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集非瓣膜性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NVAFIS)病例作为NVAFIS组,非瓣膜性NVAF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作为NVAF组,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NVAF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NVAFIS组与NVAF组、对照组比较FG平均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D-二聚体(D-dimer)水平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病程(1年)、FG、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瓣膜性NVAF病人血浆FG浓度升高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早期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房颤患者116例,其中非瓣膜性房颤66例,瓣膜性房颤50例,另设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浆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F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房颤患者血浆D-dimer、F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房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PT和APTT差异均无差异(P>0.05);瓣膜性房颤患者的D-dimer高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0.05);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D-dimer、Fg水平显著高于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P均<0.01)。结论 PT和APTT两项指标不是房颤患者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房颤患者血中D-dimer和Fg水平升高与房颤有关,说明房颤存在血栓前状态(Prothrombrotic state,PTS)。通过检测血浆D-dimer和Fg水平,有助于了解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从而加强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Periostin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目前关于血清Periostin蛋白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Periostin蛋白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61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个人史(包括吸烟、饮酒)、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TGF-β、Periostin蛋白〕及左心房内径;血清TGF-β、Periostin蛋白水平及左心房内径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TGF-β、Periostin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TGF-β水平与Periostin蛋白水平(r=0.366)、左心房内径(r=0.302)呈正相关(P<0.05),Periostin蛋白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0.3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水平〔OR=1.001,95CI(1.000,1.002)〕、左心房内径〔OR=0.780,95%CI(0.682,0.891)〕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TGF-β水平与Periostin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且血清TGF-β水平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推测TGF-β可能通过促进Periostin蛋白分泌而导致心肌纤维化,且二者还可能通过影响心房重构而引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对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NVAF患者158例,通过经食管心脏超声,按照是否有左心房血栓分为血栓组36例和对照组122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用ROC曲线评价RDW对于判断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血栓组持续性心房颤动、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敏C反应蛋白、RDW、左心房内径、心房颤动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类型、RDW、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房内径是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95%CI:0.712~0.846,P0.01)。当RDW取最佳临界值为13%时,预测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72.95%。结论高RDW水平可能与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应监测RDW水平,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患者902例,其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75例(房颤组)及窦性心律患者327例(对照组)。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和肝肾功能指标;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25-羟维生素D和促甲状腺激素,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定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心房内径,对2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并对房颤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超声参数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房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4.66±13.01)nmol/L vs (21.02±12.61)nmol/L,P=0.000];房颤组甲状旁腺激素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HR=0.820,95%CI:0.768~0.900,P=0.000),与hs-CRP、左心房内径和年龄呈正相关(HR=1.127,95%CI:1.012~1.228,P=0.000;HR=2.320,95%CI:1.822~3.876,P=0.000;HR=1.150,95%CI:1.057~1.162,P=0.000)。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有关。  相似文献   

6.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浓度及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的水平,研究C反应蛋白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按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8名分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组(血栓组)22例、无左心房血栓形成组(非血栓组)76例。检测血浆中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浓度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结果血栓组在C反应蛋白浓度、D-二聚体浓度、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方面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C反应蛋白浓度(中位数1.60mg/L比0.80 mg/L,P=0.003)、D-二聚体浓度(中位数170.50μg/L比92.00μg/L,P=0.004)、左心房直径(55.20±12.94 mm比46.77±12.31 mm,P=0.002)、射血分数(57.46%±9.10%比62.81%±8.67%,P=0.006)、缩短分数(29.82%±5.26%比35.24%±5.41%,P〈0.001)。Logistic回归,发现C反应蛋白、左心房直径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形成独立相关(P〈0.05),而D-二聚体、射血分数、缩短分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形成无显著相关。结论CRP增高、左心房直径扩大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房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提高心房颤动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水平,造福更多的心脏疾病患者。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组,另选非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筛选自变量的多因素分析法开展回归性分析。通过曲线分析的方式确定白蛋白水平和左心房大小的临界值。结果从回归性分析的结果上看,造成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左心房内径、白蛋白水平、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内径和白蛋白的临界值分别为39.5 mm和39.6 g/L。通过这3个危险因素成功建立了白蛋白复合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结论左心房内径的大小、白蛋白水平、三尖瓣关闭造成患者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通过这三个危险因素可以建立预测准确率在80%的心房颤动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素(chemerin)、半乳糖凝集素3 (gal-3)水平对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38例首次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根据低电压区(LVAS)占左心房总面积范围,将患者分为LVAS<10%组73例和LVAS≥10%组6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chemerin、gal-3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吸烟、饮酒、甘油三酯(TG)、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血清chemerin、Gal-3水平与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有关(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Gal-3水平与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纤维化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LAD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升高、血清Gal-3水平升高是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chemerin水平截断值为147.26 ng/mL时,预测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此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25%、69.33%;血清Gal-3水平截断值为56.39pg/mL时,AUC为0.71,此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46%、68.29%,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77,此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9.37%、69.28%。结论: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患者血清chemerin、Gal-3水平与左心房纤维化呈正相关关系,其水平对预测心房颤动并发左心房纤维化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动患者发生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取住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房或左心耳是否发生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60例)与非血栓组(157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患病时间、CHA_2DS_2-VASc评分、hs-CRP、血脂、凝血功能,尿酸、左心房前后径、LVEF、左心耳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心率、收缩压、CHA_2DS_2-VASc评分、尿酸、hs-CRP、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左心房前后径、左心耳长径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LVEF、左心耳血液流速明显降低(P均0.05);血栓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比例显著低于非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_2DS_2-VASc评分≥2、hs-CRP≥1.3 mg/L、左心房前后径≥4 cm、左心耳血液流速≤48 cm/s以及未使用胺碘酮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CHA_2DS_2-VASc评分≥2、hs-CRP≥1.3 mg/L、左心房前后径≥4 cm、左心耳血液流速≤48 cm/s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服用胺碘酮对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DIC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素云 《山东医药》2010,50(22):79-79
目的观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检测20例健康非孕妇(对照组)、20例健康产妇(妊娠组)、20例发生DIC产妇(DIC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妊娠组妇女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明显缩短(P均〈0.05),FIB明显升高(P〈0.05);DIC组妇女与妊娠组和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D-Dimmer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DIC产妇PT、APTT、TT延长,FIB降低D-Dimmer升高。检测上述指标变化对DIC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房颤组(n=87)和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n=75),统计年龄、性别,换瓣前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年龄大,LAD、RAD、RVD增大,而LVEDD变小,LVEF降低(P<0.01)。单和多因素回归均显示LAD与房颤发生呈正相关(P<0.01),而LVEDD和LVEF与房颤呈负相关(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主要与心脏结构发生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左心房内径>60 mm患者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同一术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并随访9个月以上的患者106例,按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观察组左心房内径>60 mm(27例),对照组左心房内径<60 mm(7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23例,心房扑动1例,房颤2例,交界性心律1例,房颤消除率为88.9%.出院时窦性心律22例,心房扑动2例,房颤消除率为88.9%.术后9~12个月窦性心律21例,房颤6例,房颤消除率为77.8%.对照组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71例,心房扑动1例,房颤5例,交界性心律2例,房颤消除率为91.1%.术后9~12个月窦性心律70例,房颤9例,房颤消除率为88.6%.随访至术后9~12个月观察组房颤消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8%(21/27)vs.88.6%(70/79),P>0.05].结论 左心房内径>60 mm的患者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安全、简便,仍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对左心房显著增大的患者,增加左心房后壁消融线路,术后注意避免过高的中心静脉压、维持钾离子浓度在正常高值,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递进式射频消融对于心脏扩大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心脏扩大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在接触式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的递进式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尽量终止心房颤动。手术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症状、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1)术中有40%的患者在消融过程中直接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余经过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2)术后有15%的患者为阵发性心房扑动,85%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3)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0%±15.00%vs.36.50%±19.50%,P<0.05)。结论对于高度选择性的伴有心脏扩大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递进式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的,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维持窦性心律,同时心腔发生了逆重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得以改善,心功能不全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醛固酮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76例治疗后病情稳定的老年CHF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Af分Af组(41例)和窦性心律组(35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肾素、AngⅡ以及醛固酮的浓度。结果:合并Af的老年CHF患者的血浆AngⅡ以及醛固酮浓度较窦性心律患者明显增高(P〈0.05~〈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可能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水平的增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高龄房颤患者的早中期结果.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经左胸径路微创外科治疗的高龄房颤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1.9±3.82)岁.60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4例,持续性房颤26例.手术通过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08.3±32.7)min,无患者需转为开胸手术;无起搏器置入等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日为(8.9±2.7)d.术后平均随访(15.9±8.7)个月,52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8例患者术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术后复查无左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结论 左胸径路微创外科治疗房颤对高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之前醛固酮的血清浓度变化.方法 选择收缩性心功能不全伴无房颤患者243例,所有患者在入选后均行心脏超声、Holter和血生化检查.随访结束后根据随访结果 将患者分为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结果 随访28±5个月,224例完成随访,其中有47例记录到房颤.房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入选38例慢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房颤有无复发对左心房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31例慢性房颤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45±1.46)个月,将其按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15例)和非复发组(16例)。随访结果如下:(1)消融术前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超声指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复发组消融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减小[(38.73±3.77)mmvs.(41.86±4.73)mm,P0.01],左心房上下径较术前减小[(58.03±4.31)mmvs.(61.70±3.80)mm,P0.01],左心房左右径较术前减小[(43.93±6.06)mmvs.(46.08±6.62)mm,P0.01],左心房最大容积较术前减小[(75.78±22.27)mLvs.(83.18±24.29)mL,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减小[(45.85±4.98)mmvs.(48.26±5.36)mm,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较术前减小[(28.74±4.27)mmvs.(31.44±5.32)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68.03%±4.58%vs.62.75%±7.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窦律能使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的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逆向重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口服胺碘酮(1组)36例,口服胺碘酮+缬沙坦(11组)42例,疗程观察24个月。结果:共75例完成治疗.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后左心房内径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Ⅱ组窦性心律维持12~24个月的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比单用胺碘酮能更有效地转复房颤,维持实性心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后的心功能变化. 方法 2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消融治疗和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时有15例患者仍为窦性心律或阵发性心房颤动,比较该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X线胸片中心胸比例和6min步行距离. 结果 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LAD缩小而 LVEF增加(均P〈0.05=,其他参数无明显变化(均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LVEF和6min步行距离增加(均P〈0.05=,而LVEDd,LAD和心胸比例缩小(均P〈0.05). 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消融治疗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明确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窦性心律时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并寻找反复心房颤动发作的预测因子。方法 测量 71例有阵发性房颤发作史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PAF组 )及 73例无阵发性房颤发作史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对照组 )窦性心律时的 12导联ECG ,分别测定最大P波时限 (Pmax)及最小P波时限 (Pmin)并计算其P波离散度 (Pd) ,心脏超声测量左房内径 (LA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随访PAF组房颤反复发作情况。结果 PAF组的Pd及Pmax分别为 ( 4 7.0 7± 12 .3 5 )ms和 ( 12 1.2 5± 13 .2 4)m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PAF组反复房颤发作者 ,Pd≥40ms时相对危险度 3 .3 3 ,Pmax≥ 110ms时相对危险度 2 .48。结论 窦性心律时Pd、Pmax增加是预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是否发生房颤及房颤反复发作的有效且无创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