的单字名词,组成一个相关的动词词语.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采用单样本t-检验的组分析方法获得平均脑激活图,观察PMA激活情况.结果 11名符合试验要求的受试者的数据列入组分析,脑激活区包括Broca区、右侧额下回后部、双侧PMC、双侧SMA、左侧顶后皮层、右侧丘脑、左侧基底节区、右侧小脑半球和右侧颞叶后部.全脑最强激活区为左侧PMA.结论 PMA在动词生成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涉及语音处理、想象运动、词语提取和信息的高级调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fMRI技术初步检验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及其脑区网络组成与刺激呈现通道的关系。方法:1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参加实验。每位受试者进行2次fMRI实验,任务通过视觉呈现。实验1(简单任务)任务期要求受试者注视无意义假词并默述;实验2(复杂任务)要求受试者完成动词产生任务。注视显示器上交替出现的“+”及“+++”作为控制任务。利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分析单个被试,然后行组间比较。采用反减法获得负激活图,对有关脑区的反应特性做进一步分析。结果:实验1和实验2负激活脑区大部分相同,主要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BA31/30)、扣带回前部(BA24/32)、右侧颞上回(BA8)、左侧颞上回(BA8)、右颞下回前部(BA20)、左颞下回前部(BA20)、右侧顶下小叶(BA39/40)、左侧顶下小叶(BA39/40)。这些脑区的BOLD反应曲线呈负性变化,扣带回后部的负激活强度复杂任务时强于简单任务。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及其负激活程度与任务难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Wernicke-Geschwind语言模型的fMRI初步检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利用fMRI方法检验经典的Wernicke-Geschwind语言模型.方法以Block Design设计模式,对10名正常中国人的听觉性语言(词语水平)功能进行BOLD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并与经典的Wernicke-Geschwind语言模型进行比较与检验.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实验要求,且头动范围小于1个像素大小.语言任务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双侧运动区(前后运动区及辅助运动区)、双侧小脑半球及视皮层,左侧颞横回、左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及以及扣带回后部.结论经典的语言模型存在较明显的不足与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fMRI技术,通过听觉呈现语言任务,探讨刺激呈现通道对负激活脑区的影响,进一步检验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方法1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参加实验。进行2次fMRI实验。实验1(简单任务)任务期要求受试者听无意义假词;实验2(复杂任务)要求受试者听真词并作词语属性判断(具体或抽象)。静息期要求受试者闭眼、静卧,不要做任何主动思维活动。利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分析单个被试,然后行组间比较。采用反减法获得负激活图。并把本次实验结果与以往视觉呈现任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初级视觉皮层与初级听觉皮层的负激活存在明显的通道依赖性,听觉呈现刺激引起视觉皮层负激活,视觉呈现刺激时听觉皮层表现为负激活。非任务依赖性负激活脑区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BA31/30)、扣带回前部(BA24/32)、两侧颞上回(BA8)、两颞下回前部(BA20)、两侧顶下小叶(BA39/40)。这些区域的负激活与刺激呈现通道方式及特定刺激任务无关。该负激活脑区模式与人类默认脑活动网络基本一致。结论刺激呈现通道是影响任务依赖性负激活的因素之一,探讨负激活问题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同时,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静息状态时人脑默认活动假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任务相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左侧颞叶癫痫(TLE)患者与健康人完成计算任务时脑区激活差异。 方法选取右利手、左侧TLE患者16例作为TLE组,另选取相匹配健康受试者16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简单加法、简单减法及退位减法计算任务,同时进行脑部fMRI检查。采用神经影像学统计参数图(SPM-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比较2组间脑区激活差异。 结果计算任务中,TLE组的计算正确率为76.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80%(P<0.05);而TLE患者组的计算反应时间为(2589±213.20)ms,与对照组的(1765±134.90)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激活强度高于左侧颞叶癫痫组的脑区有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双侧顶下小叶、左侧角回、双侧缘上回、左侧额中回、左额上回、双侧后扣带回、双侧岛叶、双侧颞上下回、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双侧丘脑和小脑。左侧颞叶癫痫组激活强度高于对照组的脑区有双侧顶上小叶、双侧前扣带回和右侧额中下回。 结论左侧TLE患者计算相关的脑功能区具有半球内及半球间重组,额顶叶可在计算功能的代偿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任务相关fMRI技术可为无创评价TLE患者计算认知功能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