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吴捷娣 《当代医学》2016,(35):124-125
目的 对失效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景德镇市中医医院于2014年3月成立失效模式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6816患者,以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54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267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失效模式对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失效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为可能出现失效的环节提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失效情况再次发生.对比成立失效模式开展前后手术室失效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失效模式开展以来,手术室护理失效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达0.3%,相较于对照组的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0%较对照组的80.5%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失效模式,成立失效模式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能够尽早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失效环节,有利于明确手术室安全重点改进目标,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先进的质控工具,前瞻性地对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对关键事件进行改进?方法:由物理师?医师与技师组成的质量改进小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200份伽玛刀治疗计划与100例计划设计过程进行失效风险评价,运用因果法与故障树法分析失效原因,找出改进对策?结果:对风险较高的9个失效模式?16个失效原因进行改进后,风险值明显降低,平均下降(61.125 ± 8.125)%?结论:FMEA是改进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质量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减少神经外科鼻饲管置管的计划外拔管,以保证患者鼻饲的正常进行。方法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鼻饲管置管出现计划外拔管的住院患者进行失效模式分析,开展针对性的改善行动并计算采取改善行动后的RPN值。结果采取改善行动后鼻饲管置管计划外拔管率及各项RPN值较前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用于留置胃管患者的管理中,能减少胃管的计划外拔管,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查找潜在失效原因,使所有潜在风险得到量化,使风险的处理简便、易行,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有效预防手术室患者俯卧位压疮的发生。方法 手术室组建FMEA小组,确定手术室俯卧位压疮的潜在风险因素,运用FMEA方法计算手术室俯卧位压疮的风险指数(RPN),对RPN值排名前十的潜在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比较采取改进措施前后压疮发生的RPN值。结果 根据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风险指数制定预防手术室俯卧位压疮的干预措施,干预后风险指数降低。结论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应用有效降低手术室患者俯卧位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癌症患者就诊中的诊疗流程采用相关的FMEA规范,分析探讨采用FMEA规范对降低癌痛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的作用.方法 组织小组成员、医护等人员对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因素进行RPN打分.依据打分结果将RPN值顺位排名靠前的进行重点管理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管理,采取措施后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再次打分评估,对比RPN值的变化程度,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后筛选出关键的失效模式和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重新进行评估,与评估前进行对比,其评估后RPN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癌痛患者诊疗流程中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处理可有效降低失效模式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危机值,有效改善风险值,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脊柱手术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脊柱手术俯卧位患者压疮HFMEA小组,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可能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需要干预的风险因素,计算出风险指数(RPN),绘制并改进压疮风险预防流程图,从而最终确定失效模式分析并确认根本原因,列出需要改善的失效模式,拟定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并与实施HFMEA前(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RPN值进行比较。结果:实施HFMEA流程改进后,失效模式的RPN评分均较改进前明显下降(P<0.01)。压疮预防效果评估与流程改进前,发生压疮6例,改进后,无压疮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MEA对脊柱手术俯卧位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针对性地流程改进,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压疮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过程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并对比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应用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器械清洗的满意程度及医院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后,冲洗不彻底、器械生锈、清洗流程不规范、处理不及时、仪器精密度损耗、未按步骤进行消毒等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均明显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后器械清洗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师及护理人员对器械清洗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内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过程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明显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并提高医师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在院期间治疗风险,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预防儿童静脉输液渗漏的措施进行改进,以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方法运用HFMEA方法,成立防静脉输液渗漏小组;确定预防脉输液渗漏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值);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于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追踪整改效果。结果实施HFMEA改进措施后失效模式的RPN值及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预防静脉输液渗漏,可防范于未然,有效降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术后患者安全转运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识别术后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分析原因,根据高风险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工作改进后,各项失效模式危急值均下降,改造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前瞻地发现术后患者转运流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流程改造,有效地降低了术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留置针堵管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留置针置管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风险管理,观察组根据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绘制流程图,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与相关原因,进行流程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冲管无效、封管无效、夹管不当、健康教育不到位4个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针堵管率为1.88%,低于对照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地对留置针维护流程进行分析改进,有助于降低导管堵塞风险,提高静脉输液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肺结核科的实施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方法.比较工作开展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评价得分的变化.结果 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患者、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深入落实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优质护理活动的深化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减少检验医学差错中的应用。方法: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临床实验室检测和体外诊断系统技术委员会(ISO/TC212)2008年颁布的技术规范ISO/TS22367——通过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降低医学实验室差错,并结合具体实际临床情况.讨论FMEA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结果:FMEA基本过程包括选择研究过程、召集多学科小组、采集和组织过程信息、执行风险分析、制定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其中风险分析又包括识别每个步骤的失效模式、明确每个失效模式的可能影响、将失效影响的严重度排序、将失效模式的概率和检测度排序、识别危急失效模式。完成风险分析后,优先对最高等级的失效模式采取特定的纠正措施。FMEA组员应周期性地审核性能数据来评估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结论:FMEA通过系统地采用分析技术来识别和处理高风险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检验医学的差错,保证患者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并能降低患者的整体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分析糖尿病肾病首次透析过程诱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成立HFMEA小组,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失效模式分析,绘制流程图,找出5个潜在失效模式,对流程进行分析探讨,计算危机值,制定改进措施,比较实施措施前、后危机值即低血糖的危险性。结果: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后5个导致低血糖的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实施HFMEA明显减少了糖尿病肾病患者首次透析过程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揭示HFMEA在预防低血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层卒中小组治疗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20例)入院时即由卒中小组接管,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入专业监护病房和康复病房。对照组(100例)入普通病房。两组治疗用药基本相同。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分别以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30天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卒中小组模式能有效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静脉安全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静脉输液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可能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FMEA分析和改进后,各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通过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患者在静脉输液中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CT定位和治疗过程分析,找出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技术中存在影响摆位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方法 6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9-71岁,均为女性.其中根治术后46例,保乳术后22例.应用美国MED-TEC乳腺托架对患者治疗时进行体位固定,确定患者与乳腺托架的相对位置.利用乳腺托架上的相对标记线、患者身体上的参考标记线、治疗室内的激光灯来重现定位时的体位.利用照射前的图像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图像比较,找出误差的原因并予以纠正. 结果 采用了确定相对标记线及减少患者移动的有效措施后,可以使患者获得很好的摆位精度.对68例行乳腺胸壁及患侧锁骨上照射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加速器上射野验证,人体纵向、横向误差均小于3 mm. 结论应用乳腺托架对患者进行定位和摆位,可明显改善摆位的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使患者获得舒适准确的治疗体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行之有效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手段,保障教学的持续改进.方法 引入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l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分析,评估小组由参与教学的各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确定失效模型,制定失效模式等级标准,通过风险值计算和分析树判定进行影响分析,找出关键潜在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plan do check action,PDCA).结果 针对FMEA得出的关键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后,对教学质量进行追踪评估.分析数据表明,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FMEA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责护理小组模式,在落实基础护理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管理模式.方法:实施全责护理小组负责制,改变排班模式,责任护理小组负责完成本组病人各项治疗、基础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等全程连续性护理工作.每月根据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病案组检查、护理质控检查反馈进行分析.结果:基础护理服务、病房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全责护理小组模式,是落实基础护理,提供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模式护理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替代诺和灵30R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经过诺和灵30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2个月后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FBG、2hPBG、HbA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血糖发生率较治疗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每日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和依从性较治疗前高.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用诺和灵30R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改用诺和锐30治疗后,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failure modeand effectanalysis,FMEA)分析病人入院的潜在高危因素,对入院流程进行改造,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成立FMEA小组,绘制病人入院流程图,找出前三位个潜在失效模式,计算危机值,制定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危机值;结果:三个失效模式实施FMEA管理后危机值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前瞻性地发现病人入院流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以最大限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