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医学脾胃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常见疾病。其病因常与寒邪外客、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本虚有关,其病机常表现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胃不和、瘀血内阻、脾胃阴亏、脾胃虚弱,针对其病因病机,治法常用温胃散寒、消积导滞、疏肝和胃、活血定痛、养阴益胃、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李杲对于有关脾胃病的论述及其病因、病机、治法,作为理论基础,针对临床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按其病因归纳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素体不足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损;七情太过气机逆乱肝脾不和等病机,总结出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肝脾不合、饮食停滞、痰湿中阻五个类型及见证、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王友仁主任医师推拿手法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方面论述王老以"呼吸按动法"为主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基本手法及配伍予以总结。结果:王老以"呼吸按动法"为主,配合温中散寒的手法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临床疗效佳。结论:王老认为胃脘痛多因胃腑外感寒邪或脾胃阳虚所致,呼吸按动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胃缓”、“嘈杂”等范畴。多认为其病因病机是由于情志失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或中气不足邪犯胃肠,致使胃肠运动功能及脾胃气机升降功能失调而致。其病位在胃,病机与肝、脾密切相关,基本证型为肝郁气滞与脾胃虚弱。临床治法及方药颇多,初学者不易掌握,一时无所适从。作者认为疏肝理气法为治疗FD的基本大法。试从理论及临床分析中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诸病源候论》总结痢疾之病因,大体可概括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肠胃虚弱,病机主要为脾、胃、大肠等脏腑虚弱,外邪侵袭而为病,以本虚为主,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因此,临床治疗时应详辨病因,以补益脾胃、扶助正气为主要治法,兼以祛邪。  相似文献   

6.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胸痹心痛病因研究很多,综合1993年各地冠心病病因的调查,不外与饮食、劳倦、体质肥胖、年龄、外感寒邪等因素有关。胸痹心痛虽病位在心,但其涉及到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下面就上述各种病因分别论述脾胃与之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饮食伤及脾胃与胸痹心痛的关系《卫生宝鉴》指出:“饥则伤气、饱则伤胃。”李东恒也提出:“饮食自倍、则脾胄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允,诸病之所胜也。”若饮食不节、饥饿不宜,过食肥甘厚味、恣饮酒浆、酷嗜辛之品等,皆可直接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水津不能输布,则停而为饮,聚而成疾。痰…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黄帝内经》藏相理论,及临床医案,将呃逆分为:脾胃升降失司、肺胃失降、肝气犯胃、肾不纳气四型;分别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进行初步探讨。治疗呃逆,当以胃气不降为中心线索,但又必须观察有无脾、肺、肝、肾病气之影响,因脾胃表里相合,肺胃同主肃降,肝胆易乘胃土,胃肾密切相关,总结了治疗呃逆常用的调中理气、宣降肺胃、抑木扶土、补肾纳气四法,可供临床参考。并附各种治法验案数则。  相似文献   

9.
朱丹薇 《河南中医》2014,(12):2504-250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基本病机为肝郁犯胃、脾胃升降失常。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分别选用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柴胡疏肝散、连朴饮、理中丸、半夏泻心汤为主方予以治疗。该病常用治法有疏肝理气法,健脾和胃法,辛开苦降法,健脾燥湿法。  相似文献   

10.
胃痛亦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种。胃居中焦,主受纳,主降,喜润恶燥,与脾胃相为表里。胃痛初起多为实证,其病位在胃,或肝胃吲病,或脾胃同病,多因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胃病。胃痛实证包括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饮食停滞、淤血停滞、寒邪客胃和湿热中阻6个证型。  相似文献   

11.
胃溃疡是常见脾胃病之一,病程长,易复发,常长期困扰患者。姚树坤教授从胃溃疡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情志失调等病因入手,抓住其湿热蕴胃,肝气犯胃,痰凝血瘀,脾肾不足等病机,治以清热祛湿为主,辅以疏肝活血化痰、收敛疡面、健脾温阳等方法,且嘱患者注意饮食、情志调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疾病。作者自1954年开始,对本病进行了中医中药的治疗研究观察等工作。兹从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效果的基础上,对病因和病机方面,提出个人的看法。一、病因(1)一般因素:脾和胃,在病机方面常相互影响,前贤论之甚详,如:李东垣《脾胃胜复论》:“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倦则脾病,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张景岳《论脾胃》:“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可见脾和胃有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在许多情况之下,脾胃很容易受病。)  相似文献   

13.
毛德西教授认为胃痛是由于饮食、情志、寒邪、劳倦、体虚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总的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毛德西教授认为胃痛临床常见寒邪客胃、饮食伤胃、湿阻中焦、木郁犯土、瘀血停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阳虚等证型。对于胃痛的治疗,毛德西教授认为应明虚实,辨寒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审病因,顾肝肾。重在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治病求本,重视舌脉,以求得准确有效的治疗。方药选择上以经方、小方为主,活血行气,祛湿健脾,寒热温清相互配伍,达到脾胃升降有序,气血调和,胃和则痛自消。  相似文献   

14.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祖国医学对此类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论述甚详.梅国强教授善治脾胃病.文章从湿热阻滞中焦、湿热阻滞肠道、瘀血阻滞胃络三个病机及小陷胸汤证等八个证候方面,总结梅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脾胃病,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潘洋教授认为胃脘痛多由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久病失治误治所致,临床常用散寒和胃、运消和胃、清化和胃、温阳和胃、疏肝和胃及散瘀和胃等方法治疗。该文主要总结潘洋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并附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6.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祖国医学对此类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论述甚详。梅国强教授善治脾胃病,笔者侍诊梅师多年,耳濡目染梅师治疗脾胃病千余例。现从寒热错杂于胃肠、痰(水)饮阻滞胃肠、瘀血阻滞胃络、太阳少阳同病四个病机及半夏泻心汤证等十一个证候方面,总结梅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信有 《世界中医药》2007,2(2):101-102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范畴。系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黏膜腺体萎缩,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当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中度以上时则有癌变可能。1病因病机本病发病原因,不外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3个方面。寒邪客胃系指腹部受凉,或恣食生冷,致寒凝气滞,胃失和降,收引作痛。《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饮食不节系指暴饮暴食,恣食肥甘,损伤脾胃,食滞不化,气滞络阻,则痞满疼痛。情…  相似文献   

18.
周天心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年,学验俱丰,医德高尚,擅长中医内、妇、儿、外科的诊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更具有独特之处。周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系临床常见痼疾之一。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特效治法,而祖国医学认为,其多属“胃痞”,“胃脘痛”及“嘈杂”等范畴,尤以“胃痞”居多。病因多与饮食不节和情志所伤有关。病位在胃,然与肝胆脾胃等脏功能失常有关。中焦气机失常则为其病机关键。现对其具体治法作一初探,供同道参考。不妥之处,还望指正。1 舒肝和胃法 此法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常用方法,主要用于肝胃不和型。症见…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常见病,刘沈林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胃气挟酸上逆,损伤食管,并指出其病机演变的基础为郁,开创性地提出“以郁为先、以郁为本、以郁为治”的辨治思路。刘教授临证以开郁为先,辨证施治,灵活运用疏肝和胃、清宣化浊、化痰降逆、清泻肝胃、化瘀和络等治法,配合饮食、情绪调摄,临床收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